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七題 第五題 苜蓿花兒開(1)

作者 ︰ 忠祥

二零零九年中秋的前一天清晨,還在睡覺,手機卻咆哮了起來。沒接,老家有俗話︰雞的骨頭;羊的髓;天亮的瞌睡;小媳婦嘴。那是最香的。所以對這種擾人清夢的電話很惱火,歷來都是置之不理。可是一會兒又來了,只好憤怒地抓起手機,來電顯示是老家的電話號碼。就按了個拒接。那幾天父母天天來電話催著回家過節,煩透了。並不是不想家,在外打工的人,晚夢里在故鄉。可是在外面的生活是精彩的也是無奈的。就在拿著手機發呆時鈴聲又響了。事不過三,這次不接說不過去。接了,是父親。

父親說︰盼兒,今年你無論如何要回來。你小姨回老家了,她有了病,很重。電話讓母親接了過去。母親開口就罵︰你個沒良心的白眼狼……趕緊把手機放在床頭,母親的罵一般會持續四五分鐘。接下來就哭。哭完後才說家常話。對母親在電話里的套路我很了解。所以前兩招對付的辦法就是把手機放在一邊,等差不多了又去接。果然,母親剛哭完,在問︰盼兒,你在听嗎?忙說︰在听在听。母親說︰你小姨要動手術了,點名要見你。你小舅舅這幾天也回來。是知道的,他回來不知和你小姨夫做出啥事。你小舅舅疼你,你在的話還好說話。咱家的其他親隨人誰敢管這兩個半山風呀!

母親說了這些就掛了電話。為查明父母親是不是又在耍花招。我給小舅舅去了電話。沒想到小舅舅在電話里暴跳如雷,喘著粗氣給我說︰盼兒,那個雜碎;那個雜碎讓你小姨得了病。我要回去把他收拾了。雜碎指小姨夫,至于回去他要咋收拾,情況不是很明朗。放下電話我覺出了事態的嚴重。馬上穿衣去廠里請假。

從記事起就知道,小舅舅和小姨夫是仇人。用小舅舅的話是仇深似海;用小姨夫的話是勢不兩立。倆人究竟咋結下這大的仇?母親和姨們說是因為小姨。姥姥、姥爺卻認為是兩人有前世積怨,命里犯沖。小舅舅和小姨夫之間的恩怨,我了解的不是很多。只知道倆人從小在一塊玩就打,上學後還打。當然,他倆從小到大的戰爭小姨都目睹了,甚至參與了。他們的戰爭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小舅舅考上了大學,小姨夫當了兵。不過也只是停戰了三年。小姨夫復員後,戰爭的號角又吹起了。最後戰爭的徹底結束是小姨隨小姨夫私奔去了新疆。小舅舅大學畢業分配在了太原。听村里人說,他們的最後一次戰,雙方都簽了生死契約。就是一方戰死,對方不負法律責任。他們的契約受不受法律保護誰也沒考慮。那次戰役雙方打的很頑強。是我們那一帶最經典、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民間戰役。倆人光著上身在河灘打了一個上午。最後雙雙倒下,由家人抬回來的。

半月後,小姨和小姨夫私奔去了新疆。對于小姨和小姨夫的私奔,有兩種說法。母親和其他幾個姨堅決認為是姥姥和姥爺首肯並指使的。可姥姥、姥爺矢口否認。姥爺說子女私奔乃是有損門風的事,做父母的只有橫加干涉、阻撓。豈有縱容唆使的道理。小舅舅和姐姐們的思想一樣。還嚷嚷他知道姥姥、姥爺為什麼這樣做。並由此怨上了姥姥、姥爺。工作後十年沒回家。十年後的歸來也是因為姥爺過世。那時小舅舅的兒子,我的表弟已經三歲。

小姨從沒回來過,只是隔一年半載寄些照片回來。也有了孩子,是個女兒。照片里的小表妹漂亮的叫人心醉。母親說︰看看,這活月兌月兌是你小姨的模子倒出來的。人說一娘養九種,九種里面有個頭等,你小姨就是我們姊妹里的頭等。所以呀,你小姨生的娃都是頭等。看了你小姨的娃我真想用布糊上你的臉。停停又說︰哎呀!盼兒你看,你小姨的娃和你的眼窩、嘴都像。這樣一看你和你小姨的娃就一樣好看了。我說︰您就嚼爛舌頭當肉吃——自個騙自個吧!母親呵呵笑︰放屁!我不用騙。我娃就是長得好看。不過我看眼膩了,覺不出來。你忘了?你小時候你小姨整天抱著你不撒手。說你是咱家的小寶玉。我說︰別,別拿我比寶玉,那是個短命鬼。再說了有咱家這麼窮的賈家。話雖如此說,還是心里美滋滋地吹起了口哨。

