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賊 第七十四章︰汴京誤(上)

作者 ︰ 天門小刀

京東西路,梁山水泊。

宋江等人自領軍攻打大名府,替盧俊義和燕青出氣,回到山上以來,一向無事,漸漸到了年終。

那一天,久雪初晴。宋江和吳用等人正在山上吃酒,只見山下有人來報,離寨七八里,抓住了萊州解燈上東京的一伙人,正在關外听候宋江發落。

宋江小酒喝得正酣,便快意喊了一句︰「不用綁縛,好生說話,且將他們叫上山來。」

沒多久,眾嘍羅押著兩個公人,**個燈匠,五輛車子。

宋江問話︰「你們這是從哪里來,又要打哪里去啊?」

那個為頭的告了一個罪,戰戰兢兢地道︰「小人是萊州承差公人,這幾個都是萊州附近的燈匠,去年時節,東京要本州貢獻三個花燈,今年又添了兩個,都是玉柵玲瓏九華燈。」

宋江心中好奇,讓手底下人賞了眾人一些飯食,並叫他們把燈取出來看。那些匠人一入梁山,本以為自己這次鐵定玩完了,不想宋江等人並沒有過分為難他們,哪里還會藏著掖著,馬上將玉柵玲瓏九華燈高高掛起,安上了四邊結帶,吳用帶人上下一數,果然有九九八十一盞,從忠義堂上掛起,直直地垂到地上。

宋江看著這些燈,心中著實喜歡,但一想到若是全都要了,這些人離去之後,定然要吃苦受罰,到時說起來還壞了自己的名聲,因此道︰「我本來想把這些燈都留下,但又怕你們受罰,這樣吧,就把這盞九華燈留下,我也不奪你們的,一盞燈二十兩,其余的,你們自己再送去東京吧。」

那些匠人走後,眾頭領都圍上前來看,王英嘴碎,呆若木雞地道︰「皇帝老兒倒是好興致,這燈如此精美,到時整個大宋二十幾路的好燈同時在汴京點亮,這該是個怎樣美妙的所在啊。」

宋江讓手底下人把這盞燈在晁天王的孝堂里點上,對眾頭領道︰「我生長在山東,卻從來不曾到過京師,听說當今皇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共慶元宵,自冬至之後,便會在整個汴京城亮起燈,一直到元月十八才會熄滅,有哪幾個兄弟有興趣,與我去東京走一遭?」

吳用一听,忙拉住宋江,勸道︰「公明哥哥,東京千萬去不得,且不說我等剛剛鬧了大名府,沿途多有通緝我等的海捕文書,就只東京城里的捕快公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一旦出了意外,這讓滿山的兄弟怎麼辦?」

宋江哈哈一笑︰「你個智多星,也有犯渾的時候!一來,汴京是大宋京城,有誰會想到我宋江會出現在那兒?二來,元宵燈會,汴京城內都是去賞燈的人,又有誰會注意到宋某?因此,此行定無危險。有誰要去?」

宋江一呼百應,呼啦啦一片人喊著要去,宋江卻是心中早有打算,只點了七人同去,宋江和柴進一撥,史進和穆弘一撥,魯智深和武松一撥,雷橫和劉唐一撥。

李逵是凡是都要插一杠的主,立馬就不爽了,憑什麼這樣的好事就不叫我,立馬跳出來撒潑︰「都說東京燈會好看,我也要一起去!」

宋江這次去東京除了看燈會,還有要事,哪里會讓李逵一同去,但李逵撒起潑來,一喊二鬧三板斧,宋江就他糾纏良久,卻是怕了他了,道︰「你既然要去,沿途不許惹事,打扮做伴當跟著我吧。」

于是,又叫了燕青一起,專門和李逵作伴。

而十數日之前,少華山上,柴遇算算如果劇情沒有改變,宋江應該會帶著一票人馬去東京看燈會,自己也打算去那里,一來不讓宋江搭上李師師的線,二來一旦自己到了汴京,定要把水攪渾,為以後的事埋下點伏筆。

這一個多月以來,柴遇在許貫忠等人的幫助下,整編軍隊,收攏物資,加固山寨,將手下兵馬分成八個營,分別為自己的第一營,朱仝的第二營,孫列的第三營,高盛的第四營,陶俊和郭義兩人也歸順了柴遇,分別領了第五營和第六營,每營都是五百人馬。

周灼的輜重營人馬最多,共有一千人,另外就是鄭伍的哨騎營,已經擴充到了兩百人。自此之後,柴遇手底下一共有了四千兩百人馬,不說威震千里,至少在百里之內是一個不小的存在了。

但他志不在此,這一日,他將少華之事全部托付給了許貫忠,只帶楊再興一個人馬不停蹄地趕往汴京。

臨走之前,柴遇只是讓許貫忠好好訓練兵馬,教導這些營指揮使兵法,只說時不我待,一場改天換日的大戰就要爆發了,讓眾人提前做好準備,一旦時機成熟,自己會帶信回來。

楊再興經過許貫忠幾個月的教,再加上他本就在槍法一途上家學淵源,又有上佳的資質,手上的功夫早已一日千里,能和柴遇勢均力敵地拼到百招開外,最讓柴遇咂舌地是,這小子的力量在來到少華的幾個月里,瘋狂地增長,現在便是他和楊再興比氣力時都只是險勝而已,真不知這小子以後會成長到何種程度,畢竟。他現在才剛滿十二歲啊。

