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六章(2)芭蕉葉上鳴秋雨

作者 ︰

懷慕忽然瞧見第四只河燈,取過來細瞧道,「怎麼這一只什麼也沒有寫?這是給誰的,怎麼如此偏心?」青羅淡淡一笑,道,「這是給我自己的。」給死去的賈探春,和早夭的那一位真正的青羅郡主。懷慕听了面色一變,聲音沉沉,「中元將近,你說話怎麼也每個避忌,說這樣不吉利的話做什麼?別胡鬧渾說,叫人听見笑話。」青羅轉過臉去,「我沒有渾說。這個芙蓉花的女子曾經寫過一句詩,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如今是我送別人,明朝我去了,還不知有沒有人送我呢,不如我自己先送自己一程吧。至于評說,自己終究說不得,還是留給後來人吧,也不知有沒有人,再有這個心思了。」懷慕道,「好好地怎麼咒自己,你方才說的這一句詩,才情上自然是好,究竟是太悲了,不是有福之人,故而早早就先去了,你如今又要做這樣不祥之語,可是要步她的後塵麼?」青羅淡淡笑道,「你既然不想听這些,就換一個說法就是了,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我既然不遠千里來到此處,就當做送別昨日的自己就是了,你不必擔憂,我自然好好活著。」

懷慕見她眼神中滿滿都是哀傷,然而更深處卻也是堅定的傲氣,並無頹喪神色,心里稍定,才覺自己身上已經是冰冷一片。方才听她隨口就說了死,自己竟然如此害怕。至于自己那一瞬間究竟在恐懼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了。然而那一瞬間的感覺那樣真切,叫自己都心驚。如今心思一定,道,「整日對著這些東西,的確是容易感傷,你既然心意都到了,也不需你做許多,就這幾盞燈也夠使了,回頭和童嬤嬤她們說說,不用再做了。這幾日父王也不大出門,我也不方便往外頭去,等過幾日,我帶你出去逛逛,也省得你每日呆在屋子里頭胡思亂想。」青羅驚訝抬頭,卻不料他有這樣體貼心思,也就只有點點頭。

此時蓉馨館里頭卻是頗不平靜,懷蓉此時心情煩躁的很。前些日子下山,這也有不少日子了,如今中元將近,太妃按著慣例要在重華寺里頭做一場大法事,超度將士亡魂,也為上官一族祈福。今日一早便遣了人下山來,請懷蓉上山去伺候幫襯,來人反復叮嚀,道二小姐下山已久,雖說與父母情分重要,只是老太妃也實在掛念,還請二小姐早些上山去此後才是,千萬不要違逆了太妃的厚愛。

懷蓉往日回府中小住,向來是不需太妃傳喚自己就先回去了,只是前幾日鄭姨娘這一出故事,倒叫她不放心了。懷蓉也只是那一日展露了風華,叫眾人眼前一亮,這幾日復又和母親一起深居簡出,不問世事。眾人也不知深淺,一時也沒人上門去招惹,倒也安靜。只是自己這一去,又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自己上一回給了安氏好大一個沒臉,安氏豈能輕易放過自己母親?只怕手段更是變本加厲,自己這一去,母親只怕是凶多吉少。

此時鄭氏正在女兒屋里坐著,見懷蓉愁眉緊鎖,自然心里知曉所為何事,便出言勸慰道,「我知道你心里頭在惦記什麼,你放心,雲側妃不過是要那我做個筏子給永慕堂那邊看,如今既然那邊也沒什麼動靜,想來她的疑心也該去了,自然不會再拿我怎樣。只是你前些日子為了我,到底是風頭太過,從此還要知道收斂才是,不然這些年,咱們娘兒們忍氣吞聲,也就白費了。你我在這府里,人微言清,能保的一身平安就已經不易,千萬不要卷進那些貴人們的是非里頭去。娘勢單力薄,無奈保護不了你,也不能許你一個好前程,你也不必以我為念,好好孝順太妃,你的前程,都在她那里了。」

懷蓉蹙眉道,「母親說的這是什麼話,如今這情勢,就算雲姨不再像上回一般陷害你我,那些零碎折磨豈會少了?我為了救母親,不得不拿出些顏色來,只是如今母親想要抽身是非之外,只怕雲姨也不會允了。你我什麼也沒做的時候,也被她如此糟踐,何況如今?我這一去,自然能抽身事外,可是母親你卻要怎樣自處?說句本不該說的話,母親本是無依無靠的,雖說和雲姨一樣的出身,卻並不得父王垂愛眷顧,母親只有我一個女兒,我如果不為母親思量,母親還有什麼依靠呢?」

鄭氏笑了,那憔悴的容顏忽然明媚起來,從內而外浸潤在一種柔和的光暈里頭,「傻丫頭,你的心思我怎麼會不曉得,只是做母親的,只要女兒好了,就再也沒什麼好求的了,你只要管好自己,我自然一切都好。你听我的話,切勿以我為念,好生照顧自己,在太妃跟前要謹言慎行,心思靈巧些,你的前程可都在這上頭了。」懷蓉抿了抿嘴,也不答話,半晌才道,「知道了。母親,明日我還要上山,您早些回去休息,我早些兒睡,明日晨起再來和您辭別。」

