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二十七章 ︰搖擺中的定都

作者 ︰ 飄雪樓主

(4)搖擺中的定都

「只有我最搖擺,

只有我最搖擺,

沒有人比我帥;

只有我最搖擺,

只有我最搖擺,

想不想靠過來;

只有我最搖擺

只有我最搖擺,

沒有人比我帥;

只有我最搖擺,

只有我最搖擺,

想不想靠過來。

……」

當了皇帝後的劉邦每天都時不時的哼上幾句這樣的歌詞。

在汜水稱帝這天,劉邦按眾人意願暫時定都洛陽。但就在他準備帶領手下的文武大臣們去洛陽時,一個人的出現讓他對定都的事左右搖擺起來。

這個人的名字叫婁敬。

這個婁敬是齊人,此時不遠千里趕到汜水來,只是為了劉邦建都的事。

這等沒身份沒地位的人,本來要想見到真龍天子劉邦一面很難,但是婁敬因為有老鄉虞將軍在朝廷為官,因此,很快就見到了劉邦。

一進朝中就顯示出與眾不同的作風來。

首先他的打扮太吸引人眼球了。身上穿著破棉襖,腳上穿著爛草鞋,頭發上扎一個馬尾辨,手里拉著一根破竹桿,遺憾的是,他手里就差沒拿一個破瓷碗了,因此離乞丐僅一步之遙。

如果不是虞將軍的推薦,劉邦早就叫人把這「準乞丐」給轟出去了。不過他畢竟久經沙場多年,他知道越是這樣裝著打扮言談舉止非同常人,越是不可小看。

于是他兩話不說,先安排了一場接迎洗塵「快餐」給這個「準乞丐」解決了飽滿問題。

這個婁敬果真非同常人,也不推托,當下就是一陣大朵快剁。

等這個「準乞丐」酒足飯飽後,劉邦這才很是恭敬的問他有什麼事要找他。

婁敬對劉邦的待人態度很是滿意,于是也就不再客氣,開始進入正題了。

「陛下想建都洛陽?」

劉邦點了點頭。

「臣以為不妥。」婁敬直言不諱的說道。

劉邦自然是洗耳恭听了。

婁敬就接著說建都洛陽不如建都咸陽。

他說洛陽地區狹小,地貧物稀,經濟不夠發達,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是一個四面受敵的彈丸之地。

而秦地的咸陽東靠華山,南臨黃河,四面都有險要關隘,是個守易難攻的天府之國。在那里建都遠遠比在洛陽建都要好。

婁敬說到這里時,大家是不是聯想到項羽當初選彭城作為自己的稱王的首都時,也有個書生拚死相柬,也是勸說項羽在有著天下咽喉的秦地漢中稱王。

但固執的項羽最終在「榮歸故里」的思想在作怪下,非但沒有听從他的建意,還進行了「水煮書生」。

後來的事實證明,項羽選擇在彭城為首的確是一大敗筆。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劉邦對他的意建高度重視起來。

于是他第二天就召集朝中大臣來商量定都這件事。

劉邦剛說出婁敬的想法,馬上就被一片反對聲淹沒了。

「秦地晦氣啊,你看大秦王朝在那里才多少年就滅亡了。」

「是啊,定都洛陽的周王一統天下好幾百年呢?」

「婁敬是個什麼東西,他信口開河。」

「洛陽好,洛陽好,山美水美姑娘美。」

「洛陽,清晨看日出,黃昏看日落,你好我也好。」

「洛陽……」

劉邦想不到眾人的反對如此堅決。于是在選擇定都洛陽還是咸陽一時就搖擺不定起來了。

那首《只有你最搖擺》劉邦唱了無數遍,最終還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劉邦決定去問自從楚漢之爭結果後就一直避門不出的張良。

