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姨娘漂白路 第9章 路引文書

作者 ︰ 葉碗

老黃牛沒再發過牛脾氣,一路慢悠悠的晃到凌河江碼頭。

到了碼頭,霍青玉便于顧大柱一家道別。

凌河江碼頭屬中型碼頭,不算大,卻熱鬧非凡。

凌河江碼頭,漁貨集市並融自成一方貿易區。碼頭上游遠通北郡城府等數個村落,下游近通西南郡城府數縣。

霍青玉一到凌河江碼頭,就選了個不起眼的路邊攤,花了三個銅板吃了一碗酸菜面。

面攤是一對老夫妻開的,她吃好面,問了下附近哪家客棧口碑較好,在老夫妻兩的指點下,她進了吳記客棧。

吳記客棧,中低檔次,上下兩層。

霍青玉要了間靠街上房,先付了一天的房錢,二十個銅板。

她住的房間,位于二樓的居中間,霍青玉隨意瞄了眼房間的布置,房間不大但勝在干淨整潔。

她狀似滿意的點了點頭,掏出三個銅板賞給引路的的店小二,叫他打一桶熱水。

不一會,熱水送上,霍青玉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後痛快的睡了一覺。

一覺睡到下午三四點,她才出了客棧,又在哪面攤叫了一碗酸菜面吃,順便問了下哪有成衣買。

霍青玉去買衣的途中經過一個露天茶攤,茶攤內一桌人正說得起勁,其中一個三十幾歲的漢子說道;「那小娘們真漂亮啊,一身白衣身段美啊,尤其是那小臉蛋比剝了蛋殼的蛋還要白女敕女敕,一看就是南邊來的美人」

霍青玉心中一動,抬腳進了茶攤。

茶攤歇腳的人很多,看他們的裝扮舉止,身份皆多是碼頭跑船的漁民或是賣苦力的挑夫車夫。

霍青玉挑了個人較少的角落坐下,掏了兩個銅板要了一壺水,一小碟花生米。

斟滿了一杯茶水,她微低首,慢慢地喝著茶,豎起雙耳听下去。

「你說的那個小娘們啊,是北陵縣首富張老爺家的二姨娘」另一個漢子笑著接口,「听說張老爺帶著一家子回老家奔喪,那二姨娘可是張老爺的心肝寶貝,懷著三個多月的身孕還帶著她回老家拜祭。」

三十幾歲的漢子語氣驚訝的問道「原來那小娘們是張老爺的小妾,誠哥,你怎麼知道的那麼清楚?」

叫做誠哥的漢子道;「一大早的,張府的大管家就跑到碼頭找我東家,要租船南下」

三十幾歲的漢子笑道,「我听人說,那張老爺的老家可在南國的都城。他莫不是錢多的沒地方使。雖說我們這碼頭做船可南下到西郡的南縣,但到了西郡南縣,還不得下船換車走那麼七八天的路到南郡的大碼頭那個張老爺豈不是多繞了七八天的冤枉路?」

叫做誠哥的漢子呵呵一笑,道「我不是說了麼,那二姨娘是張老爺的心肝寶貝。二姨娘做不得馬車,一坐馬車就暈。」

「那個張老爺有錢有屁用,一把歲數還沒一個兒子。還是你們東家有福氣,媳婦又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還遇到張老爺那樣的有錢人。等你們東家跑船回來,賞了你錢,莫忘了請我們大伙兒喝酒」

「去,老哥我只是個碼頭看倉庫的,東家的賞錢哪有的我的份。對了,說起張老爺我就想起了顧家村。張老爺一家是昨兒個半夜從顧家村逃出來的,听說還丟了個姨娘。顧家村昨晚遭劫了,你妹子不是在顧家村」

听到這,霍青玉已無心再听下去,一切都不關她的事了!

睡好吃好心情更好!

張老爺他們已經走了!心中的一塊大石卸下,霍青玉真是看什麼都順眼。

她想了想,決定在這凌河江多住兩天,多逛逛多看看,再買幾本書看看,多認認這里的繁體字。多了解下這個古朝代,到底是史書上的那個朝代。

—————————————————————————————————————————

七天後,林蔭小道上。

霍青玉坐在前往南郡城的馬車上,手里拿著兩張路引和一細竹片,看了幾遍後,將其中一張路引與細竹片用油布包扎好,塞進自己親手縫制的一個巴掌大的黑色布袋里,然後將布袋掛在頭頸上,貼身放好。

余下的一張路引,她疊好,塞進一個繡著「福」字的荷包里,放入肚月復的衣襟袋里。

這兩張路引和細竹片,屬這古朝代的身份證。

兩張路引,一新一舊,分別代表一男一女兩人的身份。

有了它,她不再是黑戶人士,不再是張府的三姨娘,有了它,出門在外心安了一大半。

她伸手從右側的暗袋里掏出一個白色瓷瓶一盒圓形胭脂盒,想著;人活著,壞事能遇到,好事更能遇到!

