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十載踏莎行 第九章(13)紅箋寫盡寄無因

作者 ︰

已經是十月半,天也漸漸冷下來,木樨和芙蓉花都謝了,甚至好些嬌妍的菊花,也只剩了枝頭枯萎的身影了,雖仍有許多鮮亮耀眼,終究已是不成氣候了。這些日子園子里倒是十分熱鬧,時不時就有小聚,常來自己這里的除了懷蕊之外,董徽和清玫也常來坐坐,也時常相約一起到旁的屋里坐坐,清瓊、清玨等也常在,倒是懷蓉和月逍不常在。眾人只道月逍要時常回去照料孕中的翎燕,懷蓉想來要時常在祖母、母親膝下盡孝,也都不以為意。這一日青羅正寫到李義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只是如今連這樣寄北的音信,也不知從何而寄了吧。

翠墨走過來,瞧了一眼道,「姑娘你每日總寫這些,也不嫌厭煩。只是二爺走了好些日子了,雖然說偶然有些消息,卻總也沒有一封家書回來,實在也是叫人憂心。」侍書也笑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就是這個意思了。」青羅還沒說話,翠墨就笑道,「姐姐不要以為只有你和姑娘是會讀詩的,我雖然不懂,這一句的意思也還是知道的。只是姑娘也不要太過操心,想來二爺是不會有什麼事情的,你瞧王爺和太妃還不是那樣穩如泰山的樣子。只是二爺也實在不體貼姑娘的心思,那些只言片語的,看著有什麼趣兒呢。姑娘,如今天也漸漸冷起來了,想必姑娘們也都懶怠動,二爺雖然一時半會還回不來,咱們也該想些什麼玩意兒自己打發辰光的好,譬如擲骰子抹抹牌什麼的,不然總在這里也沒什麼意思。只是說起來,以前在家里也沒覺得什麼,怎麼如今園子里依舊這許多姑娘,反倒覺得冷清起來,想必是二爺不在的緣故。」

侍書正欲說話,卻見倚檀走進來,對青羅道,「女乃女乃,外頭王爺請您往正堂去呢。」青羅一驚,自己進王府這許多日子,見上官啟也沒幾面,怎麼如今忽然叫人來請,只問,「什麼事情?」倚檀道,「我也不知,說是京中來了人,請二女乃女乃也見一見。」青羅心里頭一跳,想著不知是誰,忽然想起那個人來,心里更是一慌,卻又覺得不像,他不會這麼無緣無故就過來的。然而若真是他,卻又如何是好?她竟然有些害怕起來。只是如今既然叫去,自己也只有先去瞧一瞧了。便點點頭,跟著倚檀出去,想了一想既然說是京中來人,便叫侍書和翠墨也一起跟著去了。

出了園子一路往永靖堂中去,也不見怎麼樣大的陣仗,想必不會是他,心里就定了定。及至進門,見客座上那一個人卻是極為熟悉的,卻不是蘇衡,而是澎淶。而主座上頭除了上官啟之外,柳芳和也在座。見她進來,澎淶便起身請安,也不稱世子妃,仍舊如前一般只稱公主。青羅回禮,又給上官啟、柳芳和行了拜見之禮,才徐徐坐下。只听上官啟笑道,「澎淶先生不遠千山萬水來我蓉城,不知所為何事?」澎淶笑道,「我家王爺想念公主,可巧微臣在邊疆有些公事,便命微臣來此求見公主,並送來土儀少許,以稍慰公主思鄉之情。」青羅還未說話,上官啟便笑道,「怎麼南安王爺怕愛女在這里委屈了不成?先生只管轉告王爺和世子放心,犬子雖然不才駑鈍,卻自然會善待公主,我西疆上下也自然視公主如珠如玉。」澎淶忙笑道,「這是自然的,我入城便听人說起,公主與世子成婚之後夫妻之情甚篤,與王爺和先王妃一般,被百姓所稱頌呢。」

上官啟眼中一跳,正欲說話,卻見澎淶忽然起身離座,對自己恭敬拜下道,「澎淶此行,王爺和世子更托付了極緊要的一件事于微臣,更得了君上的旨意,還望王爺能夠金口允準,王爺與世子必定不勝感激。」上官啟倒不曾料到這個,略為訝異,便問道,「不知是何事勞動先生如此?若是私事,本王必一力承擔,若是公事,卻還要與上下商議了才好。」澎淶笑道,「王爺不必多慮,此事雖然也算是公事,卻實實在在又是王爺的私事呢。」青羅听到此處心里頭已經有了一絲揣度,卻又不能露出來,果然听澎淶莊重道,「微臣蒙君上和王爺恩幸,送公主遠嫁至此,見西疆風俗氣象,十分傾慕。我家世子既將胞妹托付于上官世子,自然心中安慰,回京稟明君上與我家王爺,又言及西疆景象,百姓安居,舉止有度,皆是十二萬分的歡喜。君上更是道,素聞西疆女子美麗端方,上官王爺之女更是風采卓然。長郡主已嫁,二郡主卻正是待字閨中,本欲與王爺求娶,卻無奈皇子年幼,其中並無適齡之人。可巧我家世子卻未娶親,雖然議了數次,總覺有不合意之處,我家世子的脾性,必然是要求得天下間獨一無二的女子才成一世之好的。君上的意思,王爺與我家王爺也是姻親,我家公主如今也算是被君上認作了妹妹,若是我家世子能有幸娶到王爺的愛女,自然三家皆是一體,以後萬世太平自然不必說的。微臣蒙君上與王爺不棄,又得此重托,萬望王爺能允婚,不消說君上與王爺如何,微臣亦是十分感激的。」

