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賊 第七十三章︰局勢

作者 ︰ 天門小刀

汴京城。

進入了十一月,天氣已經轉涼,秋風颯爽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官宦人家早就購足了木炭,支起了爐子,將幾個院落都烘得暖暖的,讓人仿佛置身于融融的春日之中。

但汴京城里的人,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知道這段日子天下不太平。北邊的遼人和西北便的西夏人剛剛偃旗息鼓,更北面的金人听說又開始鼓噪起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前些日子兩浙路那邊出了個大反賊,一路攻城略地,听說都打到江南東路去啦。

這段時日以來,由于兩浙路陷入癱瘓,汴京的物價飛漲,朝局更是起起伏伏,但要說有什麼地方一直安若泰山的,除卻這郁郁蔥蔥、頗具氣象的太師府,只怕也列不出第二家來。

當朝的這位蔡太師年七十有余,前後三次任相,歷事三朝,幾十年宦海沉浮下來,門生故吏遍及朝野,又因在書畫之上造詣頗深,本深得當今皇上的倚重,但不幸的是,老謀深算的蔡京被同為「六賊」的王黼背地里暗算,不得不辭官回家。

陰溝里翻船的蔡太師無奈之下,只得每日在家深居簡出,但若有人說蔡太師是汴京城里一個無關緊要的閑人,便連見識淺薄的普通百姓也是不信的。

如今,太師府的會客廳里,稀稀拉拉地站著幾位滿面驚惶、精神不振的大臣。這幾人都是府中熟客,下人們自然不敢怠慢,忙去取了南海的瓜果,朝鮮的珍饈,蘇杭的糕點,一一擺上,這些人雖驚嘆于太師府里這些天南海北的美食,此刻卻毫無下咽的心情。

瞧著客廳中幾位爺如臨大敵的陣勢,即便是最蠢笨的下人也知道,只怕是朝中出了大事了。這些下人整日里在太師府耳濡目染,深知越是重要的事越要離得遠點,知道得越少越好,不用催趕,茶果點心放上桌幾後便匆匆告退。

突然,廳門大開,驟然有人到來讓廳中的幾位官員一時失語。

「諸位!何事如此慌慌張張?」

聲音略顯蒼老,卻難掩霸氣,廳中數人,有身為禮部尚書的蔡京三子蔡翛,有領樞密院而位列三公的童貫,有太尉高俅,其余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喜出望外,德高望重的蔡太師終于還是到了。

蔡京的三子蔡翛上前行禮,急切道︰「父親,大哥和王黼他倆相逼甚急,再這麼下去,我等都要被一個個貶出京外了,還請父親替我等指點一二啊!」

蔡京微微一笑︰「這麼多年了,還是這麼個急性子,你大哥雖然不孝,卻比你沉穩多啦!」

蔡翛口中的大哥自然指的就是和蔡京不和的蔡攸,他正是蔡京的大兒子,卻也是蔡京在朝中的政敵。

高俅看蔡翛被斥,不退反進,也是上前行禮道︰「太師,蔡大人所言不差,我等正是希望能得太師的指點,即便是一兩句話或是幾個字眼,定也會讓我等醍醐灌頂。」

蔡京似笑非笑地看了看著急的蔡翛,又看了看貌似不急實則著急的高俅,最後把目光停在了童貫身上︰「童大人位高權重,也要擔心王黼和我那個逆子使絆子麼?」

童貫畢竟是帶兵打過仗的,又兼身材高大,即便是蔡京問起,他也是一副淡定自若的神情︰「太師說哪里話,正所謂物傷其類,若是蔡大人和高太尉都被使絆子了,我也要當心有水鬼悄悄從河里來抓童某的腳哇!」

見一向傲氣的童貫也表示了自己的立場,人老成精的蔡京才顫顫巍巍地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點道︰「王黼驟得高升,不過一時曇花而已,無根之木,他長久不了。倒是我那個逆子,與梁師成一唱一和,著實頭疼。」

蔡京說王黼驟得高升,當然是指他由通議大夫超升八階,被任命為宰相的事,說他是無根之木,童貫、高俅和蔡翛馬上也理解過來,這人根底太淺,只是靠著皇帝的信任,一旦這股子新鮮勁過去,的確不足為慮。但以蔡京的態度看來,對蔡攸還是下不了手,畢竟虎毒不食子啊!

