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4.第十七回 黑龍江俄國鯨吞 白河口英軍慘敗(下)

作者 ︰ 若愚

第14節第十七回黑龍江俄國鯨吞白河口英軍慘敗(下)

第十七回黑龍江俄國鯨吞白河口英軍慘敗(下)

額爾金真是狂妄到了極點,在隨後的日子里,他拒不出面;把談判的具體事務交給其助手卜魯斯和翻譯官李泰國辦理。中國方面實際擔任談判的是翻譯卞寶書。每次談判,中國方面桂良、花沙納、耆英和卞寶書都按時出席,謹小慎微地應對;英國方面有時是卜魯斯和李泰國,有時是李泰國一人參加,且趾高氣揚,蠻橫粗暴。雙方經過討價還價,反復爭辯,逐條商議,最終趨于一致,除了公使駐京和內地通商兩項外,中國答應了英國的全部要求。于是,公使駐京,便成了談判的焦點。卞寶書道︰「我國皇帝絕不會允許公使駐京,請李先生轉告額爾金大使,放棄這一點。」李泰國道︰「別的問題,我可以向額爾金大使進言,唯獨公使駐京問題,只能三緘其口。」卞寶書道︰「我國皇帝寧肯冒戰爭之危險,也不願讓公使駐京。」李泰國大聲咆哮道︰「那就讓他試試戰爭吧。不過,他一定會戰敗;與其等到戰敗才答應,不如現在就答應為好。」言訖,憤憤然退出會場離去,使談判又陷入了僵局。

是夜,桂良具折奏報咸豐皇帝道︰「必須允其公使駐京,方能繼續會談。否則該夷仍將帶兵入都。奴才等事處兩難,焦急萬狀,懇請吾皇明鑒。」也就在這一夜,受額爾金的指使,李泰國帶領數人趕到耆英的寓所,用極其骯髒、粗野的語言,把耆英羞辱、嘲罵了一場。耆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曾經被道光皇帝譽為「滿洲才子,有膽有識」,多次奉旨與英、法、美等國簽訂了一系列賣國條約;且完全是惟洋人之意是從,不作任何爭辯就簽約。道光死後,咸豐皇帝對耆英的奴顏媚敵極為不滿,將其革職不用。此次特旨起用耆英,讓其協助桂良,參與天津談判,不過是念其為先朝老臣,熟悉洋務,若能洗心革面,自會為朝廷出力。耆英也知道咸豐皇帝的用意,故而此次談判中始終一言不發,唯恐說錯話而招來災禍。沒想到卻被李泰國趕上門來,罵了個狗血噴頭。耆英狼狽至極,連夜收拾行李,天明即起轎返回北京,躲在家里生悶氣。有好事者偵知,迅速報入皇宮。咸豐皇帝大怒,立即下令將耆英逮捕審問。耆英向主審官講了受辱而回的經過,咸豐皇帝聞報後,滿腔怒氣頓時發作,降下一道口諭︰「奴才耆英奉旨朝,卻擅離職守,私自回家,實屬誤國庸臣,無恥無能。特對其賜死。」耆英接到上諭,自嘲道︰「先帝隆褒︰滿洲才子,有膽有識;時皇罪過︰誤國庸臣,無恥無能。」說畢,在獄中懸梁自盡,了卻殘生。

中英談判陷入僵局後,中美、中俄之間的談判卻進行的異常順利。美國公使列威廉裝出一副願「居間調停」的面孔,俄國公使普提雅廷以「好朋友」自居,分別承諾幫助中國說服英、法公使,誘騙桂良等人會談,除特別強調「利益一體均沾」的條款外,凡中國官員不同意的條款一律刪除,因而迅速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中俄《天津條約》。列威廉和普提雅廷信誓旦旦地宣稱,一定說服額爾金,不再刁難中國;此舉讓桂良等人喜出望外,萬分感激。殊不知這兩個流氓見到額爾金後,卻極盡挑撥、煽動之能事,支持英國再加大壓力,逼迫清政府就範。列威廉道︰「中國皇帝最怕與外國開戰,只要英國用強大的武力相威脅,他就一定會屈服。」普提雅廷道︰「現在最有效的辦法是用大炮來說話,只有英國海軍的強大炮火,才能讓中國皇帝徹底屈服。」額爾金接受了這些挑撥,迅速下令調集上海附近的英**艦趕往天津。

