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九十章 反省

作者 ︰ 旻寧

「三思而後行,吾日三省吾身」

林熙菡年紀小,不代表她沒有思考。她回到姑蘇,回到宗族,心有安定,但卻無時無刻不處于緊張排擠的空間里。

不管林二老太太的歡迎,林三太太的歡喜,還有林二老太爺看似關系的敲打,都各有各的意味。

林二老太太的歡迎更多是對女兒熱鬧的歡喜,若是有個同等地位的女孩來老宅,林二老太太也是歡迎的。她歡喜的是林熙菡嫡出的身份,她善待的是她的體面,喜歡的並不是林熙菡這個人。

不然林大小姐、林熙瑩與林熙菡的糾紛里,也不會不痛不癢的敲打一下,用些物什補償一下林熙菡,就不了了之了。林熙菡到底不是她的親孫女。

林三太太歡喜的不過是她無女又與林熙菡沒有利益糾紛,若是林七少爺能夠真的過繼到七房,怕是林三太太對林熙菡就沒那麼喜歡了,更多的是巴不得林熙菡沒了,好將七房產業通通給林熙楊。

這在林熙菡與韓嬗雅糾紛下,林熙菡就看出來了,更多的是敷衍、和稀泥。

而林二老太爺對林熙菡這個莫名出現的佷孫女更多的應該是不喜不厭,甚至厭多過于喜。

林二老太爺是一個大家長,他的孫子孫女,族內晚輩太多了,林熙菡只是一個其中一個年紀小,有些小聰明的。對于林二老太爺來說,林熙菡可有可無,甚至怕女子太聰明,巴不得少了些禍害。

林熙菡來姑蘇就做好了,被無視拋棄的準備。

三不娶的女子本來對一個家族就是沒什麼利益的,她的存在還或多或少的有礙林氏一族的利益。

但林熙菡沒想到林二老太爺竟然想燒死自己等幾個孫女來作為像陛下投誠的犧牲品。

這個和林熙菡來姑蘇的目的差別大了。

林熙菡來姑蘇除了想要正名,更多是在膠州惹了薛夫人眼。怕沒有了性命。而來姑蘇,雖然是個不受歡迎的,會被漠視無視,但她身份在那兒,按照規矩,林熙菡該有的族里不會少得了她。再差至少有個性命,不受外人隨意踐踏,可如今林熙菡發現留在姑蘇,她也難保性命。

林熙菡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她是爹娘唯一的女兒。她只想讓七房延續下去,好好活下去,才能讓七房的下人也能好好活下去。

若是她沒了。她身邊的人,蘭嬤嬤、安伯一家子,季嬤嬤、季大叔一家,林祥叔叔,趙冬趙春叔叔都將不一樣了。

還有對她忠心的巧兒、惠兒幾個丫頭只怕也很難保全。

她是七房唯一的孩子。在當今面前掛了名的。活著的時候,也不會多關注,但是她死了,文章就多了。

這場糾紛,主子能有什麼過錯,有過錯的都是奴才。

膠州匪禍死得人太多了。她短短的生命里看到太多的死亡,她不喜歡有人死亡,至少她身邊的人都好好活著。

可這世道死不容易。活著更難。

林熙菡靜靜的坐在蘭嬤嬤床邊,默默不語。

季嬤嬤旁邊看著,含著淚水,蘭嬤嬤是林熙菡的教養嬤嬤,情分深。難道她情分就少了。她是林熙菡的女乃嬤嬤,也是帶到她進學的。

她看著小主子從嬌俏可人、撒嬌耍賴。到如今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她如何不心疼,如何不難受。

可又能如何呢?

她是奴才,除了一腔忠心熱血,別無她用,若是孫子還不曾毀容,還能出仕當官給小主子做主。♀但就是如此,一個從寒門下僕爬上來的官吏要和人才輩出的世家官僚相斗也不過是痴人說夢。

不過是讓世家為臉面,估計一二。

她是奴才,她生在世家大宅院,處的爛泥地里,看枝頭的主子,也看得更清楚。

世家的臉面建立在錢權利益上的。

若是有利益,哪怕是撕了偽善的臉面,果受人鄙視嘲笑,世家為了利益也是在所不惜的。

只是看著這利益大小是否局夠讓世家犧牲名譽。

且看千年世家趙家,嫁女誓死不為妾,曾拒絕過幾代帝王幾納妃。世人都說,趙家女連做皇後,還要看皇帝滿不滿意來著。

到了最後,當今狠起來,捏著了趙家的門脈,收繳了礦山,要抄了趙氏一門。趙氏族長還不是恭恭敬敬的將一對嫡出的姐妹花送進了宮里,連個妃子都沒撈著。

再者小主子到底是林氏女,生為女子本艱難,生為世家女子本應為家族犧牲。小主子的事兒,外人知道了,不過是閑說淡話,嘆息幾聲,到底是事不關己,一夜秋風過,還有幾人記得。

