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征途 第六十四章 住進棚戶

作者 ︰ 滄海而立

第64節第六十四章住進棚戶

幾乎是一半以上的人都叫著回答了,「想啊!怎麼不想呢」

「听到你們這樣回答,我就放心了!」曾子祥清了清嗓子,把話筒向上高高的舉了舉。

「縣委、縣政府提出城市東進戰略,建設這個新城區,就是要讓大家與現在的盧寧老縣城居民一樣,過上更好的日子,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我和白縣長,還有我們許多縣領導都不是

盧寧縣人,我們遠離自己的親人朋友,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千方百計爭取新城建設,目的是為什麼呢?如果說是為了政績,我們用不著搞這麼大的工程,也用不著驚動省里的領導,更用不著

冒犯全縣十幾萬鄉親

人群靜靜的听著,沒有人喊叫,也沒有人議論,都盯著曾子祥,期待他繼續說下去。曾子祥當然不會就此停住,繼續道︰「這里的住宅小區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工了。那時,你們不僅

能住進漂亮的高樓大廈,出門就是寬敞的大馬路,到處都有商業網點,附近就有學校醫院;而且老人有醫療和養老保障,小孩可以接受更好的義務教育。兩年後,正常的勞動力還能保證充分

就業,家家的生活都會是一番新的景象

十幾秒的沉默!

「如果大家繼續阻撓施工,這個時間只會無限期的延長,我剛才設想的生活畫面也就永遠無法出現,你們還會過著以往的窮日子,盧寧縣這麼多年的滄桑歲月,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

改變

再次有人叫道︰「我們也不是要阻止施工,只是這棚戶住不習慣,希望政府能給我們改善一下

曾子祥笑了笑,看來群眾的思想工作問題不大了。道︰「好。我同意大家的要求,但我要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現在是真沒法完全滿足你們的願望。我今天來之前,還正在為籌錢發愁呢。

這建設資金差了4個多億,每月保證大家300元生活費,也還要3個億以上。盧寧縣每年才2億多點的財政收入,這你們都是清楚的,可我不會讓工程因為錢的問題停下來,也不會讓大家因為政

府沒錢而延遲入住時間。我需要大家的理解,縣委、縣政府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給縣委、縣政府幾個月建設時間,就是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了!」

無論是群眾,還是在場的官員干部,大家都沉默了下來,啟動建設這樣大一個新城建設,需要多大的資金量,盧寧的能力有多大,相比之下,壓力會有多大。

見人群沒有立即散去,似乎還有些猶豫,曾子祥繼續道︰「鄉親們,如果大家還相信自己,還支持‘真家伙’,支持縣委縣政府,我就懇請你們听完我最後說的幾句話,然後再決定是繼

續阻工,還是自覺離開。從今天起,我曾子祥也住到你們的居民棚戶區來,鄉親們什麼時候可以搬進新房了,我就什麼時候搬出棚戶區,我會說到做到,並接受大家的監督。如果還有什麼問

題,請鄉親們選幾名代表出來,我會和他們好好交流談談,其他人都散了吧,別再耽誤建設你們自己住宅的施工時間了,安心的等待幾個月,新的生活會到來的!」

這一下群情倒是激動了起來,不是因為叫他們散去,而是因為曾子祥要住進棚戶區來,這在盧寧縣有誰見過縣委書記住棚戶,說出去,鬼才會信。

幾名站在前面的老者望著曾子祥道︰「曾書記,我們相信您。您還有大事要做,也不用住到這里來。再說了,我們這兒的條件也會影響你的工作

曾子祥鄭重的道︰「老人家,謝謝你們的理解和信任,但我說話算話,說了住進來,就一定會兌現,不然你們也不會叫我‘真家伙’了。我不僅要住在這里,還要吃在這里,生活標準與

你們一樣,同吃同住

幾名老者不知說什麼好了,轉身大聲的道︰「我們相信曾書記的話,大家都回自己的棚戶去吧,莫擋了師傅們正常施工

人群開始散了,曾子祥也走下了挖機。幾名威望高的中老年人圍到了他和白春風的身邊,有些愧疚的道︰「曾書記、白縣長,我們」

曾子祥帶著有些沙啞了的嗓音道︰「這不怪鄉親們,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你們看這樣好不好,考慮棚戶區是集中居住,大家也沒什麼事可干,我想安排幾個電影組過來,晚上盡量多放

一些鄉親們喜歡的電影節目,改善一下大家的娛樂生活

「嗯,這個好啊!」

這樣確實好,晚上多放點電影,最好通宵達旦,白天這些群眾都睡覺,那樣自然沒人來阻工了。

曾子祥還道︰「還請幾位給我找兩名炊事員,工資由縣委辦負責,生活按每人300元的標準來做,人數上我們現在確定不了,但我只說是保證我吃就行了。其他人嘛,反正人來了,有飯就

