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龍志 第四十四章 誰能為金殿題名

作者 ︰ 文舟

()第四十四章誰能為金殿題名儀仗隊進入城中,岸上百姓爭先恐後將錦鯉放入水中,隨波游進慶棲海。但見頭頂一片清澄的碧波,錦鯉成群游過,投影在潔白的細沙上,一片瑰麗吉祥的景象。東海各族遠道而來,看得嘖嘖稱奇,頗為感動。秦風暗道,玉白大少爺當真有點兒張藝謀的才能,是個鼓搗大場面的高手。不光是東海族,岸上百姓俯瞰水中彩虹冰堰,群鯉粼粼穿梭,波光中遙望宮殿,都是看得如醉如痴。忽然有一頭大青龍從海中飛起,背上的人手持金光閃閃的聖旨,對岸上宣旨道︰「青帝有旨,四方名士,舉子才人以上,可以入殿朝覲龍顏,祝獻吉祥,共慶同樂!」登時歡聲又是雷動,那就是說,有功名在身的人就可以靠近了去看寶慶公主啊,說不定一展才華之後,便博得寶慶公主的好感,從此一步登天……就算沒能給寶慶公主留下什麼印象,借機參觀一下堰城大殿也好啊,以後估計沒機會了。登時人群里到處都是人在高喊︰「我是才子!」「我也是!」衛士逐一檢查登龍牌,將人放入城中大殿。那殿中廣場寬闊,正殿還未提名。青帝和慶雲公主兄妹團聚,攜手坐在大殿前。文武百官、皇子嬪妃都各按身份坐在相應的位置。寶慶公主坐在左近,身份地位超然,無人可以和她平坐,便是雲蒙皇太子殷洪也只能陪坐在下首。此刻東海名士與雲蒙才子齊聚廣場,分左右朝拜,一派熙攘景象。不斷有人寫下吉祥詩篇,被司儀的大臣看上,便會叫道,某某才子御前祝詞一篇!那才子便可以一直走到群臣百官中間,直至御前三丈,進獻文字,吟誦詩篇。如果得到認可,便可以再靠近一丈叩拜,領取賞賜後退去。秦風暗中望了一眼青帝,心道這就是能和赤帝分庭抗禮的青黎之主,果然是隆威至盛,修為深不可測的霸主,舉手投足都是帝王氣勢。他此刻手持寶慶公主的旌旗立在大殿邊緣,正是位于中間的地方,所有進獻詩篇的才子都要從他身邊經過。一般能站在這個位置又舉著旌旗的人,便是族主最信任的代表,一族才俊。每一族都有俊彥子弟作為代表掌旗,秦風因為手持青雲旗的關系頗為引人注目。但是大家看的都是那個旗子,偶爾有人用妒忌的眼光看了看秦風,都撇撇嘴。秦風卻是仔細欣賞每一位才子的文字話語,雲蒙國和東海國都是泱泱大國,極重視文化。正所謂文可成龍,武亦可成龍。真龍崇尚的是一種境界,如果文采達到舉世流傳的境界,基本上都是可以自行修成真龍了。就算修為不夠,尚未成龍,朝廷有制度栽培特別有才能的年輕人,會給予很大程度的幫助。這些才子能被認可放入城中,便都是有功名在身或是很有名望的才子了。此番盛況空前,這些才子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開眼界的機會,能來的都來了。東海十四族的才子也都齊聚殿前,和雲蒙才子一起妙語連珠,盡顯風采。秦風也听得連連點頭,雲蒙好詩,東海好賦,這些才子望著美景,乘興作來,都是心思機巧的吉祥詩篇。忽然百官起立,司天御史斗魁又出班道︰「金殿尚無名,臣等恭請聖諭。」這是一個新殿落成的典禮流程,殿名留空,由君主來最後決定。而大殿的名字應當與正殿寶座上頭頂所懸掛的金匾相對應。要定下殿名,實際上應該先定下匾上的四個字。而這四個字要體現出君主的皇道,作為告知天下和對自己的j ng醒。青帝向慶雲公主笑道︰「堰城為皇妹所有,自然由皇妹來提。」慶雲公主卻搖頭道︰「昔r 武皇帝以‘普天同治’為念,乃是皇道之極,但自從洞淵之亂後九黎分崩,人心背離,豈不令人唏噓。今r 東敖十四族與雲蒙士子攜手共慶,令哀家無比欣喜。不如便請天下才子群臣共商,才合乎天道。」他們所說的話清清楚楚傳到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場中所有的士子、百官頃刻面s 凝重,都冥思苦想起來。為正殿題匾,這是何等殊榮,可比說些什麼漂亮的吉祥恭維的話重要多了。光宗耀祖,名揚天下,便在今r !禮官將這一決議高聲重新宣讀了一遍,寶慶公主卻朝著斗魁老大人招了招手,低聲說了幾句。斗魁面s 一變,走上台前,高聲道︰「中選者賜金萬兩,定海珠一顆!寶慶公主親自斟酒一杯,為座上賓!」此言一出,場中轟然躁動,這可是什麼都有了啊!黃金萬兩也就是個俗物,定海珠卻是東海國寶。傳說天柱崩塌時碎片無數,其中有許多諸神留下的寶物,都是無價之寶。定海珠便是其中之一,與定風珠、定火珠、定雷珠合稱「四象寶珠」,佩在身上,即便是沒有修為也可以發揮妙用。定海珠在手,入海不用懼水,普天之下只有一顆。對于文武修行來說,此珠都有極大的妙處。雲蒙和東海族都是水屬x ng的龍族為主,這珠子可以極大程度避免修行中受到自傷,穩定神魂,價值可想而知。這也就算了,由寶慶公主斟酒,為座上賓,這是獲得寶慶公主青睞的天大機會啊!