我有一套老版的《紅樓夢》,是小姨留下的。上了高中才看完。母親不讓看。說那書教壞人。雖然我給母親說過很多遍。《紅樓夢》是很好的書,偉大的文學巨著。可母親很不屑。︰你別給我講大道理,你都是我生出來的,你會比我懂的多。母親就這樣,我這輩子別想去給母親講什麼道理。因為再大的道理都大不過她生我的這個道理。可母親又舍不得扔。因為那是小姨留下的物件。也是小姨的寶貝。听說小姨為買這套書,在山上挖了一個暑假的甘草,才換來的。哎,忘說了,小姨上完高中就輟學了。姥爺沒讓她參加高考。說女女圭女圭識幾個字,能認自己的名就行了。姥爺的這種思想並不是只對小姨。大姨只上了村里的掃盲班,二姨和母親上完了小學。四姨上了初中,卻只上了一年。五姨倒是上完了初中。對于小姨上高中那已經是法外開恩了。所以母親的姊妹們,學歷是年齡越小越高。

在我看完《紅樓夢》後,對小姨的美就有了具體的字眼。「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丹唇皓齒,粉面含春,膚若凝脂。這點話雖然是我在《紅樓夢》里七拼八湊出來的,但我覺著用來形容我小姨最貼切。小姨走時我八歲,可小姨的美我記的,大家听听村上的老太太說小姨的美,就不會認為我對小姨的沒贊美過分了。老太太們癟著嘴︰個娘娘,苜蓿(小姨名)長得好看的,就不敢正眼看,怕灼了眼。

請好假,先去買了火車票。又馬不停蹄地去商場。小姨回來了,要見到我那眼楮能點燈的小姨,自然得買點拿的手的禮物。當然也不能有了小姨忘了娘。也要給我那慈眉善目、嘴巴不停手不閑的母親買些禮物。不然「沒良心的白眼狼」將不絕于耳。

我和小舅舅是前後腳到家的。由于姥爺過世,小舅舅又在外工作,姥姥現在住在我家。並不是其他的姨不孝順,而是都嫁的遠。母親嫁在了本村,我家和姥姥家只隔幾條街。這也是小姨那時常帶我的原因之一。

到家時小舅舅在洗臉,見我進門,臉都沒顧上擦就迎了上來。「盼兒,你可長太高了。」說著還擁了我一下。這種親昵在我們這些外甥中我獨享。不過後來對于小舅舅是否愛我比其他的外甥多,心里持懷疑態度。而且總會想到一個詞「愛屋及烏」。是不是小姨自小疼我,小舅舅才更愛我呢?

小姨已經住進了市里的醫院,小姨夫陪著。母親簡單說了一下,就收拾飯菜讓我倆吃。可小舅舅等不及,要馬上去醫院。母親攔住不讓,她拉著小舅舅的手,揣模著小舅舅的衣服,那種疼惜的神情一點不亞于對我。真叫我生氣,我才是您的兒呀!好吧小舅舅,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我媽疼惜你,我找你媽去。

到了姥姥屋里,我還打算嚇姥姥一下,故意暴呵一聲,可姥姥一點反應沒有,第一招失敗。姥姥有些糊涂了,她盯著我問︰連楓(父親的名)吃飯了?我說︰姥姥,是我,盼兒,我回來了。姥姥問︰盼兒回來了?咋不來看我?我大聲說︰我就是盼兒。姥姥臉上顯了驚訝的表情。我想這下總算听清了。可她老的話一出口,我差點暈倒。「你那麼大聲干啥?我听的見。還不吃飯。都啥時候了。我只好取來老花鏡給她帶上,把臉湊到她眼前大聲叫︰姥姥!總算認了我,急了我一頭汗。那滿臉溝壑的臉、沒有牙的嘴就笑得絞在了一塊。「肝呀,你回來啦!」眼里隨即滾下一滴渾濁的淚。已經不能展開的手也捧在了我的臉上,「你可把姥姥想死了。」我鼻子酸酸地摟住姥姥,把頭貼在她的懷里。日子好快呀!就象小偷,當你覺察時,他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小時候在姥姥家,嚎啕哭著不睡時,姥姥用她那哺育了七八個兒女,已經干癟的女乃頭哄我入睡的情景,似在昨夜,又晃若隔世。