旬日後,在英法聯軍的壓力下,談判繼續進行,終于達成協議。此時,耆英的死訊也已傳到天津,桂良等人毛骨悚然,深知責任重大,再次上書,向皇帝請示︰「英法兩夷非常強硬,萬無商量余地;且陳兵天津口外,伺機開戰。國家內匪未盡,外患再起,征調既難,軍餉不易,不撫而戰,禍恐不測。奴才等不能定議,請聖主從速裁決。」咸豐皇帝萬般無奈,不得不下旨同意。于是,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相繼簽字。這兩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有︰英、法公使駐北京;增開通商口岸;外國人可入內地游歷;修改稅則;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來往;中國向英國賠款四百萬兩白銀,向法國賠款二百萬兩白銀,賠款交清後,英法聯軍退還廣州;等等。俄、美兩國則援引「利益一體均沾」條款,獲得了除賠款以外的其他各項權利。至此,中國官員才恍然大悟,桂良氣憤地道︰「俄、美兩夷奸猾至極,貌示和好,實與英、法為一丘之貉。」花沙納感慨道︰「夷人窺破中國虛實,凡吾國家艱難困苦情狀,了如指掌,故敢大肆猖獗,毫無顧忌。」

天津條約規定一年後在北京換約,額爾金的野心暫時得到了滿足,他向桂良等人表示︰「英法聯軍願意幫助中國政府剿滅太平天國,未盡事宜改在上海繼續談判。」隨即率領英法聯軍退出大沽口,南下上海。

桂良、花沙納等人在南下上海時,咸豐皇帝卻突然翻悔,指示他們在會談中,務必把「派員駐京、內江通商、內地游歷、賠償兵費」四項條款加以刪除。然而,桂良等人在實際談判中,不僅不敢提出廢除四項條款,反而繼續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分別與英、法兩國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後條款。規定︰進一步降低關稅;鴉片貿易合法、公開;各口岸海關一律由外國人管理,把中國海關大權拱手送給了侵略者。談判結果報進朝廷,咸豐皇帝怒火攻心,肺經受炙,連聲狂咳,吐出一大口鮮血,一頭栽倒在龍床上,昏迷不醒,致使宮中大亂。太醫緊急施救,咸豐皇帝逐漸蘇醒,依然氣得渾身亂顫,四肢冰涼。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數番簽約噩夢驚,主權頻失怒氣沖。江山破碎龍心碎,帝祚本是血凝成。

數日後,咸豐皇帝的情緒逐漸穩定。雖經太醫精心調治,依然肝氣郁結,痰中帶血;徹夜失眠,頭痛欲裂。他躺在病榻上面如死灰,目光呆滯,腦海里卻如同萬馬奔騰,無法平靜。內憂外患,交並而至;強盜打劫,接踵而來;然他最不甘心者,乃外國公使駐京之事,認為這無異于公開宣布朝廷已被外國所監守,是「天朝上國」的極大屈辱。正胡思亂想之中,忽聞太監傳報︰「科爾沁郡王求見。」咸豐皇帝應允後,僧格林沁趨至塌前叩拜、問安畢。咸豐皇帝迫不及待地道︰「朕反復思慮,外夷駐京一事,為患最巨,斷難允行。欲阻止其駐京,當用何策?」僧格林沁道︰「臣以為外夷公使駐京之事,斷非口舌能爭,亦非微利能動,只有用武力才能阻止。」咸豐皇帝道︰「有文事者必以武備。汝之言甚有道理。」僧格林沁奏道︰「中英之間遲早必有一場大戰,如能戰勝,則《天津條約》便是一頁廢紙;如若不幸戰敗,亦不過是允其駐京而已。惟不戰而允其駐京,實為屈辱至極。」咸豐皇帝聞言,心頭豁然一亮,從病榻上掙扎起來,連聲稱贊道︰「汝言正合朕意。大打一仗,雖敗猶榮。可是,讓誰來當此重任,方能不負朕望?」僧格林沁道︰「臣願為吾皇分憂,親率大軍赴天津布防。」咸豐皇帝撫模著僧格林沁的肩膀道︰「汝乃朕之愛將,亦是我朝之柱石。朕派汝為欽差大臣,督辦天津防務。天津乃北京之門戶,大沽口又是津門之屏;汝此去駐防,責任重大;務要預先周密準備,方能阻止外夷駐京。朕與汝先撥庫銀三萬兩添置炮械,如若不夠,還可再撥數萬兩,以濟急需。」僧格林沁再拜道︰「感謝皇上知遇之恩,臣將積極備戰,讓來犯之敵葬身于大海之中。」言訖,辭出。

