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在線 第三章 ︰密密麻麻密

作者 ︰ 飄雪樓主

(3)阿房宮

曾經有人這樣來形容我們這一代。

「我們是怎樣的一代人︰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好了,萬里長城修好了,總不能讓這些長年勞動的民工們失業下崗吧。

首先解決最基層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和就業問題,失業和沒有就業的,創造條件創造機會也要安排就業。

秦始皇真是偉大之極,大手一揮,毫不含糊的說道︰同志們,你們沒事做了吧,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來幫我建房子吧。

這話說的很客氣,但誰都知道他這是命令,誰敢不從誰就得掉腦袋。

起前,民工們滿以為皇帝會說,同志們,你們建萬里長城辛苦了,現在都來領賞錢吧。

這倒好,以前累死累活好幾年的工錢都還沒結,現在又要去搞新的建築。而且這個工程量的精細程度比長城要求更高。

建長城還可以偷工減料,有時借山勢地形,有時為了省材的需要,借助尸骨打底也是很常見的。既便是這樣,也不算劣質工程,從古到今,歷經風雨洗禮兩千多年的長城仍能屹立不倒,怎一個牛字了的。

但幫秦始皇建房子就不一樣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只能藏螞蚊的縫也不能有。要是皇帝睡的地方有一只螞蚊出現,你的腦袋也得跟著螞蚊搬家了。

請注意,當時我們的第一個皇帝並非沒有地方住了,才強烈要求廣大勞動人民加入到他免費建房的行業中來。

相反,他的房子很多很多。但他還嫌少(除了咸陽皇宮的房子,其它的根本就不夠級別),因為他的女人太多了,後宮佳麗三千,如果每個人都安排一間房的話,皇宮里的房子雖多,但究竟是不夠用的。如果再招幾千佳麗進宮來呢,豈不是要為爭房子打破頭顱了。

而且當時秦始皇覺得皇宮裝修的太寒酸,跟他九王之尊的高貴身份簡直就有點不般配。

我想,當時秦始皇一定是憑其敏銳的眼光,發現了房產生值的商業前景。乘著當時人價物價低廉(其實是免費),再造一個座超級皇宮吧。以後我的子子孫孫們都不會為房子而發愁了。從這點來看,秦始皇的眼光還真不是一般的厲害。

皇帝都說沒有房子住,那就建吧。作臣子的誰敢反對,除非你有兩個腦袋。

阿房宮就這樣開工了。

如果說建造萬里長城,秦始皇還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為抵御匈奴的入侵),或多或少還對國家有點實用價值。那麼修建阿房宮,就純粹是為了他自己的享樂了。

其實自修練好萬里長城後,秦始皇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他的眼里,沒有辦不成的事,打江山如此,守江山亦是如此。

現在國家統一了,對自己有威脅的領居匈奴又被自己建的一道牆永遠的擋在了關外。

無內憂無外患,一切都平靜下來了,我可以高枕無憂了,我現在該享受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阿房宮的建造究竟有多豪華,氣勢究竟有多大,我們都沒有親眼所見,只能靠古書典譜中的記載來猜想。

但如果你知道項羽後來入住咸陽城時,放火燒了這座令人深惡痛絕的之宮殿時,那把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個月,你就會明白秦朝為什麼只有短短的十余年時間就迅速走向了滅亡。

後來有人把秦始皇這兩大建築合稱為「成功之道」,當然,這里的成功,成是通長城的城,功是通宮殿的宮。

至于秦始皇這兩大建築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後面我們就知道了。

(4)焚書坑儒

如果說修建萬里長城和阿房宮是為了國家建設的需要,那麼派人去海外尋求仙丹就純屬為個人的私事了。

是啊,秦始皇長年征戰,當上皇帝後更是日理萬機(兩大建築就讓他攪盡了腦汁),雖然每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美味佳。但身體卻並不好,大有「青春一去不復返」的態勢。

更有甚者,放著裝修豪華的阿房宮里那些花花綠綠的宮女們,他卻常常易舉不堅,堅而不久,久而不泄,早泄無精……

如果偉哥能早二千多年發明的話,秦始皇一定不會派人去海外去尋什麼所謂的仙丹了,一顆偉哥就可以讓他的痛苦和煩惱徹底解決。

我很羨慕徐福,他帶了五百童男童女去海上尋仙丹後,從此一去不復返,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去了。

直到今天,很多的史學家們仍在研究和調查,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究竟到了什麼地方?