這時高俅搶上前問道︰「不慮將來,只憂眼前,王黼勢大,太師務必救俅一命啊!」

王黼驟得高升,因此根底淺,但高俅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自己還不是也是因了皇帝的賞識,才一躍而至今天的位置。現在王黼得了皇帝的寵信,自己便成了眼中釘,可謂危在旦夕。

蔡京听了哈哈一笑,道︰「高太尉何至于此?驅王黼不過驅一狗耳,何苦愁成這樣?」

眾人見蔡京早有定計,忙上前詢問︰「太師,若是有好計策,定要救我等一救!」

蔡京這時反倒是不急了,他端起手中用雨前龍井泡的綠茶,淺淺地嘬了兩口,方才緩緩說道︰「你等久在朝中,最近可有什麼大事?」

高俅畢竟是個伶俐人,一听蔡京突然問起這事,那肯定是于最後的計策有關,他搜腸刮肚,總算是想起來︰「若說近日來的第一等大事,當屬兩浙路方臘造反。」

「哦?那聖上可知此事?」蔡京追問道。

高俅無奈一笑道︰「南邊告急的文書到了我這兒,本想送到聖上那兒,卻哪知,被那王黼給截了回來,回頭我一想,這告急文書其實牽扯甚大,便是太師……」

高俅說到這兒,看了一眼蔡京,便不敢再說下去了。本來其實他想說兩浙路方臘造反這事,其實和花石綱、改鹽法、茶法都有關聯,而蔡京與這些事都月兌不了關系,但想到蔡京就在眼前,才想起剛剛自己是失言了,若是因此得罪了眼前這位大佬,那才是真的死無葬身之地呢!

但看童貫的眼神,顯是不以為然,他以軍功起家,對于戰事自然是渴望,因為當朝太監里知兵的就沒有勝過他的,若真要興起大軍,能被皇帝派去當監軍的除了自己還能有誰?這豈不是又是一樁功勞?

被這麼一提點,蔡翛也馬上想到了什麼,點破道︰「還有宋江領兵二度攻打大名府,聖上應當也是被蒙在鼓里。」

蔡京這才點點頭,陰陽怪氣地道︰「你們啊!太年輕,又想得太簡單,有時候甚至太過于幼稚!不錯,花石綱這事人人有份,最後事情真要論起來,最後這些石頭都到了哪里?」蔡京拿手往外一指,那是艮岳。

對啊!眾人心下大亮,那些花石都入了艮岳,而艮岳是皇帝的私產,罪過怎麼也不會按到他們頭上來,一時間,高俅等人就輕松了很多。

蔡京又指出︰「花石綱是小事,方臘造反卻是大事,我且問你等,和去年宋江一比,這方臘如何?」

「宋江偏安一隅,方臘攻城略地,不可同日而語。」童貫給兩人下了結論。

「照啊!宋江是蘚疥之患,方臘卻是要刨去我大宋朝東南富庶之地,王黼身為宰相,這事責無旁貸!」蔡京老謀深算地指出。

蔡京此話一出,不僅是童貫,蔡翛和高俅都是拍案叫絕,您老人家剛剛辭去相位,王黼卻是剛剛當上宰相,蔡京這一推,等于將全部責任都推到了王黼身上,高!真是高!

聞一而知二,高俅立馬起身道︰「高某這就上書皇上,將兩浙路方臘造反這事捅出來,看看王黼怎麼應付!」

「不妨再把宋江攻打大名府這事也一並報上去!」蔡京眼中精光一閃。

「老太師,您剛剛不是說宋江是蘚疥之患麼?皇上听到這麼多戰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會不會也連累我等被斥?」

蔡京頗為不悅地看了高俅一樣,懶懶地說道︰「哼哼!你等也在朝為官多年了,也不去查查大名府的知府袁渙是誰舉薦的。」

蔡翛和吏部尚書關系不錯,馬上驚醒道︰「是王黼!是王黼舉薦袁渙的!」

「一驚一乍,成何體統!」蔡京對于三兒子的城府極為不滿。

但蔡翛這時卻顧不了這麼多了,他興奮地轉頭和高俅道︰「這一下,我看王黼和大哥怎麼應付這局面。」

而童貫此時卻長身而起,向蔡京道︰「太師,不知南下剿賊之人,可有定見?」

童貫這是在向蔡京打听南下剿賊的統帥人選了,按理他是太監,只能作為監軍,但哲宗之後,帥才凋零,即便是西軍之中著名的種家、折家和姚家,也沒什麼特別出彩的人,而隨著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南下統帥之位,也不是不能寄望。

面對童貫的提問,蔡京眯起了眼楮,讓人看不出他這時的心中所想,良久之後,他才悠悠說道︰「童樞密,若你想領兵南下,卻需要向陛下展示一下你的統兵之才。」

童貫一時納悶,他的統兵之才陛下還不知道麼,但轉念一想,他才省起蔡京的意思是他以前只有監軍之才,卻沒有真正統帥過大軍,忙道︰「敢請教?」

「梁山宋江!童樞密只要能領軍拿下宋江,既替陛下拔掉了京東的一只釘子,也讓陛下認識到南下剿賊之人非你莫屬。」

童貫听了眼前一亮,向蔡京深深鞠上一躬︰「謝老太師指點!只是拿下宋江之後,我等兵卒疲憊,又怎能再南下順利剿賊?」

蔡京突然神秘地一笑,將手中茶杯輕輕放在桌上,從牙齒縫里蹦出四個字︰

「以賊制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賊最新章節 | 帝賊全文閱讀 | 帝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