佳偶穿成 五十六 家庭大矛盾(一)

作者 ︰ 青檸紫檬

養生菜的推廣成功除了給書玉帶來激動與喜悅之外,還有一大堆煩惱和麻煩。生意上的競爭自不待言,又不是什麼難弄的食材,別的飯館或酒樓派個大廚過來吃幾頓就知道用哪些食材、放哪些調料,回去多試驗幾次就能做出差不多一樣的味道,對外也說是養生菜,不知根底的人自然分不清孰好孰壞。這不,還沒幾個月,陳留縣所有的大酒樓小飯館都能做出養生菜了,「天然居」早已不是一家獨秀,只能怪這個時代還沒有知識產權一說,書玉也申請不了專利保護,沒法不叫別人跟風,只能在不斷推陳出新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爭取保住「陳留縣第一養生飯館」的名頭。有這個名頭在,一般講究些的客人還是願意到「天然居」享用正宗的養生菜,或者招待貴賓和親朋好友,有這批忠誠的顧客在,「天然居」才沒被其他實力雄厚的大酒樓摘走那頂桂冠。

好在書玉是穿過來的,不怕想不出新的養生菜,再加上兩位廚娘熟知大宋朝的各種食材和調料,三個人在一起總能研究出新菜式,保證周周有新菜,月月出新品,始終站在養生菜研制的前沿,引領養生潮流的發展,不被別的競爭者超越,為此,書玉給了兩位廚娘豐厚的報酬,防止她們被別的競爭者以高價挖走。當然,豐厚的報酬是一方面,以往的人情是另一方面,好在兩位廚娘都感恩于書玉當初對她們的誠懇相邀和無私幫助,絕口不提跳槽的事情,盡心盡力的為「天然居」的發展貢獻她們的力量。

關于服務質量,書玉雖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服務業崗位培訓,可也知道不少服務理念,像什麼「顧客是上帝」「微笑服務,從心開始」等等,把這些零碎的現代服務理念融入到「天然居」的管理中,就已經夠先進了,並且不怕其他競爭者抄襲,因為「細微之處見真情」,只有全心全意地為顧客著想,為顧客服務才能贏得他們真正的信服,從而成為最忠誠的顧客,不因外界的變化而變化。虧得書玉當初慧眼識珠,定了丁二為掌櫃,他雖然年輕可也是個有本事的,又在大酒樓里從底層做起,呆了很多年頭,知道下面的伙計心里想什麼,知道客人需要什麼,所以制定了一套很完善的服務措施,加上書玉決定給店里每個做事的人分成,年終兌現銀,所有的人都干勁十足,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因為「天然居」的蓬勃發展就是他們的蓬勃發展,「天然居」的輝煌成就就是他們的輝煌成就!

現在「天然居」遇到的發展難題就是飯館檔次不是最高的,地理位置不是最好的,就餐環境不是最舒適的,這是硬件設施,和個人財力有關,誰讓當初的書玉本錢不厚呢?當時租元安街上的店鋪時已經找相對大些的店鋪了,整個大堂能擺下一二十張桌子,只是店鋪是前店後院的格局,沒有二層,也沒法設置雅間,一些有身份的人不願意和那些平頭百姓混在一塊就餐,覺得有失體面,所以寧可去那些高檔大酒樓也不願意屈就「天然居」這個中等飯館。

好在丁二頭腦靈活,讓書玉趕緊購置了一些屏風,在桌與桌的空隙間擺放好做個遮擋,才算解了一時只需,但卻不是長久之計。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得把「天然居」搬遷到更繁華的元平街上,並租下個大酒樓才行,這樣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會光臨,而那些人才是「養生菜」的高端消費客戶。不過如果這樣做了,就與書玉當初研究養生菜的初衷相違背,畢竟當初她研究養生菜就是因為一般的老百姓買不起昂貴的食材和藥材做藥膳,她才想到用普普通通的食材做成養生菜讓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借此調養身體,如今為了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要走高端路線的話,養生菜不又成為有錢人才能享用的東西了嗎?

可是再想想,做生意追求的不就是利益嗎?就算書玉想的開,「天然居」那麼多做事的人能置利益于不顧嗎?畢竟他們就是因為利益才緊緊團結在書玉周圍的!經歷了一年的發展,「天然居」為書玉賺了不少錢財,可要是投資高檔酒樓資金又不太充足,還要借債才能達成目的,是維持現狀穩定發展還是力爭上游快速發展,書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煩惱之中……

可惜老天爺對書玉並不總是眷顧的,在她煩惱之際,又送個大麻煩給李家——半年一次輪流贍養李家二老又輪到書玉家了。書玉還記得四叔李宏運成親之後,李德福和王氏就被李宏業接到城里住了半年多,那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和王氏同居一處。以前在老家她都和段氏、書文住在自家的小院里,沒分家之前吃飯時會和李家的其他人在一起,別的時間除了跑到別人家玩大部分都在外祖爺家,後來分了家更是很少去南面李家,所以除了不滿王氏看不順眼自己的娘親、對娘親說話不留面子、沒事喜歡讓娘親服侍她之外,對她倒沒有特別的厭煩和憤恨。