還沒有在小舅舅的母親,姥姥這撈夠本,小舅舅就闖了進來。他向姥姥問了安後就拽我去醫院。在大門口,母親低聲說︰看著你小舅舅,別又和你小姨夫鬧事。我雖然點了一下頭。可心里說︰都啥年歲了,兒子也可以給女孩遞紙條了。還能象年輕人那麼沖動?再說歲月把什麼拖不散呀!可是很快就證明,象我這種黃口小兒,看事情的深度不夠。

到醫院後,打問了病房號。還沒走到,我們就踫上了小姨夫。他從衛生間出來。小舅舅和小姨夫相互瞪了一下。小舅舅就沖向了小姨夫發起了進攻。我根本沒有對應突發事件的經驗,愣住了。等回過神,倆人已經撕打的倒在了地上,滾做一團。我上去好不容易分開,又打在了一起。

在他們的反復沖鋒中,我是飽受其殃。上挨踹,胸上著拳,他們的搏斗毫無章法。我只好以血肉之軀插在中間擋架。醫院保衛人員迅速趕來才讓我沒有做到偉大的事。

小舅舅和小姨夫被帶走了,走時倆人異口同聲對我說︰你去照顧你小姨。我只好從命。

到了病房我都認不出小姨了,這那里是我那眼楮會點燈的小姨吶!臉若蠟黃、目光黯然、氣若游絲。她輕聲叫了聲︰盼兒!我的淚嘩就流了下來。小姨能認我是母親在給她的回信里加寄過我的照片。我輕輕地坐在病床邊,小姨攥住我的手︰兒啊!姨想著都見不著你了。也是淚流滿面。

小姨患得是子宮癌,到晚期了。在新疆已經做過三次手術。目前狀況醫生建議用保守治療最好。再做手術意義不大。不過,用手術切除病灶如果成功,病人就可以多活幾年。還有一個如果,就是病人下不了手術台。

小舅舅和小姨夫跟烏眼雞似的,見面就掐。在我回家後就成了小姨的主要看護。他倆只在白天輪流來看看。對于母親的這個安排倆人沒有什麼異議,小姨也同意。

五天後,小舅舅和小姨夫又進行了一次戰斗,這次的戰斗是秘密進行的。只到倆人打完後我們才知道。具體打的有多慘烈不好說。那天下午他們相互攙扶著回到我家時,把我母親嚇暈過去了。衣衫襤樓、頭臉全是血。本來小姨夫是住在大姨家的,這場戰斗後也住在了我家。而且倆人有了停戰協議。等小姨的病好後再戰。相互撂下話,不把對方的屎從眼角打出來才怪呢!

小姨的病日漸嚴重,晚上都疼的徹夜不眠。小姨夫和小舅舅堅持做手術,可小姨不同意。她說能捱一天算一天,自己實在不想再挨刀了。

一個多月後,已經坐不起身的小姨卻突然嚷著要做手術。並讓小姨夫回新疆把表妹接來。讓小舅舅回去把舅母和表弟也接來。她要所有的親人陪她做手術。

在小姨夫和小舅舅離開的幾天里,我一直獨守在小姨的身邊。她次睡前總要攥著我的手,她怕一睡不醒。早晨小姨的病能輕松點。話也稠。可以進些食物。小姨不能吃任何帶油星的食物。只是一碗白粥,也要我一口口喂。她顯得很享受,吃一囗總會幸福得輕笑一下。不是每次都能順利吃完。有時到一半又都嘔了出來。

吃完飯後,我就陪小姨說話。小姨說她有很多話,不說怕沒機會了。我說︰不急小姨,一輩子呢。小姨問我︰盼兒,你媽說你在外面打工時還寫文章?一听我就笑了,母親總認為自己的兒是最好的。我不過在煩悶時胡亂寫點,毫無氣候。可她老人家就認為自己的兒能耐大了。我說︰我媽吹呢,她不賣派(方言炫耀的意思)自己的兒就牙疼。小姨竟笑了聲︰你個油皮狗,有這樣說媽的。小姨說你如果真寫可以寫咱家,咱家象個故事、更象個傳說。你們小輩們不知道很多事。大家都在保守一個秘密,沒人願意說破。我現在到這份上了,想著也可以說了。我不想把它藏在心里帶去墳里。說來就等于把它扔了,因為這些事熬了我一輩子。可能你听了也會去保密,不是因為它是秘密,而是因為這是塊陣地。是你姥爺、姥姥建立起來的陣地。沒人願意失守。

下面就是小姨講的這個故事,這個傳說!