吃,沒有他們自己想辦法

「這個。曾書記,你真來住?」

雖然他們信任曾子祥,但想到人家縣委書記住棚戶,吃這300元每月的伙食,他們就是信了,也會覺得過意不去。

「一定會來住,我的棚戶下午就安排人來建。今後還方便我們有空的時候拉拉家常,你們有什麼事也不用再集結起來,更不用到縣委去了。在這里,我也好了解情況,大家都方便

這場風波算波瀾不驚,很快就平靜了。

縣委書記曾子祥要住棚戶,還要吃居民大眾伙食。群眾們拭目以待,縣里的一些干部也不太相信。但人家看到曾子祥的秘書鄭志,下午就帶著幾名工人搭建了幾個單獨的小棚,旁邊搭了

一個小食堂,安排了兩名村民作炊事員,準備了簡單的廚具、餐具和油鹽材米等。

第一晚,曾子祥、胡元、鄭志和駕駛員劉明住了進來;第二天,白春風也帶了他的小分隊住到了曾子祥的旁邊。羅一松還安排幾名民警察住了過來,安全保衛工作也跟上了。

曾子祥與白春風開玩笑道︰「這是盧寧縣委、縣政府的第一支野戰部隊啊。既然我們一起下野,那就白縣長任隊長,我來做政委吧

白春風回道︰「那你也是軍區政委,我只是應急小分隊隊長而已

這一對搭當往這一住,其他官員本來也準備效仿,但曾子祥有命令,不許再有官員住過來,決心可表,但絕不能作秀。他要求其他同志「一定要把心思放到推進工程建設上,保證時間、

保證質量、保證安全,爭取讓我和白縣長早日搬出棚戶區

一連幾天,都有不少居民過來看希奇,白天看他們吃的是不是會好些,晚上看他們是不是真睡在這里。結果,他們當然是失望了,失望的是沒有希奇可看,曾子祥與他們吃得差不多,睡

得也很沉,沒有什麼新花樣,縣委書記也是凡人。

曾子祥這一段時間住在棚戶區,過得是有滋有味,白天吃在那里,由于素多葷少,導致食欲大增,每餐都是干掉兩碗大白飯,炊事員還以為是飯菜做得好、合他口味呢。晚上有空的時候

他還與鄉民們聊聊天,一起看看電影,睡得也算舒服安穩。

住宅小區的建設資金缺口,也因為他入了市委常委,縣里的幾大銀行紛紛開綠燈,給了足額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眼看房子是幾天一層的往上冒,他心里還是挺激動的,這畢竟是一項大大的活,成就感還是得到了一下小小滿足。

《大山的紅薯》全面拍攝完了,曾容容已同幾位朋友動身返京,紀實專題片和相關報道不日即可見諸媒體,本應高興才對,可他今天心情非常沉重,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曾容容昨天走的時候告訴他,那位動了手術的心髒病患者,也就是那個給曾子祥紅薯的小男孩子的媽媽,幾天前就撒手人寰了,狠心的拋下了年老的父母、殘疾的丈夫和心愛的兒子,告

別了病痛的折磨,去天國尋找渴望的生活去了。

他贊助的那1.5萬塊錢,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她生命的輪回,她堅韌的掙扎過了,醫院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一切都太遲了,無濟于事,身消玉損。

盧寧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但曾子祥零距離接觸的首例,見到的那一幕酸楚,看到的那一份無奈,仿佛就在昨天,晃動在眼前,縈繞在夢里,揮之不去,記憶猶新。

他沒有去看她身後那個破碎的家,也沒勇氣去給她上一柱香,慰問一下她在天國的靈魂,因為他怕見到更多與她相似的人,害怕看到那無助的失神。看見了,救不了,那是殘忍!

曾子祥讓胡元代表他去看了她的親人,希望能幫上一點什麼忙。這一晚,盧寧下起了入冬以來的第二場雪,很大很大……

第二天,他在幾大國報的社會版面上,看到了題為《多少年了,還是一個救命的紅薯》的系列記實文章。

晚上的時候,曾容容打來了電話,道︰「哥,《大山的紅薯》今晚將在焦點訪談欄目播出,別忘了收看哦!」

曾子祥不忍心看,但必須看。他要求全縣干部都要抽出時間來認真看,要看到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看清盧寧縣的貧窮現狀、看出改變全縣的決心和辦法。

晚上7︰38,y視1套準時出現了那個被盧寧縣委書記啃過一口的紅薯,接著是一個小男孩一手拿著紅薯咬,一手穩著掛有藥瓶的輸液桿,藥瓶的導液管連著一個生命垂危的農村婦女,他們就坐

在某個牆角,靜悄悄地、瑟瑟地發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征途最新章節 | 官道征途全文閱讀 | 官道征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