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第一章︰雀佔鳩巢

作者 ︰ 豐郎

青牛縣令李元邀了幾位當地鄉紳作陪.為大奎接風.席間自然不免一番客套.

大奎在青牛縣只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便回轉隆平.

這次大奎回到隆平卻是另有想法.五百士卒就在吳縣安營.起先是住在府內.張府宅院廣闊.五百兵卒住進去雖然有些擠但卻頗為熱鬧.

其後由孟歌帶領每日操練.馮師爺招募的鄉勇二百名也混雜其中.大奎命人又在張府左近建了一所宅院.權作軍營.區大錘與十名徒弟加緊打造兵器.一時間張府上下忙的如火如荼.三月底.楊小虎拿上大奎的書信去了應天.

大奎叫楊小虎去投奔湯和.畢竟三月中旬將舉行應天文考初試.湯和文韜武略頗為精通.有他指點楊小虎.大奎也能放心.

散布江南各地的衙差也都有消息回來了.這方面一直是馮師爺在打理.馮師爺將收集的情報匯總在一起報與大奎知曉.大奎不由得有些疑惑.沒見衙差們回來這消息是如何回來的.馮師爺隨即作了解釋.原來衙差們出門都各自帶了信鴿.這消息便是信鴿送回來的.

大奎听過消息不由咋舌.江南各地官員無論大小.竟有半數以上皆有貪贓不法之行為.如果皆揪出錯處一一法辦豈不是要鬧出事來.

古語說得好︰法不責眾.江南各地州府縣共計五百余處.官員數千名.(史料︰洪武元年.天下州府縣一千一百七十有一.如今朱元璋僅擁江南半壁.便算一半.)如是一一追查.豈不是要忙到胡子一大把.

大奎思慮再三終于拿了主意.先有孟歌與盤步帶領精兵一百扮作商人趕赴順元.一路核實名單上的犯官罪證.還有一件事尤為重要.那便是打探苗疆毒王方九天的下落.各地州府雖已發出海捕文書.但以官府的能力若要拿住這等大賊卻無異痴人說夢.

方九天在苗疆既然能無法無天.憑的自然是有大靠山.但不管他有什麼樣的靠山.首先把他的去處找出來再想辦法除之才是正事.

如今大奎心中大患便是王福及其黨羽.當下又命田風周凱二人帶領精兵一百趕赴湖廣行省.徹查王福及其黨羽的一切不法罪證.一有消息即刻飛鴿傳書回來.

這些安排妥當.大奎即回到後宅與黃鶯辭行.心中雖有不舍卻也沒辦法.

此時的黃鶯正在房中練字.兩個丫鬟陪在左右.見到大奎進門.兩個丫鬟便即躬身退出房門.

大奎來到黃鶯身邊笑道︰「鶯兒好雅興啊.」

黃鶯仍是一本正經的寫著字.寫的卻是一首宋詞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詞是北宋年間錢惟演所作.木蘭花本是一首曲調.為這曲調填詞的文人墨客不勝枚舉.而其中錢惟演當屬個中翹楚.

黃鶯字跡娟秀.大奎看著都覺得舒服.雖然他不大識字.

等到黃鶯一首詞寫完.大奎不禁拍手叫好.黃鶯笑道︰「夫君可知道這首詞的意思.」

大奎聞言搖搖頭.黃鶯輕輕一笑道︰「這首詞寫的雖是山水風光.卻是暗喻浮生若夢樂少苦多.」大奎雖是胸無點墨.但黃鶯話中有話他自然听得出來.

