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五十四章 御狀

作者 ︰ 旻寧

「二叔,玩笑總當不得真,叔叔接佷孫女家里住上幾日無可無不可,只要莫忘送了家來

林國公轉著手上的白玉板著,平靜面容下有種不容抗拒的威嚴。堂內靜悄悄地,牛老太太面露幾分滿意,她慣是當長子弱懦無能,沒想到兒子是個藏得深的,今日種種讓她刮目相看。

「呵呵……」

林二老太爺諷刺意味十足的笑笑,「大佷子,小佷孫女若是過得好,我自是不做強留人家血脈的事兒。若是過得水生火熱,我這做爺爺的,也不能看著族人落難受苦

「九娘在自己家里,自是百般好林國公放下玉板著。

林二老太爺眼光閃閃,看了眼那個雕刻著虯龍的白玉板著,神色凝重了三分,遂道,「大佷子,還是想好了。這虯龍到底不是真龍

「二叔放心來著。虯龍還是真龍,都是一家龍。就和九娘倒底是國公府的人一個道理林國公胸有成竹。

「哧——」林央章一干子林氏子佷均強忍嘲笑。

國公府的人均臉露慍怒,牛老太太更是想讓人攆走林二老太爺一干人等,林國公拍拍牛老太太的手,又道,「二叔,好木成雙,二林分宗還是林,沒的為了個外人傷了自己情分

林國公說的在理,林熙菡現在是林家女,但出嫁從夫,日後她倒底是旁人家的。

林二老太爺心中猶豫,他來國公府除了林熙菡許諾的好處以及能夠給國公府添堵外,還有是他看重林熙菡身後的崔氏和薛氏,最主要的是林玉 留下的人脈。

林玉 不善人事,卻也不迂腐不堪,待人赤忱,知己不多。但個個情分深厚,志向相投之輩,特別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林玉 才華無雙,他的友人也皆不是無能之輩,多是少年得志,多智能吏。

林二老太爺深知他們必是七八年後朝廷的主流勢力。

林二老太爺打著善待林熙菡,將國公府薄待林熙菡的事情張揚出去,日後林玉 的人脈就不是留給國公府的,而是這個同樣是林家子佷。卻幫襯林玉 獨女的姑蘇林氏。

可是林二老太爺猶豫了,在能干的才子也抵不過天子一句話。

今上如今膝下僅皇長子一子長成,後宮多年。不過昨日才多了三個孕婦,還不知道能不能生下來,生下來又是否能長大,便是成年,皇長子彼時做長子多年。手上勢力根深蒂固。

林二老太爺心中揣測,皇長子不出意外是能登高位的。

有必要為了個情分和出嫁女,和這個做了皇長子心月復的親佷子鬧翻了嗎?

林國公看著林二老太爺沉思,他也不打擾,牛老太太想發聲刁難,他安撫拍拍。「二叔,財帛動人心,也不及權勢

林二老太爺心里一陣膩歪。他幫助林熙菡倒不是為林熙菡的好處,林國公這一說倒讓他清醒了幾分,對林國公看輕了多,果真是牛氏生出來的兒子,眼皮子淺。

皇長子雖是長子又如何。林國公就是投靠了又如何?

不說這皇位誰坐,就是要做也要等個幾十年來。那個時候什麼情況難說地緊。再來沒有親密無間的君臣,只有相互揣測的主僕,林國公府除了老二老三是個能耐,旁的均是昏聵無能之輩,日後皇長子登了大寶,挑唆幾下,他們就會失勢來著。

