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十章(16)吹簫月下曾相待

作者 ︰

柳芳和听到此處,也是無話可說,只默默走過去給懷蓉掖了掖被角,心思卻是飄得遠了。王爺和自己初見的樣子,自己怎麼會不記得呢?那時候他初初登上王位,正是少年英姿勃發的時候。那一日在自己府上來找自己的兄長說話,不留心就在花園子里遇上了自己姊妹。那時候自己還不滿十歲,還是小孩子,只躲在姐姐的裙子後頭不敢說話兒,只偷偷地看著他。在那時候的自己眼中,他和自己的幾個哥哥都不一樣,那種氣質不同于尋常將門的英氣,更多了一種深沉的王者之氣,當時她自然不懂得這幾個字,後來听見姐姐說起,才隱約知道自己感受到的那種壓力和吸引力是什麼。後來這個年輕的王爺便常來自己家里,有時候找大哥,有時候找二哥,有時候找父親,只是每一次都會正巧在姐姐面前出現,說上些話。後來熟稔了些,姐姐有時也會在他來家中拜訪的時候出去見他,都是][].[].[]世交,也沒有那許多規矩,只是姐姐每次都要把自己也帶上,防著旁人有閑話。

自己一開始自然是非常願意去的,雖然每一次都躲在後頭。到底是為什麼想去瞧他呢?或者是因為他長的俊俏,叫她想起來前幾日偷偷毒的白石郎曲里頭的一句,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然而後來有一日,她就突然不願去了,她那一日忽然發現姐姐背著父兄偷偷給年輕的王爺遞了一卷書,自己踮起腳悄悄兒看了一眼,卻正是自己日日在心里念叨的這一句。郎艷獨絕,世無其二。然而白石郎君世無其二,她在那一日也發現,世無其二的郎君,眼中也只有一個人罷了。

既然這樣,她還要和姐姐一起去看他做什麼呢?自己的一切,都是姐姐給的,姐姐的一切都比自己更好,連這一句詩,也是姐姐教了自己,自己才明白的。雖然家里不反對自己姐妹讀書,這些書家里頭卻並不是十分願意叫她們姐妹讀的,說是容易移了性情。只是姐姐每每央告了哥哥們,總是偷偷帶進來,再偷偷兒和自己看,哥哥們雖然懼怕父母家規,卻總是拗不過姐姐。姐姐那樣的女子,世間哪有人能回絕得了呢?自己所知所學,又有哪一樣不是姐姐所教的呢。自己不懂的,都細細地告訴了自己。自己又怎麼能和姐姐爭競什麼呢?就算自己有這樣的心,也沒有這樣的能力。自己還是個孩子,姐姐卻已經是見識卓越、容顏絕美的世外仙姝了。他的眼中,也從來沒有瞧見過自己。

後來的事情就和自己預料的一般,姐姐嫁給了王爺,舉行了被西疆上下稱頌的婚禮,曲折回環的燕婉橋,日月高懸的朝暉台,鸞鳳齊鳴的鸞鳳閣,姐姐和王爺的婚姻,就像詩文中一樣的完滿,鳳凰于飛,和鳴鏗鏘。後來自己也曾如王府去看姐姐,總是溫婉微笑,和閨中談吐慷慨的女子迥然不同,唯一的牽掛便只有王爺和懷中的小外甥。雖然王爺並沒有真的眼中永遠只瞧見她一個,他有了雲側妃和大公子,也有了董姨娘和鄭姨娘,可是待姐姐總是不同的。自己只覺得羨慕,卻並沒有什麼不滿和記恨,這一切本來就該是姐姐的,神仙眷侶般的一對璧人,自己有什麼話好說呢?只是不知不覺,自己的青春也就耽誤了去。

只到大廈忽傾,自己的一切親人都在一夕之間離去,連姐姐也纏綿病榻不能見自己,是他安頓了自己,叫了人來照顧寬解自己,心里不由得更是感激。那時候自己已經早到了適嫁的年歲,卻再也絕口不提婚事,只想著一世獨居,給自己的親人、姐姐、姐夫和外甥祝禱平安就是了。只是那時候又常常想起那一句詩,卻無端端又多了一句,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自己以為這一生就是如此了,卻又過了幾年,姐姐病逝了,他忽然對自己提親,要娶自己做續弦,只說是柳家無人,應允了姐姐要照拂自己一生的。此時家中已經沒有任何人做主,自己本來不想答應,明知道他的心里只有姐姐,明知道他娶自己只因為自己是柳芳宜的妹妹,卻鬼使神差地應了。