何況哪家不是如此。

季嬤嬤不知如何規勸小小姐。

「嬤嬤,你醒了——」

林熙菡抓住蘭嬤嬤的衣袖,驚喜道。

「小小姐,不要難過。老婆子沒事,不過摔了跤,又不是紙糊的,睡睡就好了。明日還能繼續伺候小小姐蘭嬤嬤面露笑意,輕松道。

「嬤嬤,說什麼話呢。你呀,年紀不小了,哪里摔得起

林熙菡抱住蘭嬤嬤的胳膊,嬌嗔道,「若是嬤嬤不听話,九娘就罰嬤嬤天天吃蘿卜

蘭嬤嬤謹遵主僕條例,不得吃異味的食物,蘿卜吃多了有燥氣,讓蘭嬤嬤吃蘿卜不僅是生理上的難受,更是心里上的難受。

果然蘭嬤嬤面露苦笑,皺著眉頭,「怎麼小小姐又變得調皮起來了

「還不是你這出事,嚇壞小小姐了,這金豆子不停的掉,咱們的庫銀我快掉門了季嬤嬤一笑。

「好不容易守起來的規矩都沒了一二難得晏嬤嬤也插了一句。

季嬤嬤不喜晏嬤嬤翻了白眼,道,「這也好。我家小小姐年紀小,成日都規矩和宮里的老嬤嬤沒二樣,我看的難受,又心發慌

「季嬤嬤不喜歡我規矩懂事?」林熙菡翻身抱住季嬤嬤,眨巴眼問。

季嬤嬤心一下都軟了。「小小姐是我帶大的,怎麼樣,嬤嬤都喜歡。只是小小姐心里不喜歡,學得沒了什麼朝氣,我看的心疼

「那以後我不成日里板著臉規矩,背那些條文規定了林熙菡承諾。

「這,這怎麼行……」晏嬤嬤立馬皺起眉,「老太爺可是會不高興的,世家小姐就該規矩

「怎麼不行。難不成世家小姐的規矩就是成日里木著臉,不思不想來著。我可是知道世家閨閣里有一條。待人如沐春風,與人為善。成日里冰著臉,還不與人結仇

林熙菡冷笑反駁。「還是老太爺高興了,就是不規矩也是世家規矩,不高興了的,就是規矩也不能規矩。這世家就林二老太爺一個人說了算

「九姑娘,這老太爺可是長輩。他說著的,小輩就該听著晏嬤嬤又皺眉勸誡道,「老太爺總是不會害了您的

林熙菡嗤笑,不會害卻要燒死自己幾個。

「嬤嬤我只道一句,您是讓我學習老太爺的規矩,一輩子留在林家。讓人家笑話林家沒規矩。還是讓我學習大胤世家的規矩,彰顯林氏風範呢?」

晏嬤嬤有些被堵到,她也知道林二老太爺讓自己教林熙菡的規矩實在太過嚴苛了。完全把人往木頭人里教導,並不完全符合世家標志,但也沒違背。

往日九小姐听了進去,忍了,也遵著。

現在九小姐不听了。她沒辦法。她知道林熙菡到底不是一般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輕易糊弄。走南闖北,見得多了,不是像瓊樓閣的小姐,十歲前大門都沒出過。

