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1.第二六回 李鴻章出賣主權 左宗棠收復新疆(上)

作者 ︰ 若愚

第11節第二六回李鴻章出賣主權左宗棠收復新疆(上)

第二六回李鴻章出賣主權左宗棠收復新疆(上)

詩曰︰雄師西出玉門關,大將揮鞭定天山。敵酋窮竄荒漠外,楊柳新栽古道邊。許國不辭征戰苦,計功始知行路難。丹心常伴邊疆月,惟盼祖國大團圓。

話說左宗棠抬棺西進,一路曉行夜宿,細心檢查道路植被,兩月之後抵達蘭州,即刻著手進軍之部署。他首先對各軍將領做出調整,奏請朝廷任命劉錦棠總理行營營務,擔任前敵總指揮,率領湘軍出征。又奏請以劉典幫辦陝甘軍務,負責管理地方民政和軍需後勤工作。選好前敵統帥和後勤保障官員後,左宗棠審時度勢,制定了「緩進急戰」的策略。所謂「緩進」,就是不能急急忙忙進軍,而要做好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準備。兵、餉、糧、運要有周密細致的計劃,前線部隊與後方的軍需供應必須緊密餃接。用較長的時間籌集軍資,鞏固後方,疏通道路。所謂「急戰」,就是要了解敵情,確定打擊目標,每一戰役力求速戰速決;千里出擊,如拖延時日,將陷于不利地位。

各項準備工作中,最難者莫過于籌餉。當時,清廷規定西征之軍餉,由內地各省分攤。然而,各省督撫態度不一,有的積極,有的拖延,懸軍待餉,勢成燃眉。左宗棠上書朝廷,直言奏報,請求支餉一千萬兩,以保證大軍出戰。朝廷接受了左宗棠的要求,發出詔旨︰「左宗棠出師塞外,必須士飽馬騰,方足以壯軍威而張撻伐。所請軍餉一千萬兩,由戶部庫存先撥二百萬兩,各省速解三百萬兩,拖延軍餉者立即革職拿問。其余五百萬兩,準該督向洋商籌借。大軍收邊,何惜巨款,保其足用,以竟全功。」

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精心準備,軍餉、糧食、運輸等問題均已解決,西征軍士飽馬騰,斗志昂揚。左宗棠移師肅州大營,調兵遣將,首先命令董福祥帶領二萬兵力墾荒屯田,興修水利,生產糧食,以防關內糧運短缺,務必保證大軍糧草充足。再令藍大喜帶領一萬兵力修路、植樹,確保運輸生命線暢通。命令劉錦棠、金順、張曜率領主力部隊十五萬兵馬挺進新疆。左宗棠部署道︰「烏魯木齊是全疆之關鍵,必須首先拿下。先克烏城,再橫掃南疆。是為致力于北,而收功于南。」他反復告誡各位將領︰「此次新疆作戰,重在殲滅阿古柏侵略軍和地方叛匪,收復國土,保境安民。滿、漢、維、回、藏,各族百姓,皆是皇上子民,應一視同仁,嚴禁殺掠。少數受敵脅迫而附賊者,只要放棄抵抗,一律寬大處理。」「我全軍將士務必牢記︰新疆各族百姓,皆我骨肉同胞;大軍所到之處,以救民愛民為要。」號令已畢,各路軍馬分頭行動。

1876年4月,劉錦棠率西征大軍抵達新疆哈密城外,與原駐哈密的五萬清軍匯合。劉錦棠三十出頭,身雄體健,智勇雙全,用兵多奇謀,人稱「飛將軍」。他派出探馬偵察敵情,得知敵人在烏魯木齊只有三千人馬,由阿古柏手下的大將白彥虎統領。白彥虎原是陝西回民起義的一個頭子,失敗後逃到新疆,投靠了阿古柏政權,成為中華民族的敗類。白彥虎坐鎮烏魯木齊,在外圍濟木薩、古城、阜康、古牧地、瑪納斯等地多處設防,其中單在古牧地就布有六千重兵防守。劉錦棠與金順、張曜計議,決定先掃清外圍,烏城將唾手可得。作戰方案報經左宗棠批準後,劉錦棠、金順、張曜各率一路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戰場,一月之間,攻佔了古城、濟木薩、阜康三城;兵鋒直指古牧地。踞守烏魯木齊的白彥虎听到西征大軍逼近,急忙派兵增援古牧地,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

劉錦棠屯兵阜康,偵知到有兩條路通往古牧地。一條是大路,但要經過戈壁,缺乏水源。另一條小路,水源充足,但要經過黃田;而敵人已在黃田築卡立柵,嚴密防堵。敵人的意圖是迫使清軍走大路,以斷絕清軍的水源,將清軍困在戈壁沙漠之中。劉錦棠了解敵情後,決定將計就計,制訂了「大路佯攻,小路奇襲」的作戰計劃。他派出三萬兵力集結在大路口,命令士兵開挖枯井,疏通廢渠,忙忙碌碌的準備行軍用水,佯裝成要沿大路挺進的姿態。敵人果然受騙,調兵防守大路,放松了對小路的戒備。

