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舉國歡慶

作者 ︰ 雅格

俊入城時,正好經過朱可夫他們躺著的那條街道。還在店鋪門口躲避著炎熱的陽光,混似一條條等著開飯的癩皮狗。

當听見的馬蹄聲由遠而近的時候,警覺的朱可夫突然睜開眼,迅速扭過頭,赫然看見一隊騎兵正緩步走近。而坐在高大戰馬上的人黑衣黑甲,濃厚的面罩下露出一雙冰冷卻又帶著一絲戲謔意味的眼楮。

「敵襲……」

朱可夫突然從一條癩皮狗變成了被踩著尾巴的野狗,瘋狂地跳了起來,隨手抓過身旁的一把戰刀,淒厲而又絕望的嘶叫已經在空曠的街道里飄出好遠好遠……

只是這一瞬間,街道兩旁坐臥不同的E軍或M軍士兵全都睜開了迷蒙的眼楮。起初許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嘀咕著「哪有敵襲」,但當看見進城的豐俊等人時,全都在一瞬間把眼楮瞪得比雞蛋還大。

「敵襲,敵襲……我的器,我的兵器呢?」

「該死的,那幫日本豬玀,連個秦兵都擋不住嗎?快把我的刀給我……」

「媽媽,我不想……」

整條街道仿佛是一個入冷水的油鍋,瞬間炸開。到處是四處亂跑的士兵,衣裳不整,抱頭鼠竄的模樣顯示了無盡的狼狽。

還好,代軍人的基本素質讓他們並沒有完全崩潰,很快以朱可夫為中心就聚集起了一百多名士兵。只是他們連戰甲都沒有穿全,只是舉著雜亂無章的戰刀或長槍茫然地面對豐俊等人。很多士兵光著膀子,一些更是連的褲子都沒來得及穿好,一根根丑陋的「黃瓜」暴露在炎熱的空氣中。豐俊現然有些許士兵在如此緊張的環境下也能產生性興奮,那根「黃瓜」竟然有微微狀。

看見個情況。豐俊嘴角扯出了一絲笑意。當然。這笑意別人是看不見地。不過他眼神里地戲謔意味更加濃重了。

如此毫無隊形。毫無斗志。戰甲防護都沒有地軍隊豐俊相信自己地騎兵只要一個沖鋒就能將他們消滅。

就在朱可夫等人瞪大眼楮。茫然無措知道是該進攻還是撤退地時候。廖愛夫地副官突然從秦軍地戰馬後面滿頭大汗地跑了出來。E軍沒有騎兵。所以他是用雙腿跑過來地。

氣喘吁吁地跑到隊伍前面。對著朱可夫地隊伍大喊︰「不要打。不要打是中華軍地代表。廖愛夫元帥要見他們!」

看來這個副官還以為有E軍想要阻攔豐俊等人地前進道路。不過下一秒。副官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啊?原來。原來不是敵襲……」朱可夫和所有人都是長長地呼了一口氣。所有人在副官喊完最後一個音符地時候已經自動讓開了一條通道。帶著敬畏地眼神看著騎在高大戰馬上地豐俊等人。

