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空間 第249章 如意高科成立

作者 ︰ 青島老夢

剛剛過完元宵節,還算是正月里,整個廠區管理稀松,看來是人心散了。在公司老董事長三個子女的手里的股份一共有93%,剩下的7%在兩名和老董事長一起創業的高管手里。經過兩天的考察,老錢比較滿意,公司不但生產蓄電池,還有蓄電池用硫酸的年生產能力為2000噸。

進過初步磋商,三個子女也一致同意出售手中的股份,兩個公司高管也同意了出手公司5%的股份,這樣整體收購的意向就算達成了,剩下的就是溢價的問題了。

鵬獅蓄電池廠的評估資產5.66億元,除去外債和折舊等等,評估淨資產為2.8億元。如意公司的老錢和老夏帶來的12人團隊,還有初步評估後得出淨資產1.6億元。

三大股東分別持有31%的股份,在談判中老董事長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就是主導了,開出了按照其評估審計淨資產2.8億元,溢價100%整體打包出售。

朱斌怎麼會同意這個價格呢,但是對這個企業朱斌和老錢又很想收購,因為設備還比較先進,員工也很成熟,廠區夠大,足有150多畝,關鍵是股份組成不復雜。

經過商量朱斌和老錢給出了按照如意公司評估價格1.6億元給100%溢價,就是給3.2億元整體收購所有資產和負債。

這一談判公司的員工也是人心浮動,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但是公司已經一年虧損了兩千多萬,再靠下去恐怕也不會好轉。

三大股東已經在辦公室開罵好幾次了,就差動手了,三女兒同意3.2億元的價格,說再也不和兩個哥哥來往了,向狼一樣。大兒子說女人出嫁出之後不能繼承家業,二兒子說3.2億太少,最好5.6億。

朱斌一看富二代繼承的時候,如果是一個獨生子女繼承反而問題不大,只要繼承人一多,沒有不亂套的,香港的大家族鴻基家的內斗,互相都把兄弟舉報進了監獄,香港霍家的三子爭奪300億港元的戲碼也是一個‘亂’字了得。

兩天的磋商,如意公司提高收購價格到3.8億元,三大股東的報價也降低到4.8億元。還有貸款加外債2.86億元,當地銀行中行和共商的兩個副行長也參加到談判里面,一听說是京城的如意公司,兩個行長徹底開心了,不用擔心出現壞賬了,因為兩個行長知道如意公司年前剛剛捐贈了10個億,香港富豪又捐贈了400億港幣。

兩個行長開始反水,開始勸說三大股東,適當降低價格,現在國家馬上要出台鉛鋅蓄電池的門檻和環保要求,現在這樣肯定不行,起碼要再追加投資兩千萬用在環保上再拿出四五千萬更新生產線。

三大股東一看,也不吵架了,反而叫上公司兩個有股份的高管閉門磋商去了。朱斌在會議室里雖然離得好幾間屋子,但是朱斌听的清清楚楚。

大哥黃桂勇說︰「原來我要是經營肯定會賺大錢的,都怪你們亂攪合

二哥黃桂松說︰「你要是經營,你是賺大錢了,我們恐怕連骨頭也叫你吃了

三妹黃桂英說︰「我們也別吵吵了,既然互相都不信任,還是說說價格吧,我們能不能接受對方的3.8億元,這個價格可是不少了。再不同意,萬一談崩了,銀行的貸款有兩個億,外邊的欠款八千六百萬,可都听到風聲了,馬上回追債,到時候加上國家的環保要求,恐怕我們的經營就會陷入停頓,萬一停產,到時候在想出售就怕連一個億都不值了

兩個高管中,一個年輕點的45歲左右任公司副總經理,一個60歲左右任公司生產副經理,兩個高管早就商量好了,可不跟著蹚渾水了,早賣了早好,于是異口同聲說道︰「同意3.8億現金整體收購