數日不見,張良雖然清瘦了許多,但精神依然矍爍,面對劉邦的詢問,他是這樣說的,他說眾臣之所以都反對建都咸陽,是因為洛陽離眾大臣的家鄉比較近,這是思鄉之情的緣故。

听君一席話,堪解百日憂。眾臣們原來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才反對遷都的。

劉邦頓時茅塞頓開,大呼︰「哦耶,原來如此啊,幾乎被眾臣所誤也。」

于是劉邦立即下令︰遷都咸陽。

遷都咸陽還有一個問題是,自從當初項羽到達咸陽後那把大火把阿房宮燒了整整三個月,那里的里宮殿已是一片廢墟,得派人去重新修理才能入住啊。

于是乎,後勤部部長蕭何又有活干了,修復宮殿的事就交他來辦了。

鑒于修復宮殿的工程巨大,時間跨度也長。為了絕了眾臣定都洛陽的念頭,劉邦當即就決定實行遷都工程,先把首都搬到了離咸陽不遠的櫟陽。

眾臣雖然不願意,但反對無效後只能乖乖跟著劉邦走了。

他們此時只有一種感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順便還提一下那個婁敬,他因為進言有功被封為郎中,號奉春君,賜姓劉。

(5)恤民政策

劉邦穩固內部的同時,也為全國千千萬萬老百姓制定了一系列的「休息政策」。

具體為以下幾點︰

1、減輕田賦。

考慮到國家剛剛統一,整過戰爭的洗禮後,老百姓們都要重整家園,再加上暴秦的迅速滅亡的教訓在前面,于是乎施行「十五稅一」政策,即按十五分一的比例征收田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2、復員軍隊。

在我國現代的軍隊中不是有這樣一句話,鐵打的營,流水的兵。它很好的形容了士兵們的交替。

既然天下已經定了,劉邦听取張良的建意,把大量的軍隊解散了,讓他們「復員」回家去。這樣既然可以穩固漢氏江山(和平年代,兵多了反而是一件壞事),也可以讓他們去參加新農村建設。

當然,劉邦也不是無情的人,他不但給這些願意「復員」的士兵們不菲的rmb補償,而且還優惠政策。

凡「復員」後願去關中務農者,免除十二年田賦,去其它地方的,免除六年田賦。(畢竟關中那個荒無人煙之地,沒有優惠政策誰會去啊)

3、招撫流亡。

凡以前聚義革命的,各就各位,恢復原來擁有產業和爵位等。

說白了,這條就針對那些地痞流氓出台的政策,讓他們沒有借口再「胡作非為」。

4、廢除奴隸。

凡是以前因饑餓等種種因素淪落風塵,成為奴婢者,一律恢復正常人的身份和地位。

這個想法是很不錯的,當時劉邦也想讓中國人民都從此站起來。但問題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和歷史背景下,實行起來卻很有難度。最終劉邦還是沒有能實現這一承諾,一舉開創歷史之先河。甚為可惜。

5、鼓勵生育。

這類似于現在一些國家鼓勵生育是一樣的。當時經過戰爭的洗禮,大漢江山是人們群眾的尸骨堆積而成的。急需一批新生力量來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因此,鼓勵生育順應形勢出台了。

劉邦當時鼓勵生育制定的優惠政策是︰免徭役一年。(不知道後來中國人口迅速發展,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不是跟劉邦這種鼓勵政策有關)

6、限資節流。

凡是朝中封王立侯之人,均以各自的山田和市場租銳收入作為自己的經濟主要來源,政府不再發取任何經費。

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前提是你在打江山時立下了汗馬功勞)皇帝已經賞給你大量土地田池了,對你已經夠意思了,以後你就好好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自負盈虧。

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一大筆額外開銷,又讓這些有功之臣得到了封賞,一舉兩得。

7、嚴禁各地政府亂收銳行為。

除了人口銳每人每年六十錢的數額標準來征收外,嚴禁各地政府再以其它各種借口和理由來征收其它銳。

這一條很好的杜絕了地方官員貪污**現象的發生。

8、廢除極刑。

什麼「五馬分尸」,什麼「清蒸活煮」,什麼「萬箭穿心」,罪人犯了死罪就直接把他的頭砍下來得了,以後不準再用這些殘酷的極刑來折磨犯人。

當然,這一項也只是擺設。因為這一條的制定人在後面還是用了這些極刑來對付他手下的功臣。

這就是劉邦出台的「八項恤民」政策。雖然在實行的過展中可能有的條款不是那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管怎麼說,有總比沒有好,百姓們也暫時得到了安定,而大漢江山得到了鞏固和加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