僧格林沁生在蒙古草原,長的五大三粗,精于弓馬刀槍,性格剽悍剛烈。他奉旨朝,即刻趕到天津積極備戰。他派人復勘了白河水位和兩岸地勢,從各地抽調一萬兵力加強防衛,在河西岸扎營六座,東岸扎營四座。又動員地方團練、民夫修復炮台,在河口南岸修築炮台三座,高自三丈至五丈不等;在北岸修築炮台兩座,一高三丈,一高五丈;沿白河兩岸另築有小炮台二十五座。各炮台既彼此**,又可互相策應。大小炮台內共置炮六十四門,其中萬斤以上重炮十六門,新購置「洋炮」二十九門。又購置木樁三萬根,密植于白河口內,再以鐵鏈絞鎖;以防敵船駛入。熱火朝天的備戰工作持續了近一年時間,各項防務均已完備;軍民士氣,空前高漲。

一年以後,英、法、美三國更換了駐華公使。三位新公使相繼在上海會集,向清政府發出進京換約的照會。清政府派大學士桂良接待,並通知他們︰「不用進京,就在上海換約。」英國公使卜魯斯強硬地道︰「換約之事,必須在北京,也只能在北京。」桂良道︰「如果一定要進京,請不要從大沽口走。應該從大沽口以北三十里處的北塘上岸,由陸路入京,且無須兵力護送。」卜魯斯奸詐地道︰「你們的安排不懷好意。我們走大沽口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桂良道︰「這里是中國的領土,進京路線理應由我們安排。《天津條約》並未規定必須走大沽口,請你們走北塘陸路,是為了你們的安全。」法國公使布爾布隆蠻橫地道︰「我警告你們,對于任何可能發生的麻煩,中國政府必須負全部責任。」會談破裂,桂良的勸阻無效,英、法公使頑固地堅持己見,決心硬闖大沽口。

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國公使自行到達大沽口外,他們都有兵艦隨行。尤其是英國,由其海軍上將賀布親率十三艘軍艦隨行護駕,殺氣騰騰地逼近大沽口。此時,清朝政府決定接待這些公使,僧格林沁一面命令全體守軍︰「釁不我開,嚴陣以待;若英夷進攻,即迎頭痛剿。」一面派直隸總督恆福照會賀布:「不許帶武裝,由北塘登陸進京。現在大沽口已節節設防,如輕易進入,恐致誤傷。」然而,侵略狂人總以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對中國政府的嚴正警告置若罔聞。25日上午,賀布率領英法艦隊來到攔河工事前,指揮其水兵乘駕小舢板逼進白河口內,動手拆除鐵鏈、木樁,排除航道上的障礙物。中國守軍隱蔽待命,無人理睬,兩岸炮台寂靜無聲。英軍得意地互相轉告,中國的守軍已經逃走了。下午二時半,賀布指揮英法軍艦蜂擁而進,並向炮台開炮轟擊。中國守軍蓄怒已久,立即開始自衛還擊。各大小炮台一齊開火,成群的炮彈飛向敵艦。領頭的敵艦在猛烈的爆炸聲中,很快就被打得千瘡百孔,停在水面上而不能動彈。其余船艦擁擠在狹窄的河道中,一齊擱淺,既不能進,又不能退,全成了清軍的活靶子。中國守軍的萬斤巨炮,吼聲如雷,射出的炮彈雖然不炸,但卻勢大力沉,擊中敵艦時能砸透甲板,摧毀桅桿,擊穿船體。新購置的「洋炮」打擊準確,發發炮彈無不命中目標。「洋炮」打「洋人」,讓「洋人」嘗到了「洋炮」的滋味,也讓「洋人」領教了中國炮兵精湛的技術。炮彈從各炮台持續飛出,密如暴風驟雨,落在敵艦群中開花爆炸。彈片呼嘯,火光閃爍;英法船艦相繼起火燃燒,桅斷艙裂,漏水下沉。英法水兵滿船亂竄,鬼哭狼嚎,死傷一片。賀布的指揮艦活像一個浮動的屠宰場,甲板上死尸堆砌,污血橫溢;船艙著火,烤得死尸焦臭刺鼻;濃煙彌漫,燻得傷兵狂嗽不止。船體破裂,海水滾滾涌進而不斷下沉。賀布腿部受傷,血流如注,掙扎著爬到另一艘英艦上,繼續指揮英軍負隅頑抗。這場大戰,清軍居高臨下,以大炮、小炮、抬槍、鳥槍,從兩面猛烈轟擊,彈如暴雨,猛似雷霆。英法聯軍在狹窄的水面上擁擠成堆,被動挨打,狼狽至極。何以見得,有詞為證。但見白河口內外︰

