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時空越 第21章 第259章 十一公主

作者 ︰ 月林深

鄆城縣,白府中,秀英閣樓上。

眼前這棵櫻桃樹似乎長高了一些,此時正在濃蔭密布,花兒謝瓣。

白秀英絲發依然潔白,黑衣冉冉。既然它白了就沒有必要讓它變黑。已經一年了,不知他現在怎樣?真的好想即刻見他一面。也不知這一年的時光是如何度過來的,雖然思念,卻仍覺光陰迅速,倏忽轉變。

白秀英輕輕嘆息了一聲。一年的時光,或寂寞,或相思;或難受,或歡樂——她不知道為何她會一直抑制著自己,而不去他所在的地方找尋他。

相思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雖然她不時會想象再次與他相見會是什麼時間,會是什麼場合——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這種猜想成了一種不可能。

她甚至有些懷疑了,他為何一直不來尋覓她?他是不是已經忘記她了?白秀英嘴唇動了一動,心中涌起一種想哭的沖動。

這一年中,她在鶴嘴山住了好長一段時間。但她的父王始終在寺中大乘殿修悟佛法道箴。「父王他從來沒有這樣專注過,也不知道他現在悟出了些什麼?我離開鶴嘴山,他會不會寂寞?會不會想我?」白秀英心里自言自語。

即便勤練武功,但要一年的時光就呆在一個地方,對于她來說,是做不到的。所以她于幾個月前離開了鶴嘴山,一路慢慢行來,回到鄆城縣。雖然江湖路險,世事紛亂,但一路有陰陽二叟、太白雙奇保護,沒有什麼危險的事會發生在她的頭上。

白秀英眺望著那不知名的遠處,心事深邃。

樓下翠煙急急走來,仰頭叫道︰「小姐,十一公主到了,正在府門外。」白秀英略感意外,皺眉道︰「已經到了,怎麼會這麼快?噢,翠兒,快去叫陰陽二叟、太白雙奇與我一道出府門外迎接公主。」

「是,小姐!」翠煙急急去了。

白秀英略更了衣出院子來,翠煙侍奉在側,陰陽二叟、太白雙奇跟在後面。另有幾個府中下人跟隨在後。

太白雙奇是一對中年夫婦,藝出于太白山中,前歲投效于薊王麾下。丈夫名喚查思服,生得面額寬闊,雙臂修長,使一對判官筆,擅長打穴功夫;老婆名喚葛我衣,雖四十多歲了,卻是柳腰扎帶,喜施脂粉,長著一張瓜子臉,頗為妖艷,想必年輕的時候極具風流。

六人腳步急速,出到府門處,有黃門太監數人守在門楣兩處。門外車馬軒軒,兵甲眾多。居中的人,便是知縣時文彬,師爺湯得志,縣尉馮一刀。另有朱仝、雷橫二都頭,二人身穿甲冑,腰挎公刀,守護一乘小轎。

縣尉馮一刀乃是鄆城縣原縣尉劉三刀的師兄,年紀比劉三刀大上一二歲,武藝比之也是更強,因此號稱「一刀」,而不是「三刀」了。這馮一刀听聞其師弟死于雲萊客棧一伙反賊之手,十分憤怒,發下誓言,要剿滅賊寇,替他師弟報仇。時文彬見他頗有武藝,高于朱仝、雷橫,身邊很需要這樣武藝精熟的人護守,因此便招他來新任了鄆城縣尉。

小驕左側立著一個侍衛親軍司的副任指揮使,白秀英知道此人喚作白花蛇楊春,蒲州解良人氏,先前曾護送過她從京城到鄆城縣來的。此人年紀三旬,生得腰長臂瘦,面肅神威,系一口碧血白蛇刀,刀法精熟,武藝了得。此時他見白秀英于府內出來,微微點頭。