大哥黃桂勇一看,其他四個人都同意了,只有自己不同意了,想了一下說道︰「哎,既然你們都不想干了,我也不苦苦支撐了,3.8億就3.8億八,我也能拿到1.1億現金,夠養老的了

三妹黃桂英說道︰「哼,去年的經營虧損兩千多萬,還不是都到了你的腰包,現在說什麼苦苦支撐

大哥黃桂勇一听也急了,一拍桌子站起來,兩個高管趕忙起來拉架,一番勸解五個人這才出了會議室。

老錢也松了一口氣,終于解決了蓄電池廠的事情,後面的汽車制造廠可能會更艱巨。

銀行還有主要的債權人還有地方鎮政府對于如意公司的收購都是持支持的,自己的錢有了保障總是好事情吧。

簽約當天鎮長,區長都到了,兩個銀行的行長和十幾位債權人都到了,雖然沒有記者,低調的完成了收購。鵬獅蓄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改名︰如意高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經過幾天的考察,朱斌和老錢商量之後,決定聘請原公司副總經理,原來持股3%的股東45歲的黃樹寶擔任如意高科總經理,銷售經理,財務經理,人力資源經理,品牌總監,法律顧問都從如意公司總部派出。原來大股東以及大股東直系親屬全部離開公司。

保安部主管陳曉宇從嶗仙酒廠派出,並帶領嶗仙酒廠安保人員20人正式接管如意高科的安保工作,並對廠區進行安保的智能化改造,招聘退役武警和特警30人,暫時組成了51人的安保部。

原來生產部副廠長黃士德接任生產部副總監,暫時主持工作。黃士德已經60歲了,這次賣出了4%的股份,也即將得到一千五百萬以上的現金。公司暫時不接受新訂單,對于以前的老訂單繼續生產,其余人員進行現代化改造,升級換代。

獵頭公司為如意高科從電池研究機構和其他大型電池廠家挖到了幾個人,經過簡單的面試交流之後,朱斌也高薪聘請下來,這樣如意高科的技術總監,研究所主任,和研究所首席技術員都是新挖來的。

朱斌也很少這樣關注一件事情,加上老錢作為總部的領導也參與其中,很快,就為如意高科從德國訂購了全新的一條生產線,加上公司原來的三條生產線,這樣等德國的生產線四個月後安裝完成,生產規模的擴大已經能夠滿足純電動汽車的需要。

現在的電動汽車電池組由多個電池串聯疊置組成。一個典型的電池組大約有96個電池。重量和體積都比較大,而且一次充電時間較長,放電時間較短,一次充電能行駛300公里的就算是實驗室水平了。

隨著各種人員紛紛進駐到如意高科的廠區,在如意高科最東邊的外牆之外,有一個單獨樓房,這里是原來電池廠的綜合實驗室和博士後工作站。

現在這里是如意高科的綜合實驗室,原來的工作人員和新聘請來的專家組成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12人,實驗室主任易宇明博士的帶領下,開始試驗朱斌帶來的神奇晶體粉末。

經過簡單的試驗,得出的數據嚇死人,一次充電4小時竟然能夠極限行駛1000公里。朱斌也嚇了一跳,這樣的數據堅決不能開始就投放市場,否則後果可能會很嚴重。會成為全世界石油公司的敵人,光中石油和中石化就能滅你滿門。

朱斌結合實驗室的數據,給出了更寬松的實驗要求。

朱斌要求生產兩種型號的蓄電池,一種普通型一次充電可以行使300公里,就意味著從京城充好電之後去天-津,辦完事情開車回到京城,再充電就可以了。另一種就是豪華型蓄電池組一次充電可以行使600公里,其實就是電池組多一倍罷了。

人家實驗室都把數據往高了試驗,這下倒好把數據往少了實驗。

朱斌又一想,萬一被外國發現秘密,從電池組里提煉出關鍵物質,雖然他們不能合成晶體,但是多買點如意公司的蓄電池,然後提煉出關鍵物質也很不好。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如意空間最新章節 | 如意空間全文閱讀 | 如意空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