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十七章(01)塵消院落新經雨

作者 ︰

女敕柳成陰,殘花雙舞。塵消院落新經雨。洞房深掩日長天,珠簾時有沈煙度。

夜夢淒涼,晨妝薄注。香肌瘦盡寬金縷。到頭終是惡因緣,當初只被多情誤。

這一日風清水暖,正宜好眠,等懷蓉醒的時候,已然是午間了。連日的薄雨都已散了,外頭有明媚的光亮照進來,似乎帶了絲絲縷縷青翠柔黃的顏色,這才想起已然是春了。其實還到二月里,卻不知怎麼和暖至此。曾經漫長得幾乎瞧不見今天的冬季忽然就走了,一絲冰雪也不曾留下。洗硯齋里的梅花,不論碧色的還是白色的,盡數都斂去了經冬的容色芳華,只留了滿枝新發的葉,深深淺淺的綠意映著水面,倒也好看。只是本是春日,外頭滿園里盡是春花爛漫,草木蔥蘢,透過垣牆,還能瞧見一樹一樹的玉蘭棠梨,開的真如彤雲流霞一般,洗硯齋里頭卻只有幾枝女敕綠梅枝,雖然顏色新鮮,卻終究瘦弱伶仃。水光里襯著天光雲影,本也是別樣的風景,卻也因為水中石色染了些暗沉沉的冷寂,倒更顯得有些冷清了。

洗硯齋本是宜園中最素淨的一處苑閣,本是借著淡墨梅花的詩意,留作主人家冬日里潤筆作畫的閑雅去處,並不是做長居的所在的。懷蓉等人的曾祖父上官直,曾經就愛在冬日落雪的時候邀集三五清客,在洗硯齋里潤筆作畫,飲酒賦詩,時人稱為雅事。至今洗硯齋外間還有一架圍屏,繡著上官直手書的碧仙台賦,另收著一卷詩文,或長或短共有三五十篇之數,便是當時抄錄的清凝集。至後來懷蓉等人的祖父上官東華,由于連年戰亂,局勢動蕩,便幾十年間未有人居,亭台也都荒廢失修,只有那一片白梅襯著一株不知年歲幾何的老梅碧仙,仍舊花開如繁星。再至後來的上官啟,西疆局勢漸穩,又藉著迎娶王妃,將整個宜園,即當日的寧園徹底重新修葺一番,洗硯齋這才恢復了昔日面貌,只是上官啟公務繁忙,也從沒有再來此間游賞。

後封太妃離居山中,每每回府也不住正堂,只在園中染雲堂居住。洗硯齋離著染雲堂最近,懷蓉又喜歡那一樹綠梅碧仙,這才又修整成了懷蓉的閨閣。除了綠白雙色的梅花,里頭原本再沒有別的熱鬧花木,只因懷蓉回來的日子本來極少,平日里若是自己回來不與封氏一起,也就只在王府中的蓉馨館住著,更不常來此間,所以並沒有多增添些閨閣女兒的物件擺設。如今雖然常住,懷蓉卻也並不曾十分傷心,也一要添置的東西物件兒,倒是封氏囑咐過幾回要好生修整一番,卻又因為懷蓉病了良久,也不宜大興土木的,故而也就仍這樣空落落的。

柳氏有一日還曾經對青羅笑語,說是當日只想著秋節下的好去處,就忘了日後。家里兩個年輕姑娘,一個去了盈枝院,一個去了洗硯齋,清瓊、董徽兩個的居處也安排在秋山,皆是秋冬最肅殺冷寂的光景,丹桂丹葉,秋菊冬梅,秋日里熱鬧不過,春日里卻稍顯平常。清玫清玨兩個住在漱玉水榭,乃是夏秋泛舟蘆葦雪海的去處,長郡主的繁陰堂臨近滴翠泉邊的落薇台,薔薇遍植,或紅顏如火,或皎潔如雪,是夏日觀花的絕妙所在,紅綃苑並不曾分出四季,倒是青羅一個的飛蒙館,獨獨佔盡了春光。其余人的地方也就罷了,地方寬敞,除了時令花卉,也都有旁的四時常見的花木點綴,只是懷蓉所居的洗硯齋,除了梅花幾樹,也實在是沒有旁的,連那漫地的石子和小小一方水面,也都是純而又純的黑白之色。冬日里瞧著倒是十分的清秀雅致,只是如今開了春,比之其他去處,就顯得十分寡淡。