小轎右側則是一個宮中太監,面白無須,四旬年紀,手持青絲拂塵,白秀英亦知此人乃是侍奉十一公主的米公公米玄黃,武功深厚,心機頗深。

見白秀英步到府門,米公公尖著聲音朝轎內通報一聲︰「公主,白小姐迎迓到來!」

米公公話音剛落,轎簾一掀,一個穿紅戴黃的十六七歲姑娘兒自暖轎里跳了出來,「哈」的一聲,咯咯的笑,叫道︰「秀英姐姐!」她雙目落在白秀英滿頭白發上,「啊」的一聲,很是吃驚,抬手指著道︰「你——你這是怎麼了?你喜歡把黑發染成白的呀?告訴我,是什麼材料染成的,我也要染一個?」這個姑娘兒聲音爛漫,語速甚快。

白秀英慌忙迎禮,道︰「秀英見過十一公主!」卻不回答白發的事。

十一公主後面跟出一個相同年齡的丫環來,長得眉目清秀,衣著齊整。白秀英知道她是公主身邊的貼身丫環苒裳。

十一公主「哎呀」一聲,不情願地道︰「姐姐,這又不是在皇宮里面,你我情同姐妹的,何況是我來你府中,我不客氣,你反倒客氣了?不許叫我‘公主’,叫我‘洵淑’好了。」

白秀英點頭,抬眼看十一公主,見她華麗紅氅,酥胸微隆;黑發梳挽,配著金燦頭飾,兩耳墜玉,好似霞冠鳳陂,富貴得很。生得更是玉白面皮,玲瓏美貌,眼露威光,眉蹙寒鋒,令人愛而生畏。

這十一公主乃神宗臨薨時所生最小女兒,號洵淑公主。因系最小,況兼無父,太後十分寵愛。養成**歲時,于皇宮侍衛中、宮廷太監處偷學些奇巧武藝,時常到薊王府中酣頑,與白秀英結成姐妹。二人生于同日,洵淑公主卻要小上一個時辰,因此反呼白秀英為「姐姐」。雖是年紀輕小,當年哲宗甚是疼愛這個妹妹。哲宗薨逝,徽宗即位,懾于皇太後對洵淑十一小公主的嬌容縱慣,不敢管說。因此洵淑公主要出皇宮,江湖游玩,便得皇太後許可,準她前來濟州,尋到皇叔薊王爺處;賜她黃牌在身,多派侍衛親軍守護,聞說白秀英已回鄆城,便一路到得此地,先在縣衙下馬,衙中自然殷勤迎迓,好生招待一頓御膳後,點起甲兵,盡顯威嚴,來到白府前面。

白秀英自從京城搬來鄆城,與洵淑公主兩年未見。此時見她依然皇家氣範,更加貌美了,昔日姐妹情誼從心中泛起,呼出一聲︰「洵淑!」十一公主臉泛笑容,跨前一步,挽起白秀英的手,欣喜不已。

洵淑問︰「秀英姐姐,薊王叔留在鶴嘴寺還沒回來嗎?」白秀英搖頭道︰「父王一直未回。」洵淑有些失望道︰「原本我來,是要與王叔一道游玩湖廣一帶的!既然這樣,看來是計劃落空了。不過秀英姐姐,我這一路來,已經听了不少新聞。對了,也听說了你的一些事,真是有趣!我此來,正有大事要與你商量呢!」

白秀英奇怪道︰「大事?公主,快請先入府中拜茶,再行商量不遲!」洵淑笑道︰「哈,我正有此意!走吧!」

說著,洵淑公主向身後擺手,諭道︰「時知縣你們幾位辛苦了,還請回去歇息吧!」時文彬、湯得志、馮一刀等人連忙恭謝公主,連稱不敢。洵淑公主駕臨鄆城縣衙,也賞賜了縣衙不少,因此一眾縣中官員都還喜歡這個十一公主。

當下白秀英和洵淑公主進了府院。朱仝又再一次見到了他心目中愛慕極深的白大小姐,更見她貌美如花,不可形容了。在他心中,白秀英大小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令他痴迷,令他無以自拔,每當夜深人靜時,就會痴痴想起,實在是愈陷愈深了。

可他看白秀英大小姐不比先前了,如今眉目間蘊含一種威冷之意,心深入海,對他這個小小馬兵都頭更是不看一眼,嗤之以鼻。所以,他豈敢在她面前表現出一絲的情意?