槍聲與炮聲齊震,鬼哭和狼嚎共鳴;黑煙與晚霞相接,烈焰同落日爭輝;殘尸與魚鱉並浮,赤血共碧波同沸。破艦與沉船互撞,英軍和法軍同悲。

雙方鏖戰了近五個小時,天色已漸黃昏。賀布決定破釜沉舟,派遣陸戰隊上岸,企圖奪取河口北岸的清軍炮台。二百名英軍乘駕數只小艇搶灘,可是當他們從小艇上剛跳出來,立刻陷入了深可沒膝的軟泥之中。中國守軍發現敵人企圖登陸,立即使用抬槍、鳥槍,一齊施放,打得英軍在泥水中連聲慘叫,數十名敵人應聲倒地。淤泥纏腳,又受到槍林彈雨的猛擊,英軍只能在爛泥中一寸一寸的爬行,用了一個多小時還未爬出泥灘。天色黑盡,清軍借助炮火彈光,瞄準射擊,每一陣彈雨過後,便有十多名英軍喪命于爛泥之中。半夜時分,死傷大半的英軍自知登陸無望,又開始返回;清軍則持續開槍、開炮為其送行。到黎明時,只剩下六十余名英軍活著回到船上。

激戰了一晝夜,天明計點戰場,十三艘英艦中,被擊沉五艘,擊殘被俘二艘,其余六艘被打的千瘡百孔,完全失去了戰斗能力。英軍兵力共計一千二百人,被打死四百六十四人,打傷四百多人。賀布身受重傷,其副手被擊斃,法軍司令亦受傷。真可謂全軍覆沒。眼看著英軍慘敗,曾揚言「中立」而在白河口外觀戰的三艘美**艦,不甘坐視英軍被徹底消滅,急忙趕到河口幫助拖拉,掩護那六艘傷痕累累的英艦逃到白河口外,灰溜溜地向南方駛去。後人有詩評論白河口之戰,詩曰︰

先禮後兵文明風,自衛還擊道義正。赫赫威怒殲群丑,隆隆炮火懲頑凶。十三敵艦遭覆滅,五百英軍喪性命。中華民族非好戰,利劍只斬侵略兵。

白河口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英法聯軍的囂張氣焰,彰顯了中**隊的作戰實力;只要組織得當,就能夠戰勝侵略者,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捷報傳來,天津人民欣喜若狂,各界群眾奔走相告,人人為之揚眉吐氣。歡樂的鑼鼓、喜慶的爆竹響成一片;激動的淚花、慶賀的美酒灑滿街頭。人們自發地行動起來,牽羊擔酒,攜帶美味佳肴,涌進大沽炮台,慰問殺敵將士。這才是︰勞苦功高保國土,敬酒備感愛國情。要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