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九章 開始

作者 ︰ 旻寧

張建遷怒下的想法到底被現實打敗,作為一個小人物,他想歸想,做歸做。

他是想干脆從了林熙菡的主意,報復算計一下文太尉這些禍國殃民的奸賊,可他一想到做過之後的後果,還是渾身發寒的慫了回去。

「文太尉老奸巨猾,可是做過國丈算計過皇帝的,哪里是我這樣的小混混能騙得過去的

張建安慰了一下自己,跟著茶客咒罵了幾句文太尉和新帝,還是喝完茶老老實實回家了,唉聲嘆氣得想著有沒有什麼好主意挽回柔娘的心。

他心里明白柔娘嘴上硬,他求求就心軟了。

第二天,沒等張建想到挽回柔娘心的辦法,柔娘上吊自殺。

這時候張建才知道柔娘琵琶抱別的原因。

大胤朝的兵制非常復雜繁瑣,內部兵團設置繁多,管理起來也相當麻煩,派系極多,難以掌控。

而守衛皇城的兵馬更是其中之最,這也是文太尉能夠騙過部分兵馬,攻下皇城的原因,同時也是新帝難以管制禁軍的原因。

燕京的護城軍隊分為兩種,禁軍和廂兵,主要由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三衙所管制。

按理說縣官不如現管,文太尉雖是大胤朝的兵馬大元帥,但是也管不著下屬人員,何況三司不同心,更是不見得所有人都會跟著文太尉做了謀逆的事兒。

可惜這里面又涉及了朝廷權利斗爭的事兒。

大胤朝官場主要分為三類,首當其沖的是世家子弟,其次是勛貴豪門,再來便是寒門子弟。

立場不同觀念不同,三者斗爭不斷,從文官到武官都多有涉及。憲宗使了多次手段心機也只是堪堪削弱了各家勢力,提高了皇家權利集中。

憲宗上有個拖後腿的爹,過度集中的皇權干下了無數糟心事兒,早就在朝堂民間失去了信任口碑,下面又有一群各懷鬼胎的臣子。

早年多次激進的手段不僅沒有給憲宗的統治帶來諸多好處,反而讓他落入了算計,成了小人打擊政敵的利器。

憲宗無法只得壓下理想抱負,慢慢圖之。將自己的勢力滲入各方面,尤其是涉及到皇宮安全的禁軍營和廂兵營。

而文太尉作為憲宗最為信任的親長,自然是最加人選。

文太尉在長達十來里一直得憲宗信任,把控著三司,早就成了三司一家之堂。

勢力強大比林國公再世還人,時間久了,小人懷疑,陛下作為一國之主,防人之心不可無。也使了些明謀,給三司下面調了各個派系的人。

文太尉有段日子是難過的,可這時候又發生了牛黨一案,牽扯了各派系,一下子將三司的中上管理人員,均是免職貶值了。

文太尉亦趁機不動聲色地將自己人插了進三司,宮中被諸事纏繞,文太尉又是有名的忠義之士,陛下見了也不會多有懷疑。

再加上文太尉幾十年從沒干過對不起皇家的事兒,陛下又是他的女婿。更是半點不會懷疑他。

就這樣。十來年,文太尉也就極為順利的收買了三司的軍官,發動了政變,扶持了新帝。

但是這種收買是不穩定的,文太尉能用權勢、金錢、人情收買他的心月復,三司的高官,他卻沒法子管住基層。

尤其是大胤朝經歷過妖後黑歷史和奪嫡事件。對這類子打仗極為反感,尤其是基層的廂兵和禁軍。

廂兵本來就是禁軍不合格的士兵,流放的罪犯以及地方抽調的青壯兵。

他們地位低微與老百姓接觸深,油滑怕死,不愛打仗。打仗的時候人多勢眾還好,有個一拼之力,他們也會混個軍功,要是人一少。敵方一厲害,就是逃之夭夭。

廂兵人數不比禁軍少。卻不是什麼得力的主力軍,拉出來長長見識,威風一二還成,但是要真打仗還是不能指望他們的。

文太尉對廂兵關注不大,對禁軍卻是天然好感,對禁軍也打著全面收復的主意。

可惜是禁軍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番號多,卻除了龍衛,其他對文太尉好感甚少,畢竟人對燈頭上司總有那份復雜的感情。

