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十三章如煙

作者 ︰ 旻寧

先帝先毀她一生,又騙她情義,毀她名節,更讓她難以接受的是阿婧頂著她的名,明明和夫君恩愛,卻仍然與先帝私通,更打著將二人子嗣掛在她或者皇後名下,好將來繼承皇位的主意。

阿嫵在一系列打擊下,發現原來人不能善良,不能忍讓,更不能不惡毒,尤其她本來就是眾人所希望的毒後。

阿嫵漸漸真的變成了眾人日夜所污蔑的毒後,天下人棄了她,她亦棄了天下人,阿嫵一面趁著先帝享受偷情的樂趣,一面開始大肆地敗壞大胤基業,掌控朝堂。

等先帝爺發現時,整個朝廷已經是阿嫵的天下了。

先帝開始不動聲色的制衡阿嫵,但是那個時候先帝爺還沒有意識到阿嫵早就不是曾經的阿嫵,她不是簡單的可以糊弄的對象,而阿嫵也樂意先帝爺誤會,裝作茫然不知的替先帝爺掌管朝政,更打壓控訴那些欺負她的「迂腐」之人。

先帝爺心中認定阿嫵對他還是忠心的,明面上安撫阿嫵,讓阿嫵替他掌管朝政,暗地里卻蠱惑阿嫵的謠言,讓阿嫵成為眾人口中的妖後,好讓整個天下都在他掌握中。

阿嫵掌權不是為了權勢,而是為破壞大胤王朝,自是手段狠辣無比地對付先帝的那些忠臣,先帝爺多次惱怒阿嫵手段過激,卻又不好將那些忠臣是他心月復的事情暴露,只能看著阿嫵施計屠殺那些所謂的忠臣。

直至一天阿嫵掌權屠殺了姜氏和張氏滿門上萬余人,先帝才驚覺自己養了一匹狠毒的母狼。

可惜一切都晚了,先帝好不容易救下了阿婧,將阿婧母子藏在別院,開始和阿嫵虛以蛇偽的情人。

阿嫵淡笑之,她全然當先帝是個面首一般,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更在敗壞自己名聲時候,敗壞先帝。暗地里資助起義軍,更在最後差點讓起義軍推翻了大胤朝廷。

可她終究是個女人,輸給了父權天下的社會,輸給了大胤朝百姓害怕戰爭,希望和平的心,更輸給她心中那點子憐憫之心。

她終究不能狠下心來,不顧大胤朝的百姓。

阿嫵沒有答應蠻族首領的條件,放蠻族大軍進入大胤朝疆域,反而將守衛她的文太尉派遣邊疆守護了大胤邊境,抵抗蠻族進攻。

更讓文太尉這些子受她恩惠的臣子沒有來得急救她。也給文太尉這類真正忠于她的人,留了一條活路。

先帝和太後這場戰爭,誰勝誰負,文太尉不知道。他知道當他趕回京城的時候,阿嫵已經身亡了,同時死的還有阿婧這個先帝最愛的女人。

失去兩個女人的先帝,開始沒日沒夜的在宮中游蕩,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

先帝納無數長得像阿嫵,也納了長得像阿婧的女人。卻從沒說清他到底喜歡的是誰?

只是每次看到新納的宮妃,留下一句「不像」,就悵然若失地跌跌撞撞地走了出去。

文永康不知道阿嫵怎麼死的,也不知道阿婧如何會亡于宮中。他只知道太後不是鴆殺的,知道兩個女人都是被先帝的任性害死的。

是的任性,這個男人一直沒有長大,他過得太過順心順意,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心。