姥爺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十七歲時成的親。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早婚早育在農村還是很普遍。因為姥姥過門時才十四歲。第一上在洞房里倆人就干了一架,原因是後來姥姥告訴人的。按風俗新婚之夜必須撒床,就是用三味干果——花生、棗子、核桃撒在床上。寓意頗多。寓意一,花生棗子是早生貴子,核桃是生活合合美美日月滔滔不盡。寓意二,花生棗子就是一兒一女花著生子。花生棗子是直接扔在床上,核桃卻不是,而是盛在一個碟子里放在床中央。核上碟下,稱為床上碟核,暗指「疊合」(方言男女之事)。可是他們二人入了洞房後,完全辜負了家人的心意,更不知**一刻值千金。他們坐在床上分起了撒床干果。姥爺認為在自己家,他要多分。姥姥不同意。說我過了門,是你媳婦也是這家人。賊偷東西讓人發現了,都是見面分一半。何況現在是在咱們的新房,必須平分。倆人意見不統一,姥爺就以男人的強勢,采取了霸道措施——搶!分干果發展成了武力沖突。

姥爺打破了姥姥的鼻子,但是他並沒有取得勝利。勝利屬于姥姥。因為姥姥不但撓破了姥爺的臉,還咬破了他的手,最後咬住姥爺的耳朵不撒口。是姥爺討饒才罷休。倆人的武力沖突是無聲進行的,所以當家人並沒有發現。直到了第二天早晨,去堂屋給老人家請安時,倆人的外傷才讓事情敗露。由于新婚之夜一役姥爺敗北,導致他一生在姥姥跟前俯首帖耳。

姥姥是十八歲時開的懷,生了一個男娃,三月後夭折。當時村里人勸姥姥,那根蔓上不開一兩朵荒花。再說那年月死個娃還不如死個貓狗心疼,哭幾聲罷了。十九歲又生了一個女娃,沒滿月又夭折。連損二子,姥姥整日以淚洗面。女人坐空月子本來就傷人,你想想,十月懷胎苦,一朝分娩痛,到頭卻是一場空。姥姥的身子一下就垮了。

經過幾年的調養,二十二歲那年姥姥懷上了大姨。為了保住這個娃,姥爺跑遍了周邊的廟宇寺院求神許願。並在娃沒生就拜認了三個干爹三個干娘。黃天不負有心人,大姨過了周歲安然無恙。接著二姨、我母親、四姨、五姨相繼世。雖然以後生的娃都無恙,可全是牝貨。姥爺又第二輪開始求神拜佛。第六個娃生了,還是個女娃——就是小姨。小姨生的那晚上,姥爺和姥姥抱頭痛哭了一夜。

第二天,姥爺撇下坐月子的姥姥門了。

十天後,灰頭土臉的姥爺風塵僕僕趕了回來。並神秘的告訴姥姥,他這次求到了絕世良方。听說是人家祖傳秘方。秘方上的藥倒是稀松平常,可藥引很怪。一縷男人頭發;二錢產炕土;三盅童子尿。男人發必須是家里多子的男人發,名為借血,發是血之稍嘛!產炕土,那時生娃都在自家炕上。撤掉黃席,所以女人生產時的血就會滲入炕面。但必須是生男娃的產炕土。名為換根。童子尿當然就是男娃尿,名為洗路。三味藥引中,易得者是童子尿,次為男人發。雖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但找交情深厚的是可以求得捐發。最難得是產伉土,其名換根,是人很忌諱的事。因為一旦換根成功,就預示著那家兒孫受損。這雖然是無稽之談,可人們往往信得就是無稽之談。姥爺為得產炕土,平生第一次做了回翻牆盜戶的人。他乘那家人在地里干農活時,翻牆進去撬了人家的門。那是村里最奇怪的盜竊案,因為主家門被撬了,可沒丟絲毫東西。那家根本沒發現姥爺產了他們的炕土。