「噗——」

蘭嬤嬤嘲諷笑道,「想來,晏嬤嬤是林家出來的嬤嬤,覺得崔家的禮儀規矩比不上林家。

晏嬤嬤臉一紅,她強調規矩,林熙菡身邊可是有蘭嬤嬤,季嬤嬤兩個老嬤嬤,就是蘭嬤嬤乃是書香世家崔氏一族的教養嬤嬤,實話比林家有底蘊多了。

崔氏一族在漢朝、唐朝就是一等一的世家。

而林氏一脈真正崛起在于前朝女帝時期,對比老牌,到底沒那麼底氣。

這也是林氏一族強調貞潔、堅貞的緣由,旁的世家女不定守節,林氏一族的寡女必須守節。

這貞潔牌坊不過是給林氏一脈臉上添光的東西,更是彰顯比旁的世家更有門風的東西。

故林家對家族女子隨著林家崛起,越發嚴苛保守。

特別是林二老太爺幼女出了那事兒,林二老太爺對早慧的女子越發往死里教,巴不得都是不會說話的木頭人。

「九小姐,老太爺總是不會害你的

晏嬤嬤低喃道,她心里也知道林二老太爺過了,但她是林二老太爺的人,總不好……

「算了。嬤嬤,如今,九娘也只是和你說一聲。你教的好的,我就學,不好的,我就听著過去了

林熙菡也看出來了林二老太爺也就是找的這個油鹽不進的死心眼安排在自己身邊,她哪怕是拿了晏嬤嬤的身契,也沒法子收了晏嬤嬤的心。

如果是收不來的人才,不若不要了去。

林熙菡對蘭嬤嬤點點頭,蘭嬤嬤見狀,意會知道晏嬤嬤往後就排了在外。

說實話,蘭嬤嬤心里可惜了。

晏嬤嬤死心眼了點,但人不錯,是個忠心的,哪怕她是林二老太爺派來的,但林二老太爺沒下令她害林熙菡,她還是一心一意的伺候林熙菡。

而且晏嬤嬤懂得多,會的也多,在蘭嬤嬤身邊著實幫襯了不少,她教的規矩也不錯,是宮里的東西也多,就是林熙菡不進宮的,將來嫁人世家貴婦來往,也是上得了台面。

這也是她多次犯了忌諱,林熙菡也忍了去的原因。原想服了她,但她的優點也是她的缺點,收不了,就棄了吧。

晏嬤嬤看情形,知道自己日後被排擠在外,眼神黯淡了幾分,她知道她要是棄了老太爺。林熙菡必是與她貼心的。但是她不能,她也不願林熙菡,她也看出來,這火肯定是林二老太爺放的,至于閨居島湖里的松脂到底是不是林二老太爺做的已經不重要了。

林二老太爺帶著府里的男人,讓老夫人帶著媳婦管事兒,獨把幾個孫女留了下來,就是棄了孫女兒,讓她們自求多福的來著。

林熙菡這邊因林二老太爺多思慮。

林二老太爺也接到了下人的通知,他比林熙菡知道得更多。

「你是說。澆了松脂,是趁著救活,打水。反而偷偷把松脂倒入了水流的

「是的,老太爺。小的,抓住的幾個渾水模魚的下人,都是針線房的老媽子,她們住在春和閨居島交接的西側繡房。府里火開了,一邊喊著救活,一邊拿著盆打水。春後面和閨居島中間就只有環島湖有水,她們去打水,小的也不曾多想,沒想到是拿盆澆上松脂的

