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志 第四十五章 當一次**才子

作者 ︰ 文舟

()第四十五章當一次風流才子秦風暗罵,寶慶公主你這死狐狸,莫不是要玩死我。原來叫我來參加這個什麼儀式,就根本沒有安過好心。一扭頭,禮官已經捧著金筆候在一邊了。若是秦風伸手拿筆,便是他覺得天下才子說得都不好了。秦風只好一面沉思,一面拿起金筆,手懸在空中。眾人只道他正在苦思匾額,誰知他其實是在想,這金筆到底咋用?文修魄,武練氣,試著用些魄力進去,突然金筆在空中滴出一個大金點兒,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秦風干笑了一下,又隨便揮了揮,在空中拖出幾個涂鴉一樣的筆道,大殿前一片死寂,人人都意識到,這廝原來在試筆……秦風揮袖將那些字抹去,突然深吸了一口氣,氣魄大增,揮毫在空中寫下四個大字。「建極綏猷。」所書正楷落筆工整清晰,毫不拖沓,氣勢浩大磅礡,書寫卻又極快,一氣呵成,筆劃間有生生不息,浩氣綿長之感。在場不乏書法高手,見到這幾筆都驚呆了,這是從未有人寫過的書法,自成大家,不屬于任何一派。那字體連綿如同龍舞,正是秦風以前臨摹字帖最擅長的神龍體。這四個字是故宮太和殿匾額上的字,乾隆寫的,秦風心道,用了那麼多年,總是沒錯。一時間嗡嗡聲四起,不停有人念著這四個字,仔細品味字中含義。這四個字穩,穩到無從推倒。沒有霸氣的稜角,卻覺得再也沒有什麼感覺可以超越,因為這才是皇道的感覺,一個已經統一天下的君主坐擁天道才能揮發出的氣概。所謂傳祚無窮、勵j ng四野的話原本感覺也很霸氣,現在卻在這樣的四個字面前顯得非常枯燥,像個還未成事的人才會說的大話。秦風瞅了寶慶公主一眼,大聲道︰「君臨天下,建立雄偉強大的國家;安撫海內的藩屬,創萬世之功業。為君者,上須承天而建立法則,下要撫民而順應大道。此謂,建極綏猷。」他說這些的時候,還硬挺著,站得筆直,從頭到尾也沒有行過一個禮。但是他此時闡述的乃是「皇極」,沒有一個人會覺得他無禮。青帝眼神大亮,仔細品味秦風所說的話。慶雲公主也頻頻點頭,四個字有中正平和的意境,符合她尋求內心寧靜的感受,又將皇道的神聖使命說得清清楚楚。與青帝交換了一下眼神,都不約而同點了一下頭。慶雲公主起身道︰「好!就用建極綏猷!」登時場中歡聲雷動,無數人的目光此時已經由嫉妒變成了佩服。尤其是東海十四族,這個秦風天知道哪里來的,但是給東海人爭了臉啊。這樣的才華,難怪人家可以在寶慶公主身邊持掌儀仗。司天御史斗魁高聲道︰「東海秦風,御前領賞!」大袖一揮,四個金光大字便被引到一邊早已準備好的匾額上,抬至御前近觀。如果主子們看得中意,便會用璽,這匾額便可以真的掛上去。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除非是書法大家的筆墨,當權者都不喜歡頭頂掛別人的字,更喜歡自己來寫一遍。只見青帝和慶雲公主都對著那字微微點頭,一起拿出璽印來,蓋在正中。青帝蓋的是雲蒙的國璽,慶雲公主蓋得卻赫然是東海國的國璽。滿場震驚,東海國的國璽居然也被帶到了雲蒙麼?難怪堰城的規制和禮儀都按照國禮的標準啊。國璽在手,慶雲公主這個死了老公的寡婦,便是名正言順的監國太後啊,地位和東海國君是等同的。一匾兩國璽,這是何等殊榮!許多人已經開始回憶秦風寫字的手法,相互探討起來。更有人趁著這個還能見到匾額的難得的機會,開始臨摹那種字體。有人接過秦風手里的儀仗,將他引到御前兩丈。寶慶公主手持酒壺,斟了一杯酒。但見白玉凝脂,蘭花輕挑,金盞瓊漿,杯中倒影出寶慶公主的倩影。這酒不用喝也不用聞,只消看一下就醉了一半了。秦風躬身去拿酒杯,心道,哼,老子如今也叫才子了。寶慶公主突然收手道︰「秦風,你說這殿叫什麼殿好?」秦風伸手接酒杯卻接了一空,差點兒一頭撞在地上,心里把寶慶罵了一百多遍,你還有完沒完了?還得一臉恭順,低聲道︰「公主,這樣的大事怎麼輪得到小人說話,還是……」寶慶公主卻道︰「不行,你只寫了匾額,沒有對聯,怎麼算完?若不把殿名、門聯、對聯都寫了,這酒就不給你喝。」秦風干瞪眼,你不玩死我不算完麼?寶慶公主卻是自有打算。這事情她想了好幾天了,怎麼收拾秦風。之前玉玲瓏曾跟她說過,秦風所寫的《鯤鵬志》乃是一等一的才華。既然如此,當眾為難一下,若真有本事,那便是憑本事出名了。既然玉玲瓏說他有才氣,那麼秦風就算說不好,也不可能說不出。當眾為難折辱他一下,也就出氣了。誰知秦風寫出建極綏猷四個字來,大放異彩,比她想象中要厲害得多。最可氣的是,秦風還專門盯著她的眼楮當眾說話,那簡直便是在說「你難不倒我!」。她心里反而不痛快,起了心思,要為難秦風到底。天下才子嘩然,寶慶公主耍賴皮,若不是跟這個手下很熟,對他的才能有著遠超過他人的信任,便是誠心耍賴,刁難那秦風。但是總歸,寶慶公主耍賴這個熱鬧不可不看,當下大殿前一千多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伸著頭,有的盼秦風丟人,喝不到酒也拿不到定海珠,有的高聲叫好,給寶慶公主幫腔。