上官啟在他起了頭的時候早已經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麼,只不動聲色听完了,才徐徐道,「小女能得君上與南安王爺的青眼,自然是不勝榮幸。只是小女懷蓉實在不是蘇世子良配,還望南安王爺為世子另擇佳偶。一來小女年幼無知,不比公主如此識禮,若是嫁去京城,只怕不慣還要鬧出許多故事,平白給王爺和世子添了煩惱。二來我這女兒不比公主身份貴重,不過是妾室所出,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不過隨便尋了人家嫁了倒是合適,若言及做世子正妃,實在是高攀,也難以勝任的。三來,我這女兒自幼跟在祖母身邊,一心向佛,只怕若是嫁去如此之遠的地方,一時太妃也十分不慣,家中長女已嫁,三女又年幼,老人家若是有了什麼不好,我們做晚輩的又如何是好呢。」

澎淶面上露出十分為難的神色,嘆道,「若是如此,可見這親事難成了。」上官啟和青羅眼中都閃過一絲疑惑,卻不料這事情這樣容易就推月兌過去,卻又听澎淶道,「我家王爺也曾想到王爺長女已然遠嫁,自然不願次女也如此,二郡主雖然身份高貴,王爺也必然有許多話不叫她嫁的。王爺的的一番愛女之心,我們王爺也感同身受。然而我們王爺著實想向西疆求取良家之女為世子正妃,既然王爺不願割舍愛女,我們王爺還有一個辦法,王爺想來必然會允準的。素聞西疆方氏一族為名門大閥,王爺深為倚重,更是把長郡主許給了方將軍,如今正有一女適齡,便是清玫小姐。清玫小姐即為王爺佷女,也與親生女兒是一樣的尊貴,想來求娶為南安世子正妃,必然是皆大歡喜的。」

上官啟臉色一變,沒想到澎淶伏著這麼一筆,倒是始料未及。自己先前說的三條,年幼無知一說也只是托詞,認真說起來是立不住的。而後頭兩條,清玫論起身份,乃是長郡主嫡出的女兒,自然是尊貴。而上官亭除了清玫,親生的更有方文崎,庶出的還有一子一女清玨和文,說起來嫁出去一個女兒也是無話好說的。澎淶這一招顯是將自己一軍,若說再尋了別的由頭回絕,便是誠心不願允婚的了。果然又听澎淶不疾不徐道,「君上和南安王爺深知王爺為難,只盼這兩樁事情之中,王爺好歹允了一樁。如今昌平王異動,想來王爺心里頭也十分擔憂,若是能與京中更結盟約,豈不是上佳之策?」上官啟分明听出他話里頭的威脅意思,若是一口回絕了,幾乎是要對自己不利的意思呢。說起來倒也不懼他,只是前方戰局還未定,若是父輩夾擊,倒是更為棘手。想來南安王的意思,也是因為自己愛女在他手中,想著趁此機會也交換一個籌碼過去。本來和親女子是該被母家遺忘的,卻想不到那一邊還這樣惦記著,真不像是皇室該有的。先時懷慕請自己向朝廷求娶郡主,自己順水推舟地應了,不過也是因為戰局膠著,訂一個一時之約罷了,到時真是開戰,想來懷慕自己也知道,青羅未必就能成為對方的掣肘。而如今瞧起來,青羅這一枚棋子,對懷慕,對南安王,竟然作用都超過了自己的預期,這個女子倒是不能小覷了。

上官啟一時也不好說回絕還是應承,只微笑道,「這些事情還是要和家母商議了辦,舍妹與妹婿不日也到蓉城,先生還是等一等的好。何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想來南安王爺和太妃世子有許多話要先生帶給公主的,還是隨著公主到懷慕堂去,其他事情容後再議。接待先生的事情,也由公主安排,我這里還有許多事情,想必這幾日也難和先生多說話,先生有什麼只管和公主說就是了,公主若有什麼安排不便的,再來和王妃說,先生是遠客,不千萬能怠慢了,一定好生照顧著。」澎淶知他是拖延時間的意思,卻又並不著緊,笑著起身,只道,「王爺只管安心理事,我便等著王爺召見便是了。「青羅也立起身,對上官啟和柳芳和拜別,便引了澎淶出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探春十載踏莎行最新章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文閱讀 | 探春十載踏莎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