「大佷子,九娘對于你是外人,對我老頭子來說,卻是林家女,我的親佷孫女。往日我不知道她艱難,讓她歸了國公府也就算了。今日我親眼見她生存艱難,是不能讓她這般下去的

林二老太爺指指面目全非的松煙、綰容二人,語氣里透著慈祥和傷感,淡淡指責道,「大佷子,你對七郎有間隙,也不能牽扯到小輩來著。九娘倒底是你親佷女

綰容伶俐,當即順勢哭訴道,「二老太爺救救我家主子吧,我家主子不能待在國公府的,否則命都沒了的

「好孩子,好孩子,九娘是我親佷孫女,我林氏族人哪怕抗旨也要救了她回去林二老太爺也做出一副同情慈和道。

林氏少年本就對姑蘇的族長林二老太爺心懷敬意,林二老太爺這一說這一做,對比薄情寡義的林國公母子,更讓林氏少年覺得好在歸在了姑蘇林氏,不然有林國公這樣的族長豈不慘哉。

國公府對子嗣無情,對子佷無禮,對忠僕殘暴,甚至對長輩也是不敬不孝的,貪婪無恥到謀財害命,無視人命,在林家族人心中留下了印象,以至于給國公府留下了隱患。

「二叔,好性子。只是您敢抗旨不尊,小佷卻是忠君之人,你若是要接了九娘,還去宮中請旨吧林國公憨厚一笑,那雙看起來一直溫文無害的眼露著幾分無奈,好似林二老太爺一干人的是刁難的人。可嘴角得意的笑紋,卻透漏著什麼。

「不必了。這旨意皇後娘娘已經下發了

皇後身邊的首席女官秋白帶著一般宮人進來,對林二老太爺點點頭道,「我是給牛老太太傳了宮中口信的,讓您速速去宮中一趟

林國公幾人一見皇後身邊女官頓時懵了,只听到讓牛老太太進宮,林國公和牛老太太心中忐忑,牛老太太遂讓人給秋白上了茶,喚了後廂的小牛氏來招待女官宮人,宮人拒不接受。

秋白神色清冷,面容平靜,眼瞥見跪在一旁的松煙、綰容,神色越發冷淡,眼里冷光直射,「老太太、國公爺也不必忙碌了,皇後娘娘正等著老太太呢?」

小牛氏見狀,立即讓人拖了松煙、綰容下去,宮人攔住。

牛老太太立即問道,「姑姑,您這是何意?」

秋白冷笑,「皇後那兒不僅等著老太太,還等著她們呢

「什麼?」林國公感到不妙。也顧不得男女有別,避諱不語了,「這是我家小佷女身邊的丫鬟,皇後娘娘找她們來著有什麼事兒?」

「哼。國公爺不必擔心,娘娘找的不僅是老太太,國公府的女眷,更多的是林九小姐來著秋白身邊的另一個女官面露不屑的發問道。

林國公被女官鄙夷的眼神給刺得臉發紅,但他顧忌女官是皇後身邊人,怕惹了討人嫌的小鬼,忍了下去。對兒媳婦小牛氏使了個眼色,小牛氏連忙讓人給秋白一行人遞了荷包,那些往常貪婪無比的太監宮人卻看都不看厚實的荷包。