……

柴遇和楊再興人歇馬不歇,連著換了三匹馬,才在正月初十的日子上趕到了汴京,算算要比宋江等人早來了一日,不過好在柴遇知道宋江要等正月十四才會入東京,而率先來探風的卻是燕青和自家的哥哥柴進。

兩人先在城內找了家客棧落了腳,柴遇便帶著楊再興出來汴京城里瞎逛,兩人一路打听,尋著御街所在,又轉過以放榜聞名的東華門,徑自上了一個視野開闊的酒樓,臨街佔了個閣子。

憑欄望去,見許多人頭上襆頭上各簪翠葉金花一朵,細看之下,這些人的錦襖之上,還有小小金牌一個,而往來眾多行人雖也帶花,不過多是些花枝、翠花,卻少有帶金花的。

柴遇心中一凜,這些人莫不就是所謂的大內二十四班直?想到這兒,柴遇戲謔之心大起,便叫楊再興過來,指著閣外一個帶著金花的人道︰「你去叫他過來,只需這般這般,讓他前來與我相見便是。」

柴遇眼看著楊再興一路下了樓,拉住剛剛指的那個班直︰「足下是王觀察吧?小人的東家與觀察是故交,特使小人前來相請。」

那人納悶道︰「我姓張,不姓王,你家東家許是認錯人了。」

楊再興想起柴遇教他說的話,故作恍然大悟道︰「卻是小人記性差,小人東家確實說的是張觀察。」見那張觀察一臉狐疑,楊再興背過身去吐吐舌頭,心道柴將軍真會騙人,手到擒來。

那張班直跟著楊再興道了樓上,楊再興掀起簾子,對柴遇道︰「東家,小人已請到張觀察過來了。」

一入閣子,那張觀察卻怎麼也想不起有柴遇這號人,疑惑道︰「恕在下眼拙,一時記不起足下,剛剛這位小哥過來傳喚,願求足下大名。」

柴遇哈哈一笑道︰「足下真是貴人多忘事啊,我乃是蔡大人家的管事,與足下見過數面,兄長竟想不起來?看來卻是我這面相太過平凡,兄長且再想想。」

柴遇卻是取了個巧,東京城里,要說哪個姓氏最為尊貴,自然是皇室的趙氏,但要論排到第二位的,自然是蔡氏了,除了已經致仕的老太師蔡京以外,尚且有少保蔡卞、宰相蔡攸、禮部尚書蔡翛、駙馬蔡鞗等人,可謂是權傾朝野。

果然,那張班直一听是蔡府的管家,忙不迭過來賠禮,卻也不好意思再問是哪個蔡府。

柴遇叫酒保取了酒來,給張班直斟上一杯美酒,殷勤相勸,喝酒到了半酣,柴遇才裝醉問道︰「從未見觀察平日里帶過這種翠葉花金,卻是何意?」

那張班直也是喝得高了,便將天子為慶賀元宵,給內外二十四個班直每人賜了一件錦襖、翠葉金花,並得意地將鑿有「與民同樂」的小金牌展示給柴遇看,並把手湊到柴遇耳朵旁,神秘地道︰「每日里,我等都在此點視,如有宮花錦襖,便能夠入內里去。」

柴遇故作恍然大悟地道︰「原來如此!」忙給楊再興使個眼色,後者遞上一壺撒了蒙汗藥的酒,又給張班直斟上。

張班直一飲而盡,卻覺得眼前漸漸模糊,兩腳發軟,倒在地上。

柴遇這會不禁感激起白花蛇楊春和活閻羅阮小七來,這兩人送給自己的蒙汗藥多次派上了用場,可謂居功至偉。

柴遇嘿嘿一笑,忙與楊再興兩人三下五除二地月兌了張班直地巾幘、衣服、鞋襪,又月兌掉他身上的錦襖、踢串、鞋胯之類,因為早就看到這人與自己體型差不多,穿上後,又帶了花帽,拿了執色,卻是與張班直相差仿佛。

楊再興看了咂舌道︰「果然是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柴將軍你穿戴了這身衣服,也是人模狗樣的!」

柴遇給了楊再興一個爆栗,笑罵道︰「酒保來問,你就說張觀察醉了,要再呆一會,等酒醒了再回。」

告別了楊再興,柴遇離了酒店,從東華門徑自去了內庭,果如那張班直所言,一路暢通,他仗著膽大,一路來到紫宸殿,又轉過文德殿和凝暉殿,從殿邊轉到一個偏殿,上面寫著「睿思殿」三字,柴遇知曉這便是原來水滸世界里,柴進簪花入禁院來到的皇帝看書的所在。

看到側面開著一扇門,柴遇閃身進去,滿眼看去,就見到一張黃色的御座旁邊,幾案上放著文房四寶︰象管、花箋、龍墨和端硯。

但柴遇這時卻開了小差,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後世圖書館自習室的情景,與御座對應的是皮質墊子的長靠背椅子,似乎也相差仿佛,而自習桌上也常備有四樣東西,卻是水杯、筆記本、手機還有零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賊最新章節 | 帝賊全文閱讀 | 帝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