鄭氏心中酸楚,卻也欣慰,忍了淚點點頭道,「我這就去了,回去再給你做幾樣點心,明日你來再帶著去。山上雖然不委屈,究竟吃不著我親手做的點心,也只有我曉得你喜歡什麼口味。」懷蓉眼中也有了淚,點點頭道,「母親,我知道了。我自然听你的話,不會叫你日子難過的。」于是就叫緋玉送了鄭氏一路回去了。

暮色漸沉,又漸漸下起雨來。一場秋雨一場寒,這雨雖然不大,然而綿綿密密,竟是十分的秋意了。夜雨迷蒙,更襯得屋子里頭溫暖如春了。此時上官啟正歇在彤華軒里頭,彤華軒自秦婉彤一下自然都十分歡喜。自乞巧節後幾日,上官啟總是住在自己的啟懷堂里頭並不往後頭柳氏、安氏、秦氏的屋子里頭去,也並未叫年輕的陳氏、白氏過去伺候,眾人本就覺得這中元節前後秋涼淒苦,更多了幾分期盼,如今上官啟來了彤華軒,秦氏自然得意,也不知其他人心里是怎樣的呢。

秦婉彤也只是一身家常的衣服,卻也自見嬌媚。一身牙白的寢衣,繡著數枝杜鵑花,緋紅淺碧的顏色,倒是清爽中見明艷,更點著幾只玉色蝴蝶,忽閃忽閃的。腰間也系了一條玉色的絛子,結著丁香結,也是家常的花色。鬢邊珠翠皆已卸去,卻又攢著幾朵緋紅的杜鵑花,襯得粉面含春。上官啟仔細瞧了瞧,道,「你這一身打扮倒是好,連外頭的夜雨淒清也都成了春色無邊了。」秦婉彤低頭笑道,「王爺慣會取笑我,我如今年紀可也不小了呢,王爺身邊現就有白妹妹和陳妹妹,能歌善舞的,哪里還見的慣我這樣的黃臉婆?」上官啟嗤笑道,「他們年紀輕自然是有年紀輕的好處,只是哪里有你這樣的風韻呢。往日你總喜歡打扮得華麗,固然是好看,只是我見你這些日子常常喜歡這樣嬌艷清新的打扮,卻也好看。他們小丫頭們穿著只是熱鬧,你卻別有一番氣韻,是旁人比不來的。」秦婉彤歡喜道,「有王爺這樣的話,我可就放膽子去穿了,只是別叫小輩笑話我為老不尊就是了。」

上官啟頜首道,「說起這衣衫打扮,到底也是個人氣質容貌。你本是大家閨秀,自然和她們還是有些不一樣的。」秦婉彤半真半假道,「既然我有這麼好,王爺怎麼還左一個右一個往里娶呢。」上官啟一怔,道,「這小家子自然也有小家子的好處,這你就不知道了。」說著忽然瞧見案上擱著的一瓶花,白瓷瓶子里頭密簇簇的幾枝紫薇花,倒是別致,便笑道,「你這插花倒是別致,素來少見用紫薇花插瓶的。我瞧你院子里頭那幾棵開的也不錯,只是這一夜風雨,只怕又要凋落許多了。」秦氏抿嘴兒笑道,「王爺你卻不知道,我們這些小家子的,可不是都羨慕那大家子的小姐麼,這才巴巴兒都插了來,只是王爺只瞧見我這里的紫薇花,卻不知聞香擎艷那里的,才是最好的呢。」上官啟見她說的話里有話,就道,「你別賣關子,只說是怎麼回事。」

秦婉彤道,「王爺忘了,前幾日七夕,王爺賞了二姑娘一件月緞紫薇衣,好看的跟什麼似的,又趁著聞香擎艷里頭的花朵,咱們都看得呆了,真真是貴氣非凡呢。平時也不覺得紫薇花有什麼,那一日一瞧啊,真是又喜慶又高貴。」上官啟笑道,「偏生你們這麼多話說,這月鍛元也不是賞他一個的,他們姊妹和妯娌不都一人一件兒麼?」秦婉彤道,「話是這麼說,只是二姑娘先穿了,其他小姐女乃女乃也就不敢穿了,沒得叫人比下去呢。」上官啟但笑不語。秦氏又道,「王爺方才說這門第,我這樣出身,自然不敢在王府里頭說些什麼身份門第的話的。只是如今瞧二姑娘,也不得不說一句。雖說她生母鄭姐姐只是王爺身邊的侍女,二小姐到底是血脈高貴,又得了太妃親自教,真真是不一樣。再瞧咱們府里的新二女乃女乃,更是舉止高華,不是一般小門小戶能比的呢。只是二姑娘也奇了,往日里和悶嘴兒的葫蘆似的,怎麼忽然就這樣起來,可見這母親受了委屈,做兒女的也要跟著不一樣了。雲姐姐雖然這事情辦的魯莽了些,倒是因禍得福,王爺多了一個伶俐乖巧的女兒了。」上官啟笑道,「偏生你口齒這樣伶俐。只是你說的也是,懷蓉這丫頭,我倒真是忽略了,平日也不常見,見了也只覺得她溫柔沉默,像她母親,倒是真不知道她還有那樣的時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