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語 第二十章 前朝舊事

作者 ︰

大齊東部蒼龍府有舊宮,乃大齊立國前,太祖女皇的居所。夏磊雖是出宮之人,但畢竟是侍君,不可住一般地方,只能深居宮中。此處雖為司徒明達建議所選,不過夏磊也滿意,龍興之地,早想來看看了。

舊宮多年來未有主人居住,但宮中維護照常,也不算破敗,只是比起京城的皇宮來,還是差了許多。這里的建築並不是按皇室規格建造,而是依的諸侯制度。從前有個北海國,皇甫家為北海國封臣,世襲為侯,便居在此。後來皇甫家取而代之,改國號大齊,又擴張了許多領土,這才將都城西遷。而北海國舊都已被焚為灰燼,不知所蹤。算起來此事並不遠,都是太祖女皇時期發生的事。

太祖女皇名諱皇甫想,雖為族中嫡長,卻無世襲侯位之意,將世子位讓與異母幼弟,自己到是周游列國,遍訪書畫名家,終日以游山玩水、作畫為樂。怎料得,後母曾氏對她放心不下,怕她哪日回來搶奪世子之位。正巧此時皇甫想為山賊所劫,山賊要挾贖金,曾氏有意拖延,只等山賊撕票。山賊頭子左冷山見求贖金不得,干脆強娶皇甫想為妻,左冷山也就成了日後的烈武皇夫,也是當今女帝的祖父。

幾年後,幼弟襲了侯位,又怎料墜馬身亡。早有撤藩之意的北海國朝廷,欲趁機將皇甫家的封地收歸皇室。皇甫想得了消息,為家族即將遭難而心急,左冷山為解她急,率山寨眾兄弟陪其回到封地,首戰便驅走了前來收回封地的北海國官軍。既已動武,再無回頭之路,皇甫想在家臣建議下即了侯位,扯開了反抗北海國的大旗。北海國連續派大軍來剿,但左冷山不僅是山賊頭子,更是百年難遇的將才,北海軍來多少次,便勝多少次。幾番大勝之後,皇甫想未被剿滅,反而做大,各方對北海國早有不滿的勢力紛紛來投靠,其中就有獨霸一方的豪強司徒家族。皇甫想由防守轉為反擊,勢如破竹,竟滅了北海國。隨後順天應人,登極為帝,國號大齊,年號貞順。

這些故事,大齊官史並不會如實記錄。為尊者諱,女皇怎能被山賊劫持?皇夫怎能是山賊?因而官方史書中的烈武皇夫成了趙國的戍邊將軍,劫持變成搭救。太祖女皇出游遇虎,趙國將軍左冷山連發兩箭,一箭入石,一箭穿入虎頭。二人就此生情,左將軍請媒下聘,終成了姻緣。史官瞎編是迫不得已,民間可不吃這套,首先全趙國都知道他們沒有一個將軍叫左冷山。另外還有件事可以證明烈武皇夫並非趙國將門出身。

「郎君,府尹大人請郎君看戲,您去嗎?」。錢小春入宮通傳。蒼龍府尹是個女官,夏磊是出宮侍君,二人不便相見,只得由內侍通傳。

「什麼戲?」夏磊問。蒼龍府是舊都,流傳著不少太祖故事,只要是歌頌的,朝廷不會禁,民間也就大演特演,加上當朝女帝喜愛曲藝,各地戲台繁榮得很。

錢小春對今天的戲很有興趣,答道︰「《奪兵符》。這戲很少演。」

「說的什麼?為何很少演?」夏磊好奇。

「說的是太祖朝的故事,因為這戲丑化司徒家,戲班怕得罪宰相,不敢演。」錢小春很想看,一雙眼楮期待著,就等夏磊答應。

「奪兵符?司徒家?」夏磊回想前朝故事,「莫非講的是那件事?我到要看看!去回府尹大人,我一定赴約。」

錢小春大喜,立刻回復去了。

夏磊之容不能讓人隨便目視,就算是看戲,也得垂著紗簾。外人看不清夏磊的臉,夏磊也看不清台上的戲。雖看不清演員容貌,但故事還是听得明白。

太祖女皇雖已登極,卻並未冊封左冷山為皇夫,只因朝中大臣極力反對。左冷山出身草莽,粗俗低賤,難以父儀天下,眾臣力諫女皇另擇夫婿。其中司徒家族反對最激烈,司徒家族助女皇登極,立有大功,一心想將自家兒郎推薦給女皇為夫。為達目的,司徒家族誣陷左冷山欲篡位自立,使其被逐出宮,流放塞北。