不亞于中了狀元,這麼多人不都是為了這個來的麼?什麼叫風流才子,這就叫風流才子!秦風心道,寶慶公主定是故意的,剛到了雲蒙就要舉國的才子都為她瘋狂。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思?當公主很無聊麼?當下便不停有人題字,禮官捧著玉盤,托著金筆巡行在人群中,見到有人要題字就走過去。那金筆份量極重,有的才子修為全無,一模那金筆便漲紅了臉。就算拿得動筆,也根本沒有本事凌空題字,知難而退。有個雲蒙大儒題字道︰「德昭r 月」,筆力放出金光大作,修為不凡,書法中正平和,意境綿長,被眾人稱好。青帝和慶雲公主卻都微微搖了搖頭。秦風暗自偷笑,這人雖然有修為,卻不明白,剛才慶雲公主已經點過「普天同治」的理想,青帝更是想要稱霸天下的君主,怎麼會喜歡「德昭r 月」這種軟綿綿的道義。為大殿提匾額,說起來容易,實際上極難。四個字要說明統治者的志向、道義,這幾乎都是要靠猜的。猜錯了,那就大大不妥。所以不能說過于偏激的話,要保留余地,還要有皇家氣派,不能像是吹大氣,捧臭腳,要有為社稷百姓考慮的一面,不能純粹是皇上滿意,也得百姓認同,挑不出錯來。說起來,當真是難得要命。有個雲蒙年輕才子抬筆揮毫,寫下︰「傳祚無窮」四個字,書法雄奇,蒼勁有力,有為百姓謀福之意,又有突破疆域、諭令八方的暗示,登時博得兩位主子微微點頭。只見那才子劍眉朗目,正是雲蒙國年輕一代有名的才子雲正隆,當下博得一片彩聲。東海國不甘示弱,有個公子出來道︰「r 升月恆」,又有一個道︰「洪籌萬里」,雖然也有人叫好,但是都不算合意。一時間什麼「紫氣東來」、「威加宇內」、「隆德中正」都涌了出來。東海十四族畢竟比不了雲蒙全國各地跑來的才子,像樣一些的都是出自雲蒙國才子之手,這時便不免有點兒尷尬。秦風心想,這種事就應該叫夫子那樣的大儒來做啊。何必臨時起意,早該定好才是。忽然一個小王爺自人群中站出,頭戴金冠,器宇軒昂,揮筆道︰「勵j ng四野」,有勤勉為民,又有圖治天下之意。筆法有皇者氣度,霸氣外露。禮官特地高聲報了一下︰「皇四子殷祥!」青帝微微點頭,慶雲公主見是四皇子,也微笑表示嘉許。只是她是女子,掛個如此硬氣的牌匾在頭頂,有點不倫不類。四周附和叫好的人不少,畢竟是皇四子嘛,怎麼都得捧捧場。秦風瞥了殷祥一眼,心道你不是在纏著玉大小姐麼,昨天還「玲瓏妹子」叫個不停,怎麼今天這場合你也不落下。殷祥本來在得意,突然瞥見他站在殿前,不由得神情一變,有些心虛。秦風更覺得他好笑,在寶慶公主面前認不出來的人。大殿前熱火朝天題了一陣,雖然頗多妙語,但人多口雜,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漸漸地,也沒有人敢出來寫字了。慶雲公主笑著向寶慶公主征詢道︰「慶兒,你覺得哪個好?」寶慶公主一直百無聊賴端坐在那里,似乎顯得對哪個都不感興趣,突然道︰「秦風,你說。」秦風本來正想偷偷打個哈欠,差點兒給噎死。瞪大了眼瞅著寶慶公主,如果不是寶慶公主剛剛喊了他的名字,這舉動就會被當做「大不敬」,當場拿下。滿場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過來,幾乎要把他當場點燃。就連青帝、太子、東海後都在看著他,這不是要他的命麼?所有的人都在想,這人是誰?雲蒙的才子官員都認為他是東海的貴族,寶慶公主的親信侍衛;殊不知東海子弟也在猜,這小子哪里來的?秦風現在穿著東海族的衣服,手里持著寶慶公主的儀仗,自然算作是東海人。太子殷洪打趣道︰「方才東海族也太謙虛。原來才子不在殿前,乃是在玉階之上,龍圖之下。」文武百官乃至青d d 笑了笑,能掌旗作為一族代表的,自然是族中才俊子弟,修為還在次要,才華、血統才是首選。這個小伙子能掌青雲旗,那肯定是敖氏子弟中的佼佼者了。秦風本來也沒太在意那些人說些什麼,也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時便懵了,忽然又听寶慶公主悠悠道︰「你若是覺得他們說的都不好,你就也寫一個來給哀家看看。」原本還有些議論,頃刻間鴉雀無聲,寶慶公主言下之意,她認為她這個親信的才華比在場的人都強。便是青帝和慶雲公主,都向著秦風投來了好奇的目光。若秦風不能讓人心服,豈非拿天下才子開玩笑,那麼寶慶公主的話就顯得有些冒失,有失皇家氣度了。寶慶公主似乎一點兒也不覺得不妥,當眾道︰「若是丟了我的臉面,休怪我罰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祖龍志最新章節 | 祖龍志全文閱讀 | 祖龍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