大奎輕輕環住黃鶯縴縴腰肢.在其耳邊柔聲道︰「人之一生就是如此.每個人來到世上皆是哭著來的.這就寓意著一生中非要嘗盡苦澀才算圓滿.若是人的一生中風波不起安安樂樂.那麼也就不會有奮發向上的的動力.」

黃鶯幽幽嘆道︰「我是女兒家.只希望夫君能常在身邊相伴.哪怕粗茶淡飯也好.只盼一生平平安安再無紛爭.」

大奎語重心長的勸解道︰「若做官的都在家里享盡榮華富貴.那麼這個世上豈不是要亂套.」頓了一頓.大奎續道︰「你夫君就是個勞碌命.注定要奔波四方.自身的安樂暫且放在一邊.為的是江南百姓的疾苦.」

黃鶯聞言一驚.放下筆轉過身問道︰「你還要出門.」大奎剛剛從應天回來一月不到.這番又要出門.叫黃鶯如何舍得.

大奎輕輕將黃鶯擁在懷里輕聲道︰「探子來報.江南官員多有貪贓不法之行.為夫要出門辦事.可能要好一段時間不能回來.多則數年.少則數月.」

黃鶯掙月兌大奎的懷抱使性子道︰「我不許你出去.」說著竟流下淚來.

大奎笑著勸慰道︰「鶯兒听話.我出去是辦正經事.又不是不回來了.」大奎說著伸手輕輕替黃鶯擦去了臉上的淚痕.

實話說.大奎也舍不得離黃鶯而去.無奈身肩重責也由不得大奎.想到自己夫妻二人的相識相知相愛.歷經波折走到一起.如今卻又要再次分離.這一去需奔波江南各地.徹查貪污腐化之風.粗略算來也要數年時光.想想黃鶯獨自一人在家.大奎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黃鶯只是嚶嚶的哭泣.半響方道︰「你若出門我便跟著.你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大奎不禁笑道︰「我去逛青樓.你也跟著.」

黃鶯被逗笑了.嘟起嘴道︰「如此我更要跟著.你若是敢沾花惹草我便把你 嚓了.」說著伸出右手春蔥一般的食中二指做剪刀狀比劃了一下.

大奎哈哈笑道︰「那怎麼行.我還無子嗣.你若把我 嚓了.那我豈不是要絕後.再者說.你當真舍得.」

黃鶯羞憤舉了粉拳來打.誰料大奎將她一把擁在懷里低頭吻住了黃鶯的櫻唇.黃鶯呼吸一時不暢.只及發出一聲嚶嚀.隨即軟身在大奎懷里…….

春風一度無限好.漂泊江湖鴛與鴦.

第二日.大奎便命人備了車馬數駕.黃鶯帶著兩名丫鬟上了當先的軟轎馬車.家中由馮師爺坐鎮.其主要擔負消息傳遞之責卻是不能擅離.

大奎另選了精壯兵士五十人隨行.每人皆是喬裝打扮成走鏢的江湖中人一般.

五十一騎將車隊護在正中.一路浩浩蕩蕩開赴第一個目的地.江西行省饒州府.

據查.饒州府府尹潘苛勾結走私商販私販官鹽.上任一年零六月獲髒銀近百萬兩.此等贓官無法無天.正是大奎首要的照拂對象.

饒州.位于江西行省東北方.大奎自隆平出發一路曉行夜宿向西南進發.行至半月方到饒州地界.

饒州曾在北宋元豐年間.出了一位神童.叫朱天賜.因從小就能熟讀詩書而做了官.如此一來朱天賜聲名大振.左近鄉鄰紛紛效仿.家境好的人家請來先生教自己的孩子苦讀四書五經.盼望著也能像朱天賜一般登科取士光耀門楣.

據傳.為逼孩子讀書.有些人用竹籃將貪玩的孩子吊在樹上.有些孩子因為功課不能過關.便不許吃飯睡覺.如此一來竟有許多孩子受虐而死.人之性情.悟性.命運多由天定.後天刻苦也需依理而行.若是一味強求卻是偏頗人性.似那些效仿之人所作所為.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現代出了一位鋼琴神童朗朗.這下可好.全國上下鋼琴濤濤分外妖嬈.只要自己孩子年齡適當的都去學鋼琴.家境殷實的便花上十幾二十萬的給孩子買上鋼琴請了家教來逼著孩子學鋼琴.有些家長更為離譜.孩子一事無成反倒把家長練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凡此種種一言難以蔽之.盲目無知國人一大病.)

