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床單心理學︰揭開隱藏在床單下的性福秘密 第一章    揭開愛與性的神秘面紗(6)

作者 ︰

美國詩人、作家瑪吉•皮爾希說︰「使我們獲得愉悅的不是性,而是愛人。」這句話點明了性的本質意義——我們需要通過性來感知愛,感知關系,感知與他人成為一體的安全感和親密感。作為世間萬物里最平常的一分子,有很多東西是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的,比如我們的感覺。古人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用到「一夜的娛樂性」和「親密關系的滿足感」這里,也是很恰當的——我們沒有辦法同時得到這兩樣東西,也就是說,它們之間是互相排斥的。如果我們得到了性經驗的廣度,自然就會同時失去了它的深度,反之亦然。

婚前同居使離婚的可能性大增

情侶們在婚前同居的理由可謂五花八門。

比較現實的人會覺得,同居可以節省生活開支,畢竟兩個人共同負擔房租比各自租一套房子要省錢多了;浪漫主義者會認為,同居生活更有幸福感,因為兩個人多了許多共處的時間;不婚主義者會覺得,同居生活讓他得到了一段無須承諾的伴侶關系,尤其是安全的性關系;缺乏安全感的人覺得,和另一個人同住可以讓他有更多的安全感;對建立穩定關系缺乏信心的人會認為,同居可以讓他先試試與那個人一起生活,即所謂的試婚;一些青少年會通過與別人同居,來向父母和社會宣告自己已經成年;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將同居作為結婚的前奏,他們是帶著承諾與伴侶開始同居生活的。

很多選擇婚前同居的人,都相信這樣的生活方式對以後形成幸福、穩定的婚姻關系有幫助,但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同居行為的學者發現,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同居者,能夠進入婚姻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概率分別為51%和22%)。在婚前有過同居歷史的情侶,將來婚姻也多短壽,或出現相處困難,甚至是家庭暴力等現象。

簡而言之,婚前同居的情侶,結婚後離婚的可能性會大增。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婚前有過同居行為的情侶,他們婚後的離婚率高達80%;在另一項對3300名成年人所做的調查研究表明,有過婚前同居的夫妻相較那些沒有過婚前同居的夫妻,離婚的可能性要高出46%。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這是因為會選擇婚前同居的人,通常是敢于違背社會規則、挑戰價值底線、比較自由自我的人。一旦他們進入婚姻,發現那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生活,那麼選擇離婚或其他挑戰社會規則的行為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而那些沒有過婚前同居的人,在出現期望與現實的矛盾時,則會更傾向于遵守本分。

其次,要建立起一段同居關系,所需的成本比較低(把少量個人物品搬到一起就可以),關系里的承諾和責任也相對較少。這使得同居情侶對矛盾和沖突的忍耐度比較低,容易有隨時結束關系的心理預期,無法全身心投入到關系的建設之中。而這種心理會有一個順延性,會帶到以後的婚姻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滾床單心理學︰揭開隱藏在床單下的性福秘密最新章節 | 滾床單心理學︰揭開隱藏在床單下的性福秘密全文閱讀 | 滾床單心理學︰揭開隱藏在床單下的性福秘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