按照醫囑先服一付,懷孕後再服一付,保生男娃。那神醫打了保票,如有差池,他就穿花衣坐著尿。所以當姥姥再次懷孕後並服了藥後,姥爺心里是傻子制百斤稱——放一百二十個心(星)。得到如此可靠應承的姥姥娘更是心花怒放。在臨產時早早過來等小外孫的世。響亮的嬰兒哭聲從產房傳時,姥姥娘竟然熱淚盈眶,說︰听听,這男娃的哭聲都比女娃好听。(我們那兒的風俗,女兒生產親娘不能入產房。)可是一會兒,接生婆和姥爺來,姥爺只叫了聲︰娘啊!就放聲大哭。明白過來的姥姥娘一下子就癱坐在了地上。

接生婆是姥爺的三嬸娘,她可是見多識廣。她說我看女子生娃時的順當和娃的身骨,再生應該還是女娃。(據說有經驗的接生婆可以從這些判斷後面生的娃的性別。)三嬸娘的這話使正在痛哭的姥姥娘和姥爺絕望了。姥爺用頭和牆比起了軟硬。三嬸娘又說,有個法,但要你們願意。倆人一听馬上止哭,同聲異口問︰啥法?三嬸娘說︰換,其實兒女就是一層皮,只要有個傳宗接代的,不負了祖先。換來的兒也是親的。姥爺當即表示同意。只要有兒還在乎其他。姥姥娘說︰這事要密。三嬸娘說︰這個自然。她說北山後面杜家灣有戶人家,已經生了四個男娃了。盼個女娃。可是上月領媳婦來預請她接生時,她看女人肚子尖尖,估計還是男娃。那家日子不好,只要許些糧食,換娃問題不大。箅著他們也是這幾天臨產,到時我和他們合計一下。不過你們這兒得對外說生了男娃。這樣瞞天過海,娃長大了都不會知道。

姥爺是什麼都答應,又怕人家生女娃。三嬸娘說,只要想這樣干,這家不成,可以再找另家。我人活絡,多跑跑路一定能尋的到。可憐見的,難道嬸娘看你絕戶不成。姥爺一下跪在了三嬸娘面前說︰三嬸娘,你這事給兒做成了,你就是兒的親娘。

村里人都知道姥爺生了兒子,見面就道賀。當時姥爺心里是五味具全。同時他也體會到,對于一個莊稼漢來說,兒子,不僅僅是傳宗接代,更是一種體面;一種榮耀。從別人的道賀里他看到了尊重。他腰桿筆挺,別人說︰韋淮(姥爺的名)喜得貴子,恭喜!他就謙卑地說︰同喜!同喜!以前生了女娃,尤其到第五個,第六個時,娃生幾天了他都不敢出門。門後,他躲人,人也躲他。實在踫上了,人家挺難為地說︰韋淮,下一個,下一個一定是男娃。自己也尷尬地說︰但願吧!

五天後,三嬸娘帶來了喜訊。那家果然生了個男娃。而且已經談妥了換娃。不過人家提出要五百斤小麥。姥姥娘說,這年月小麥比金子都貴重,最多三百。可姥爺一口答應了,五百就五百。不過兩家大人必須具結發誓,自娃交接後,老死不相往來。當時家里沒有那麼多小麥,姥爺就連夜挖了埋在院里,老輩人留下的銀圓,趕到縣城換來了小麥。

這事可以說做得是天衣無縫,姥姥家就姥爺、姥姥和姥姥娘,余者一概不知。三人定了口風,在心里嘔爛,死後帶進土里。三嬸娘,姥爺給了五十個銀圓。三嬸娘說︰兒啊!你放心,這事在我這說破了,臨死前我就學驢叫喚。

有了兒子的姥爺,人前說話氣足;人後干活勁大。正應了那句俗話︰兒是精神錢是膽。當然小舅舅自小就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從小到大,生活再不好,小舅舅沒吃過一口粗糧,穿過一件舊衣。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姥爺是如何疼愛這個兒子。生產隊有個柿子園,那時公家的東西誰也不敢隨便動分毫。柿子熟了,還沒開園,小舅舅卻要吃柿子。姥爺先撐著老臉去討,沒討來。晚上就去偷,讓園里兩條看園狗把腿肚子都咬穿了,沒偷來。他竟然拖著簡單包扎的傷腿,行去縣城買了回來。不過讓人想不透的是,姥爺如此溺愛小舅舅,他竟然沒有被寵壞。