國公府這下覺得事情不妙。

牛老太太直接問。「敢問娘娘找老婆子婆媳有什麼事情,老婆子也好喚了幾個媳婦叮囑一番,免得她們沒見識沖撞了娘娘

「老太太不必費心,國公夫人和幾位夫人這知書達理著呢?再來她們已經先行去了宮中,娘娘那兒就等著老太太來著

秋白嗤笑。她一想到剛才在林熙菡屋里看到的情形就對國公府上下一陣鄙夷。

好一群貴婦人,帶著奴婢打殺孤女屋子,連搶帶摔,自己幾個宮人進去,差點都被林家惡僕打了,一听到甄夫人那句。「奴婢就是打死了也不算人

就讓秋白幾人憤怒不已。她在宮里做了多年女官,什麼樣的人家沒見過,還真沒見過人家。

一幫婦人奴才的查封未出閣的小姐屋子。打殺年老體衰的老奴婢,還叫猖著要打殺了親佷女一屋子的人,簡直無視大胤禮節王法。

更無恥的是將人家主僕打得鼻青臉腫、屋里砸得亂七八糟,還誣賴老僕小僕能夠以少擊多的,打了一群身強體壯的僕從。欺負她們這些躲在後面的貴婦人。

簡直可笑之極,難不成當她們的眼楮是瞎的。還是覺得權勢大得可以指鹿為馬了。

林國公看秋白等人語氣神色越發不對勁,遂道,「家母年老體弱,我心有擔憂,不若親自送了家母進宮如何?」

林國公是打著送牛老太太進宮,一邊路上從宮人口里探消息,一邊順路去牛閣老處查探一下,讓牛老家女眷到宮里幫襯一下。

畢竟皇後娘娘將國公府一家子女眷喚到宮里實在詭異得很。

秋白清冷地眼嘲諷越發明顯,「怕是國公爺和牛閣老如今也是沒時間的,牛閣老已經被傳話進宮,而國公爺這邊大理寺的人也是不遠了

「大理寺的人?秋白姑姑您這是什麼意思啊?」

這下國公府的人臉色煞白了起來,秋白也無視,直接讓宮人對牛老太太,擺出請的姿態,「老太太還是請吧,再耽擱了時辰,娘娘那兒,您怕是吃罪不起的

「大理寺,大理寺?我兒這是出了什麼事兒?」牛老太太慌張起來。

這大胤朝的大理寺是有名的進了去,出不來的,就是進了去,也月兌成皮的。老林國公就是被告,大理寺傳喚,在牢里待了一段日子,人就沒了。

「後宮不得干政,老太太不要問我什麼事兒,還是先問問自己的事兒吧。快走吧,否則……」秋白冷視,宮人態度不耐,牛老太太不敢耽擱,趕緊隨著丫鬟進了內廂,換上公服就隨秋白進宮。

剛出小二門,就見前來查案子的官差,牛老太太想要上前詢問,卻被秋白等人拉了回來,「老太太,是否對娘娘不滿,連娘娘的懿旨也是不听的

牛老太太這下真的不敢隨意亂動,乖乖跟著秋白進宮,心里念叨怎麼和押犯人沒兩樣來著,又想著宮里人進國公府怎麼沒有下人通報了來著,再想不知道秋白見到甄夫人幾個媳婦是在那處,莫不要是正好收繳林熙菡私藏的林玉 墨跡的時候出現,那樣豈不是丟臉丟到了外面去。