文永康甚至月復議先帝爺不僅不是個合格的皇帝,更不是一個合格的男人,他是個長著一張成熟臉,卻不知道承擔責任的孩子。

這樣文永康又守著大胤朝兩年。就等著知道阿嫵的尸身。可惜先帝爺每次都是說些似是而非的話,癲狂得在宮里到處找阿嫵,每次都跳到太阿池里。躺在水里傻笑,叫著「阿嫵」。

文永康在這樣反復提及阿嫵的時間里,越發不得趣,最後也懶得提及張氏阿嫵,而是自己私下里打听阿嫵的尸身,卻一直得不到阿嫵半點消息。

張家阿嫵,旁枝嫡女,姜家夫人在大胤朝人心里,早就死了多年,和姜家、張家滿門同時死在了自己族妹手中。

文永康開始絕望了,絕望阿嫵真的沒了,又開始期盼阿嫵隱姓埋名逃離宮中,逃離這個害了她一生的男人。

可惜希望還是被打破。

一次醉酒,先帝告訴文永康,阿嫵太狠了,她在宮中毒死了阿婧,給阿婧換上了太後的服飾,說要回歸最初,卻在太阿池上了。

生死不見,尸骨無存,先帝就是想要找阿嫵半點骨灰都不成,只能對著太阿池水思戀那個狠毒的女人。

文永康暗地恥笑先帝,一個生前百般折磨,百般算計,百般禍害,人都死了又有什麼好留念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先太子逐漸長大,先帝也開始忘記這兩個佔據了他大半輩子的女人,年老的皇帝只想著養大他的愛子,將天下交到心上人阿婧遺脈手中。

文永康卻看著皇後,先帝這個糟糠之妻越發不能看懂的眼

,暗嘆故事還沒完。

皇後病逝,臨死將一本叫做《明世錄》的書賜給了先太子,先太子極為尊敬這個生母,日夜拜讀,以敬孝道。

沒多久先太子就吐血而亡,死得不明不白,先帝震怒,東市口的人頭堆得有山高。

所有人都懷疑先帝的新寵趙後,文永康卻暗地里燒了那本張氏阿嫵臨死贈送給皇後的最後一份禮物,《明世錄》。

女人之心,何其柔軟又何其毒辣。

皇後無子一生,卻要去養大害得她無子的孽種,她如何甘心,如何能看著這個孩子踏上至尊之路。

先帝爺吐出一口心頭血,悵然流淚道,「阿嫵太狠

文太尉冷眼旁觀,不是阿嫵狠,是這世道逼得她不得不狠。

先帝爺晚年越發痴迷思戀往事,兩個女人,一個他留不住,一個他留住了,他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最後一個不留。

文永康暗自嘆息。他無法同情先帝,也無法怨怪先帝。

只能一句,「帝王終究不該有愛,他的愛害了旁人,也害了自己,更害了天下人

先帝最後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愛阿嫵還是愛阿婧,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折磨讓先帝憔悴得強壯的身子越發不成。

直到有一天,先帝突然抱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寸丁,告訴文太尉這是他和阿嫵的孩子。

文永康疑惑。先帝不是早就殺死了這個先帝和太後的私通子了嗎?

先帝苦笑中透著幾分喜悅,他語氣里透著幾分茫然,更多的是歡快,說是唐國公不忍殺死嬰兒。將他送到了慈幼局,現在寄養在唐國公長房嫡子名下。

文永康感激上蒼,還能讓他們夫妻珍愛憐憫的妹妹留下一絲血脈,可心里卻暗藏著深深的恐懼。

先帝病逝得不甘不願,他沒等到他小心呵護的兒子長大,他就大病不起。沒多久就沒了。

臨終前只能讓他最不喜歡的憲宗登基,只能將自己廢除憲宗和證明幼子姬文璟身份,推舉姬文璟登基的遺旨以及幼子統統托付給了文永康。

文永康又傷感又惶恐,他是愛那個孩子。那個小妹的兒子,那個他當做親佷子的孩子,但這個孩子太小,來得太晚,更來得不該。

文永康對未來惶恐又無措,想到未來要面對的奪嫡之站,心中就難過不已。

特別是他深切的清楚憲宗是個真正的好皇帝,和先帝是截然不同的存在。理智有原則。知道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正是大胤朝所需要的皇帝。也是文永康心中所盼的明君。

文永康無時無刻期盼時間來得晚點,讓他多些準備,多些選擇的時間。

憲宗性子內秀,掌權多年,籠絡臣心,受萬民擁戴,很快就填平了先帝留下的隱患,江山越發穩定。

文永康暗暗松氣。

誰也不願意推翻這樣的皇帝去擁立一個未知的新帝。

可惜這個孩子到底是先帝的種,在有心之人攛掇下還是走上爭權之路。

文永康無奈,只能做好兩手準備,一邊暗地里加緊籠絡軍權,一邊暗示那個孩子皇位不見得是好事。

姬文璟骨子里的固執與先帝爺一模一樣,文永康的規勸沒有安撫他,反而讓他起了逆反心理,甚至還采取了極為激烈的舉動,和同樣心懷鬼胎的唐家次女勾結倭寇,南安王,蠻族多次對大胤朝發動戰爭。