小姨比小舅舅大兩歲,等小舅舅到了五六歲,如果家人去地里干活,照看小舅舅的便是小姨。青黃不接時,家家戶戶的小娃們下午都提個小籃子去苜蓿地里剜苜蓿芽。既是菜也當飯。苜蓿是生產隊牲口的草料。隊里是禁止剜的。所以家人派小娃去,看苜蓿的人拿小娃沒法。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的娃們,睜著大眼看著他,他就心軟了,說︰剜吧!少剜點。

姥爺識字不多,老人們亡故的又早。所以給兒女們起名都是他自己應時應景起的。大姨生在早春,取名杏花。二姨也生在春季,取名桃花。小姨生在秋季,本垓叫菊花,可姥姥叫喜菊,所以小姨就不能叫菊花了。姥爺想到秋季是苜蓿二茬花開時節,但又不能叫苜蓿花,哪里有加姓四個字的名。邊給小姨取名叫苜蓿了。

小姨剜苜蓿芽一般是不帶小舅舅的,怕磕著踫著。可小舅舅一直纏磨她,讓帶著她。在小舅舅上學前的那年春季,小姨第一次帶小舅舅去了苜蓿地里。小舅舅的乳名餞,叫叫花,討飯的。當時很多男娃的乳名都餞,什麼來狗、狗蛋、毛蛋,還有夸張的叫狗球、球球。起賤名是家人疼惜自家娃,說是賤名好養活。那天對于小舅舅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天,他和小姨夫有了第一次戰役。小姨夫名叫熊蛋,和小姨同歲。他特別愛欺負小姨,小姨說長大後她問過小姨夫,為什麼從小就愛欺負她?小姨夫說︰你的臉咋就那麼白,我一見就想模,又不敢。只好故意欺負你了。小姨夫的這個說法我很認同,因為我就是那樣。見自己喜歡的女孩,總不敢正面接觸。而是找茬和人家抬杠。不過比起小姨夫的早熟,我就望塵莫及了。

那天在苜蓿地里,小姨夫又欺負小姨,並帶上了小舅舅。說︰哎呀!叫花子和苜蓿菜,真上路。小姨對小姨夫的挑釁只是扔給他個白眼球,啐口唾沫,罵他不要臉。小姨夫不惱,只是歡快地笑,笑完還說。小舅舅就不依了,罵小姨夫︰熊蛋,你狗日的。小姨夫听著罵,回了句︰誒,你個碎松,還是個騷皮。小舅舅是個愣主︰你大,你媽都是騷皮呢。小姨夫就惱了︰碎松,你敢罵我大我媽,我把你拾掇了呢。倆人就干了起來。小舅舅不是小姨夫的對手。小姨不可能袖手旁觀,雖然以前對于小姨夫的挑釁她不過多計較,可是打小舅舅就不一樣了。小姨撲上去,小姨夫說︰我不和女娃打錘(打架)小姨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你和我打我撓你,你不和我打我也撓你。那天小姨追小姨夫在苜蓿地里跑了幾個圈。小姨夫對小舅舅說︰叫花,你娃小心著,等哪天我把你一個人堵住,就弄死你娃。當時小舅舅的鼻子已經給打破,還在流血。可肉爛嘴不爛︰你媽皮,我也弄死你。