牛老太太滿月復心思,此時卻沒時間琢磨。

牛老太一走,不僅林國公心里揣測,林二老太爺也是擔心不已,兩林分宗,不算一個族的,但到底是一個祖宗來的,要是政黨攻擊,怕只怕易一竿子打翻來著。

林二老太爺遂勸道。「大佷子,進了大理寺還是多多揣測聖意,黨爭看似大亦是小的,就看上面的意思來著

林國公點頭,「小叔,大佷子如今進大理寺,這府上還請二叔擔待

姑蘇林氏和京都林氏紛爭不斷,枝干卻是連結的,林二老太爺怕牽扯到姑蘇林氏,但更怕京都林氏一倒。利劍就指向姑蘇林氏,遂道,「大佷子放心。我自會斟酌的

林國公心定,若是大案子,兩林同祖,林二老太爺不會見死不救,若是小案子不過是吃些苦頭。不了了之的。

這大胤朝官得勢的有幾個沒進過大理寺,指不定就是烏台聚會的事情,這牽扯甚廣,可大可小,他一口咬定去了,但是只是喝酒賞花就成。

沒多久大理寺的人就拿了林國公。林二老太爺也攜著一群林氏族人回去。

「有人敲登門鼓了,有人敲登門鼓了……」

「有人告御狀了,告御狀了……」

「看去看人敲登門鼓。這還是今朝第一個登門鼓……」

「敲登門鼓可是要挨五十大板子才能進見陛下來著的,這五十大板有命才能伸冤,可見是大案子啊……」

林二老太爺和林家少年亦是好奇不已,跟著人群去看熱鬧了。

人山人海,只見一個老漢年老。拐腿,雙臂無力敲不動大鼓。反而是以身撞鼓。

「咚咚……」聲響震耳欲聾,巨大的聲音傳到心里好似將痛楚都傳了進來。

林二老太爺見狀不禁道,「以命訴冤必是真冤案

林家少年噤言,面露淒婉同情。

「這天下不平之事多,百姓苦,求告無門,才走上這條路

「登門鼓,五十杖,實在太過,斷了多少百姓述冤路

「朝中多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尸位素餐之輩林家子義憤。

林二老太爺見四周,立即對林氏少年發出禁言舉動,林氏少年只得閉嘴。

片刻,林央章道,「吾等他日為官,必掃天下冤屈

林央章的話讓失落的少年振奮不已,高揚「掃天下冤屈」。

林二老太爺又欣慰,又擔憂,自己為了樹立林氏宗族的正直形象,大肆為族中子弟灌輸正直為人的道理,不曾教導他們仕途險惡,怕是這一幫熱血少年會無視官場規則,橫沖直撞的做事。

這前程不知是好,還是壞。

老漢登門鼓敲響,宮中小黃門傳令。

「宮里人來了,宮里人來……」

「是閣老出來,閣老也出來……」

「你要狀告何人,要告何人,可是有人替刑杖」老漢不語,衣衫襤褸,一見就知道無人替代。

「杖刑——」宮人發令。

「慢著,我欲替刑林央章在人群中陡然發喊。

登門鼓替刑罰,一番二,原告只要五十杖,替刑人卻要百杖,百杖壯漢命難求,這也是為了怕有人故意告御狀來陷害他人。

「央章……」林二老太爺欲勸。

林家幾個少年,突然相視一笑,拍拍林央章的肩膀,「同是林家子弟,怎敢讓兄弟一人增光

遂大喊,「我等皆是替刑人

林二老太爺啞然無語,他自負聰明,才智無雙,心中極為不喜林氏子弟這種茹莽舉動,蓋因此是吃力不討好之事。

一是老漢冤屈不知是真是假,涉及什麼人,是否牽扯黨政,要知道天下冤案多,但冤案不見得最後都能伸冤,全看朝廷斟酌。

二是幾個少年做這種事情,民間道是好少年,但朝廷大佬和皇家人心里詭異,難相信赤忱之心,多是懷疑是否是林家子作秀。

三是姑蘇林氏好不容易沉寂下來,不宜引人關注,尤其是這個時候的黨爭白熱化的時候,一個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

縱使最後老漢伸冤成功,林家子說不準就是仕途全沒。

林二老太爺該阻止,可他卻不知為何沒有阻止。

林二老太爺暗想,他曾經也是滿腔熱血,卻撞得頭破血流,如今兢兢業業不是為了天下謀清明,而是為了子孫謀未來,到底人越久,越發沒有赤子之心了。

罷了,罷了。

大不了讓他們做田勝翁,林家子佷下一批總會長大,現在局勢不明,晚上五六年出仕又何妨。

林二老太爺在看旁人的熱鬧,林國公卻被其他官宦看熱鬧。

林國公原想不過是幾個鄉下土財主,沒錢沒勢的,打殺了又何妨,再來他不過是搶取了去,關押了幾個土財主,等契書從衙門檔案里出了來,兩三日就給他們點銀錢放了去。

沒想到幾個土財主竟然是剛烈的,家中子女竟然跑到大理寺越級告狀,大庭廣眾之下,撞起了院牆,鬧得天下皆知。

大理寺礙于民間影響不得不接了案子,又因此時涉及勛貴,將此時告到了閣老、陛下處。

林國公憋屈死了,不過是幾個土財主,卻惹得他灰頭土臉來著。

林國公心中不甘,可是他的不敢還沒完,沒多久他不僅被傳話大理寺被審查,他的兒子和他甚至一起被陛下親自審查,以至于牆倒眾人推,整個國公府,整個林氏,整個牛黨,均牽扯在內,引發了政黨之爭,在朝廷和民間從點到面的掀起軒然大波和思想上的變革。

這場政治的最後獲利者不是小小伸冤者,也不是林家政敵,更不是隱藏在暗處的敵人,而是穩坐釣魚台的陛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