朱仝心中所想,激勵著他每日勤練武功,以期要更上一層,能夠出人頭地,或是能到白大小姐身邊去護衛她,殷勤她,那就好了。

白秀英迎接洵淑公主到了正廳里去,吩咐下人招待楊春楊副指揮使和米公公,她自和洵淑公主在府廳上敘話。翠煙奉上香茶,二人好久不見,聊得投機。

其間白秀英嘆道︰「自從去歲我父身亡,偌大一個白府便自此空著,父王將它賞賜與了我。可是父王一直住在鶴嘴山上,不見回來。我這幾個月正閑得無聊,心悶得慌,幸得洵淑你來了,真是太好了!」

洵淑道︰「豈是只有你如此呀!我在皇宮里面也是閑悶得可以,再加上皇宮那些繁文縟節,循規蹈矩,我實在受不了的。要不是听太監們與我悄悄講江湖上的見聞,恐怕我真要悶死掉了。所以,我央求太後許我來濟州會薊王叔,太後雖然不放心我路上安全,但派了一些護衛高手與我,還賜我黃牌在手,許有特權。這下可有得玩了。對了,我听說你去年在鄆城縣里擺弄了一場比武招親,很是好玩,不知結果如何?」

白秀英搖搖頭,淡笑道︰「說起這件事來,真是叫人不堪回首。」

荀淑皺了皺眉,詫異地問︰「怎麼回事?難道沒選中如意郎君?」白秀英道︰「不是,中情者不中我意,往往事有偏頗,不可強求。」

荀淑輕描淡寫道︰「哎呀,秀英姐姐,你別灰心。天下間的男子,除非你不喜歡,否則,任誰我也能搞得定的。他是誰,你告訴我,我有侍內高手無數,抓也將他抓來給你。還要先敲他二十大板,向你賠罪,馴服了他,不就可以了嗎?」

白秀英搖頭,不置可否道︰「他不是一般的人。況且如今我已一年不見他面了,也不知他心里是如何看待我的,好似黃花已謝,事與願違。」

洵淑拍了一下桌子,皺眉道︰「哎呀,你怎麼這麼消極?而且,你喜歡的這人與你一年不見了,你還這麼深深想著他?到底他是何方神聖,有這般令你著迷?我倒真的要見識見識了。你告訴我此人現在何處,我帶人去抓了他來見你,任你處置。」

白秀英淡淡一笑︰「其實我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哪,江湖路遠,只有心是近的。」洵淑又焦躁道︰「你別老是說一些我听不懂的話。什麼心近路遠的?對了,我看你先前那一頭柔密的黑發,現在皆數變白,莫非就是因為失戀造成的?」

白秀英咬唇道︰「不至于如此。是我爹爹身亡,我傷心如此的。」洵淑「哦」的一聲,贊賞道︰「想不到你如此女兒慈孝,我難以比及。我還听說了,去年王叔在鶴嘴山上囚禁了一群江湖敗類,卻于千軍萬馬中被一個叫時什麼的家伙來救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白秀英笑笑,道︰「公主,你道听途說了。不是那人于千軍萬馬中救人,是父王導人向善,小做懲戒,故意放他們走的,否則,以父王的神威,豈能折損朝廷銳氣?」

洵淑道︰「那當然是。不過,那個姓時的小子到底是何方人物,听說武功了得,初出茅廬,是江湖上新冒筍尖,我也是听米公公說的,正想見識此人。」

白秀英心里一愕,心忖︰「公主在宮中竟然听說了空越的事?而且她想要會會空越?哎呀,這個事可了不得。我須得如實相告,以免日後再增麻煩。」心想著便起身道︰「公主,那個姓時的小子正是我所意中的人,當時就是他在比武招親大會上奪得頭魁,後來又在鶴嘴山大展神威,江湖聞名的也是他。」

洵淑嘴張了兩張,詫異道︰「啊,不會吧,原來你喜歡的就是這個人呀!」她頭飾上佩戴的金墜子互相踫了踫,發出清脆的聲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水滸時空越最新章節 | 水滸時空越全文閱讀 | 水滸時空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