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三十章 佔城稻

作者 ︰ 旻寧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牛老太太攆了梅香一家子沒多久,林熙菡這般就偷偷買了來。

蘭嬤嬤一直不是很理解林熙菡將這發賣的丫鬟買來的用意,在她看來這些丫鬟都是買主的賊子,沒的打殺就是厚道了,如今進了下三濫的地方也是合該的報應。

林熙菡看再不說,蘭嬤嬤心里也會有些想法來著,故偷偷將屋里文書取了來,蘭嬤嬤看了才笑道,「還是小小姐想得遠。這一般人家只想著啞了奴婢送到礦山上,逃出來,又不會說話,怎想到還能泄了主子的秘事。只是那位怎的能听懂啞巴的話來著

「呵呵,這還要謝謝華嬤嬤來著

林熙菡一說,蘭嬤嬤也朝華嬤嬤望去,華嬤嬤也不賣弄直接解釋道,「這一般世家勛貴好名聲,打殺奴才,怕留了暴虐的名聲,攆了出去又怕泄露了身邊的事兒。故多是假仁假義的灌啞了奴才,切了他們右手大拇指,又啞又不能寫,再往礦山鹽井那等子髒地方一發賣,更是生不如死,沒的幾天就沒了

「只是活人哪里讓尿憋死華嬤嬤嗤笑一聲,「我身邊這位原也是高門主子心月復,只是一次替主子辦事聾了耳,就被主子攆了出來。我撿了他,回去做門房,沒想到他倒是個聰明的,竟然能夠不听聲音,就看唇,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我見了就專門收他做那些毒啞的人的嘴巴

蘭嬤嬤點頭稱是。

沒一會兒,林祥那邊傳了信,梅香家里還真得了些消息。

林熙菡瞄了幾眼,知道大概內容,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嬤嬤,你看看。過一會兒我去二房坐坐

蘭嬤嬤只看了小半就破口大罵,「老瘟神恁不要臉,老而不死是為賊

甄夫人打林熙菡產業的主意,又怕被人指著鼻子罵,故讓牛老太太遣了二媳婦和三媳婦來和林熙菡討要莊子和店鋪的收益,只是沒想到李氏奸猾,裝病了事,文氏糊涂,但有個狠厲的繼女,被壓得不敢出來作現。

一計不成。再出一計,甄夫人忽悠了大兒媳婦小牛氏給衙門的下帖子,將林熙菡的產業收益。一分為三,一份給衙門,剩下婆媳平分。

小牛氏丈夫林大少爺官位不高,自己在牛家也不是什麼得意的,手上銀錢陪嫁不多。早就對七房產業垂涎不已,甄夫人出了主意,她是又害怕又興奮,最後又出了個損人主意,夏收的衙門收去就收取了。

她們管著林熙菡的產業,直接將這些產業租賃五十年。價格壓得低低的,只要一次性給銀子就成。

她們這主意真真打得極好又無恥,讓林熙菡簡直沒法子找糾她們麻煩。

蓋因今上如今的確將產業托管交給了國公府。國公府的確有權利租賃林熙菡手上的所有產業,而且按照大胤法律,她們沒有發賣林熙菡產業,只是租賃並不算侵吞孤女產業,林熙菡也沒法子告她們。

最主要的是租賃產業的銀子。只要林熙菡不曾出嫁,那是完全不能追究這筆銀錢。何況大胤世俗人情,一般族人替孤女托管產業,那孤女成年出閣前的產業收益一般也不會與族人計較,均是不追究算償還養育恩情。這種做法不符合法,卻符合情俗。