時逢塞北胡虜南下,燒殺搶掠。大齊守將無能,不能御敵,致使百姓水深火熱,胡虜長驅直入,京城危急!左冷山夜闖軍營,刀逼將軍,搶走兵符,指揮北路十八萬大軍,阻虜于京城八十里外,陣前單挑北胡大汗,大汗重傷北逃,此後北胡不敢南犯。太祖女皇入軍探試,二人和好如初,左冷山被冊為皇夫。司徒家陰謀敗露,幸得皇夫大度,未有追究。

這是民間流傳的故事,盡管官方史官有胡改歷史之嫌,民間故事卻也未必全真。民間以烈武皇夫不追究司徒家族陷害之罪,來表現皇夫仁義,其實過于簡單化了。官史記載,烈武皇夫受誣蒙冤,犯的是大逆死罪,若非司徒家長子司徒伯文求情,女皇已听信讒言,將皇夫處死。而後皇夫洗清冤屈,欲治司徒家族之罪,但念司徒伯文救命之恩,才恕了司徒家族,只治宗主一人。民間只傳烈武皇夫勇武仁厚,而對司徒家族一昧貶損,司徒伯文之德閉口不提,實在誤導听眾。

但無論故事真相如何,有一點卻是官方民間共通——大臣反對立左冷山為皇夫的最初理由皆是其出身粗俗低賤。烈武皇夫若真是趙國將門之後,又何來粗俗低賤之說?

到此夏磊心生感嘆,烈武皇夫若無定鼎之功、開疆闢土之才,他憑什麼做皇夫?早被司徒家斗下去了。反觀自身,無一長處,無論在宮里,還是宮外,都是個坐著等死的廢人罷了。

司徒家想讓自家兒女做帝王正配的圖謀從來沒有放棄過。太祖朝時,心想司徒伯文與女皇青梅竹馬有感情,要成此事不難,于是精心策劃,怎料司徒伯文深明大義,不恥卑鄙手段,圖謀未能得逞。雖然迫于家族壓力,司徒伯文入宮受封郡王,但也未沾恩露,不是女皇不愛,而是他不願介入女皇與皇夫之間。烈武皇夫戰死沙場,司徒家見他有扶正希望,上表女皇,他卻放棄。女皇崩後,司徒伯文離宮出家。

培養太祖皇夫的計劃落空,司徒家族把目標轉向皇太子皇甫承秀,可承秀太子所愛的是民女劉珍琴,而不是司徒家的女兒,寧可不做太子,也要與劉珍琴在一起,最終私奔。而次皇子即太宗皇帝,已迎娶安國公主,不願納側室。司徒家的圖謀在皇子們這里落空了。幸而太宗皇帝在位僅十年,天喜女帝即位。司徒家早看好女帝,在其即位前與女帝訂下婚約。女帝即位後,便將司徒明達送入宮中,等著冊封。怎料女帝心有所屬,冊封遙遙無期,反還鬧出退婚風波。

府尹大人選這出奪兵符的戲請他欣賞,意圖何在,夏磊心中猜出幾分。他因躲避司徒明達而出宮,府尹應看出來了,所以選這種非議司徒家的戲暗示立場,或者作出試探。夏磊拿不準府尹屬哪一種,怕她是司徒家安排來拭探他的,因而只看戲,未作一字評論。末了,急急告辭,回宮去了。

錢小春還在為戲中故事感慨。「烈武皇夫德才兼備,命運卻這般不順,屢屢險遭司徒家族謀害,幸虧皇夫有勇有謀才得化解。被逐出宮,又能回宮;被廢名號,又能復位。郎君,您什麼時候回宮呢?」

夏磊淡笑,「才剛出來,就想回去了?等吧!」他也不知何年何月,或許會等上永遠。

此時,舊宮的夏花開始凋落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興衰語最新章節 | 興衰語全文閱讀 | 興衰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