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七十九章 交戰

作者 ︰ 旻寧

他們不知道憲宗從來不需要寒門和世家融合,他需要的不是利益朝廷,而是一批批真正實干的寒門子,那些不為利益所驅使,為民謀福利的寒門子。

寒門子成了新貴,他們的後代成為了官二代,官三代,官四代,那與世家何異?不過是一群利益大小的權貴而已。

憲宗若不是知道不可為,甚至打算規定父為官,子不可為,兄為,弟不可為,家族有官爵著,三代必無官爵。

憲宗的種種反復無常的打壓手段,讓那些權貴們惶恐不安,怨恨不已,但與此同時卻不敢肆無忌憚的超出憲宗的底線做事。

他們畏懼于他。

而相反的是姬文璟太過容易為了利益妥協了,他靠雷霆手段殺戮震懾,只能是一時,從骨子里那些背叛者是看不起他的。

謀位者,人恆謀之。

世人自私自利是天性,他們大多數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做事情,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會欣賞和他們一樣自私自利的人。

姬文璟會為利益權勢放棄原則,他的手下也皆是如此。

有道是以利驅之,為利叛之。

高薪養廉,但是高薪過了,亦會養一群蛀蟲。

一個國家若是用利益來驅使官員,那麼這些官員為了利益背叛國家也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這種思想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真正想要為民做事的人,從來不在乎這些錢財利祿。

但是奸詐貪婪者必會被這些所吸引,並且在手握實權之後,更容易被這些引誘,做出更大的錯誤。

他們從心底是愛這些。也更加容易為所愛而貪婪。

姬文璟惱怒貪官污吏,有負他的信任,卻忘記了他養得是一群貪狼,而不是忠厚的牛,讓狼吃草,只是不可能的。

哪怕你用肉喂飽了狼,他們還是會咬死羊圈里的羊。乃至于主人。

貪婪是他們的本性,與肉多肉少無關,肉少是他們吃羊的理由,肉多只會喂大他們的胃口,甚至還會帶壞乖巧的牧羊犬。

唯獨從一開始就將他們打壓怕了,教怕了,告訴他們有些肉,只有主人給你,你才能吃。不給你,你吃了,就死一條路。

姬文璟和憲宗不同的處世和御下態度,決定了他們管理的國家命運。

這一年北胤的氣候極為詭異,秋冬大旱後,冬季不僅不曾降雪。凍死蟲害,相反還帶了離奇的暖冬。

一月的氣溫就與往年三四月相近,溫暖氣候帶來的不是難民的新生。還是帶來的讓他們更加絕望的蟲害。

蝗蟲這個讓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深惡痛絕的害蟲,在溫暖地季節里破殼而出。

好在北胤近幾個月的干旱,導致草木枯萎,無糧可食,蝗蟲這樣生命力旺盛的蟲類在缺乏食物下,同樣也會被餓死。

這是個非常可笑的情況,去年秋冬之所以干旱會造成那樣的災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除了缺水缺糧,還有一個就是蝗災。

蝗蟲過境寸草不留。老百姓本來就無糧可吃,還要面臨和蝗蟲搶食的處境,自然餓殍遍地。

可年後。蟲卵孵化,小蝗蟲破殼而出,就面臨荒蕪寸草不生的處境,自然沒法熬過一個半月的成蟲期,就死傷旦盡。

按照佛家的說法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因果報應。

與往年大不相同的是,往日老百姓恨煞蝗蟲這類蟲害,可今年重災區僅存的民眾就巴不得這些蟲蟻。

他們甚至會用枯樹枝和不可食用的枯草來喂養這些小蝗蟲,等他們成蟲了,就磨成粉末,或者草根食用。

蝗蟲曾經害死了無數莊家,害死了無數老百姓,可如今卻成了重災區老百姓的救命草。

熬過了春夏,北胤才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萬木開始復蘇,北胤卻還是錯過了今年的春耕。