可,人又有多少五十年來著,林熙菡產業一租賃五十年,就意味著林熙菡這一輩子都用不到父母留不下來的產業。

蘭嬤嬤簡直氣得肺都炸了,這種做法太無恥了,京都勛貴世家會鄙夷國公府,但是對于大筆利益來說,又有幾個能保持平衡心的,林熙菡只能吃這個啞巴虧。

林熙菡不想吃這個啞巴虧,唯有出嫁後,直接將國公府告上衙門,但是這樣林熙菡的名聲也全無,這是兩敗俱傷的辦法。

好在現在因為梅香一家在林熙菡手上,梅香的父母兄弟均是在老太身邊伺候的,林熙菡能夠早早知道確切的消息,早做打算,讓大房租不出去。

只是世人逐利,大房狠心賤價租賃林熙菡產業,林熙菡又能阻擋幾人。

「去給薛二爺和崔大舅母傳個信兒林熙菡朝松煙吩咐道,如今房里還是嬤嬤掌事,幾個丫鬟年紀小,多做跑腿的雜事兒。

林熙菡復又想起什麼,「不,給林祥幾個傳些消息,讓人查探一下老太太和大伯母想要租賃的產業

松煙點頭稱是,蘭嬤嬤又問,「這事兒,為了不給舅女乃女乃消息來著

「事情總不能一直麻煩崔薛兩家,何況這事兒就是找揪上崔家,也是沒法子解決的,那是打著上面的臉面

林熙菡一嘆,蘭嬤嬤臉色一白。

的確,林熙菡的陪嫁產業是今上最後下令契書什麼的交到銀號,這管理產業還是林家做主的,崔薛兩家只有監督權,簡單來說只要國公府沒買賣了這些產業,薛崔兩家是拿國公府半點法子沒。

何況崔家已經討要了林熙菡的教養權,要是再插手,情理上也是說不過去的,畢竟林熙菡還是姓林,不姓崔。

林熙菡看蘭嬤嬤臉色不好,一把年紀了,還成日為她操心,心中一暖,道,「嬤嬤放心,我自有打算,恁是讓國公府討不到好

蘭嬤嬤心中擔憂見林熙菡沉著,也只能放心來,倒是華嬤嬤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一切,問道,「小姐,打算如何做來

「呵呵,我記得桑園新出好些子織品,正打算到京城置辦些產業,趁著國公府賤價租賃這些產業,正好用來買賣

華嬤嬤也明白林熙菡的意思,是打算找幾個國公府不認識的奴才,假冒各家管事兒,租賃這些產業來。

「只是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世人逐利,國公府真的狠了心,價格賤賣。怕是多的買賣人,到時候小姐不一定租賃到這些產業

林熙菡也知道這情況,「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主意,再來世人逐利,前面還要加個追名。咱們把這兒鬧得天下知,有幾個舌忝著臉做的。桑園那兒掛的是胡地主的名號,這類土財主做些上不來臉面的事兒也純屬正常,世家勛貴鄙視,也懶得降低了身份計較

華嬤嬤一想,倒是有幾分驚訝地看著林熙菡。「小姐打算逆告?」

古代長輩對小輩犯了錯,小輩不能去官衙告長輩,否則屬于逆告。除了要先上二十杖板子,衙門才能受理案件,就是核查屬實,官司打贏了,長輩受了罰。晚輩也是名聲盡毀,受人唾棄。

「小小姐,這可不成,這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兒,再來這些產業去了就去了。日後留給子孫傍身的產業得了蘭嬤嬤咬牙有些不甘的道。

蘭嬤嬤本來心中極為不平憤怒,巴不得撕開牛老太太的臉,讓所有人知道國公府是什麼東西。將姑爺小姐的東西通通收了回來,讓國公府看得著,模不著。

但一听林熙菡要同歸于盡的事兒,那是半點不想揪著牛老太教訓,到底小主子的利益最重要。

「誰說我要逆告的。這逆告看似得勝了,實在將世人推向國公府林熙菡有些好笑。這蘭嬤嬤听風就是雨,太過擔心自己了。

「那小姐怎麼打算將這事兒捅得天下知,要知道故意朝外面放流言,也極易讓人查探出來,大胤朝流言誤人,流放三年。就是請上些乞丐、百姓那也是不成的,不說安全不安全,會不會被揭穿。就說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對比今日王家抄家明日李家砍頭,這大伯祖母租掉了孫女的嫁妝產業,實在不是什麼大事兒,世人說說也就不咸不淡的過去了,讓人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

「那就讓國公府做些讓天下人痛恨的事兒林熙菡狡猾的笑笑,從屋里的書箱里取出一本書,笑道,「七巧節,宮里要舉行些子賀牛壽(古代認為七七是牛的生日),我好歹是個空名頭的族姬,是要去斗巧的,這正適合送給今上娘娘做拜牛禮