小舅舅受了傷,回家後小姨挨了姥爺的巴掌。本來姥姥還要打小姨,可她急著找小姨夫家,說︰苜蓿,你等著,看我回來咋收拾。就怒沖沖找熊蛋他大和他媽去了。姥姥找去只是一時之氣,未必就要興師問罪。可是到了熊蛋家門口,卻听見熊蛋媽在罵熊蛋︰你個小雜碎,你吃飽脹的,惹誰不好,去惹那個‘背斗系’(指獨苗,是個詛咒的話,因為背斗系是繩易斷)。他媽那個瘋狗不吃了你娃。道火索點燃了,倆女人先打了一陣,就翻著祖宗十八輩罵。那天姥姥是大獲全勝,她不但撓破了熊蛋媽的臉,還把對手罵得在屋里不敢聲。姥姥不依不饒直罵到天黑才收兵回營。可能是戰斗勝利,姥姥回來沒有打小姨。可小姨因為小舅舅挨了打,記恨起了小舅舅。「你個碎松,害我挨打,不就是個帶把的嘛!好,他們打我,我就讓別人打你。」這個別人最合適當然是小姨夫了。為了制造機會,小姨偷了一個雞蛋賣了五分錢。當時小姨上學了,放學後她故意給小姨夫說︰熊蛋,你敢打我們叫花,看我媽不撕得吃了你。她這是激將法,小姨夫果然中招,說︰只要踫上,我照樣打。小姨說︰我不信,吹啥呢,等一下我們叫花去商店買東西,看你敢動他根毛。小姨夫說︰好,我就去商店門口等他,看我敢不敢打他。小姨急急忙忙跑回去,姥姥、姥爺都在家呢。她對小舅舅說︰弟,你過來。姐給你折了個紙飛機。小舅舅過來拿紙飛機時,她低聲對小舅舅說︰弟,姐揀了五分錢。給你吧,拿去買糖吃。小舅舅說︰媽不讓我出去。小姨說︰你把紙飛機飛到門外邊,去揀飛機不就去了。媽發現不了。小舅舅得計,雀躍著玩起了紙飛機。幾下,紙飛機就飛了門外。當小舅舅連蹦帶跳地跑大門,小姨暗想,瓜松(傻子),挨打吧你。小姨在家坐了一會兒,就後悔了。萬一熊蛋打手重了咋辦。就對姥姥說,小舅舅去咋沒回來,她去找。也追了來。還沒到商店門口,就看見熊蛋正騎在小舅舅身上打呢。她撲上去推開了熊蛋,拉小舅舅走。小舅舅還要打。小姨呵斥︰你打不過還鬧。小舅舅就哭了,說︰姐,你看,糖都弄髒了。他把兩個髒的自己留下,三個干淨的給小姨。哽咽著說︰姐,你吃這三個,我吃這兩個髒的。小姨說,當時她一下就哭了,撲上去就撕熊蛋,由于小姨夫不還手。他最後是帶了幾處傷落荒而逃。當然了,一會兒,小姨夫他媽就帶著他打上了姥姥的家門。

這件事對小姨的觸動很大。她既知道自己多麼愛弟弟,也知道弟弟多麼愛她。因為幾個姐姐偷雞蛋換了錢買東西,都是吃獨食。

小姨和小舅舅統一了戰線,一致對外。可她不能老在小舅舅的身邊。加之小舅舅也上學了。他和小姨夫踫面的機會多了。仗也打得勤了,因為一見面就打,雙方的積怨越來越重。不過在小學之前,失敗的總是小舅舅。所以次小姨在他們戰斗完後,還得和小姨夫打一架。小姨夫在小姨面前一直處于被動,從不還手。這樣的戰爭狀態,在此輸贏的情況下保持了平衡。可是,上了初中後,情況慢慢變了。當時小舅舅已經和小姨、小姨夫同級。本來是小舅舅低他們兩級,可小舅舅人靈,小學一級沒留,到了五年級就追上了他們。

上初中後,一直讓姥姥發愁不長個的小舅舅,個子猛竄。人說身大力不虧,在初二的第一學期開始,他第一次把小姨夫壓在身下打了個落花流水。為了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小姨回家向幾個姐姐人借了幾塊錢。買了一瓶小燒酒,半斤花生米。在村東的河灘上,倆人差點喝醉。

小舅舅是越戰越勇,小姨夫卻節節敗退。多年形成的戰後慣性,每次小姨還是會去找小姨夫算帳。小姨夫的情況就愈加敗落。幾乎不敢和小舅舅一塊上學放學。課間上廁所也得觀察小舅舅是否在教室才敢去。因為小舅舅常在廁所堵著收拾他。對戰況了如指掌的小姨這時同情起了敵人。從以前的戰後興師問罪,變成戰後安撫安慰。發展到後來泄露軍情。小舅舅又時糾集同學在放學的道上埋伏。小姨就偷偷跑去告訴小姨夫,放學別走那條道。聰明的小舅舅很快發現有人走漏了消息。他問小姨,估計是誰做了叛徒?小姨說︰不可能有叛徒。

初中畢業前夕,小舅舅又在廁所收拾了一頓小姨夫。在收拾時從小姨夫的口袋里掉一個綠色的發卡。當時小舅舅還嘲笑說︰怪不得你成了個軟蛋,原來想當女人。

第二天的下午,那個綠色發卡就出現在小姨的頭上。小舅舅看見了,就問哪兒來的?小姨說自己買的。小舅舅說︰姐,沒想到,你叛變了。你被敵人收買了。那天下午小舅舅和小姨生氣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草根七題最新章節 | 草根七題全文閱讀 | 草根七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