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十一章 斟酌

作者 ︰ 旻寧

林熙菡看了崔明一眼,「表姐想說嗎?表姐想說自然會說,不想說我問了也沒意思

「九娘,你是不是生氣了

林熙菡不語,生氣什麼呢?

生氣崔明過于小心謹慎,,還是崔家沒把她當做可以托心的家人。

「九娘,你別生氣。我們也是幾個月從霜霜那兒得到偽帝的事情,當時覺得消息不靠譜,只是簡單的做了防備,又礙于霜霜和你的關系僵硬,怕是告訴了你,你也是不信的,反而怕你知道霜霜又惹了事端,對她意見更大了,表姐妹關系更僵硬

林熙菡沉默,白霜霜傳遞了消息,怕是自己听了,也不會全信,頂多一半的一半,再己性子冷淡,就算知道白霜霜又戲耍了崔家人,也不見得還會生氣。

「里面牽扯到了林熙蕙還是旁的林家人

林熙菡心里明白,這里面不僅僅是她和白霜霜這兩個小小間隙,怕是林家多有牽扯,為了避嫌,才沒告知自己。

「都有,姑蘇林家二房老爺做了新朝的禮部尚書,林熙蕙哪是唐皇後身邊的女官,可出入朝廷宮門崔明猶豫了一下,還是告訴了林熙菡事情。

「林家旁人有什麼官職和升遷嗎?」林熙菡腦海里翻騰。

「新帝請林二老太爺入閣,林二老太爺得了病癥,一直癱在床上起不來,三房的三老爺一家子早在幾個月前去江南省親,大房幾個孫子不是年紀小,就是外放地方,唯獨二房一家在京中風生水起

林熙菡輕笑,「看來老太爺還沒糊涂,姑蘇林氏還沒糊涂,就二房一個敗類而已

崔明點頭稱是。

「九娘,我們不是信任你。只是內中復雜……」

「表姐,你不用說了。內里我清楚。你不告訴我,是為了我好,怕是萬一出了什麼事兒,旁人頭一個就懷疑是我告了密的來著。畢竟林家已經出了投靠偽帝的人

林熙菡點頭,表情仍然淡淡,崔明卻眼淚上涌,這段日子她先是擔心父母,好不容易得了消息,還要裝模作樣瞞著林熙菡這個親表妹。實在對于十來歲的小姑娘太過困難。

特別是面對前途未知,身處困境,隨時都有可能被抓獲的情況下,更讓這個被捧在手心。沒吃夠苦頭的貴女,受盡罪。

林熙菡又嘆一口氣,安慰崔明道,「表姐,我沒怪你,我早在範府就知道你聯系上崔家人。也不曾懷疑過你,不然也不會在你暗暗打听張建消息時,故意不小心給你透口風

林熙菡一說,崔明更是哭得厲害。「那干嘛,張建的計劃你不執行了

林熙菡一听崔明委屈的話,指指自己的腦門比劃了兩下,「你看看我的個子,我兩的年紀,做張建這事兒成嗎?皇家隱秘是那麼好打听的嗎?」

林熙菡本來想著沒辦法,只能自己出頭,利用張建的真實身份。讓文太尉再次叛變。摧毀偽帝岌岌可危的皇權。

可現在有崔家和憲宗的力量,自己一個小丫頭片子何必出頭,做那陰毒的事兒。

女兒家太聰明了。總是遭人忌諱的,尤其是手段又狠辣了點,更讓人害怕避諱,哪怕是為了救助黎明百姓,做忠君愛國之事,也是惹人嫌棄的。

這便是男兒與女子的不同之處,女子當權叫妖孽當道,男子謀朝篡位叫做梟雄英杰,女子耍手段叫做狠毒,男子耍手段叫做計謀,女人背叛叫做,男人背叛叫做風流,這世道從來沒對女人公平過。

林熙菡想在這世上活著,就該遵守世道的規則,若是沒人可助,林熙菡為了自保,自是要出頭,耍手段讓張建接近文太尉,又引導文太尉發現張建的才是真正妖後之子,當然張建不是,林熙菡也會讓他是。

偽帝的權勢軍隊泰半歸屬于文太尉這類太後舊臣,這些舊臣對妖後忠心不二,且有些癲狂,不然也不會在大胤朝局勢大好下,突然發動政變。

他們一旦發現偽帝非妖後親子,自是土崩瓦解般背叛偽帝,重新投靠張建這個「親子」。

這樣偽帝在燕京的勢力就一分為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憲宗再出來,自是輕松繳獲偽帝亂黨。

林熙菡甚至懷疑偽帝這場政變就有憲宗的策劃,不然哪里會那麼巧,偽帝自己的勢力早就逃之夭夭,留下的都是和憲宗不和,或者遭憲宗猜忌,對大胤朝不是那麼忠心的世家勛貴來著。

