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征途 222.第二百二十二章社會評論

作者 ︰ 滄海而立

[第1章正文]

第222節第二百二十二章社會評論

領導在任何時候都不願意表露自己的難堪,也不願意在下屬面前丟人。市委書記今天要是自個兒擺了烏龍,他可是丟人丟到家了,來南陽還是第一次,絕對不能讓人留為話柄。至于劉濤的問題,不就想通過這種歪門斜道,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哼!我可保證您進不了下一關,決定權可在市委手里,干部任免的核心還在市委書記的手中。

強調完了,當然還說了點題外話……共計耽誤了近一個小時。等胡艷走了之後,曾子祥準備接著處理手頭上的文件,周正剛卻及時返回來了,手里還提著那個紙袋子。

曾子祥愣了一眼,問道︰「怎麼?」

周正剛有些苦澀地道︰「曾書記,我們打開袋子看了看,原來里面並沒有需要紀委處理的東西。」他說著倒轉了紙袋子,將里面的幾樣東西一股腦的倒在了曾子祥的辦公桌上︰一小本信訪條例、一小本信訪工作手冊,還有一份折疊的研究文章,其他沒別的東西了。

原來就這幾樣玩意兒?里面並不是想象中的一大堆白花花銀子。

曾子祥的眼神停滯了一下,心中有些古怪,他伸手掏了一支煙點上,拿過那份研究報告認真地看了起來。那是一份通過信訪案件看待干部作風的調查報告,寫得非常實在,有理有據,分析得細致如微。其中有三個觀點讓他產生了深厚興趣︰第一個是信訪的焦點就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第二個是信訪的線索也是反腐的線索;第三個是解決信訪的速度體現政府執行的力度。

曾子祥看得直點頭︰這個劉濤,倒真是有些與眾不同啊!他的眼中又浮現了一絲不易讓人覺察的笑意。

同時,曾子祥的心中也很感慨︰這次干部改革選人制度,不少人四處活動,試圖獲得某位領導的支持,這種做法其實無可厚非。自薦的最終目的,還不是通過各項選撥程序,引起市委領導層面的關注重視,最後才能順利選出合格干部?官場上的提拔只不過是少數人的游戲,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只能當個普通觀眾,看著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上躥下跳,粉墨登場。對南陽官場過去的黑暗,已經讓許多能人志士裹足不前,相信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年輕干部還在等待觀望,靜觀其變。

他很清楚,適合這次選撥任用條件的科級干部,全市多如牛毛,劉濤就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而已。但劉濤卻沒有任何背景,看好他的人幾乎沒有,自己通過組織部報名應試,市政府那邊的領導們又不許「摻合」,他不走這條道就沒路可走了。針對這種情況,自己是不是應該帶個頭,在自薦的同時,加大一點領導推薦的力度?提拔個科級干部或許還能看看能力,可到了副縣級這個門檻上,就不僅僅是能力那麼簡單了。

周正剛將幾樣東西重新裝進紙袋子,親手遞到了曾子祥面前,他不知道曾子祥是接還是不接︰如果接了,表示曾子祥對劉濤會有新的認識,那小子的機會也就來了;可如果不接,那只好自己轉交劉濤,也表明他的做法欠妥了,這次也就希望渺茫了。

可是曾子祥兩者皆不,他看了看周正剛,又看了看紙袋子,道︰「放這里吧。」然後用手握了握茶杯,道︰「你轉告一下劉濤同志,讓他抓緊把我要的調查報告做出來。」

周正剛看向曾子祥的神情有了變化,這是領導默許下的表示︰一是曾子祥書記對自己這個紀委副書記似乎也有好感和興趣了,估計是代替紀委書記梁好然上來處理事情的一種肯定吧;二是市委書記一定程度上表明,讓自己教一教劉濤今後的處事方法,也是對劉濤的一種側面肯定,可讓自己催劉濤做調查報告,這……紀委跟信訪八桿子打不著啊?

曾子祥對周正剛的復雜心情洞察得一清二楚,指了指紙袋子,微笑道︰「他寫的那篇調研報告非常好,信訪與紀檢工作多做協調交流,大有裨益。」

「哦。」周正剛算是有些明白了︰領導要提撥這小子的話,那得他有過人的工作能力表現,讓大多數領導認可才行啊。可信訪辦拿什麼講成績、比能力?信訪工作跟紀檢工作掛上線索,還得從這份調研報告著手啊。他算是服氣了,市委書記出面舉薦一個人,有時得借勢而為,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權力藝術,說不清道不明。當然,也沒有必要說清楚,心照不宣就ok了。