豐俊輕蔑地看了朱可夫一眼,催馬前行。在走過E軍隊伍時,豐俊特地一夾馬月復馬吃痛,鼻間出一聲響鼻。

「嘩……」一聲側的E軍登時散得更開了。驚慌失措,以為秦軍要進攻一般。

副官的臉色變的很難看。要知道豐俊等人只有十八騎啊!而E軍已經集合的足有一百多人,可是……

「哈哈哈哈哈軍,不過如此嘛!我乃大秦鐵騎軍團豐俊,謝各位開道了!駕……」

豐俊囂張地一揮馬鞭,疾馳而去。身側的其余騎兵猶如影子,又有如一道無形的鐵血洪流,也駕馬狂奔,卷起一陣濃烈的殺意,快把周圍的E軍嚇個半死。

副官一咬一跺腳,重重地「唉」了一聲,急忙跟在豐俊的後面追了過去。

直到豐俊等人走遠了,朱可夫才回過神來,擦拭了一下額角的汗水,驚魂未定地道︰「幸好,幸好,是中華軍的代表,中華軍不殺俘虜的!」

一旁一個士兵突然插嘴道︰「上尉,好像我們還沒成為俘虜!」

朱可夫一愣,吶吶地道︰「我們還成為俘虜嗎?那他們怎麼進來了?」

「不知道,剛才太緊張,沒听太清……」這個士兵羞赧地撓了撓後腦,抓著戰刀的手指松了松,垂然放下。

「管他呢。要是我選,我寧願給中華軍當俘虜!」朱可夫身邊的少校突然回過神,帶著困意道︰「再睡會兒,再睡會兒,這鬼天氣,太折磨人了!」說完又尋模了一個地方躺了下去。

所有人立即一哄而散,各自找尋新的位置開始混吃等死。

只有朱可夫驀然想到什麼。

「難道,廖愛夫元帥決定投降了?」

朱可夫看著豐俊等人遠去的方向,喃喃自語。

-----

中秋佳節。

在中華傳統的農歷里面,八月十五已經算是秋天。但是如今的氣溫似乎一點沒有秋天的涼爽,反而有點夏天未盡的意思。老人都管這天氣叫「秋老虎」。

在這「秋老虎」的撕咬下,盡管到了晚上,涼意也沒有襲來。若放在往日,這麼悶熱的氣溫下,都的市民早就吃完晚飯,然後回到家里吹冷氣了。

但是,今晚卻特別的很。似乎一夜之間,京城又回到了當初國慶大閱兵的盛況中一樣。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涌向了廣場。

廣場上燈火通明,人群洶涌,無數人的朝著城樓上的無數橫幅大聲地喊叫,泄著心中的興奮和激情︰

「海參崴大捷!」

「殲敵三十萬,鎮北疆中華武威;收復海參崴,中華軍,開萬世太平。」

「雙城子收復,海參崴收復,雙沼窩收復,中華萬歲!」

「九百六十萬見。一千萬,你好!」……

無數的橫幅體現了如今中華民眾那欣喜若狂的心態。

當海參崴海戰大勝的消息傳來時民還在慮之中,但是當今天下午當E軍統帥廖愛夫親自表的「投降聲明」通過各大媒體轉播之後,全中華兒女這才反應過來。

中華勝

中華在東北的戰斗勝利了!

殲滅西方各國四個航母戰斗群,E軍二十萬投降,十萬被重創或斬殺。中華歷史兩百年來外戰爭中前所未有的大勝啊!

「中華萬歲!中華軍萬歲!!中華人民萬歲!!!」

廣場到處是此起彼伏的吼叫聲。民眾已經瘋狂了。他們高興,他們激動們不知道怎麼表達內心的興奮之情。只能不斷地呼喊著這幾句無比振奮的口號。

在國人眼中,「萬兩個字是最偉大最能表達內心的興奮和崇敬的字眼了。

雖然帝王制離開中華民已經一百多年,但是這個曾經帝王專用字眼卻依舊頻頻被國人所引用,無他,這個封建字眼是國人心中最神聖感情的表達。

所有橫幅中,副「九百六十萬見。一千萬,你好!」在慶祝活動之後最受關注。打勝這場戰役之後中華的領土面積就從九百六十萬直接擴張到一千萬了!

而那副「殲敵三十萬,鎮中華武威;收復海參崴,中華軍萬世太平。」的橫幅對聯更是被有心人買下,收藏了起來。盡管這副對聯從中華古文的對聯語法中看來是毫不通順的,連基本的對仗和平仄都沒有,但這並不妨礙中華人民對這副極其能鼓舞士氣的對聯的喜愛。

慶祝動是自的。廣場上好久沒有這種人山人海,歡騰歡歌的場面了。而政府這次也並沒有阻攔這種歡慶活動。

中華:兩年來,太需要一場這樣酣暢淋灕的大勝來鼓舞民心士氣了。

雖然之前也有大勝,但都在秦軍為主力,或干脆就是秦軍來完成的。在中華政府的主流媒體宣傳下,這些大勝都被淡化,雖然仍舊讓國人激動,可是卻沒有那麼廣泛。再說了,那些大勝都是在國內進行的,所作的也都是保家衛國戰役,勝就勝了,沒什麼大不了。

可這次卻是在境外打的。是為國開疆拓土的大戰啊!其意義自然不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迎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前進!」

高昂豪邁的國歌在這個夜晚被眾人齊聲合唱了無數遍。許多人唱到嗓子都啞了,依舊抑制不住地在那吼著,哪怕是淚流滿面都依舊張大了嘴巴在那里使勁唱,仿佛要唱出這麼長時間來中華民族所承受過的所有屈辱……

中華政府更是開足馬力使勁宣傳。一時間,廖國忠,楊鐵成,嚴輝等人的名字家喻戶曉。

而另一些大功臣郭名譽,左斗,豐俊等人反而沒有那麼著力宣傳。

當然,這並不妨礙郭名譽等人心情的激動。

「為國開疆四十萬平方公里,我的責任終于可以放下了!」

郭名譽,豐俊等鐵軍團的士卒都是這麼默默告訴自己的。

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曾是中華軍人,如今卻成為了大秦的軍人。心里上總有背叛和負擔的感覺。但這次戰役之後,他們為中華打下了四十萬平方公里領土,僅有的一點內疚背叛的感覺也從此煙消雲散。

