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六十二章難逃

作者 ︰ 旻寧

北胤對南北線的封閉政策,很快就引發了進一步的沖突,好在唐蕊早年儲存的糧食緩解了國內的壓力。

可沒過多久,唐蕊執行的限糧計劃破滅。

這個限糧計劃,是唐蕊照抄前世憲宗賑災法令政策,前世很大程度上維護了當時的旱災中的大胤朝穩定。

但是北胤由于世家勛貴奢侈成風,官官相護,官商勾結等諸多原因,最終破產。

北胤的老百姓無法獲得賑災糧食以及基本的飲用水的補給,生存受無法保證,短短一個月時間就爆發過多次暴動和沖突。

北胤朝廷從鐵血鎮壓到冷淡處理,最後不得不采取手段警告那些無視法令的權貴官宦,可惜唐蕊這些手段還是毀在了她的心月復手上。

上行下效,唐蕊的手段不夠光明磊落,她吸引的對象自然也是不夠光明磊落的對象,嚴莫穩就是其中之一。

嚴莫穩乃是老牌子清流嚴馥七子,嚴家是大胤朝有名的書香世家,一門狀元起頭兩探花三進士八舉人講得就是嚴家。

嚴家寒門出生,卻皆是天眾奇才,極為擅長讀書,尤其是家長嚴馥乃是高宗時期的第一屆狀元郎,士林素有天下八分才,嚴馥佔盡七分的說法。

嚴馥其人有傲骨,剛直,不畏權貴,士林民間聲望極高,人稱「打得倒地泰山神,打不到的嚴馥」。

做御史中丞十七載七次下刑獄三次遭廷杖,其中皆是為了老百姓伸冤求利,對抗世家勛貴。甚至里面還有二次廷杖就是直接當面指責先帝爺昏聵敗壞超綱,據說口水噴了先帝爺一臉,讓先帝爺這個慣是當面不發怒的皇帝爺,氣得差點對打。

嚴馥世家勛貴、皇族官宦間名聲不好。是有名的「臭豆腐」,「嚴鐵面」,可民間卻多有青天大老爺的說法。

但是民間的尊崇並沒有給嚴家帶來好處,反而給嚴家後人帶來諸多痛苦。

嚴馥僅一老妻,二人伉儷情深,生有八子,無女,八子皆有功名,早年嚴馥再世。長子進士,次子探花,三年後三子進士,四子又是探花。

可是嚴馥早逝,獨留下弱子老妻,嚴家自從就未曾再中進士,直到七子嚴莫穩多次進士不第,一怒之下投靠了被嚴馥評價為「忠臣臉奸臣心」的趙家宗主,就一次中了二甲頭名。

這其中有什麼奧妙一目了然,實在是嚴馥為官清廉得罪的特權階級太多。朝廷上的那些權貴不希望再有第二個嚴馥。

嚴家入官的子嗣有五,嚴馥長子、次子、三子、四子以及老七嚴莫穩。

其中次子和四子分別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美探花和少年才子,可惜嚴家子嗣官場不順,幾十年下來竟然除了嚴莫穩,沒有一個四品官,就連翰林院出生的老二、老四也是出了名的不出閣老探花。

當然其中並不是嚴莫穩的能力比家中兄長以及嚴家他人高出許多,而是嚴莫穩性子不類嚴家人。

嚴莫穩是嚴家一群剛正嚴明、清廉善良的人中的異類,他天生狡詐自私,擅長專研權術。早在憲宗時期就靠著趙家勢力一舉爬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莫不是憲宗為了打壓世家勛貴,指不定如今早早就做了尚書。成了一方權貴。

後來憲宗扳倒李氏、壓下趙氏,鏟除牛氏,嚴莫穩也戰戰栗栗成了隱形人。很是消沉了一段日子。

姬文璟謀朝篡位成功,他也沒似一些嚴家人逃亡燕京府支持憲宗正統或者棄筆從戎北下抗蠻,而是假裝留于燕京府以死明志,等嚴府老母走後,立馬穿紅戴綠領著全家老小投靠了唐蕊,一求榮華富貴。

惹得嚴莫穩的嫡妻孔氏當即帶子和離。

孔氏出生聖人孔家嫡系,之所以能夠下嫁嚴莫穩這個寒門官宦後人,不過是看中嚴家家風和嚴馥清明,可嚴莫穩的舉止讓孔氏不屑與之為武。

孔氏休夫,嚴莫穩無奈,孔氏後人,儒家聖人之後,不管哪個王朝想要靠儒家來穩固統治都不敢薄待了孔子後人。

嚴莫穩離開了緊箍咒般的嫡妻孔氏,如同月兌韁野馬,越發得意忘形,貪贓枉法,作為唐蕊的走狗,很是為唐蕊做了一干子不干淨的東西。

頭一個就是唐蕊報復他人以及虐待曾經嫉妒不已的世家貴女的手段和刑罰皆是嚴莫穩收羅過來,討好唐蕊的,甚至唐蕊手下第一刑罰高手許璜亦是嚴莫穩引薦的。

若說嚴馥民間人見人愛,權貴官宦人見人厭,那麼嚴莫穩這個做兒子的就正好相反,權貴愛之,百姓恨之。

趨炎附勢是他的本性,驕奢婬逸是他的根骨,而無恥下流就是他整個人最大的品質。

唐蕊的限糧令執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世家和勛貴的驕奢之風,讓世家勛貴降低生活品質,來維護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世家勛貴、官宦子弟心存不滿,自然找到了唐蕊的頂級心月復之一嚴莫穩,這個同時是限糧令的執行者。

