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時空越 第6章 第361章 殿前太尉

作者 ︰ 月林深

高俅听出弦外之音,但不敢動問,只是面情惋惜道︰「微臣只想王爺統兵天下,鞏固國威,安泰社稷,加強民生!」

薊王略微搖頭道︰「父王畢生勞心勞力,現在緩和下來,竟覺性情疏懶了下來,移情武學中,只想深悟**,感懷天地!」

高俅急忙抬手道︰「微臣恭祝王爺悟通大道,法力無邊!」

薊王點頭道︰「想不到天子性喜書畫,擅愛詩詞,于政事上有些疏懶。朝中一切事體,你須俱細知悉,告知本王,知道了嗎?」

高俅答言︰「微臣謹遵王命!」

薊王微笑點頭道︰「本王看你有如此成果,善知事體,也是欣慰。你好生回去,自行勤瑾職事吧!」

高俅躬身道︰「微臣謹記王爺尊言,定會盡忠職守,鞠躬盡瘁。微臣告退,定會常來敬拜王爺尊顏,聆听王爺教誨!」

薊王擺手道︰「路途遙遠,不必常來!」高俅答個「是」字,恭敬退出院子。剛即出院,面上浮起得意之色,心頭竊喜難說。薊王繼續彈子走棋。

東京城,皇宮寶殿紫宸殿上,文武百官錦衣堂皇,持節站立,兩班齊整,直待天子駕座。

果然鳳閣龍樓,有祥雲瑞氣;旌旗微展,劍戟挺立。皇家威嚴濃,朝廷氣泛足。

高俅官衣襯體,面色浮動喜色,站在文武大臣居後之位,雙目緊盯高殿龍位,心浮意動,暗中得意。

淨鞭三響,文武齊候,殿上高宣︰「皇上駕到!」果見天香影里,珍珠卷簾,黃金殿金輿現出,鳳羽扇開,天子玉簪珠履,錦繡龍袍走了出來,御駕扶座。

兩班文武齊齊下跪,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天子鳳目龍顏,十分尊榮,抬手道︰「眾愛卿平身!」兩班文武續呼︰「謝皇上!」齊齊起身。

高俅 眼看去,皇上龍眉鳳目,面目美好;面容淡笑含威,雙目掃視眾臣,十分儀容姿態,高高在上。

當有殿官宣旨︰「目今天下隆昌,萬事和泰,惟天都之外,生不法亂民,無視綱紀,聚練兵馬,以擾國之法度,恐養之成患,務須清除。朕膺昊天之眷命,今擢高俅升任殿前督太尉一職,身總軍政,參謀軍事,務須恪盡職守,安泰社稷。即日重整京都軍務,勤練禁軍;嚴申軍令,挑選良將,籌備戰馬軍械,養足士氣,可出天都剿除法外之民,保國安民,令軍民和合,顯天威之無窮。高俅上前領命!」

高俅躬身走出,在殿前跪下,口呼︰「皇天眷命,統馭萬方。臣高俅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定當恪盡職守,勤謹至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嗯!」天子頷首,頗為滿意。殿官捧下符印,高俅雙手接了,再拜叩頭。眾百官面面相覷,臉色頗為訝異,面有難色,直面面相覷,心下不解,但絲毫不敢言語,心下各自盤算。

高俅再聲言幾句,起身侍立,心里激顫抖動,卻雙手平穩,緊緊抓著符印在手,覺天下雖大,雙腳盡可橫跨蒼穹了。自此榮華富貴,觀賞玩樂,自可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殿頭官接著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自有人出班奏事,高俅雖是表情自然,專注在朝,卻心下起伏難說,心癢難耐。

好不容易挨到退朝回府,高俅一人坐在深屋里面,手捧金黃符印,哈哈大笑。不時起身手舞足蹈,得意滿懷。想自此金殿站前,人前威風,陪伴天子,享用不盡了。

又想起從前浮浪街頭,吃喝耍騙,真是人微言輕,身窮身賤。吃了上頓不飽下頓,看了女人空咽垂涎;受人白眼,被人辱罵,甚至還遭**腳,被官府發配。

「唉——」高俅長嘆一聲,雙目放光,雙手負背,嘴角蠕動,「呵呵,如今我高俅——」走向屋門開處,放眼一望,方覺天光放亮,身輕體泰了——

這日,高俅官衣風采,披襖穿鎧,騎著高頭大馬,受一眾大小兵將簇擁,身後兵馬整齊,旌旗招展,齊步走出神武門,到御校場來。成千上萬的兵士披甲頂盔,槍戈林立;紛紛走動,百姓觀看。

到了校場,已是大隊擺列,兵馬陣嚴。各色兵旗招展,到處兵將等候。雖是人多,卻鴉雀無聲,靜靜悄悄,偶然戰馬攢蹄,仰頸長嘶。居中將台上豎著一枝沖霄拔地的黃漆旗竿,上有一面杏黃旗;又一枝紅旗竿,比那黃的短得一半,上有一面紅旗,大大書著一個「帥」字,都隨風蕩漾。

台上許多軍官,全裝盔甲,立著看守。那架子上許多鮮明雜色令旗,又有樂器金鼓。台下如意頂帳篷內,端坐著掌旗鼓的兵部尚書,旁邊無數人伺候著。

中間一條黃土甬道,從龍墀起,望過去杳杳茫茫的,直接到照牆邊。照牆上好似彩畫著五雲捧日。那時太陽離地,曉霧盡散。教場里十來萬大軍,毫不挨擠。

只說不盡那族旗耀日,劍戟如林。

眾將簇擁高俅到將台上坐了,看著校場大軍,將官喝叫「開操」。只見有人捧著令旗、令箭,站在將台上揮舞。將台下一連三個號炮響,鼓角齊鳴,兩旁十八座營門大開,馬隊當先,徐徐而出;到了界限,一聲鳴金,齊齊的收住。