忽然寶慶公主身邊站起一人,赫然是雲蒙太子殷洪,高聲道︰「今r 普天同慶,有何不可!拿筆來!」手捧金筆,向青帝和慶雲公主都躬身施禮道,「皇兒隨興了。」意思是好壞姑且不論,這一次就讓大家都高興吧。青帝和慶雲公主都點頭應允,寶慶公主的舉動實屬意外,帝尊不好說話,殷洪是太子,正是由太子出面最好。大不了不用,回頭改讓御史們去寫。只是寶慶公主未免太看得起自己這個舉旗的了吧?天下才子都安靜下來,看著事情的進展。這個對聯乃是一副大殿兩側的門聯,側聯,一副殿內大匾下的隔扇聯。這是三副對聯啊!最可怕的是,若是眼前只有一帝也就罷了,青帝和慶雲公主都在眼前,究竟以何為尊?東敖西進,這個場合古來未曾有過,過分討好了青帝,便自然會惹得慶雲公主不滿,由此便是暗種禍端啊!滿朝文武自忖沒有一人敢寫。要當著這個場合寫出,不要難死人啊。此時方才感到,寶慶公主將這個燙手的事情丟給了一個叫秦風的人,當真是大大的恩德。若是突然被指到自己頭上來寫,只怕仕途x ng命登時不保。各位聰明的大學士想通了這個關節,登時都滿頭大汗,望向秦風,心道,你一定要給力啊,不然就會變成讓我們來寫……秦風咬牙切齒接過金筆,寶慶公主還在那里說著︰「秦風,你可要好好寫啊。要當作自己家過年那麼認真,不要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上不得台面,丟了我的臉。」她這話遠處殿前听不到,近處的文武百官卻都听到了,聞言大驚,敢情寶慶公主還嫌自己手下這秦公子不夠認真麼?難道還有人在主子面前不賣力的?還敢寫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不是找死麼?秦風暗罵道︰「你真不拿我當外人啊!」腦子一片混亂,故宮里寫得都是什麼來著?那四個字好記,那些對子可是難記得很。皺眉苦想之際,華龍珠一震,神魂便似是重新游了一遍故宮,歷朝歷代無數帝王宮殿所掛的每一幅字都逐一瀏覽了一遍。秦風雙目圓睜,龍息暴漲,手中金筆豪光大作。只見他望了一眼大殿,抖手寫下「太和殿」三個大字,左右開花,左側︰「凝鼎命而當陽,聖同符r 月。」右側︰「握干樞以御極,泰階共養皇需。」字字大氣磅礡,為宏偉的大殿平添皇者之氣,厚重、威儀而不張狂,將r 月與民眾放在兩邊,皇道放在正中,加上「太和」二字,令人感受到一種萬眾仰慕的境界,從心底感到尊敬。文武百官、雲蒙和東敖的才子見到這些字,都已經驚呆了。秦風頓了頓,繼續寫側聯,左側寫︰「紫極正中,四海雍熙廣運。」;右側寫︰「青陽迎左,千門雨露皆新。」青帝和慶雲公主見了都瞬時大喜!青帝為紫極正中,慶雲公主是青陽迎左,正好將兄妹二人復雜的關系說得恰如其分;四海雍熙廣運,極為符合青帝的雄心,又不顯得野心狂妄,而千門雨露皆新,歌頌慶雲公主將東海十四族帶到禹都是帶來了一片新氣象。秦風又走到大匾前,在「建極綏猷」四個大字兩邊寫下兩行金光大字︰帝命諭令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祈望厥寧。這兩句話是說,帝王統治天下,這是一件艱難的事,百姓怎麼能不敬呢?上天之心眷顧純粹j ng一的美德,永遠保佑著它,願天下長享太平。「建極綏猷」是字字天威,將皇道的責任說得無比重大,這兩側的對聯卻是無比體恤皇家的苦勞,祈願天下蒼生都來保佑祝願。普天之下人人都想著彰顯天威,跟在皇帝身後威風,有事就說帝王不好,是昏君,官員是貪官污吏,會有幾個人真心為皇家的辛勞來真心祈願?一瞬間,文武百官都感同身受,仿佛幾百年來的辛勞沒有白費,終于有人說一聲「祈望永遠保佑」這樣的貼心話,登時熱淚盈眶。斗魁老大人望著這些字,突然眼中流出豆大的淚水,撲到在御前大聲道︰「皇上,公主,這字寫得好!恕老臣忘形,就用這個吧!」太子殷洪為首,帶著文武百官,都齊聲念道︰「帝命諭令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祈望厥寧!」殿前上千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都大聲跟著念道︰「帝命諭令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祈望厥寧!」一時間,聲音化作洪流,一波一波傳到岸邊,四野百姓、軍士听到聲音,萬眾高呼︰帝命諭令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祈望厥寧!聲音化作無以倫比的祝願,排山倒海回蕩在慶棲海上空,經久不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祖龍志最新章節 | 祖龍志全文閱讀 | 祖龍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