周正剛恭敬的告辭,快步退了出去。

他回到紀委辦公室,立即撥打了劉濤的手機,責罵道︰「你小子太不像話了,長本事了?一個科長就往市委書記辦公室跑?誰給你的膽子?」

「姑父,市政府這邊不讓干部門報名,我也是沒辦法,不得已而之啊。」劉濤苦著臉,在電話中委屈地回答道。

原來周正剛是劉濤的親姑父,一脈相承,都是老實正直之人,只是在林風做市委書記的時代,像他們這類人早被邊緣化,別說上進一步,就是想呆在原地不動都困難,人家早想找個工作上的不是,拿掉他那個紀委副書記呢。

周正剛口頭上雖罵,心中卻是大為寬慰,因為他在曾子祥那里領悟到了許多東西,于是在電話中認真的交待了劉濤幾件事,重要的有兩件︰一是將信訪報告跟紀檢查辦的幾起案件結合進來作深入分析;二是加緊調查報告的修改工作。當然還特別囑咐,寫好以後不得直接交市委書記,絕對不能因此引起曾書記的反感,千萬把握好分寸。

第二天下午,兩份材料都由趙剛送進了曾子祥的辦公室,其中的調研報告還獲得了曾子祥的親筆批示,並吩咐趙剛送秘書長郭為民看一看,要求以市委內參發領導們參詳。

南陽市作為干部改革試點市以來,不僅南陽運作得如火如荼,省報、省電視台也是輪番轟炸的宣傳報道,特別是針對南陽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對這次干部提拔,在吸納個人自薦報名當中,補充完善的領導舉薦,主要領導可以從報名的人選中選取特別優秀的干部推薦到合適崗位,這兩種形式的融合,彌補了南陽市干部選拔任用體系中的缺陷。雖然這種模式仍然處在探索試驗階段,但經過媒體的深入報道,引起了省內外廣泛關注。

輿論有褒有貶,但以贊賞者居多。多數人覺得,這是一種敢于進行自我限權的表現,因為無論是「毛遂自薦」,還是「領導舉薦」,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都必須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最後還有一個審查部門和領導推薦的擔保責任問題,這是系列的制度設計。當然,也難免有人質疑說,曾子祥在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在做秀、撈政治資本,是荒誕的表現……

盡管社會評論風生水起,各執已見,互不相讓。但省里始終保持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省委書記汪正山親筆在南陽干部改革推進情況報告上簽示肯定意見,並轉省委組織部門跟進監督指導;省電視台還專門錄制了《改革人事制度之聲》特別節目,要大幅宣傳呢。南陽市委、市政府也專門下發了收看《通知》,要求大家認真把握輿論導向,領會省委指示精神。

曾子祥吩咐郭為民做好統籌協調,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兩辦」的干部職工集中在市委大會議室,一起收看這次省電視台的《改革人事制度之聲》節目。

晚上,央視的新聞聯播結束以後,省電視台又播報了省里的主要新聞,然後進入《改革人事制度之聲》。主持人先是介紹了南陽的市情、干部的困境,還介紹了曾子祥本人的改革初衷和個性表現,說他是一個年輕型、改革派、鋒銳式的市委書記,是一個不斷嘗試著改革的官員,是一個做事符合政策規定和制度要求的時代基層改革典範。

然後才是對南陽改革的相關情況作了深度報道,大加褒揚,屬于正面宣傳。

看完節目,曾子祥讓工作人員關了電視,走到會議室的前面,道︰「今天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和市委辦、市政府的全體干部職工都在,我想耽誤大家一點時間,借機對我市的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說一說。」

他停頓了一下,見沒有人離開,大家也沒有異議,繼續道︰「在南陽目前實際環境下,涉及利益的再次調整分配,不靠強勢的權力背景,改革怎麼可能推進下去?如果改革不能推進,制度就只能停留在落後的層面,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更加令人難堪的惡性循環。改革總要有人先行一步,積極改革用人制度並主動自我限權,需要勇氣,更需要廣大干部帶頭。因為自我限權得靠制度約束,而且制度的制定和貫徹執行,得靠人來落實……正如黨的N大所講,改革關鍵靠黨、靠干部、靠人民。只有逐漸完善制度,慢慢形成穩固運行的制度體系,引入公共監督、多方制衡,讓權力在制度機制監管下運行,才能真正推進改革進程。」

他說著向下面掃視了一眼,突然換了一種低沉的語調,道︰「我今天還要跟大家說一件事。前幾天,市政府辦有位干部針對本次人事改革,毛遂自薦,跑到了我的辦公室,還給我留了一包東西,讓我深有感慨啊……」他說到這里,目光炯炯地望著面前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和職工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征途最新章節 | 官道征途全文閱讀 | 官道征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