某夜,月朗星稀,銀輝灑地。劉錦棠和金順各率一萬鐵騎,由小路直趨黃田,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三更後兵臨黃田城郊,迅速搶佔了城外高崗。誠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劉錦棠下令攻城,霎時間,槍聲驟起,金鼓齊鳴,萬馬奔騰,沖破寨柵,攻入土城。城中守敵不足二千,從睡夢中驚醒,亂作一團。劉錦棠、金順兩軍左右夾擊,刀劍飛舞,攻勢凌厲;守敵匆忙上馬接戰,一觸即潰,拋棄輜重,狂奔而逃。清軍隨後追擊二十余里,敵軍大部被殲,僅剩三四百騎逃進古牧地城中。劉錦棠督軍一鼓作氣,于黎明時將古牧地團團包圍。

次日,張曜帶領大隊步兵趕到古牧地城外,督率士兵環城修築炮台。大軍晝夜不息,輪番構築,三天內築起十余座炮台,比城牆還高出丈余。劉錦棠登上炮台觀望,城中敵情一覽無余。劉錦棠下令開炮轟擊,數十門劈山排炮連環發射,彈如飛蝗,落地開花,敵軍被炸得人仰馬翻,哭爹叫娘。炮火持續轟擊了一晝夜,古牧地城內煙火彌漫,死尸狼藉,城牆多處被轟塌。守城敵軍死傷大半,余敵竄出城外,企圖突圍。清軍早已嚴陣以待,排槍齊放,彈如驟雨。敵人遭到迎頭痛擊,扔下大批尸體,又縮回城內。劉錦棠見時機已到,下令發起總攻。鼓聲大震,號角齊鳴。清軍從四面八方呼嘯而起,沖向城下。前鋒士兵迅即卸下背負土囊,頃刻間將城壕填平。大隊清軍從城牆缺口處突入,沿街趕殺殘敵。槍彈橫飛,刀劍格擊,人喊馬叫,全城鼎沸。激戰近兩個小時,城中守敵六千余人,無一漏網,全部被殲。

清軍攻佔古牧地後,繳獲了一份敵人的機密文書,得知烏城空虛。劉錦棠認為機不可失,次日,即帶領兩萬鐵騎長途奔襲,直搗烏城。其時,駐守烏魯木齊的敵軍僅剩二千余人,聞知清軍進展神速,兵勢浩大,早已驚慌失措,軍心大亂。白彥虎自知孤城難守,急忙率部棄城南逃。清軍趕到烏城,幾乎是兵不血刃,便將烏市一舉收復。劉錦棠又命大將譚拔萃率一萬精騎追殲逃敵,一路斃敵近千人,直追到沙漠地帶,才收兵返回。

烏城克復,聲威遠震。盤踞在新疆北路昌吉、呼圖壁和瑪納斯北城之敵,聞風喪膽,紛紛棄城遠遁。只有瑪納斯南城的敵軍依仗城牆堅固,負隅頑抗。金順率軍包圍瑪納斯,攻戰一月有余,未能破城。劉錦棠派炮營增援,數十門大炮猛烈轟擊,城牆多次被轟塌,敵軍反復修堵。炮擊持續六個晝夜,狂轟濫炸,城牆被轟的七零八落,敵軍死傷無數,終于抵擋不住,掛起白旗乞降。金順同意,命其出城繳械。敵軍近二千人持槍出城,金順派人諭其棄械。不料敵軍突然開槍,向清軍陣地猛撲過來。金順早有防備,一聲令下,清軍槍炮齊放,四面圍殲,激戰半日,將詐降的敵軍全部殲滅。瑪納斯南城收復。

至此,新疆北路,除伊犁地區外,全部為西征軍收復。此次戰役,歷時三月,殲敵一萬多人,奪得大小城池十一座。捷報傳來,左宗棠非常高興,即刻上報朝廷,並奏請委任金順為烏魯木齊都統,督辦北疆善後安撫事宜。命令徐雪功在北疆各地廣開屯田,召集流民,為其醫治傷病,發給種子農具,勸民從事農牧生產,恢復社會秩序。

正當左宗棠秣馬厲兵,籌謀收復南疆之際,朝廷中卻因「馬嘉里事件」而刮起了一股投降妥協風波。原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國還發動了對緬甸的侵略戰爭,經過多年的擴張、蠶食,逐步佔領了緬甸全境。英軍佔有緬甸後,便積極籌劃入侵我國雲南。與左宗棠出兵新疆的同時,英軍派出一支「探險隊」,由上校軍官柏郎率領二百多名武裝人員,從緬甸的八莫出發,撞入中國雲南境內,試圖經過騰沖到達大理,以開闢滇緬交通線。英國駐華公使館派翻譯官馬嘉里從北京赴雲南接應。馬嘉里沿途窺探情報,勘測路線,引導英軍闖入雲南邊境的蠻允山寨,遭到邊防清軍和當地景頗族百姓的阻攔。馬嘉里窮凶極惡,悍然開槍打死數名群眾。當地軍民忍無可忍,奮起還擊,打退了英國侵略軍,並將馬嘉里擊斃。這便是震動朝野的馬嘉里事件。