王管事模著漢水。小心翼翼道。

「你是說西側繡房的老媽子林二老太爺沉吟。

「是的,老太爺,都是這西側的老媽子都是平日給老太太、小姐們屋子里的下人制衣做物什的。這里量大,故人也多,事兒也忙,少有出門的,所以府上很少注意到她們

王管事看了林二老太爺又道。「這西側繡房的管事是鄧誠家的,夜里起火時。她就出了意外,掉在自家井里沒了

「鄧誠

林二老太爺還是知道的,他是老大身邊的人,對老大忠心不過的,林大小姐還在閨居島,怕是不會他做的。

「和鄧誠住一個院子,還有哪幾家?」林家家生子都住在林府後面的三刀巷子里,起了四排連屋,一個小院子連著一個小院子的,兩三家又一個小院子。

「沒了王管事神色有些羞斂尷尬,小心地看著林二老太爺的神色道,「這鄧誠一家子嗣多,屋里住不開,就和旁的幾家贖錢買了屋子,一院子都是他家的

林二老太爺也知道這內里的事兒,他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也不曾計較,點點。

「哦,一個院子里,還有一個老婆子,一個癱掉的老婆子王管事突然想到鄧誠一日喝酒道院子里有個老太婆癱子,他不好趕了出去,只是把她挪到了茅房邊上了去。

「這就對了林二老太爺拍腿道,「去看看那老太婆原來是先老太太再世身邊伺候的,叫做蕊珠的

王管事听了立馬出去查探了,沒兩個時辰就來報,「老太爺,果真是的,果真是的,可那老婆子已經咬舌自盡了

「不用查了,她的人都不是簡單的林二老太爺心中一嘆,大嫂心太狠了,一個丫頭片子也只得下狠手,自己還有幾個孫女在園子里來著。

林二老太爺雖是將滿園子孫女做了棄子,但何嘗不是一種試探,看哪些是能得用的,日後也好好培養一二。

他不喜歡太聰明的嫡女,怕嫡女不安分,給家族蒙羞。

但這不妨礙他喜歡聰明的庶女,聰明的庶女比無能的庶女值錢多了,出了事,又不礙著家族名聲,反正不上族譜的,他不認,何人知道。

可現在林二老太太差點毀了他日後的盤算,他心里不快活了。

林二老太爺尊重牛老太太也是因為她是他大嫂,長嫂如母,禮節上的問題,再者雙方有共同利益,現在礙著了,林二老太爺就有了心結。

何況牛老太太當日在他母親身邊放了那麼多棋子,他不計較,不代表他舒坦,不然也不會林國公將姑蘇大半祖業給了他,他立馬就將牛老太太留在老宅的暗子都除了干淨。

可就這樣牛老太太還能讓個癱子算計了他去,他心中有些不舒坦了,老宅可是林二老太爺的地盤,年紀越大越惜命。

這一想,林二老太爺便從匣子里拿出一個名冊交給王管事,道,「這名冊上的都除了去吧

王管事點頭。

「咱們老計劃的事兒不用那些人,用上衙門送上來賊匪。你記著把十一郎和翟健的事兒抹了去

林二老太爺看著微微亮起的夜空,心里暗想,大哥沒了,二府早就分家了,這姑蘇林和京都林還是分開來著好。

何況不知道大哥到底做了什麼事兒,讓當今最後下死手,他可不想帶著滿門替京都林陪葬。

十一郎的事兒就算是姑蘇林府給京城林府的最後一次禮物吧。

人還是識趣點好。

他老了,折騰不起。他的子孫也折騰不起。

「又是兩房爭斗的戲碼?」當今漫步在石階上,問身邊的太監。「可不是

小太監長得唇紅齒白,一笑兩個小酒窩,很是可愛,他做著諂媚的動作,卻也不讓人討厭。

「今早就回報上來的,說是起火幾日前,那個打算回京都的十一個玉公子接了一個急信就返回姑蘇了。然後又和賊匪翟健聯系上了,這還沒幾日,這姑蘇林府就燒了起來。若說這里沒什麼勾當,奴才都不信

「呵呵……」

當今大笑,道,「你個奴才都是靈竅的,可這事兒,還真沒這麼簡單。若是這個玉公子真有這個神算燒了藏書塔,倒不是和姑蘇林氏有仇,反而是大恩來著。不過不管他是不是燒了塔的人,但正好給林二老頭子一個漂亮的好理由

「陛下,高大人來信讓問,是不是處置了翟健,還有林家……」小太監低聲道了密信,神色中有三分狠辣七分陰沉。

「放著,看那後面還有什麼有意思的人和事兒。你看若不是留著翟健,咱們也勾不出,林家、樓家、唐家、安南王,這可真是個大大的好魚兒當今一笑,神色里也有分陰毒狠辣。

小太監哆嗦了兩下,不敢吱聲。

「你個奴才,怎麼不滑嘴油舌了。該不是也偷偷犯了什麼事兒了吧當今看小太監被嚇住,故意板著臉,又不陰不陽道。

「沒的,奴才這狗膽狗命都是陛下的,哪里有膽量背著陛下做事兒。就是違逆犯事也定是陛下吩咐的。奴才不過是被天子怒給震懾住了

小太監見當今神色不曾慍怒,反而眼里有戲謔,立馬表忠心。

「合著你犯事兒,還是我指使來著當今模著玉板子。

小太監一看當今這動作,就知道過了危機,露出乖巧的笑臉道,「陛下讓做的事兒就是合理的,哪有犯事兒的說法

「呵呵……」

當今一笑,淡淡看了小太監兩眼,警告道,「你是沒膽子犯事兒。但我身邊的人,不僅自己不能犯錯,家里的也得管住了,不然林國公就是前車之鑒。你家大哥竟然從湘地接了來,就好好的在京城里呆著,不要沒事瞎逛,否則……」

小太監陡然嚇趴下來,跪在地上給當今連連磕了幾個頭,「謹遵聖令

小太監還當大總管下去了,自己得了寵,管著陛下的鷹爪通信的事兒,也不比大總管差,看著高高在上的大臣們也小心翼翼喊上一聲公公,更是得意的將老家的親戚接到京里享福。

沒想到這等子小事兒,當今也是知道的。這宮里宮外,當今還有多少人,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當今讓他管著的絕對不是唯一一支人脈。

「狗奴才,還趴著干什麼,還不滾過來

「遵命小太監撐著癱軟的身子,強撐著站起來,兩腿還在哆嗦,這宮里混命的,不過是過一日算一日,想到前日趾高氣揚的大總管,昨日就沒了氣。小太監強打起精神,露出乖巧的笑,恭恭敬敬的小步跟著當今。

*d^_^b*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