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毀滅還是新生? 20.小販與城管引發的革命

作者 ︰ 天行獵人

第20節小販與城管引發的革命

2010年12月17日,在非洲大陸最北端的阿拉伯國家突尼斯,26歲年輕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經濟不景氣而無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經濟負擔的重壓下,無奈做起小販,期間遭受城管的粗暴對待,抗議**,不治身亡。這個事件激起了突尼斯普通大眾的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長期以來的對失業率高漲、物價上漲以及政府**的潛藏的怒火,致使當地居民與突尼斯國民衛隊發生沖突,隨後沖突蔓延到全國多處,形成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社會騷亂,並造成多人傷亡。

在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後的第29天,在國內騷亂愈演愈烈的情況下,總統本?阿里不得不放棄突尼斯這個自己獨裁統治了23年的國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飛往沙特。

當地時間2011年1月15日,突尼斯憲法委員會認定,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在本?阿里總統逃往沙特後繼任總統的行為違憲,同時裁定眾議院議長福阿德?邁巴扎當天起代行總統職權。

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國花,因此發生在突尼斯的這次政權更迭被稱為「茉莉花革命」。

但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正如法國《世界報》援引法國僑民的話稱,軍警仍然控制著局勢,網絡、新聞檢查有所松動,但依然嚴格。

事變發生後,美國、法國等大國紛紛對「突尼斯人民的勝利」表示祝賀,然而許多觀察家都指出,突尼斯街頭的暴力、劫掠愈演愈烈,許多社區已開始閉門自衛,如果蔓延下去,局面將趨于復雜化。

更有觀察家指出,事件發生後,真主黨、哈馬斯等原教旨伊斯蘭組織紛紛表示祝賀,這不免讓人擔心,「人民自決」會不會導致突尼斯、乃至整個馬格里布地區的原教旨化,畢竟這種極端組織靠選票差點上台的事,已經在阿爾及利亞發生過一次,並導致持續至今的暴力沖突和騷亂。「茉莉花」能芬芳幾時,還得看突尼斯朝野各方能否迅速達成共識和妥協,讓社會盡快恢復秩序和安定。

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語言環境及社會狀況使得突尼斯的動亂迅速蔓延其他阿拉伯國家,茉莉花革命的成功激發了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抗議運動,並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席卷阿拉伯世界,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阿拉伯之春」運動,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的**政體的行動。

這次**事件成為整個「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導火索。

對于突尼斯騷亂的原因,媒體報道得比較多的是總統家族**、失業率高以及食品價格上漲等,這些因素促使人們走上街頭。在這些因素的背後,網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一段時間紅遍全球的維基解密網站曝光了美國外交官有關這個國家政府**的電文,而示威民眾正是通過社交網站facebook來發布信息,相互串聯。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因此認為這是世界首場維基革命,因而「茉莉花革命」亦稱為「維基革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2012︰毀滅還是新生?最新章節 | 2012︰毀滅還是新生?全文閱讀 | 2012︰毀滅還是新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