哪里想到住在一塊短短幾天就重新認識了王氏,她可真是個不消停、折騰人的角色啊!王氏進城後原本還想著像城里的老太太那樣,天天啥事不做,就等著一群丫環伺候她呢!可沒想到紅提和青提兩個丫環一個要嫁了,一個走了,除了段氏根本沒人服侍她,她心里看段氏不順眼自然不願意段氏老在她面前晃悠,就非要李宏業再買兩個丫環回來。不僅如此,她房間里的擺設都要換成城里最時興的,要給她用好料子做新衣服,里里外外、從頭到腳都要新的,還要新首飾,說原來李宏業給她置買的首飾都過時了,要街上首飾鋪里新打的樣式,還要吃街上的點心、小吃,一日三餐不能少了葷腥,不能少于四個菜,不能沒有湯水,當然也不能少了她平時的零花錢。三天兩頭的,說想外孫了,讓人捎信給李宏麗帶寶柱過去陪她,李宏麗一來,兩人天天沒事逛街,把寶柱丟在家里給段氏照顧,買一些有用的沒用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沒錢了就給李宏業要,等李宏麗住了十天半月,就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去了。過不了多長時間王氏又會要她再來。

書玉一家人都知道書玉的開店計劃,他們也希望自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所以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早日實現開店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他們決定開源節流,段氏在家仍然制作那幾樣下酒菜往外出售,不再局限于原來合作的兩家飯館,又挑了不在一處做生意的兩家飯館,給他們供下酒菜;和青提家合作的臭豆腐生意逐漸紅火,每月都能拿回來一筆銀子,盡管不是很多,可也能積少成多;李宏業不再有事沒事和同事們出去喝酒玩耍,領到的俸祿都拿回家做啟動資金;書文和書浩也是盡量幫家里的忙,不再要錢買玩具和吃食了。

全家人都這麼支持書玉,可沒想到出了王氏一個「破壞分子」,開始李宏業還想著盡孝,能滿足王氏的盡量滿足她,再加上段氏忙得很,沒精力照顧二老,就花錢買了兩個丫環,取名紅梅和青梅,幫著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做做家務,再幫著段氏制作下酒菜,也算為家里做貢獻了。至于王氏提出的置買屋里的擺設、衣服、首飾、吃食及零花錢等要求,李宏業也不想全都答應她,照她的要求去置辦得花多少銀子啊!現在可不是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的時候!不想王氏達不到目的和自己鬧騰,李宏業就讓李德福去勸她,告訴她先給她置辦一些必要的東西,其他的以後再置辦,現在家里準備開店需要很多銀子,實在挪不出錢來,請她體諒一二。王氏想著以後的好日子就沒再揪著不放,只要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套不算太貴的新首飾,出去能暫且撐撐面子。

王氏還要李宏麗帶著寶柱來家陪她,李宏業想著妹妹也沒來城里住過,就心軟了,第一次來還是熱情對待的,可架不住王氏三天兩頭的叫妹妹來家,還給自己要錢買這買那,再一再二不再三,他終于也維持不住表面的熱情了,勸王氏說︰「妹妹如今已是別家的人,要在家照顧公婆官人、操勞家事的,怎麼能動不動就往娘家跑?雖說她嫁的是您娘家的本家佷子,可也要被人說道的!娘還是多為妹妹想想吧,名聲要緊!」這下王氏才算消停了些。

這些煩心事有李宏業出面總算都打發過去了,書玉就沒怎麼管,她除了抽空幫段氏制作下酒菜以外,還經常跑出去和張紹英、丁二、柳鑫一起看鋪子,為了找個大點的又是兩家緊挨的鋪子,花費了不少時間,總算租到了手,找人收拾,置買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的都是小事,全交給了丁二和柳鑫,她最大的事情是趕緊請到好廚娘。畢竟她也是要出入廚房動手做飯菜的,還要和廚師商討一些做飯菜的細節,所以請那些男大廚就不太方便,只能請廚娘,而一般請得起廚娘的都是大戶人家,書玉只好張紹英幫忙打听哪家有廚藝好的廚娘,請不到最拔尖的也得請個一流的,費了不少功夫打听到兩個,就是姜嫂和余嫂。書玉又使出水磨工夫多次登門拜訪,許下重利並盡可能地幫助她們解決燃眉之急和後顧之憂,總算感動了姜嫂和余嫂,答應等她們的合約到期了就去書玉的飯館做事。

搞定了這最大的事,書玉才開始關心一下家里,只是,她沒想到王氏卻開始插手她的事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佳偶穿成最新章節 | 佳偶穿成全文閱讀 | 佳偶穿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