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二十九章 新丫鬟

作者 ︰ 旻寧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甄家老太爺離開國公府不到半刻鐘,牛老太太便發賣了一家人,又給林熙菡送了一匣子新首飾,算是賠禮。

林熙菡挑出一對美人櫻的宮花,細細打量,「這是今年的新品

大胤朝的宮花均是以金銀做骨架,輕紗勾條,打尖做成絨花,再以珠寶玉石瓖嵌點綴花蕊、花葉或者花身,向來色彩艷麗逼真。

可這對美人櫻花枝,花蕊以細碎的白玉點綴,骨架是軟銀瓖嵌著各色寶石,而花身卻不是紗絹交織,而像是鳥類身上的藍紫色絨毛粘連而成,色澤艷麗而富有光澤。

最神奇的是它的暗扣,是一對雕刻成蝙蝠式樣的黑耀石,只要林熙菡梳好丱發,將美人櫻的花枝圍城圈套在發髻上,把黑曜石一扣,就形成了一個看不見黑曜石的純美人櫻花環。

像林熙菡這樣沒長成的小姑娘一般都梳著兩包包,套上這對美人櫻花環既嬌俏又可愛,最適合不過了。

即使林熙菡再大一點,這對宮花亦是合適的,因為黑曜石暗扣往上移一點,卡在上面點綴的珠寶上,將復合的花枝拉開,又是一對可以隨意調整長度的發釵。

蘭嬤嬤看著林熙菡手上把玩的美人櫻花枝感慨道,「實在是精巧的工藝,必是今年新品,上面小細絨粘連緊致又細碎,這需要多少只翠鳥才累堆起一朵美人櫻

林熙菡也好奇不已。

華嬤嬤捏著另一支美人櫻,掃了一眼,方道,「這一簇美人櫻至少上千只翠鳥的頸脖絨,光這一支就把正匣子的珠寶比下去了

林熙菡主僕又是一陣贊嘆。

「這下老太太又要心痛暈過去了,也不知道是為誰準備的林熙菡促狹道。

她知道這必是牛老太太為哪個貴人準備的,只是如今怕自己在這節骨眼上鬧開。損國公府的顏面,才不得不拿出來安撫自己。

蘭嬤嬤忍不住撇唇,她對國公府從沒半點好感,「咱們姑爺給國公府連連帶了多少利錢,國公府還成日算計咱們,如今理虧了,就一匣子珠寶打發了咱們,這當咱們上門打秋風的窮親戚不成,少說也給個莊子來

「嬤嬤,恁的貪心。國公府如今是能多個收益是個收益,還莊子來,沒將小姐的家當抄了去。就阿彌陀佛了玉瓊被蘭嬤嬤抱怨逗樂了。

「一家子敗家的玩意兒,眼皮子淺的東西。是條蟲就是成不了龍蘭嬤嬤不屑極了,「當年看咱們小姐經營了點收益,恨不得將七房肉咬下來,恁是將姑爺小姐攆了走。佔了七房的產業,如今快十年過去了,也半點沒發達,反而越發破落,一看就是老天有眼