與此同時,南藩國大捷,帶來了大量的糧食和財富,雨神教的舊事嚇壞了唐蕊,境內的慘狀驚呆了姬文璟,他們二人也真正開始重視起賑災。

若是北胤的老百姓都餓死了,他們沒有老百姓統治,如何能夠稱之為皇帝娘娘。

靠著犧牲南藩諸國,姬文璟二人磕磕踫踫勉強保住了北胤朝余下了老百姓。

可是人口問題,還是成為了姬文璟的統治問題。

尤其是新生兒和女人成為了目前統治的首要問題。

北胤近一年來的天災,給北胤帶來了巨大災難,尤其是無糧可食的饑餓災難下,大多數身強體壯的青壯年男士活了下來,而絕大數弱者,除了餓死,便是被這些青壯年吃了去。

而姬文璟手上過百萬的軍隊又通通屬于青壯精兵,他們大多數未曾成家立業,而成家立業的也皆是妻死母亡。

姬文璟甚至可以想象,要是北胤再沒有女人,就等于斷送了整個下一代,他的士兵終究會老會死。

姬文璟無法開始采用分民制度,將各府多出來的人安置到其他幾乎成為空城的府城,以確保各府各地不會因無人而荒蕪。

之後,姬文璟又打起了女奴的主意,他甚至暗示杜唯的遠征海軍可以肆意掠奪一些女奴,作為士兵的嘉獎,亦或者多多掠奪女奴送至北胤,給那些青壯年男丁分配妻子。

姬文璟的方法在此時是合理的,但是他到底生在宮中,不大清楚各地差異和地域歧視。

大胤人有天朝上國的舊思想,自大入骨,又極為重視血統出生,哪里能夠不介意藩國女子的血統不干淨。

再來南海藩國的女子個子矮小,長相粗鄙,皮膚暗黃發黑,舉止粗俗,對于本就存在歧視的大胤男子,對她們越發看不上眼。

姬文璟傻眼了,這種牛不相喝水,強按喝水的事兒,姬文璟還是難以管到人倫大事兒。

無法,姬文璟又頒布了新政策,大胤男子納倭女、藩女,不算入籍,不佔大胤男子正妻和良妾的名額,且多生一子獎八錢,生一女獎二兩。

一時間,北胤朝陷入了生子狂熱中,北胤男子諸多被強逼納了七八個藩奴,只為延續後代。

值得一提的是姬文璟害怕亡國滅種,強制執行的「種人」計劃,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男人劣根性。

蓋因這些被當做種馬的男子,很長一段時間被強逼納下的番女嚇壞了。

一個男人不喜歡的女人,也許也有偶然興致寵幸一二,但是身邊均是這些毫無胃口的女兒,並且天天被逼著強制寵幸,帶給他們的是等同妓子的屈辱感和惡心感。

日後憲宗重臨,北地男子忠貞痴情也成為了一代佳話。

隨著新生兒的孕育和甘露的降臨,北胤陷入了短暫的恢復期。

可是還沒等到姬文璟二人欣慰慶幸,又一個天災又起。

旱災結束,草木勃發,蝗蟲也活了過來。

大量的蝗蟲蜂擁而至,蟲害又一次來臨。

可禍不單行的是北胤的海軍全軍覆沒,杜唯于南海自殺身亡,北胤朝廷陷入了危機。

還沒等到姬文璟做出處置手段,禁軍三衛以及廂兵陣前叛變。

姬文璟最忠的軍隊是王家和曾家統治的上四軍,余下的便是各屬流派的禁軍以及號稱老弱病殘退的老兵,廂兵營。

姬文璟為了保護皇城和邊境安定,將禁軍打散到了邊境,維護北胤朝統治。

最精良的士兵則一半用于燕京府統治,一半用于渤海港口的維護和接應海軍。

剩下的除了地府常駐外,大多數用于南北大胤的接壤對抗以及防止北胤人災前南逃。

而這些大多數又以禁軍下三位和廂兵為主,他們在北胤朝並不得姬文璟太過重視,甚至某種程度上為了保證利益,還多有打壓。

當然他們對南胤朝和憲宗也沒那麼抵觸和反感,畢竟憲宗嚴格意義上才算禁軍和大胤朝的主人。

等到了南北接壤處,北胤天災他們看到姬文璟不顧老百姓死活,連救急的米糧都敢貪婪,讓他們失望的同時又不滿。

南胤趁此就策反了北胤禁軍和廂兵。

禁軍三位和廂兵叛變,打開南北的大門,迅速佔領了北胤以南三個城池,幾乎抵達到北胤城牆下。

可惜姬文璟到底手上兵強馬壯,不缺米糧。

何況姬文璟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卻是一個讓人心存佩服的將軍。

南北交戰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尤其當唐蕊和蠻族首領烏力木光明正大勾結,直接招募蠻族番軍攻打南胤朝,更讓雙方陷入了僵局。

中土自酆矢王朝女帝時期就極為重文輕武,待到太祖靠謀略上位,更讓大胤朝陷入了極端崇尚智者,鄙視武人的局面。

這也是為和林熙菡的祖父林老國公,明明允文允武,智勇雙全,少年就中科舉,後因幽州十三府失陷,不得不棄文從武,保家衛國,反而落得蠻夫,家族冷落以及未婚妻退親的下場。

實在是在大胤朝這個大環境下,武人的身份比文人低得多。

何況武人亂世,文人治世。

大胤朝發展穩定更多需要管理的行政人才,武人在這樣情況下當然不及文人受重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