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換屆引發的權益斗爭︰對局 對局 第三章(5)

作者 ︰

如此局面局長肯定有壓力,現在發展改革局有兩個副局長調研員,一個是陳大龍,一個是王大鵬,就是說這兩個人都在等著局長的位置,希望局長趕緊滾蛋挪出位置。

局面很復雜,很不明朗,開始人們都認為局長退位後,位置肯定是王大鵬的,王大鵬理所當然的是局長的最佳人選。

現在即使局長滾蛋了,那麼誰將是未來的局長?是王大鵬?是陳大龍?這才是發展改革局一百多號人必須考慮的關鍵。

從經歷、年齡上來看,王大鵬今年48歲,沒有縣區的經歷,土生土長,在發展改革局從辦事員到處長到現在的位置,和縣區一直負責經濟和招商的陳大龍相比就沒有了任何優勢。

眾人這麼考慮更多的是考慮未來站隊的問題,機關不怕沒能力就怕站錯隊,站錯了對就等于拜錯了山頭跟錯了領導,那麼仕途什麼的兒都會一直背下去。

機關的口頭禪就是,不怕投錯胎,就怕跟錯人站錯隊。

陳大龍被明確為黨組成員副局長,信息辦常務副主任接替姜心成的位置,說明什麼,說明就是姜心成走了,位置也輪不到王大鵬。

王大鵬想方設法地把姜心成擠走了,做夢都想的職位還是落空了,有的人就在看笑話,有的人就在惋惜。

看笑話的人,肯定不是王大鵬圈內的人,因為王大鵬得勢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當然希望王大鵬失勢,最好撤職才好。

惋惜的都是王大鵬的鐵桿兄弟和跟隨他的人,原來認為姜心成一走王大鵬順勢繼續前進一步坐上信息辦的常務副主任,那麼離局長的位置就更近了。

一人得勢雞犬升天,只要王大鵬得勢跟著享受。現在陳大龍來了,意味著王大鵬離局長位置的希望將少了一半,甚至更多。

從資歷上來講王大鵬在發展改革局從辦事員、科員、副科長,後來科改處變為副處長,主任科員到處長副局長,步伐是一個不落,憑著資格和經歷才有了今天的位置,沒有到縣區實踐過,都是機關生活。

陳大龍在縣區一開始就是分管經濟的常委副縣長、常務副縣長到副書記,抓經濟的實踐是王大鵬無法比擬的,還有就是陳大龍年輕剛過35歲,而王大鵬已經48歲了,如果再不提升過幾年也就退居二線了。

至于說做官重要的關鍵背景兩個人差不多,王大鵬的父親做過副市長,不過早已退休了。陳大龍的岳父做過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關系網絡肯定比王大鵬的父親要密,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王大鵬和陳大龍相比都沒有優勢。

官場的變數大于常數,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沒有關系就看能力看經歷看成績,如果有關系那麼這些和背景一比都顯得微不足道。

如果市委書記看好那個,那麼誰說話都沒有用,一般的處級干部個別常委能說上話,到了局長縣長書記這一層面的只有市委書記和市長能有最終拍板權。

眾人議論的時候,王大鵬和局長在辦公室進行了一次長談。

姜心成負責一卡通後,王大鵬為了泄恨就到處為難他,特別是人員調整上姜心成多次協商進人就是不給滿足,導致姜心成鬧到分管副市長那里堅決要求不干了,一卡通的工作就這麼拖著。分管錢副市長讓政府秘書長做了幾次協調工作,姜心成的話很明白,要他干可以,信息辦財務人員必須獨立。姜心成這麼和秘書長討價還價,說話有底氣,後面肯定有人撐腰。否則,誰也不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市政換屆引發的權益斗爭︰對局最新章節 | 市政換屆引發的權益斗爭︰對局全文閱讀 | 市政換屆引發的權益斗爭︰對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