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夢 第058回︰擔架隊里的喬喜春

作者 ︰ 田園風光

司馬青山在講訴抗美援朝時的幾天里,總是來的很早。

坐下基本沒有閑話,看著爸爸,再朝史青竹點點頭。

微微一笑便是打完招呼,接下來他便入主題。

青山又接著說︰「那是冬月初的一天下午時分,天下著清雪西北風呼嘯著從屋頂刮過。掀起地面上積雪,像煙塵似的條條帶帶地,往東南方向運動著。

也是剛進冬月,一年中剛冷季節。

天天假陰天,薄薄雲層,可見到太陽的輪廓,大量未形成雪花的冰晶在空氣中飄浮著……

褚大伯趕著爸爸的馬車進院,媽媽急忙下地,沒來得及穿完鞋跑了出去。

走到車子跟前,扶起躺在車里的爸爸,他瘦長的軀體在肥大的棉袍里裹著。當媽媽背起往屋里走時,看不見媽媽背著爸爸。

好像媽媽披著一件大衣,能听到爸爸痛苦的申吟聲……

六十年前的偏僻農村沒醫生,家里病人只好忍著,挺著,有能力人家去鎮上口述後再討些草藥,也有一部分用偏方調養,也不知道媽媽在哪弄來一副偏方給爸爸用著,盼著奇跡出現。

是爸爸自己內心中,有很多放不下的事,暫時他不能離開人世。

還有兩位叔叔沒盡孝道,另有兩個子女沒長大成人,他不能倒下,必須站起來。經一月余調養爸爸能下地活動,輕微勞動,最後又什麼都能做。

此時已是大年臨近。

那一年的春節村子里格外消沉,仿佛能嗅到鴨綠江對面的硝煙味。

三個自然屯加起來,在家男性不超過六十人,多數是老弱病殘。

他們要擔著前線給養供給,家人的生存所需。

沉重的勞動強度,已剝奪了鄉親們笑容。

春節扭了三年大秧歌今年不得不停下來。

半年後,清辛莊去擔架隊的二十人,斷斷續續三五一伙,已經回來十九人,唯有西院喬喜春沒有回來,二弟喬喜貴去向回來人家里打听消息。

回來的人都唉聲嘆氣說︰「大先生凶多吉少哇,眼神太差勁,跑著時候常摔跟頭。」

他們知道的,都是一次走散前還在一起,在一次執行任務返途中。進入敵機掃射區,大家紛紛各自找掩體,結束後,六十多人擔架隊,化整為零各處逃奔。

大家都是那時才分開,三五人一伙,多數又被沖散,擔架隊和地方百姓有時攪在一起,加之沒有軍隊的紀律約束。

幾個月後這批群眾隊伍中有一半自行活動,這批人員模著家的方向,一步步踏上回國路,民工隊全都返回盡兩月余,喬喜春還是杳無音信。

家里二弟夫婦整天企盼著兄長早日歸來,鄰居們也希望他能安全的回到自己的國家和小家。

每天晚飯後,我要隨爸爸去西院,和小朋友一塊玩耍,大院里人多,小朋友也多,大人的愁,對小孩們的童心並沒遮上太多陰影。

我們每天活潑,玩耍程度也沒減多少,每天小伙伴,都在日落前就集在大院追逐著……

有一天晚上,天下著細雨,爸爸沒有領我去大院。那天爸爸差不多是,在喬喜貴家呆了一夜。爸爸已是黎明時分才回家,原來昨晚上喬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只從擔架隊回家兩月來,喬喜貴夫婦想大哥凶多吉少。

眼楮不好,一個人在戰爭中的異國他鄉,已經這麼長時間沒消息。

可能不在人世,索性在家里給設個小靈堂,每天燒香祈禱,同時乞盼早歸。

小夫妻倆天天熬著心神般,對大哥的牽掛,隨著時間不斷延長,喬喜貴夫妻的心越來越沉重。

燒香祈禱不過是給自己精神上找個支點,解決不了手足情的牽掛。眼楮熬紅了,人也瘦了一大圈,新婚媳婦兒早已失去青春光彩。沒有大哥的確切消息,喬喜貴夫妻倆,度日如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恰似一夢最新章節 | 恰似一夢全文閱讀 | 恰似一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