其實自己心里頭一直有一個隱秘的想法,若不是姐姐,他本來就該是自己的。只是自己如今嫁過去,總覺得是偷了姐姐的一般。世人眼中也都是如此吧,只知王爺對先王妃的一片深情,不願叫別家女子做正妃,又顧念著世子無人教養,才叫自己做了續弦。就算是如此,自己也覺得滿足了。這些年不嫁,或者心里總有些隱約的期待吧?如今一朝成了真,只覺得恍如做夢一般。

婚後的日子和自己想的卻有些不同,自己知道他是忘不了姐姐的,只是每每在他看著自己的眼光之中,仍舊看出古怪的情緒。似乎不止是懷念和愛慕,總是帶著幾分的悲涼和愧疚一般。自己也沒有多想,只覺得活著是他無力安撫姐姐失去親人的傷心,也沒能醫好她的病,一朝別離,覺得愧疚罷了。每次看見他用那種眼神瞧著自己,總覺得悲傷憐惜。王爺待自己算不得好,也算不得不好,只是每月里總有那幾日在自己這里留著,外頭的人也沒有什麼話好說,待自己也算尊重。姐姐的兒子懷慕自然是交給自己撫養,叫自己母妃,只是看那個孩子的眼神,卻也是充滿這矛盾的情緒,就和王爺一般。終于有一日,自己私底下叫了童嬤嬤來細問,才知道所有事情的真相。

自己也曾問童嬤嬤,為何時到今日才告訴自己,童嬤嬤只道,世子說若是叫自己知道了,只怕這一生也是毀了,不如就這樣淡淡地一世就罷了。然而童嬤嬤是柳家的人,看著自己長大,是知道自己幾分心意的,覺得若是不告訴自己,以自己對王爺的情意,只怕以後悲苦不在先王妃之下,這才告訴了自己。原來不單單是對自己,連對姐姐,對柳家,都是這樣不堪耳聞的真相。自己一門的忠心,自己姐妹二人的情意,就是這般錯付了。柳氏回想著自己知曉真相之後的心情,幾乎想不起來,那種心如死灰的感受,仿佛是一夜之間就死去了,斷絕了一切希望,愛也罷,恨也罷,都燒成了灰。知道了姐姐去世的真相,或者自己和姐姐真是血脈相連,自己當即就秘密地喝下一盞紅花,就此失去了自己和心上的那個白石郎君孕育的孩子,也就立下了再也不為這個戕害了自己一族上下之人交付半分真心的誓言。

那個孩子,柳氏如今想來也覺得心中愧疚,是自己剝奪了他活下來的權利,如果自己沒有那麼做,或者他如今已經長得和自己一般高了。昔年姐姐曾經流產,王爺也不想叫自己的身孕叫人知曉,那個孩子,是她和王爺的秘密,旁人都不知道,甚至連名字都已經取好,叫做懷憶。名字是王爺取的,她當日就知道,懷憶,不過是對姐姐的懷念罷了,卻什麼也沒有說。而知道了真相之後,這樣的回憶懷念,只叫人覺得更恨而已。她親手殺了這個孩子,自己和王爺的孩子,斷絕了王爺對姐姐的回憶懷念,斷絕了自己對王爺的傾慕相思,斷絕了自己的一切退路。從那一日起,他們之間就成了如今這樣的局面,外頭看起來只是王爺漸漸冷淡了新娶的續弦,又道是新王妃雖然是先王妃的親妹子,容貌風度都是差得遠了,王爺對先王妃一往情深,見著這妹妹卻是無可無不可,漸漸地對她也就都輕慢了起來。內里是怎樣的傷害,旁人並不關心,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關心了。

自己的孩子死了,她就一心都在姐姐的孩子身上。有時候看著懷慕的痛苦,柳氏也偶然會想,自己不讓懷憶出生在這個世上,是不是就是不想叫他像懷慕這樣痛苦?背負著這麼多,血脈相連的愛,血脈相連的恨,一個孩子怎麼背負呢?好在後來他終于有了人去分擔,青羅,這個從京師來的女子,似乎改變了懷慕的生活,叫她心里也放心了些許。但願真能如此,自己和姐姐的婚姻已經如此,但願自己和姐姐的孩子,能有不一樣的未來。而太妃對自己和王爺所期許的,或者和自己對懷慕青羅期許的是一樣的吧?只是太晚了,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後從魚。而她心里的那個白石郎,早就已經和姐姐的死亡一起死去,不再是眼前的這個人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