「打點行裝,準備入朝參戰!」郭名譽在感慨完後,立即又下了一個軍令︰「陛下有旨,全軍入朝參戰。一個月後,靖海軍將抵達朝鮮,神策軍也將抵達山東半島。我們的任務是,在神策,靖海兩軍到達之前,把朝鮮半島的高麗棒子給搞定!」

听到這個話的左斗,鄒見深等人是沒有什麼反應,但是楚風,喬柱子,馬嵐等人心里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喬柱子大喊︰「哈哈于要對小日本開戰啦?」

楚風一拍喬柱子的後腦,笑罵道︰「拜托,這麼大聲干嘛?小心被小日本听去!」

郭名譽卻是哈哈一笑,豪邁地道︰「不打緊。我軍南下入朝參戰,收拾高麗棒子。神策侯進駐山東半島,長個眼楮的人都知道我們的目標是哪里了!

不怕他們知道女乃的,還就是要他們知道!不打他們之前嚇死他們!」

馬嵐也是哈哈一笑︰「就是嚇死他們!」

「可惜的就是,雙城子那六萬多R軍不能殺,還讓他們回國了,靠,這算什麼事兒!」喬柱子憋屈地嘀咕了一句。說完又瞪了一邊的豐俊一眼。

豐俊無奈地一攤手︰「瞪我干嘛?這是廖愛夫那個老頭投降的條件。誰讓草木一郎那個中將誓死也不投降?我也沒辦法呀。再說了,這事兒我請示過上級了!」

「請示個毛柱子大罵,「老子是第三部的校尉,你小子啥時候請示過我了?」

豐俊啞口無言。他是第三部曲的校尉沒錯,但是喬柱子的軍爵是五大夫,而他豐俊只是官大夫。相差了三個等級呢。按照軍爵來算,豐俊既然身處鐵騎軍團第三部自然就歸喬柱子管轄。只是,豐俊掌握的是第三部的豐字營騎兵屬領導是左斗。這讓豐俊一時無言以對。

「好了好了,不就六萬多鬼子麼?著什麼急有一天我們能揚鞭九州,會獵東京到時候有你殺的!」郭名譽裝作惱怒地道。

左斗听著他們的爭論,並沒有插嘴。

他們老秦人始終無法完全理解為何現代的中華人會對隔海的那個小癟三有那麼大的怨氣和憎恨。在他們看來,隔海的那個島國,實在太不堪一擊了。雖然他們也和老秦軍一樣悍不畏死,但是他們的實力和老秦實在差太多了。不論是戰術還是戰略,相差的都不是一個級別。拿最簡單的戰陣廝殺來說,左斗不帶吹牛的說,一個老秦軍能挑七個R軍不在話下。若是派出鐵鷹銳士,那真是可能像電影里的高手一樣,一個人著斗氣就把一二十個鬼子給宰了。

每次左斗這麼說的時候,郭名譽等人都會一陣難過。見識過趙宏和極無鋒武藝的他們自然明白,電影上的中華武功的確並不完全是藝術家的虛構,最起碼趙宏這個太監就能徒手解決他們六個人,可想而知,一個鐵鷹銳士解決一二十個鬼子並非不可能。

但這樣一來,郭名譽更加難過︰「媽的,兩千年前的我們就能收拾小日本,可怎麼一百五十年前的我們會被小日本揍的那麼慘?」

---

玉泉山別苑。寧文泉的府邸。

趙菁華,庚儒鋒,寧文泉,紀長亭等人都在。

今夜是寧文泉請客,所以大家歡聚一堂,慶祝這場難得的大勝。

寧文泉的妻子季雅蘭也回來了。如今這個全國婦聯的主席也如同一個普通家庭的妻子一樣,在廚房不斷忙碌著。

庚儒鋒這個老將自從都保衛戰以來就很少露出真正的笑容,可是今晚卻是笑的最多的人。頻頻舉杯,喝得是臉紅耳赤仍不罷休。

「來,來,來,主席,這您一定要干掉。此役之後,東亞再無能與我中華匹敵之國,當浮一大白啊!」

庚儒鋒又一次高舉了酒。

「哎呀,庚爺爺,再喝了,再喝等會就算想聊天都聊不了!」寧靜這個鬼丫頭也在。她就坐在寧文泉身邊,現自己的父親已經有些坐不穩,所以忙撒嬌不讓。

趙菁華呵呵一笑,他也得不少,如今早已沒有平時主席的嚴肅模樣,頭上原本梳理的一絲不芶的頭也凌亂地散下幾根,但這絲毫不影響他那無法遮掩的領袖風采,「呵呵,小妮子,心疼你爸了吧?哈哈,別被你爸給騙咯,想當年,他跟我們喝酒的時候,那可真是一個千杯不醉啊!這才喝多少啊?放心吧!今兒高興來來,都舉杯!干……」