姬文璟骨子對生命淡薄無情,讓一手養大他的文永康害怕猶豫,拒絕在蠻族攻打大胤朝邊境,先帝手上無人之時,發動政變。

文永康的拒絕讓姬文璟震怒又叛逆,一下子做出了關押綁架文永康獨孫的事情。

文永康拒絕答應姬文璟要求來換取獨孫的平安,姬文璟越發惱怒,最後擱下了狠話,文永康不幫他,他也發動政變,一心求死。

文永康是人,不是神,還是不忍這個一手養大的孩子去送死,也割舍不下唯一孫子的性命,最後背叛了信任他的女兒女婿。

他常期盼著等救回了孫子性命,再求了新帝,饒了憲宗夫婦的性命,封憲宗夫婦做了王爺,好保全他身邊的所有人。

但,到底是痴心妄想。

孫子回來了,不認他,怨懟他不忠不義,對不起姑父姑母,對不起文氏祖先,對不起大胤朝老百姓。

唯一的外孫女更是和女兒一樣生死不知。

就連一手養大的孩子,當做比親孫子還親的新帝亦是提防他,另可提拔不知根底的人,重用幾個女女圭女圭,也不相信這個照顧了他十來年的老頭。

文永康里外不是人,心中淒涼,他知道他在選擇了幫助新帝,就是走上了不歸路。

「這因果循環,自有天理,文璟他娘救了我一命,如今到老,我不僅要還他一條命,指不定還要帶上女兒女婿幾條人命。這利堪比印子錢

文永康自嘲地笑笑,又看見不遠處幾個老百姓鬼鬼祟祟地偷瞄他,看見他轉頭,又嚇得躲了起來,等他再轉頭又背著他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文永康不用听都知道沒什麼好話,往日他經過都是歌功頌德,如日他一過就是詛咒唾罵。

想不到幾十年清名,一招不慎就毀得一干二淨。

文永康這個從不在乎名聲的,如今正被小輩傷透了心,看了百姓如此情形心中越發淒涼。

「太尉,要不要?」旁邊的禁軍統領討好的上前,做了 嚓的動作。

文太尉卻嘆了口氣搖頭,「隨他去吧

統領听罷卻不曾放在心上,反而抱著為主分憂的心態,暗自打算私下里教訓這群無法無天的泥腿子。

文太尉見狀深深嘆息,「不要追究這些老百姓,他們也是好奇看看我這個太尉長什麼樣來著,沒什麼相干的

原先禁衛軍不說愛民如子,卻也是對老百姓維護得緊,可如今受了一股子歪風邪氣,比惡霸混子還不堪。

文太尉也多次提出來要加強軍紀,來矯正禁軍營中一干從造反獲利過多,而殺紅了眼,失了本心的人。

可惜新帝猜忌文永康,怕文永康借著軍紀的名義,重新將禁軍收歸,另可任由禁軍做了土匪勾當,也不願禁軍像個正常的軍隊。

文永康人老了,心累了。

他折騰了大半輩子,最後妻離子散,還受君主猜忌,也懶得多提,而是反復旁推側引的讓新帝身邊的人規勸。

新帝知道了,也越發不耐文永康,覺得他權利重。

文永康見狀也只能嘆息一聲,固執地規勸新帝,以表最後情分,至于新帝听不听,接不接受,他也顧不得了。

文永康心里嘆息,不知怎的想到張氏阿嫵,新帝性子倒是像先帝,不像阿嫵,若是像阿嫵,他倒能少費點心思,至少在權謀斗爭上張氏阿嫵與生俱來。

文永康這一想,眼前就飄過阿嫵的身影,文永康當自己眼花了,不慎在意。

可拐了個彎,卻見一個書生悠然走過長坊,進了書店,氣質干淨,身材略瘦,一雙狹長的丹鳳眼,神采飛揚,長眉入鬢,全然潑墨揮毫的瀟灑。

好個風流俊秀書生,活生生的男版阿嫵再世。

文永康心下不由生出結交的,還沒等文永康從失神中恢復,俏書生卻談笑間選好了幾本書,飄然離去,文永康悵然若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