如今屋里沒探子,蘭嬤嬤說話也大聲了點。往年的事兒也不怕給林熙菡提,林熙菡一行人捂嘴笑。

倒是玉瓊是外買的,不是七房的家生子。也不知道舊事,一愣一愣的,華媽媽是水里來水里去的,什麼都知道點。

也就和她說了緣故。

當年林玉 一舉成名天下知,做了狀元取了嬌娘。好友又成了太子,實在風光無限。

牛老太太也不知道是重視還是打壓。恁是越過大房,突然將國公府的掌家交給了崔詩韻這新媳婦。

眾人皆看七房笑話,沒想到崔詩韻是個能干的,不僅將國公府零碎復雜的家業整理清晰明了,還半年功夫,就將府里的那些沒收益的產業調整成了日進斗金的行業。

這下牛老太太坐不住了,各房也虎視眈眈了。

崔詩韻是個靈巧的,不等牛老太太反應,就又將掌家權還給牛老太太和大房。

沒想到大房接收後,這府里那些賺錢的產業卻又不像從前那麼賺錢,雖然比崔詩韻掌家前好,但到底比不上崔詩韻掌家時候,故牛老太太和甄夫人有了心結,覺得崔詩韻私藏了什麼。

特別是崔詩韻閑著無事,就整理起自己的嫁妝鋪子,一兩年就收益極豐,連續增加了不知道多少新鋪子和好地。

這下子國公府的媳婦們更是坐不住了,一個個像春筍一樣冒出來,酸言酸語,算計陰謀通通來襲,大喊國公府沒分家,七房不能置辦私產的。

天知道林玉 一個剛入仕的小京官能有什麼私產,崔詩韻經營的都是自己豐厚的嫁妝。

後來一直鬧到族里,崔詩韻將自己嫁妝一直攤開到衙門里一一對開賬目,國公府的人都不甘心。

甚至打起讓七房絕嗣,好讓自己兒子過繼給七房的主意,以至于崔詩韻傷了身子,生生落下一個成型的男胎。

悲憤交加的崔詩韻直接將京城的產業賤賣,要和林玉 和離,林玉 憤而離京,將自己職務讓給五老爺,這些事兒才算了結。

當然也只是表面了結,七房就是和國公府一直天南地北,也是逃不過有些人算計。

林玉 夫婦離京後,崔詩韻那些好收益的產業突然都到了國公府各房女乃女乃手上,可惜這麼多年了,那些產業不僅沒有更多的收益,反而連連減產越發敗落,也難怪蘭嬤嬤鄙視國公府的人無能。

「自己沒本事過日子,成天里盯著旁人碗里的有什麼意思。再說有的人天生適合賺錢,有的人天生適合種田,沒必要盯著旁人算計,過好自己就成了

玉瓊感慨,「就像咱天生不適合做個什麼探子,我說了太太不听,愣是將我遣了來,你看,頭一天我就被揭穿

「……」林熙菡陡然無語,蘭嬤嬤也是抽抽嘴角。

這玉瓊頭一天被揭穿絕對不是她不適合,而是她做得太光明正大,深怕林熙菡不知道她是薛太太的人,以至于林熙菡不知該留她,還是遣她。

不過薛太太實在是個不會看人的,這挑個人去旁人身邊,好歹留個制約她的。或者全家忠心的,否則她背叛了自己,轉頭插自己一刀,豈不是找死。

可薛太太不,她挑了玉瓊這個爹死娘改嫁,薄情娘改嫁也就算了,繼父還是虐待狂,惹得玉瓊巴不得她繼父一家死絕了。且玉瓊的繼父還是薛氏的心月復,這讓玉瓊不僅對薛府是半點忠誠全無,還巴不得薛夫人倒霉。早早將薛府的一堆事兒告訴了林熙菡。

林熙菡也不和房里人閑聊,讓玉瓊收起了首飾盒子,喚了新進的六個丫鬟進來。

這六個丫鬟不全是當年膠州買來的。當年膠州買了六個小丫鬟,但是年紀太小,林熙菡性子穩重不需要玩伴,蘭嬤嬤就遣到小面的莊子上教,後來又在姑蘇、錢塘地上買了多個和林熙菡差不多大的靈巧丫鬟一起教。