「大人大才,若再世必是萬民福祉

華嬤嬤細看一眼,神色激動,面色紅潤,手指發顫,撫模著這本《田耕賦》,「只是不知這書上所提的糧食,大人是否尋到了沒

「我記得家父家母曾經在通州和京郊有多處田產,據說家父離京前業已在這幾處培育了種子

林熙菡說完,華嬤嬤神色越發激動,片刻才恢復了神色,對林熙菡淡淡道,「小姐獻上去,陛下必是會達成小姐心願的

林熙菡嗤笑,這等子增產利民的糧食種子和栽種方法,乃是萬世之功,若是獻上去必是受世人關注的,那個時候國公府任何動作皆是受人唾棄的,何須陛下幫助。

林熙菡淡笑不語,「還要麻煩嬤嬤幫人查探一下老太太和大伯母先租的是哪處產業,免得被旁人佔了去,毀掉了稻種

華嬤嬤點頭稱是,即可出了門。

「小姐是什麼時候發現,華嬤嬤是上邊的人蘭嬤嬤也不傻,看林熙菡動作,立即知道了事兒。

「早就知道了,若不是華嬤嬤警醒,咱們在錢塘能有那般順利,巧兒幾個奴才的事兒也沒那麼早發現

林熙菡無意撇撇嘴,她一直納悶華嬤嬤這等子人物,哪里是她個小丫頭收用得了的,「而且我救華嬤嬤只是戀著當日她私下放過的恩情,沒打算收用她。只是如今上面派她在我身邊,也算是變相的保護我來著

「可是,我記得京城附近的莊子上沒那些子稻種來著。小姐這般說,若是她往上面匯報了,豈不是……」

蘭嬤嬤還想說什麼,林熙菡笑笑,賴著蘭嬤嬤邊上又道,「嬤嬤,你當華媽媽不知道這事兒來著

「她這是給咱們人情,咱們怎麼說,她怎麼匯報,這上面的貴人定是抱著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這提前一匯報,定是壓著國公府不得租了產業出去,咱們正好趁這個時候提前租了這些產業。到時候書獻上去了,咱們再將佔城稻的種子運到京都來,今上就圖的是結果,哪里管得著這下細碎的事兒

林熙菡邊解釋邊吩咐幾個小丫鬟給往外面傳了消息,「這趙家兩位叔叔和季大叔也是要來京里坐坐的,這書上的還有幾類種子,定是要海外找找的,免得到時候聖人不快

佔城稻的稻種,林玉 幾年前就在膠州試種,可惜匪禍,林府上下人皆死,這稻種也荒沒了。直到四年前,大胤先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水災,又是幾十年罕見的旱災,老百姓差點過不下去了。

林熙菡、季希逋才想到林玉 當年研究的安南國的佔城稻,早熟,耐旱,高產,又重新去安南國尋回大胤。在江南試種,以便種出一批適應大胤氣候的佔城稻種,如今小有成就,可以推廣。

至于蕎麥等四十五種新麥種倒是老林國公生前就一直收集培養的,蓋因幽州等地苦寒,百姓耕種栗米之類收益極低,朝不保夕。

可惜待到老林國公一死,那些子培育種子的莊子均被牛老太太和甄夫人鏟掉種上了她們覺得好收益的糧食果物。

好在林玉 去膠州時就從老林國公手上尋了些在膠州試種,膠州匪禍毀掉了大批,還是留下了一些子種子,近五年到底是由季希逋培育挑選出合適大胤氣候的種子。

其實林熙菡只要獻上林玉 生前所作的耕種心得,自是會讓鏟除大量糧種的牛老太太和甄夫人名揚天下來著。

而林熙菡讓趙冬兄弟海外再尋的幾類高產農作物,倒不是林玉 身前所作,反而是林熙菡的冤家白霜霜常常掛在嘴邊提到的東西。

白霜霜成日說「怎麼沒有土豆,怎麼沒有玉米。「

她一直堅信這個時候已經有這個種子,只是大胤朝沒人慧眼識寶,于是大肆的派遣奴婢到處找尋,一找就找了四五年。

林熙菡開始還當她 癥了,這桑農沒有比季希逋更熟悉的,林熙菡多次問了季希逋,季希逋也是從沒听說。

林熙菡好奇又從已經放棄的白霜霜那兒打听細致,又問她尋了圖像,給季希逋看,季希逋也說沒有。

林熙菡估計是海外的作物,便一直讓人尋找,也是尋了近四五年,白霜霜說得幾個種子,倒是找到幾個,但最讓人惦記的「土豆、玉米」卻是沒有的。

後來一日,偷听白霜霜又發 癥說道,這估計找到土豆、玉米種子還要再等六七百年,讓林熙菡這個辛苦多年的人嘔得要死。

但是感謝白霜霜的事,季希逋到底尋到許多利于大胤民生的作物,林熙菡亦讓季希逋遣人栽種,記下心德,待林玉 的書得到了朝廷重視,再將剩余的繼續獻給朝廷推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