神童的故事是黃鶯講給大奎听的.大奎听後漬漬稱奇.一行人到了饒州便在饒州福源客棧落腳.大奎派出二十余人四處查訪.先前派到饒州的兩名探子到客棧與大奎會面.詳細稟報了所查之事.

原來但凡內陸百姓吃的鹽皆是從沿海各地運來.因為鹽是天然海水所曬.造價甚底.但若是將鹽運往內地販賣卻是一項暴利行當.故此歷朝歷代對于鹽務都是不準私自販賣.須有官家經手.俗稱官鹽.運送官鹽所需人力物力甚巨.由此便衍生出一個專門替官府組織運送官鹽的商家組織.百姓稱之為鹽幫.

不法商販見到有暴力可圖.便是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也要冒險一搏.于是組織私人商會運送海鹽到內地.這類海鹽便是私鹽.大奎听完探子將所探知的一一稟報後不禁皺眉.這饒州府府尹潘苛既能如此作為.想必是難尋破綻.若要掌握切實憑證就需深入查訪.

外來貨物皆在城西貨場.須得到哪里方才能探听虛實一二.大奎命兩名探子再去打探.便獨自回房去了.

正行走間.大奎不由想到一個主意.見了黃鶯悄悄與黃鶯一說.黃鶯驚異道︰「似你這二品朝官.卻去與市井之徒為伍.那怎麼行啊.」大奎竟要去貨棧等地喬裝搬運苦力.那可是又苦又累的活計.

大奎呵呵笑道︰「當年我若不是以這等辦法.卻哪里能娶到你這麼漂亮的媳婦.」言辭間極盡恭維之詞.黃鶯听了滿心歡喜卻仍是不舍得大奎.

大奎勸慰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好了好了.你就依了我的意思便了.咱們不能一直住在客棧里了.這上房一日便要一串錢.苦力哪有錢住這麼好的地方.須得找處民宅住下方才像樣.」

黃鶯笑道︰「住什麼地方倒無分別.只是卻苦了你.」

大奎嘿嘿笑道︰「不妨事.呵呵呵呵.」

黃鶯無奈只能听從大奎安排.當下大奎吩咐人去找了合適的房子準備搬家.

說來也巧.恰有一座大宅位于饒州西城.這處宅院是一位京官的老宅.宅中只有幾名下人看守院落.環境等等還算雅致干淨.大奎便相中了這里.畢竟心中不舍黃鶯與自己一道吃苦.須得安頓好黃鶯方才省心.

黃鶯暫時在客棧棲身.那處宅院須得與主人家知會一聲方可.大奎命人查訪了那京官的來龍去脈方知.其姓吳名世達.卻是在京五品上林院監正.官職雖然不大.但是人家的老宅豈是隨意租借的.大奎無法.差人持了書信快馬趕赴應天.托湯和辦理此事.信中大奎叮囑湯和莫要將此事泄露出去.

等待了十余天.派出的信差回來了.並帶回了兩封書信.一封是湯和給大奎的.一封是那京官給家人的.

大奎拆開湯和書信交給黃鶯.黃鶯便脆生生的將書信內容讀給大奎听︰「大奎兄弟見字如面.所托之事也已辦妥.湯某以親眷名義暫借其府邸.府內一干人等去留悉听尊便.鏟除奸佞匡扶法紀為我輩之責.湯和遙祝大奎兄弟.馬到功成一帆風順.」听完湯和書信內容.大奎笑了.湯大哥辦事就是體面.回頭少不了要和他喝上兩壇.

接到書信的次日.大奎便著人收拾行裝一並去了城西吳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最新章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文閱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