最後才選出這六位品貌皆具的丫鬟送到林熙菡身邊伺候。

如今終于知道了巧兒幾個丫鬟是誰的人。也敲打過,可以放心遣了出去,這才將這一溜能當差的丫鬟提了回來。

南方人長得秀氣,蘭嬤嬤又是喜歡俏麗的,挑的都是長得好的好苗子,如今這六個丫鬟。最大的業已豆蔻之年,最小的也滿十歲,正是青春貌美的時候。一排站來,青蔥似的。

「還不拜見小姐

「見過小姐一排高矮同起手同下腿,連聲音皆一致。

蘭嬤嬤一喚,唰唰整齊的比劃的行禮,這動作對比外面園子那些懶散的國公府奴才簡直是二般。林熙菡眼前一亮,華嬤嬤亦是微笑。

至于玉瓊亦是有些不好意思。她一看就知道這行禮規矩亦是極為規範的,比自己原四大丫鬟上得了台面多了,看來小姐還真早猜出來巧兒幾個身份,不然怎麼會沒那麼訓練來著。

教小丫鬟的是蘭嬤嬤的三兒媳婦,原就是崔詩韻身邊的內管事兒,管得就是這些丫鬟奴婢的教,林府沒了,她也閑著,專門盯著六個丫鬟教,自然是教的極為規矩又極為忠心。

「你們一一給小姐報一下年齡,特長蘭嬤嬤吩咐。

這自小買來的丫鬟自是不大記得原先家里的事兒,又是經過三媳婦洗腦轟炸,更是不記得名字的,何況丫鬟名字只有主子賜了才算有名字。

「奴婢今年虛歲十三,六人里最大,管事見奴婢有幾分資質,便讓專攻珠算,茶藝,書法

眉目端莊姑娘妥帖行了禮,林熙菡點點頭,知道這是安家培養的內管事兒,多管著自己日後內院賬目和書房。

「那你就叫松煙吧,墨染松紙,將產業上的賬目理清,交接好莊子和鋪子上的賬目,切莫被糊弄了去

林熙菡吩咐,松煙磕頭稱是,林熙賜的名,可以看出來對她的重視,要知道古代女子的嫁妝才是女子安生立命最重要的東西,而她日後更多是接管林熙菡內外賬目的對接。

當然現階段她年紀小,最多跟著蘭嬤嬤學習,但是日後她必是林熙菡身邊的心月復,也是籠絡外大管事的第一人。

故松煙雖然穩重,還是眉宇間露出淡淡喜色。

「奴婢與姐姐同歲,六人排二,學的多是珠算,品香,衣料,珠寶,賞玩,字畫之類的主子用度瑣事

這是個細眉細眼的小姑娘,和松煙一般大小,看起來卻小了不止一歲,五官沒開,但可以看出日後是個溫柔多情的姑娘。

林熙菡有些遲疑,這麼個溫柔的姑娘日後多管著林熙菡庫房和身邊日用,能行嗎?

要知道主子家的珠寶首飾各類家當是非常多非常雜的,放在庫房和屋內極易被人模了去,往往管著這類的管事比管著小丫鬟教的嬤嬤還要嚴格。

教嬤嬤管著上下奴婢的責罰,但她也管著賞賜和丫鬟挑選和升職。

但庫房管事嬤嬤卻全是罰,沒有賞賜的時候,多被罵做瘟殺。

林熙菡猶豫片刻,再想好在這時間還長著,不說話再換,便道,「你通珠寶首飾,長得又文雅,那般子珠翠著實辱沒了你。我記得有一種彩石叫做紫雲石,色彩艷麗。質地溫潤,有‘滑而流墨、澀而不磨筆’的說法,最適合做硯台,也是書房四君子,故你就喚作紫雲吧

紫雲听林熙菡取的名字雅致又用心,臉上露出一喜,她知道自己長得文弱又雅致,一般做丫鬟也是多留用陪嫁丫鬟的,但陪嫁丫鬟哪里是人熬的,現在主子取了這名字。想來還是日後留用她做管事嬤嬤的。

「主子,我今年十一歲了,我沒姐姐們懂得多。珠算打得也一般說話的小姑娘長得極為可愛,眼楮圓圓,嘴巴小小,好似松鼠,她會的少。算是里面學得最差的,含著淚道,「但是我會刺繡,也能相布料