這樣文太尉的政變之路並不順利,花了十來年,也就收復了捧日、天武這類兵團,不得不在最後關頭拉攏下粗俗的廂兵,才搞定了這場政變。

論功行賞,廂兵畢竟給新帝登基出了力,新帝手上又沒能用的人,自然就將那些子由囚犯、罪奴以及地方次等士兵組成的各類軍團用了起來。

且文太尉怕這些泥腿子,兵痞子論功行賞,安排了新職務得罪人,就多數將他們下發到皇城維護皇城內部的穩定和鎮壓。

而這次害了柔娘自殺的罪魁禍首就是發動政變的廂軍,平民家的女兒不似閨閣小姐成日待在院子出不得門,柔娘是雜貨店寡婦的獨女,自是要繼承店鋪的,也多次在店里幫忙。

這廂兵也原是個窮兵痞子,經常拿了軍餉到店里買東西,見了幾次柔娘,就上了心,只是礙于地位卑微,隨時會被貴人們拋棄送死。

直到他因這次政變,殺了幾個大臣,立了大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他才找了回來,求娶心上人柔娘。

哪料到柔娘竟然要和個吃軟飯的好上,自是又恨又氣,下定主意要報復柔娘和張建。

再來此時不是憲宗掌家處處按大胤法規辦事,新帝是個隨心所欲的,只要你沒謀反,打殺幾個人,也是完全不在乎。

這廂兵就帶著大筆金錢上了房寡婦家,提親。

房寡婦正巧揭穿了張建把戲,一肚子窩火,看那廂兵有財有勢,便一怒之下同意了廂兵的請求,攆走張建。

直到第二天媒婆帶著聘禮上門,這才傻了眼。

房寡婦不同意,窮當兵的,干得是殺頭買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她可不想女兒做寡婦。

廂兵听了也是回事,就替補了衙役。

這下房寡婦對廂兵也沒了不滿,當下就給郭柔定了新的親事。

郭柔自是不肯,又絕食又哭鬧,眼看活不下去。

房寡婦到底疼女兒,也就收回了富貴心。

可廂兵都給軍中兄弟下了帖子了,自然不願意丟了這個面子,一個生氣,就耍了手段,給郭家添了個憲宗余孽的罪名。

一下子母女兩就要進了牢房了,郭柔咬咬牙,強撐著身子去求廂兵,如羊入虎口,被廂兵糟蹋侮辱了,才放她母女二人回去。

郭柔渾渾噩噩回了家,覺得對不起張建,丟了名節,就讓房寡婦和張建解除了婚約,自己吊死在家中。

張建知道事情原委,看到憔悴的岳母,又恨又氣,替房寡婦打理好柔娘的喪事,才心如死灰的找上了林熙菡。

「張公子,你想好了嗎?你要是听了我的話,可要對付的是一個大財團,一個國公爺,一個大奸臣

林熙菡看著張建的樣子,打听到小情侶天人兩隔的事情,明白他的事兒,反而沒有答應他的請求,給張建提供了一個選擇。

林熙菡心里明白,張建骨子里比較柔軟,很容易被現實妥協,現在柔娘的死刺激了他,等他接受柔娘的死,反而後期動搖得越厲害。

只不定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林小姐,不用想了,我想好了。文太尉雖不是害死柔娘的人,可若不是他叛變謀逆,我們這些老百姓也不會受到牽連,我和柔娘指不定已經成了親,沒有這些後續的事兒

張建眼楮充滿了血絲,面色犯著青,咬牙切齒里滿是仇恨,仿佛下定決心,手有些發顫,還是出賣了他的害怕,可眼神極為堅定不移。

「再來,文家總是個世家吧。我要是個平頭老百姓,對付不了當兵的。可現在不同,進了樓家大門,我也能是個貴人,殺個廂兵替柔娘報仇,也算是了了心願,就算死也沒關系

「哎林熙菡見狀,也不多勸,點點頭,讓松煙將資料遞給了張建。

張建看了疑惑道,「林小姐,你讓我接近文太尉,這是以什麼身份欺騙文太尉

通篇資料均是生存攻略,半點沒提到自己如何去認識文太尉,林熙菡給自己做的身份。

「不用安排你身份,你就是你自己。「林熙菡答道,

「你見了文太尉,就好好讀書就成

張建傻眼了,這不是耍他來著,讓他去算計一個陌生人,還是以一個八竿子搭不上邊的人,卻還給他安排陌生的身份。

「我這身份哪里成?文太尉又不傻,哪里能搭理我來著。「

林熙菡淡淡地看了兩眼張建,「你父母也是張家子嗣,說來和陛下也是有些姻親關系的。你要是直接以故人子的身份,他必是見你的。

「啊?「

張建無法想象成日里掙扎溫飽線的父母,竟然是世家子嗣,還和皇帝老子有姻親關系,就連文太尉也好他父母相交不淺。

林熙菡沒有多說,張建的身世說出來煩心事兒就多了,就喚了一人出來,便道,「不要多想,我給你安排個身邊伺候的,你再去文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