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毀滅還是新生? 16.中國經濟放緩

作者 ︰ 天行獵人

第16節中國經濟放緩

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47.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公共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增長24.8%;糧食產量57121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4%和11.4%。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2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07995億元,同比增長8.1%,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6%,三季度全國gdp以7.4%的增速創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14個季度的新低。這已是我國gdp增速連續7個季度放緩,但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雖然目前經濟增速在回落,但與上半年相比,三季度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正在由「緩中趨穩」到「築底企穩」轉變,全年經濟增長7.5%的預期目標可以實現。

中國經濟增速降至2009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勞動力市場基本未受影響,鮮有跡象表明經濟放緩導致工廠倒閉和企業大量裁員,就業市場仍然相對強勁。

2012年12月14日匯豐公布,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50.9,創14個月新高。12月份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錄得50.5,2個月以來最低,11月為51.3。華爾街日報認為,該指數表明中國制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擴張,進一步印證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在穩步復蘇。

路透社14日援引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的觀點認為,「12月制造業pmi初值繼續回升,創下14個月高位,證實了在內需的拉動下,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持續增強。」

不過,12月份匯豐中國pmi預覽指數顯示新出口訂單依然不振,該分類指數從11月份的52.0降至49.5,新出口訂單指數再度降至50下方,表明出口前景依然黯淡。匯豐在公告中稱,國內需求增強繼續推動中國制造業增長,但外部需求的疲軟局面可能會持續。

11月出口同比增長2.9%,低于10月11.6%的同比增幅,分析師原本預測11月將出現與上月同樣強勁的表現。進口與去年同期持平,低于10月2.4%的同比增幅。這使中國在11月出現196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這是5個月來最低的貿易順差。疲弱的貿易數據或警示,中國仍暴露于歐美需求低迷的風險。

實際上,中國經濟放緩帶來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國內就業市場,它還波及了中國的主要貿易國家,乃至全球經濟。在此大背景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拉美、歐盟都受到影響,可謂中國經濟患感冒,世界經濟打噴嚏。

「中國作為日本和韓國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經濟放緩對日本和韓國的影響顯得更大些。日韓兩國屬于外向型經濟體,主要靠外國市場和中國市場,一旦中國經濟萎縮,出口大幅下降,對其兩國影響勢必很大。」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王躍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

事實上,除韓國和日本經濟體8月份出口均出現萎縮外,近來亞洲其他地區公布的貿易數據也令人擔憂。印度7月份出口下滑近15%。此外,亞洲多數經濟體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均顯示制造業出現萎縮,僅有少數幾個經濟體的制造業實現小幅增長。

中國經濟的下滑給澳大利亞帶來不少拖累。澳大利亞以礦業為主要經濟命脈,鐵礦石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1/5,其中70%的鐵礦石均銷往中國。

美國和歐洲向中國出口很多的產品,中國面臨經濟萎縮,市場需求下降,肯定會給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帶來一些困境。同時,中國經濟放緩對拉美地區也會造成不少影響,拉美是中國許多原材料、能源、礦石的重要來源地,如今中國很多行業不景氣,特別是鋼鐵行業,鐵礦石的需求大幅度下降,這些都將對拉美地區很多相關產品的出口產生抑制作用。

拉動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奧秘,就是讓投資和出口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國際大循環,拉動了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增加了財政收入、就業,帶動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這一增長模式遭遇考驗。

毫無疑問,我國已經進入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已成為關系全局的戰略抉擇。

經濟轉型,準確地表述應該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十二五」規劃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要包含5個方面的內容,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2012︰毀滅還是新生?最新章節 | 2012︰毀滅還是新生?全文閱讀 | 2012︰毀滅還是新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