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二十七章 ︰稱帝

作者 ︰ 飄雪樓主

再次拉收藏——

(3)稱帝

大凡開國皇帝的帝王將相,我們查看一下他們的共同資料就會發現。他們一統天下後,本來早就想稱帝稱王了,但他們還要故弄玄虛還要做的很謙虛的樣子,還要推三阻四,說上一大堆客套。

最後在眾臣們一致的勸說下,當然其中包括一些尋死尋活的,好象「他」不當皇帝就過不下去一樣(說實話,「他」不當皇帝確實有可能過不下去,因為人家不當皇帝,你又哪來高官厚祿呢?)

劉邦稱帝時也一樣。

當然,他稱帝最先是由韓信提出來的。

韓信在辦「家事」的同時,對朝廷的事也很關心。此時他雖然被降為楚王,但楚王好歹也是一個王,而且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王。以他的眼光自然知道此時已一統江山的劉邦應該稱帝了。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就算他不提出,別人也肯定會提出來。于是他充分發揮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沒得的做風。先後派人聯絡了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韓信(請大家注意,此韓信非彼韓信也)、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張耳之子)、燕王臧荼等八位劉邦已封的王。

他的建意一提出,八大王自然都滿口答應了,這樣既有功勞又有苦勞的事他們都樂意做啊。

于是聯合寫了一封奏折要求劉邦稱帝。後面有八大王的親筆簽名和畫血押。

劉邦早就想坐上皇帝的寶座了。此時正在等著人來提這件事,然後他再順水推舟而上。

此時見了韓信等八位封王的真筆簽名的「血奏」後,不由大喜過望。于是他立即召集文武群臣,把這個奏折拿他們看,他嘴里是這樣說的︰「你們看看,你們看看,他們干嘛非要逼我稱皇帝啊。」

群臣又不是傻子,于是異口同聲的叫道︰「臣等亦想簽名啊!」

于是接下來大家紛紛要求在「血奏」上簽名,劉邦正求之不得,大殿內雖然有點亂,但劉邦的眉頭卻是舒展開來的,對于他來說,簽名的人越多,他就會越高興。

他們簽了名並沒有馬上走,而是繼續都黑壓壓的跪在劉邦身前,更是堪者是這樣說的︰大王稱帝吧,你不稱帝我們都不想活了,臣等死了不要緊,但可就苦了家里人了,上有老下有小,叫他們怎麼活啊。

是啊,如果僅僅因為自己不稱帝而引而這樣的血案來,是于心不忍的。于是劉邦只好「痛苦」的接受了大家的請求。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

劉邦在定陶城邊的汜水稱帝。當文武百官齊刷刷地跪地叫劉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時,劉邦完成了由王到帝的轉變。

劉邦即漢高祖。

他這一天還干了四件大事。

1、大赦天下的罪人,以示皇恩。

2、立呂後為太後,立劉盈為太子。

3、讓大量士兵解甲榮歸故里,免除他們的賦銳。去開展新農村建設。

其實這一條是張良提出的。他說現在天下已定,如果留這麼多兵在各大將領手上反而不好,容易鬧事,劉邦欣然應允。

4、暫時(請大家注意這兩個字)定都洛陽。

隆重而莊嚴的儀式舉行完畢,接下來就是盛宴了。當了皇帝的劉邦這一天特別高興,酒過三巡,他突然提了一個很有哲理性的問題︰「朕有一問,朕為什麼能得到天下,而項羽又為什麼失天下呢?」

反正此時天下已定,等于是關起家門來談國事,劉邦放出這個問題後就叫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等于在開座談會了。

果然在酒精的作用下,群臣們紛紛發言了,不過他們都惜字如金,很簡短有力。

「項羽喜好猜疑。」

「項羽為人過于粗獷,坑殺的罪名讓他失了民心。」

「項羽妒忌賢能,有功者不能分封,賢能者不能重用,就應該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

眾人各自發表自己的意建後,劉邦進行了總結性的回答了。

他說他與項羽相爭之所以能得天下,根本在于用人之上。

為了證明他的論點。他舉出了三個論據︰

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

2、鎮守國家,安撫百姓,提供糧餉,我不如蕭何。

3、統帥百萬之兵,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我也不如韓信。

得出的結論是︰這三個曠世奇才都被朕所用,所以朕最終取得了天下。而項羽唯連一個範增都用不好,他能不敗嗎?

劉邦滔滔不絕的分析完畢後,眾人掌聲雷動,隨之為了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隨之開始痛飲了,于是乎這場曠世盛宴比趕集還熱鬧了。

在酒精的刺激下,很多人甚至忘了君臣之禮,敲桌子的,哼小調的,猜酒令的,打飽嗝的,聲音倒是蠻豐富多彩的。

而他們的姿勢更加豐富多彩︰半躺著的,斜坐著的,模腳丫的,加上已喝爬下的,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啊。

總之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他們的心情︰jx(盡興)。

當然,這是特定的歷史時期,又在特定的場合,所出現的特定的奇觀。不久,這種君臣無束無縛放開暢飲的場面就一去不復返了。

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壓力約束了他們。這種壓力叫宮廷禮儀。

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的。這里暫且按下不表。

先來看看劉邦定都的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