馬嘉里事件發生後,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向清政府大肆訛詐,百般勒索,把總理衙門的官員攪得六神無主。清廷降詔嚴責雲南當局,捕殺了被認為是「凶手」的十幾人,還答應賠償巨款,但仍不能使英國人滿意。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年半時間里,威妥瑪和奕?舉行了多次談判;威妥瑪不斷增加新的條件,奕?則竭力請求對方降低要價。與此同時,英軍在中緬邊界大量增兵,又出動大批軍艦趕到渤海灣,揚言開戰。威妥瑪口氣強硬,威脅奕?道︰「如不答應全部要求,即刻撤退使館,斷絕中英關系。」不久,便帶領使館全體人員離開北京,南下到上海駐扎,擺出一副決裂開戰的姿態。清政府被徹底嚇倒,急忙請總稅務司赫德出面「調停」。赫德與威妥瑪數番電報往來,隨即轉告總理衙門,指明要派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到煙台談判。奕?入宮面奏慈禧太後,慈禧听罷眉頭一皺,道︰「派誰談判,豈能由英夷決定?」奕?道︰「論戰李鴻章必落于人後,議和李鴻章必搶在人前。李鴻章與英人私交甚為密切,議和非李鴻章不可。」慈禧太後急召李鴻章而問之︰「目前局勢,英夷陳兵欲戰。爾有何良策應對?」李鴻章道︰「臣以為如果決裂開戰,不僅滇邊受害,東南各口岸亦將岌岌莫保。我國南北兵力皆十分單薄,不足以抗御大敵。戰事一開,萬事瓦解。」慈禧沉吟半晌,道︰「朝廷欲派爾前去煙台議和,爾可有把握?」李鴻章道︰「臣願效犬馬之勞,但大原則還請太後訓示。」慈禧太後道︰「寧贈友邦,不予家奴。此次議和,就由你全權辦理。」于是,清廷詔令李鴻章赴煙台議和。

李鴻章乘轎出京,一路上反復揣摩︰「太後諭旨︰寧贈友邦,不予家奴;著實聖明之至。和洋人交涉,爭辯是無濟于事的;越是爭辯,損失的權益會越大,只有恭敬順從,滿足其要求,方能盡快結案,免去節外生枝。」抱著這種想法,李鴻章趕到煙台,一味諂媚,與威妥瑪握手言歡,又邀請赫德從中撮和。對侵略者提出的各種要求,李鴻章不爭不辨,一一答應,很快簽訂了一份中英《煙台條約》。該約規定︰為馬嘉里被殺一事,中國賠償白銀二十萬兩,並派專使赴英國賠禮道歉;擴大領事裁判權和通商特權,減免子口稅;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準許英國官員駐寓雲南、重慶,允許英國人到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等地「探險」、「游歷」。

條約簽訂後,威妥瑪對李鴻章的膽略、才能大為贊賞,稱李鴻章為︰「中國最優秀的外交官,也是大英帝國最好的朋友。」赫德則宣稱︰「中英關系從此進入了一個全面友好的新階段。」能得到洋人的稱贊,李鴻章喜得眉開眼笑,隨聲附和道︰「朋友之間,理當照應。不周之處,還望海涵。」威妥瑪進一步建議道︰「貴國在新疆開戰,得不償失。不如承認阿古柏汗國,與其和睦相處。何必勞師費餉,苦苦相爭。」此言一出,博得李鴻章連聲喝彩︰「善,此言甚善。我一定向朝廷轉達你的建議,與阿古柏汗國結為睦鄰,弭兵息戰。」

李鴻章回到北京,向總理衙門稟報了簽訂《煙台條約》之詳情,並建議朝廷︰「承認阿古柏汗國,撤回西征軍。」總理衙門當即給左宗棠發出公函,通報了《煙台條約》之內容和李鴻章的建議,並征求左宗棠的意見。左宗棠讀罷通報,拍桌大罵道︰「人渣,人渣。」嚇得身邊幾位謀士面面相覷。左宗棠把通報擲給謀士,大聲怒吼道︰「看看,你們都看看。我等數十萬將士浴血沙場,抗擊敵寇。可朝中竟然有人媚敵求和,引狼入室。」眾謀士計議後,勸左宗棠道︰「爵帥息怒。《煙台條約》已無法挽回,新疆戰局應盡快奏報朝廷,以免節外生枝。」左宗棠接受了謀士的建議,于當日上書奏報清廷道︰「阿古柏乃撮爾小丑,侵我國土,殺我人民,此仇不共戴天,豈能撤軍議和。臣已周密部署,收復南疆,指日可待。」清廷據此否決了李鴻章的建議,支持左宗棠的戰略部署。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洋務首領倡自強,欲保大清萬年長。議和必是李鴻章,主戰自有左宗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