她身上的路引,小瓷瓶,胭脂盒,都是從一人手上得到。

說來有趣,她在吳記客棧住了四天,三五不時的賞幾個銅板給店小二,與那店小二混熟後,兩人稱兄道弟。

店小二年方十六歲,名叫劉峰。跑船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他從小跟著母親在碼頭上討生活。

一次她請劉峰喝酒,半醉之時說出了她的苦惱;她告訴劉峰,自己是北陵縣鄭家村人,繼母面甜心苦容不下她,不得已之下才離家欲投奔遠嫁到南郡城的姨母。誰知夜宿顧家村那一晚,遭到流民攻襲,遺失了路引,慌亂之中跟顧大柱一家連夜逃到凌河江碼頭。她不想回村去見繼母惡毒的嘴臉,但又不得不回家一次補辦路引文書。

過了一天,劉峰一大早的來找他,鬼鬼祟祟的掏出一個布囊,倒出六張路引文書紙片和兩塊細竹片。讓她隨便看隨便挑。

霍青玉也不客氣,一張張的看了起來,令她驚喜的是,其中一張路引和細竹片是一套的,戶籍所在地地址表明為南朝懷安城田家村人士。

霍青玉驚喜之下,立馬好奇的問了這張女性路引文書的由來。

劉峰毫不隱瞞的對她直言,這些路引文書,有四張是從他認識的兩個朋友手里拿來,他的兩個朋友,在其他客棧做店小二。

持有這些路引文書的主人都是近兩年來由于各種病因或是意外,死于客棧內。

六張里面唯一的一張女性的路引文書,本是屬于三月前一個死于難產的年輕寡婦所有。

那個寡婦芳齡十八歲,自稱死了男人,是新寡,家產被小叔並吞趕出家門,無奈之下,只得投奔南國的娘家。

年輕寡婦只帶著一個老僕從凌河江上游北郡城坐船來到碼頭。主僕兩錢財不多,年輕少婦又動了胎氣傷了身子,只得入住吳記客棧。年輕寡婦住進客棧沒到一天,就生產,生了兩天兩夜孩子都沒生下來,一尸兩命。那個老僕,將年輕寡婦的遺體火化,帶著年輕寡婦的骨灰壇繼續趕路回南國。

霍青玉從六張路引文書里面選了兩張路引文書,將一副樣式老氣分量約有半量重的金耳環塞給劉峰。劉峰也沒推月兌,笑著將金耳環放入懷里,也沒問她要一張女性的路引文書何用。

直到今天,劉峰將她送上他去往南郡城的馬車時,將一白瓷瓶一盒胭脂瓶塞進她手里,輕輕地在她耳邊說道;「瓶子里藥,一粒可保持三天說話沙啞。胭脂盒的藥粉涂在臉上可使膚色變異。切記,勿踫水!劉大哥只能幫妹子這麼多了。妹子珍重,劉大哥祝你一路順風!」

霍青玉手持是白色瓷瓶,一手撫上月復部,不由嘆息一聲;她沒有勇氣拿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身體開玩笑,肚里的孩子不能留也得留,這瓶里的藥她是用不上了。

她將小瓷瓶塞進比原先大了一倍的青色包袱內,拿起繪著紅蓮花的圓形木質胭脂盒,輕輕打開。

盒里土黑色的粉末很細膩,散發出一股藥香和花香混成的苦澀香味。

霍青玉用食指沾了點粉末,在手背上均勻的抹開,漸漸地,她白皙的手背肌膚轉為干澀的淡黃色。

她收起胭脂盒,估算著,胭脂盒里的粉末,她省著點用,估計能用個十天或半月。

不經用啊!

這具身體天賦異稟,臉色天生蒼白倒算了,居然還是曬不黑的體質。要是擱在現代,每月的護膚品化妝品都能省去一大筆開銷。

能不能帶著這具年輕膚白的身體再穿回去?!若能穿回現代,她寧願再從貧窮開始,去住上海廉價的晚上爬滿鼻涕蟲蟑螂潮濕而又陰暗狹小的蝸居私房或北京那不見天日經常漏水斷電的地下室暗房。

她好想念那一對重男輕女只知道打電話問她要錢經常對她哭窮的爸媽,她更想念比她小了四歲在讀醫大的弟弟霍青山,當她化療後躺在病床上痛苦j□j的時候,弟弟緊握著他的手,哭著對她笑道,「姐,你一定要堅持下去,你會好的!你等我幾年,相信我,我一定會治好你的病」

馬車驀地顛了一下,停了下來,霍青玉撩起一側的布簾,問道;「趙伯,出了什麼事?」

頭發花白了一半的趙伯語氣戒備,答道;「前面有一人一馬擋路。」

一大早攔路打劫的?霍青玉不由伸出頭,朝前方看去。

十米外,是有一人一馬攔路,確切的說,攔路的是馬。那馬不知是死是活,橫躺在小道上,幾乎堵住了一半的道。

立在馬旁的年輕男子,長發凌亂,衣擺扎腰際,袖管高卷,挺直了腰正轉頭朝她這方瞧來。

對方投射來的眼光過于犀利猶如實質,有那麼的一瞬間,霍青玉感到臉上的肌膚似被針刺了一遍般的生痛,令她不由自主的錯開了對方的眼。

也許他們雙方心思雷同,對突然出現的陌生路人,帶了同樣戒備心態。

霍青玉一手按在隱藏于右側袋內的匕首上,對著趙伯道「我們上前看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世姨娘漂白路最新章節 | 亂世姨娘漂白路全文閱讀 | 亂世姨娘漂白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