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新人指南 網絡文學生態圈初探

作者 ︰ 血酬

《稻子和稗子或許就是網絡文學生態圈》

拒絕惡性競爭,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大家共生共存的生態圈。浪客中文網本文發表于中國圖書商報《數字出版專刊》第一期。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如果真要解起來,估計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而且就我個人來說,也只是在最近兩年才琢磨了網絡文學從點到線到面再到立體的生態圈這一套東西。目前對生態圈只能說是初窺門徑,現在不揣淺薄,說出來供大家共同探討。

我入行比較早,那時候沒有什麼編輯手冊,規矩一概全無,基本靠自己模索。做一線的編輯時,一般只關注作品,關注作者也是通過他的作品,偶爾會關注一下讀者的反饋和書評,在這個階段編輯關注的重點仍然是「書」,通過一個個的讀者反饋,通過閱讀一部部的作品去結識一個個的作者。

在這個階段,發現一部好書,發掘一個值得培養的作者即會感到欣喜若狂,特別是從大片的新人里拔擢好苗,並讓他健康成長,最終實現「新人成神」就成為編輯最大的成就感和終身的驕傲。

而當開始做主編的時候,因為視野的開闊與市場的要求,從單品思維開始向產品思維轉化。產品思維的開始,就是讓自己嘗試著將一個個的點連成線。這線從縱向來說,是從讀者到作品再到作者能夠一以貫之。從橫向來說,就是網絡文學的主流——類型小說了。

要理解類型小說,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能听風是雨,必須大量的閱讀文本,從中提煉類型小說的脈絡、賣點和不足。04,05年在起點工作的時候,我翻過起點書庫上萬本玄幻小說,加之時常與血紅等頂級大神討論求教,可以說對起點的主流——玄幻小說從內容到運營手法都理解的比較深入。2006年創建13800100的時候,因為兼管言情小說和歷史小說,對這兩個大類型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2009年作為總編輯決定再造都市小說,可以說兩年里日夜不眠,寒暑無休,依靠《橙紅年代》《哥幾個,走著》《官途》等名家名作,終于將13800100的都市小說帶到第一流的位置,在市場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經過五六年的歷練,我對網絡類型小說即已非常了解,在內容方向上提出「類型成神,反類型創新」的主張,自此感覺內容方面一切通明無礙。

在此期間,我在與版署和作協等部門的溝通交流中,逐步提出了針對作者的「主流化」主張,推薦酒徒、煙雨江南等作家加入中國作協,推薦驍騎校、失落葉等十余名作家加入各省作協,解決他們的身份認同問題,期間盛的侯小強先生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大力度的推進,為網絡文學在主流媒體上擴大了影響力。

讀者、作者、作品、編輯、渠道……這些線彼此交織,最終形成了13800100這面大旗,各條線運轉順暢,網站這個基本面就沒什麼問題,到這個時候,網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書站,而是一個平台了。

可以說這些年以來,網絡文學的從業者們獲益不少,作家們也是年薪百萬,名利雙收,讀者們有那麼多的可以看,一切都顯得那麼繁榮,但我總覺得我們忽視了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便有一種強烈的不安,這種不安總是在不斷地提醒我︰我們是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忘記了什麼,忽視了什麼,甚至是踐踏了什麼?

終于在2011年,我想到了一個詞,這個詞不是行業、也不是產業,而是「網絡文學生態圈」。是的,網絡文學是個生態圈,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有義務去支持它的發展,我們拒絕惡性競爭,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大家共生共存的生態圈。

在這個圈子里,讀者、作者、編輯、理論批評家、評論者、網站、銷售渠道、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甚至是刷榜的工作室,黑暗里的槍手,都在其間,互生共榮,當然也會共衰。我們希望陽光白雲藍天,但是這世界上同樣有著滿天星光月兒鳴。

俗話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存在,也不應該畏懼或者是高看,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正視而已。

對網站來說,扶持好的,打擊壞的,這是正當訴求。但當我們跳出網站的視角,去正視所有和網絡文學相關的人和事,起碼對這個正在蓬勃發展的行業,對這個糧食和雜草同樣生長茂盛的生態圈來說,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

1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最新章節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全文閱讀 | 網絡文學新人指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