世家生活除了小姐要精通百藝,就連身邊的管事丫鬟也是自小才藝培養的,林熙菡一听小丫鬟只說了兩樣。便知道她學藝並不精,或者說不夠聰明。

林熙菡朝蘭嬤嬤看去,蘭嬤嬤點點頭。這小丫鬟想來也不是無用的,怕是這刺繡和相布是專精的,定是留在針線房的管事兒。

「那你會幾種繡法,日常繡祥雲要多久,是否會織布。印染……」林熙菡問的細致,丫鬟們學的這些。每個世家小姐女學均是要學的,只是不像身邊伺候的專精一塊,而是講究多懂,免得被奴才糊弄了。

小丫鬟見林熙菡問的細致,也知道不會直接攆走自家,遂道,「我原先在膠州跟著針線房的嬤嬤學了羽線粵繡,後來跟著小姐去了江南又學了雙面蘇繡,這個最擅長整整學了四年,期間又學了和蘇繡相似的徽繡。其他湘繡、蜀繡、顧繡,京繡、甌繡、魯繡、閩繡、汴繡、漢繡和苗繡等皆多是學習了點,但不及蘇繡擅長

小丫鬟想來極為喜歡女紅,說起來眉飛色舞,華嬤嬤也道,「听那位說是天生是吃這碗飯的,難得的人才

林熙菡自然知道是誰,听那位提了心里也是了解的,便道,「你擅長刺繡又喜愛刺繡,便換做紅繡

紅繡爽利磕了頭,甜甜一笑,「謝謝主子

林熙菡也會心一笑。

「我只比紅繡姐姐差一天,也是十一歲,跟著姐姐們什麼都學了點,喜歡吃,故擅長做膳食和養生

這位成日里廚房混的姑娘卻是這六個里面長得最好的,便是氣質溫柔的紫雲也不及她半分,特別是她發育的極好,胸前鼓鼓,比最年長的松煙看起來大些,五官艷麗深刻,皮膚白皙細膩,一頭黑壓壓的長發又濃又密,根本不能綰成發髻,只能編成兩條又長又粗的辮子。

林熙菡喜歡美人,看到她這樣的美人,眉毛都挑起來了,突然想起她的身份來,「你是和紅繡一起從膠州來的吧

林熙菡記得陳二女乃女乃挑的六個丫鬟好像最後就留了兩位,一位是膠州本地的紅繡,一位是獨龍族山上被攆下來的寡婦的女兒。

「嗯,奴婢阿爸沒了,阿娘病弱,便從怒江到了膠州討生活,沒想到阿娘也沒了,奴婢就無家可歸了,好在主子買了奴婢獨龍族女孩說了,紅繡也心有怯怯。

林熙菡心中一嘆,「你我亦如此。我曾經吃過怒江一美食喚作‘依珠梨’,肉質潔白細女敕,想來怒江的姑娘美貌定是吃多了美食,你便喚做珠梨

珠梨含淚退下,她其實已經不大記得家鄉的事兒,只記得阿娘模糊的臉和吃不飽的饑餓感。

最後兩位上來的錢塘的姑娘,皆是十歲,比林熙菡大半歲,一個巧言善語,擅長棋藝謀劃,精通制作胭脂、盤發、打扮,一個沉默寡言,但是極為擅長管理,精通律法族規,算是活的典籍,就連林熙菡這個沒事背大胤律的也不及多之。

林熙菡便分別給兩位水鄉姑娘取名,「綰容」和「瑾言」。

因二位年紀小,便沒有補上大丫鬟的缺,而其余四位便補上大丫鬟的缺,免得被牛老太太抓到,明白塞人進來。

至于玉瓊,年滿十五均是要考慮嫁人問題,林熙菡年紀小,也不曾參與她的嫁娶,只是給她準備了田契嫁妝,而婚事是蘭嬤嬤替她精心挑選的管事兒,日後主要管理林熙菡在京城新置的莊子以及監督巧兒的動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