其時這個問題並不很重要,我們只要知道徐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把秦始皇忽悠了一回就足夠了。

誰說老虎的模不得,我徐福偏要模(其實是你逼我模的,沒有仙丹非要逼我弄仙丹來),模了你又能啥的。我知道你威力大,發起威來山崩地裂,但我既然惹的起,自然也躲的起。我現在就在海外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你秦始皇有本事就來找我吧,嘻嘻。

事後,有歷史記者對徐福進行了專訪,下面就折錄一段發上來。

歷史記者︰「請問你對第一次忽悠皇帝有什麼感想?」

徐福︰「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我念了。請問你對第一次忽悠皇帝有什麼感想?」

徐福︰「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徐福︰「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徐福︰「記者同志,你說什麼?」

歷史記者心里一個激靈,心道︰這小子果然不愧是邪教出生的,差點讓他給洗腦了︰「沒說什麼,請問你對第一次忽悠皇帝有什麼感想。」

徐福︰「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

徐福︰「我不是說了嗎?在那巴掌大的仙島上,五百童男童女結為夫妻後,生出的小孩有點密密麻麻密嘛,記者同志,你要我說多少次啊。」

歷史記者︰「……」

不知道秦始皇听到這段采訪會做何感想,只怕他臉上的烏雲也會「密密麻麻密」的。

總之,秦始皇至高無上的權力第一次受人挑釁了。他咆哮著,該發威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只是徐福這小子暫時找不到,那麼,就得先委屈朝中的儒生了。

可能有人會問,尋仙丹的事,跟朝中儒士有什麼關聯啊。

答案是肯定的。真正出尋丹主意的人其實是盧生。而徐福只是盧生指使怎麼怎麼尋找仙丹的一顆棋子罷了。

只是這顆棋子一掙月兌「棋盤」的束縛就海闊天空般翱翔的飛走了。盧生一看風頭不對,再這樣下去,自己編的故事就要穿綁了。趕緊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人去樓空誰作主?當然是秦始皇了。逃吧,逃吧,可惡的盧生。

盧生是逃的遠遠去了。可是和盧生一同出身的儒生們可沒那麼幸運了。

你們這些書生滿肚子壞水,只會妖言惑眾盅迷人心。留著有什麼用。于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生生活埋了。

朝中的所有儒生被活埋後,秦始皇還不滿足。他此時已產生這樣一個想法,自己的江山要想穩定,最好天底下沒有一個儒生。

于是,他下了一道詔書,詔書的大致內容是︰「朝中現在急需文才,歡迎各地的儒生入京來,以供國家之用,待遇不緋。」

于是乎,天下許多飽讀詩書經文的書生蜂擁涌入咸陽。

好家伙,短短幾天,就來了有近千名儒生。

眾儒生的還沒坐穩,秦始皇大手一揮,高聲叫道︰「炎炎夏日,各位儒生千里迢迢而來,辛苦了。為此我特意給你們安排了一次吃瓜比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到時候按成績給你們安排職務。」

眾儒生不是安排筆試,而是吃西瓜比賽,這倒聞所未聞。一些胸懷大才的文弱書生愁眉苦臉,而更多濫竽充數的儒生暗暗竊喜。

「比賽開始。」秦始皇一聲令下,眾儒士向著目的地驪山一個叫馬谷的地方奔去。由于關系到能否就業問題,眾儒生自然誰也不甘落後,眾人幾乎是同時到達那個狹小的山谷。

山谷里的確有很多西瓜,只是眾儒生還沒來得及一飽口服,兩邊的山頂就開始滾石頭下來了。

石頭越滾越多,到最後便象是在下雨一般。西瓜和儒生的腦瓜頓時混為一體。

如果你認為是突然發生意外的山崩現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如果你看到秦始皇嘴角露出的那一絲狡黠的笑意,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就這樣,秦始皇用這樣妙不可言的方法坑殺了這近千名儒生。當然,坑殺儒生的附帶作用是,很多歷史書籍典譜也被強行銷毀掉了。

這便是震驚歷史的「焚書坑儒」。

下面我們還是來看一段歷史記者對秦始皇的專訪吧。

歷史記者︰「尊敬的皇帝同志,請問您對這次焚書坑儒有什麼感想?」

秦始皇︰「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狂汗,怎麼跟徐福一樣,難怪會上他的當。但礙于皇帝的婬威,只得硬著頭皮跟著念︰「密密麻麻密,我念了。請問您對這次焚書坑儒有什麼感想?」

秦始皇︰「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秦始皇︰「請跟我一起念︰密密麻麻密。」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

歷史記者︰「密密麻麻密。」

秦始皇︰「記者同志,你說什麼?不采訪我可得去後宮種馬去了?」

歷史記者「沒什麼了,今天的采訪到此結束吧。」

秦始皇︰「……」

歷史記者︰「我知道你所說的密密麻麻密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指坑殺的儒生和燒焚的書籍都是密密麻麻密。」

秦始皇︰「……」

列位看官,當你看到這里時,如果只讓你對秦始皇說一句話,我想你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密密麻麻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在線最新章節 | 漢朝在線全文閱讀 | 漢朝在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