懷蓉此時坐在玉色亭里頭,瞧著水里的梅枝倒影,眼前分明是新綠濺濺,映在墨色的水面里頭,卻平白只余了剪影疏朗。水面上星星點點的幾點碧色,卻是前日枯萎落下的梅花,那一點暗香似乎仍在,只是盈盈如翡翠的綠色,卻已經腿的淡了。懷蓉心不在焉地隨手撥著那一張描著梅花圖樣的琴,聲音不過是尋常,也不知慧恆往日里是如何用這樣普通的琴,來彈奏出那樣驚心動魄的曲。懷蓉听見後頭的腳步聲,也不回頭便輕笑道,「緋玉,你瞧今年的冬天去的那樣早,往年咱們這里的梅花總能開到二月末的,怎麼今年竟去的這樣早,實在是可惜。」後頭有人答道,「年年歲歲不同,今年的冬固然去的早,可春也就來得早了。往年清明總要到三月里,只是今年不過正月里便已過了驚蟄日,再過五日,便是清明了。梅花花期來得早,去的自然也就不遲,春秋易換,草木枯榮本就是有天然定數的,連傲雪獨妍的梅花,也並沒有什麼分別。若是只管一味為冬花嘆息,倒不如去賞春花,才是合時合景。」

懷蓉听著聲音陌生,回頭去看,緋玉卻也在,身邊立著一個年輕男子,面目有幾分熟悉,卻又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是誰。只是听他和自己說話的口吻,卻又像是熟不拘禮一般。懷蓉性子本就不與人親近的,見一個男子闖入自己閨閣,又說話唐突,心里便隱隱有了一絲怒氣,只是見是緋玉引進來的,卻也不便發怒,只冷冷道,「不知是哪一位賜教了。」那人一怔,轉而顯出一絲苦笑來,「郡主不認識董余了。微臣听聞郡主言語一時忘形,言語唐突冒犯了郡主,還請郡主見諒。」此言一出,懷蓉倒是怔住了。董余她原是見過的,去年去重華山上請自己去,便是這個人了。自己曾經還對他頗有幾分的怨憤之意,便是這個人,把自己從紅塵之外的寂靜山林中找了出來,叫自己跌入這滾滾紅塵之中,再也月兌不得身。她恨過他,在改變別人的命運的時候,竟然是那樣的面無表情不動聲色。

然而今日瞧見他,面目卻又模糊了,眼前這個人,依稀有自己熟悉的輪廓,卻又被風霜疲憊遮掩住了,叫自己覺得陌生,只有身上的雲灰色衣衫,是自己記憶深處曾經最深刻的一點印象。懷蓉心里冷冷一笑,原來除了熟悉的那一角灰衣,自己竟然記不得他了,當日那些激烈的憤懣和不甘,這才才過了半年有余,就這樣消失殆盡了。或者是因為自己早已經成了他一樣的人,默然地去旁觀甚至于改變別人的命運,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動容。在自己明白了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之後,才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命運,終究是由自己選擇的,所謂身不由己,不過只是借口和假辭罷了。別人帶你進入的並不是另一個世界,而是叫自己看見了埋藏在塵世中的另一個自己。懷蓉看著眼前的董潤,忽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恨,這或許是因為,人之所以會放下譴責,是因為本身就已經不再希望得到寬恕。然而恨雖然沒有了,卻莫名的有一絲厭煩在里頭,像是厭惡別人,也像是厭惡自己的樣子,許是因為在自己昔日不齒不屑的人那里瞧見了自己,便更是覺得難堪罷……

懷蓉強壓住心里的不爽快,便對董余點點頭道,「前些時候大病了一場,精神總是不濟些,一時沒有認出董大人了,董大人不要見怪。」說著也只是垂目不言。董余忙道不敢,緋玉見懷蓉不說話,只覺得董余立在那里十分難堪,便引著董余往懷蓉對面的石凳子上坐下,又叫小丫頭沏了茶來。董余笑道,「早听聞二郡主擅琴,方才听了,果然不俗。」懷蓉失笑道,「我不過是胡亂撥了兩下,哪里談得上是琴呢?董大人話顯是說笑呢。大人若不是有心嘲弄于我,便是絲毫不懂音律了。」董余平日里最是穩重,此時卻忽然紅了臉,半晌才道,「郡主見笑了,微臣的確是不通音律,卻也並沒有嘲諷郡主的意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