見主都這麼說了,所有人只好舉起酒杯一干而盡。

寧靜伸出如雪的皓腕舉起杯淺嘗了一口。眼楮卻看向了趙菁華身邊的珊珊。

珊珊也正好看向她。瞅見靜那斯文模樣,再看了看正端著菜出來的季雅蘭,頓時抿嘴一笑。

珊珊知道,寧靜現在之所以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嘗輒止,還勸說大家不要多喝可不是她的本性。

當年高中畢業時的聚會上,寧靜,珊珊,還有許少陽,嚴楠等太子黨聚會的時寧靜可是敢以一敵三的「酒霸」。千杯不醉對于寧靜來說只是初級階段。萬杯剛好才是她的真正開始。

現在寧靜成了一個乖乖女,完全是因為那個家教極其森嚴的季雅蘭在家的緣故。

寧文泉干了這杯著手道︰「不行啦不行啦,老啦。不能和當年比了!呵呵呵呵。」

季雅蘭剛好端菜上桌,賢淑地對眾人一笑,然後對寧文泉小聲囑咐︰「承認老啦就少喝點,都是熟人,不會硬逼你的!」

聲音雖小是清晰地傳入眾人耳里。

「哈哈,那是自然。你老寧要是不想喝能逼你呀!」紀長亭哈哈笑道。

珊珊橫了寧靜一眼,意念交流道︰看見沒?這才是真正的勸酒。季阿姨這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使得可真厲害。

寧靜也回瞪︰哼那是小聰明,要是我媽不在能把全桌男人都放倒。

寧文泉呵呵一笑,如一個普通老夫對老妻的關懷一般不以為意,依舊舉起酒杯︰「主席,這杯我要敬你!此戰過後,中華將會迎來難得的喘息之機。真是大幸啊!這可都是您指導有方,來來,大家同敬主席一杯。」

趙菁華真的喝了不少。握酒杯的手都有些不穩,不過,他高興。所以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寧文泉等人的敬酒,酒到杯干。

他這可不是如同秦旭那樣喝兌水的酒糊弄人,那可都是實打實的高純度白酒啊!

「呵呵,是啊。」趙菁華打了個酒嗝,道︰「此戰之後,我們,我們可以有一些時間從容展布了……呃,可是,老伙計們,可不能松懈啊……

台灣,台灣問題還沒解決呢……

區區一個海參崴,還只是個開始。庚老,接下來可能,可能還要麻煩您老多費心,許家小子和老紀家那孩子我都放在巴彥淖爾這麼久了,該動,就動動吧!

蒙古,呵呵,我們中華遲早要拿回來!

大秦,哼,小毛孩一個,他以為憑他手頭那些人就能跟我抗衡?笑話,若不是顧及大局,只要我拿出……呃……」

趙菁華的話到這里戛然而止。不過眾人听著趙菁華說話斷斷續續的音節,所有人都知道,主席恐怕是真的喝多了。

珊珊皺起了秀氣的眉毛,看見趙菁華又想端起酒杯,忙按住︰「爺爺,別喝了!您看您都喝高了……」

這好像是從珊珊父母去世之後,趙菁華第一次听見珊珊喊他「爺爺」。

而熟知內情的眾人也都一愣。

寧文泉更是開懷地看著珊珊微笑。

「好,好,好!爺爺不喝了,這是最後一杯,真的最後一杯!」趙菁華看著珊珊的眼神中竟然露出了一抹濃重的親情,他自己都承認,他失態了。

趙菁華激動地將酒一干而盡,面帶激情地站起來︰「好,老伙計們,今夜我孫女終于喊我爺爺了……啥也不說了,總之接下來咱們還要好好干,最遲後年,我希望和伙計們再坐在這里,迎接萬世太平的盛世到來!」

趙菁華這話,讓眾人都非常感動。都是激動地杯干到底。

蒙古,外興安嶺,台灣……龐大的國土,數不清的資源,數清的財富啊……

說完,他面帶慈祥地對珊珊道︰「小珊,爺爺我……」

珊珊沒有看趙菁華的眼神,因為她知道,自己會忍不住掉淚,伸手扶住趙菁華的臂彎︰「爺爺,我扶你回去吧!」

在座的所有人,只有寧靜知道,為什麼珊珊會突然有這個轉變。

只因為,嚴楠在一個星期前來「找」過珊珊。珊珊終于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去世的。

也終于知道,為何趙菁華,這個世人尊敬的國家主席會對自己家人的死亡無動于衷。

也終于知道,為何趙菁華他從來也不對珊珊解釋自己父母死亡的原因,也從不尋求她的原諒。

因為,本來他就沒有錯。

錯就錯在,那塊「和氏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章節更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三世最新章節 | 秦三世全文閱讀 | 秦三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