又是三通鼓罷,將台上黃旗招,馬軍隊站在第一層;紅旗招,大炮鳥槍隊站在第二層;藍旗招,弓弩隊站在第三層;黑旗招,刀牌隊站在第四層;白旗招,長槍隊站在第五層。

十來萬兵馬共作五層,旌旗飄動。那陣的後面又有許多大 ,都是各營壓陣的大將,齊對殿上立著,只等號令下來。只見那黃旗忽地分開,那些馬軍隊潑刺刺分頭撤去,繞著抄到大陣後面去了,露出大炮鳥槍來;一聲號炮,紅旗往下一壓,陣後戰鼓催動,陣前槍炮齊發。那一片聲響,好一似地裂山崩。

只看得高俅點頭欣喜,意氣勃發。又是號炮響,將官令旗擺動,馬軍步兵俱各變陣,和著鳴金之聲,望著令旗變動,呼呼喝喝,沖殺練陣,刺槍拋矛。

馬兵隊亂蹄奔撒,長槍飛刺;騎士隊弓箭齊發,有如箭雨;步兵隊鐵牌滾刀,勇猛彪悍。再加旌旗招展,金鳴鼓響,端的兵威強烈,士氣鼎盛。看得高俅哈哈大喜,拍手聲贊。兩旁將領急忙聲和,附和夸贊,對高俅拋以媚眼,紛紛表示︰「兵威鼎盛如此,陣勢嚴整這般,都是全得太尉訓兵有方,整飭有序,亦連我等眾將也受誨頗多,大開眼界!」「太尉真是大有將帥之風,今日只是抽調小半軍兵來練就有如此氣勢,日後練那滿城兵馬,迎上皇觀閱,定會龍顏大悅,滿意嘉許!」「別說這十萬親兵了,太尉大才,就是統帥百萬軍兵,也不在話下!」「對啊,末將對太尉佩服至極,馬首是瞻!」

「呵呵——」高俅心花怒放,擺手謙虛道,「如此成果,都是眾將訓兵有方,練兵有能,高某定要奏過聖上,嘉賞眾將!」

一眾將領急忙拱手言謝︰「多謝太尉!」

個把時辰,看完兵馬操練,眾軍齊退,排列兩邊。高俅對身旁一將言道︰「前日挑選了不少熟通武藝,懂得戰陣者三十余人,即刻擂鼓比武,勝者各自擢升。」

那將官答聲︰「是!」令旗擺動,喝聲︰「比武開始!」鼓點砸落,號聲吹響,兩邊陣勢里奔出三十余騎來,皆來高台下對高俅聲喏已了,各自到闊地上兩兩相對,隨著大鼓擊落,眾馬奔蹄,木質的兵器開始交擊,比武激烈。

呼喝聲中,不時有人落馬,有裁判人劃定輸贏者,記上名來,呈給高俅。高俅看了,于中指其「楊志」二字道︰「此乃五侯楊令公嫡系子孫,三代將門之後,名喚青面獸楊志,乃關西大漢,听說武藝了得,勇猛異常,更是身懷大志,要報效國家,前日去本太尉府毛遂自薦。雖毫無兵職,閑散單身,但本太尉是愛才之人,就叫他暫來兵營居住,今日乘勢叫他演試武藝,叫眾人看了,如若果真有才,破格錄用,以可做軍中榜樣,鼓舞士氣。」

眾人都道甚是,稱贊太尉深具愛才之心,唯才是用,是眾將學習的榜樣。當有台上令官喝叫楊志上前參見,場中一人听得喝叫其名,打馬出眾,上前參見,跪地口呼道︰「小人楊志參見太尉!」

高俅頷首,看這楊志︰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相貌威武,口鼻正直。雙目炯炯放光,兩臂壯實有力。穿一領白緞子征衫,系一條縱線絛,下面青色間道行纏,抓著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挎著把祖傳鋒銳的楊家寶刀,提著條長木細桿槍。

高俅看這青面獸楊志身貌形段果真不是普通的人,定是常練武藝之人,心中早就躊躇如此大漢如若果真武藝出眾,定可尋他做一差事,便是前日在天子面前應承一下一件重要事體——乃青州慕容知府和濟南曾頭市兩處籌集珍玩寶物,要運上京都來呈獻給聖上的,十分緊要,非常重大,但謹防路上有人劫奪,強人謀取,因此須得神不知鬼不覺地巧妙運送,暗暗搬來。

只苦于沒有武藝精強者當場護送,因此一再耽擱。前日高俅看見楊志,當面看他演練一通刀法,便起了心意,只是不知他實戰如何,需要當眾考驗,因此便叫他來到兵營,等候勘試。

高俅「嗯」的一聲,高聲道︰「青面獸楊志,本太尉念你是三代將門之後,揣懷報效之志,輔國之心,只可惜流落關西,不得伸展,空負一身高強武藝。可巧本太尉是愛才之人,又兼唯才是用,唯才是舉,不論出生貴賤,不拘身任何職,只要你楊志果具真才實學,本太尉定會擢錄升賞,才堪大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水滸時空越最新章節 | 水滸時空越全文閱讀 | 水滸時空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