指不定憲宗就打著借刀殺人,將藏在暗處的妖後和先帝隱藏的勢力以及那些子不滿他統治的世家勛貴一舉剿滅。

尤其是黨爭嚴重,那些子閣老世家已經權勢盛得威脅到皇權了,憲宗又不能大肆無忌的殺光這些貪官權臣,只能貶,或者打壓,制衡。

只是這都不是長久之道,憲宗想給後代留個清明的朝廷,唯有使出雷霆手段。

但憲宗要是真的下狠手,幾乎就是和朝廷上所有大臣作對,他要真這麼干,名聲就臭到谷底了,指不定還會被憤怒的大臣們給推翻。

但是現在不同了,強勢的世家被殺被抄,都是偽帝干的,腿軟投靠偽帝,憲宗又可以接著判臣逆黨的名義抄殺,剩下的京中世家也是不成氣候,傷了根骨的。

崔明哭了一會兒,林熙菡給她遞了帕子,讓她梳洗了一番,才又吩咐她道,「表姐,竟然我不知道崔家的事兒,你就當我一直不知道,這張建的資料和事兒,你都遞給老太爺吧

崔明點點頭,又道,「張建不過是個妖後子佷,又對大局礙著什麼來著

「自然不礙什麼,不過做咱們探子就夠了林熙菡不點破內里的事兒,只是反復交代崔明將諸事和資料交給崔老太爺。

崔老太爺一接到消息,看了一會兒,臉色大變,便匆匆進了內廂房和一干老頭子商量了一番,揣摩了一番,派人出去調查。

沒幾個時辰就查出了張建和偽帝的身份,一葛衣老頭,直道,「老唐公實在糊涂得緊。「

「是啊,糊涂得爛發善心,將孽種留了下來,才引發了大胤朝此等大禍。救一人害死千萬人,這樣的善心實在可怕旁邊山羊胡子嘆道。

「好在,他沒糊涂一輩子,在這事兒精明起來,不然咱們就麻煩得緊,這場仗少說也要打了兩三年

青衣老頭說得也不算夸張,實在有礙于大胤朝的兵制,大胤朝最尖銳的部隊就是皇城的禁軍,均是從地方番軍中抽調的精英,個人能力不說多少,便是人數也是極多,多大八十萬有余。

大胤朝地方一次性抽調人馬來攻八十萬大軍的皇城是極為難的。

再來大胤朝地方上也是曖昧不清,要知道大胤朝當年諸多老將老官都是先帝時期提拔的,很難說得清哪個是妖後先帝人,哪個又不是。

憲宗江南水軍對遠在千山萬水的燕京是長鞭難及,離得近的幽州十三軍又正在和蠻族作戰,半點不能分心。

不然文太尉也不會如此輕易就能發動政變成功,實在是除了文太尉掌軍已久,憲宗太過信任他對大胤朝的忠心,就是憲宗手上沒人,沒能拿得出手的人。

便是崔閣老這類還在憲宗身邊的,也和憲宗本質上不屬于一類的,不過是暫時合作罷了。

崔閣老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高宗是個坑兒子的能人,憲宗十年艱難地將高宗留下的爛攤子填平,他留下的那些看似投靠憲宗的老臣,還個個都是忠于先帝,忠于先帝遺命的。

崔閣老甚至懷疑先太子的死,指不定就是高宗為了給偽帝這個妖後的孽種鋪路,而毒殺了去的。

崔閣老越想越覺得真相,畢竟若是先太子登基為帝,那大胤朝還真的反對的人全無。

先太子乃是高宗嫡子,寬厚仁德又不失手段,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世上難得的好兒子,軍中民間威望極高,甚至多超過先皇這個昏聵的皇帝,就連作亂的八皇對先太子也是服氣的。

先太子繼位,不說文太尉能不能發動政變成功,怕是文太尉這類先帝的心月復心中也是不願意與先太子為敵的。

「難怪會選陛下這個兒子來著

崔閣老自語。

憲宗與先太子不同,生母地位卑微,又不得寵,坐上太子之位簡直和天降餡餅一般,就連登上皇位前夕,大胤朝的人也覺得很快先帝就會廢了這個太子的。

直到先帝死了,憲宗登基,大胤人也是不可思議的。

「感謝老天,讓唐國公弄錯了妖後之子,讓咱們多了條後路崔閣老旁邊的宋御史突然冒出一句,「這萬一又是弄錯了的,

豈不是讓姓文的又得意了一番。「

宋閣老懷疑張建身份由可能也是假的。

「真假不重要,只要有了這一出,文太尉這個為先帝作孽的,總會心里極為不舒坦的。他這越查越懷疑,指不定又叛變了偽帝

崔閣老無所謂笑笑。

「再來偽帝也不是個沒心眼的,光看他位置沒坐穩,就開始建立和文太尉對立的勢力,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燈。便是日後文太尉查出他是妖後之子,心里也有了疙瘩。只要二人不和,總有咱們出頭的日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