嚴莫穩這個人狡詐又了解主子的性子,他深知唐蕊這個人骨子里就是世家閨閣女,對泥腿子是半點無同情心,之所以執行限糧令,很大程度上就是怕老百姓死光了大胤朝就沒了,或者怕發生民變,王朝不穩。

于是嚴莫穩就出了個餿主意,以新糧換舊糧,用唐蕊近年收集的糧食換取那些世家放爛的舊糧,來中飽私囊,討好權貴。

舊糧換成新糧,對于饑餓的老百姓來說,這些並不是問題。

可北胤那麼大,老百姓那麼多,糧食還是消耗得極快,那些還如同往日一般浪費奢侈的權貴官宦發現他們的銀子再也買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他們這個時候慌神了,怕死的人就開始想要從嚴莫穩這兒多要些糧食和飲用水。

可這些東西是固定的,給了就沒有了,外面還那麼多的張著的嘴。

嚴莫穩又出了嗖主意,他開始在不夠的糧食中摻樹根摻沙子摻各種他能夠摻和不能夠摻的東西。

這一舉動一下引起了民憤,特別是當老百姓看到那些權貴不僅僅隨意將白花花的大米飯丟棄,甚至還將大量的糧食發酵做成美酒,一下子就沖到了北胤新貴的府宅,燒殺搶奪糧食。

餓瘋的人不怕死,飽死比餓死好,有些餓極了的人不僅吃光搶光新貴的糧食儲備,甚至有人憤怒的老百姓,活生生得撕了吃了那些白胖的權貴。

民變爆發就像火山爆發一般,開始了就停不下來了。

老百姓發現搶奪新貴和官宦的府宅能夠吃飽飯,那些不怕死的老百姓開始成群成組的搶奪那些權貴的府宅,權貴有護衛士兵,但是再精壯的士兵也比不上群蟻般的老百姓。

人多力量大,難民成群的攻擊,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又在尸體阻擋下,沖了上來,人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瞬間尤其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的感覺,更讓那些難民餓紅了眼。

搶現在死,不搶活活餓死,痛死,搶到吃飽就能活,不搶就要痛苦死。

這就是難民的心聲。

多次民變終于讓姬文璟、唐蕊這對北胤最大的權貴看到了其中危機,可惜唐蕊想要阻止也已經來不及了。

北胤朝的禁軍、廂軍以及地方上的鄉兵大多數都踏上了南征的海航線上,第一批南藩諸國的戰爭給北胤不僅帶來了可以賑災的糧食,還帶來了大量的珠寶財物,不僅百官將士殺紅了眼。

就連姬文璟這個相對歷代皇帝富裕多了的新帝也被這些不義之財惹得動心不已。

北胤朝沒有兵可以制止民變,姬文璟不得不帶回部分用于阻止老百姓南逃的廂兵,用于安撫鎮壓北胤內地民變糾紛。

南北防線一松,憲宗有一瞬間想要由此收復北胤的沖動,但是南胤緊張的形勢讓憲宗不得不放棄。

南胤剛經歷水災,憲宗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穩定南胤局勢,何況憲宗心中清楚,他便是收復了北胤也無法解決災情,反而南北交戰,會讓已經朝不保夕的老百姓生活越發困難。

憲宗並沒有對北胤發動大舉攻擊,姬文璟、唐蕊很是松了口氣,當即開始抽調南北防線上多余的部隊,維護起北胤內部局勢。

他們二人堅信只要能夠從海外帶來大量的糧食,熬過這場天災一切就是美好的。

南北防線一松,北胤逃荒者開始南逃,林熙菡諸人也在崔閣老安排下開始南下的旅途。

崔閣老心中清楚若是不出意外,旱災後,便是憲宗北上的時期,而這段大旱時間便是燕京府最難熬的日子。

崔閣老一個人留在此處,有諸多護衛護著,以及那些足夠的糧食存儲,崔閣老並沒有太大的危險。

反而林熙菡這類小輩留在此處給他會帶來諸多不便和危險,何況林熙菡這些孩子留在此處也是一種糧食和飲用水的消耗。

林熙菡等人走的是海路,如今內陸旱災,大運河船只難行。

所以林熙菡等人有一段穿往渤海的陸路。

林熙菡一語成讖,說道伍敬安小胖哥除非辦孕婦,不然無法出行的話,還真的讓伍敬安辦成了個快要生的孕婦上路,蹲坐在馬車上。

而和伍敬安在同一馬車上的不是林熙菡幾個丫頭,而是剛搬到瓦肆小院的姬敏舒。

至于林熙菡幾個小女女圭女圭,出于安全等諸多原因,反而成了牽著馬的丑小廝。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