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第二百五十七章 軍團改編

作者 ︰ 葉戀

考量到會戰的慘重損失戰後的復員對敵戰略的布局三大軍師和幾名謀士總算策劃出一套各軍團的整訓擴編計畫。

先是白龍軍團面對五倍以上的優勢敵人還能獲得完勝殊非易事不過也是損失慘重。戰前五營十萬人會戰後僅余不到四萬。正好關中在已過數十年中流往荊州的百姓便達到了百余萬大部分都想回到故土。

三大軍師的「關中定策」中詳細討論此事最後決定讓想要回來和遷來的百姓全數遷來而將白龍軍團大部分交由張遼率領保護遷往關中的百姓順道調往關中整補實有一舉數得之妙。

至於趙雲先前在6羽的暗示下對陳邇已有好感加上6羽用很合適的方式介紹二人從中牽線。

趙雲對誰不一定買賬6羽的賬他可不敢也不願推加上受陳邇出眾氣質的吸引自然一拍即合。

現在大戰結束兩人的好事自然不宜再拖正好劉備有意外出巡視領地加上基於戰略考量偌大的荊州為九州爐鼎百戰之地在軍事上實在應該合理劃分於是趙雲順勢率本部調往荊南為荊南鎮軍將軍。

至於荊北之地在劉備的同意下由原益州鎮將關羽領青龍軍團移駐。益州也被規劃為二︰南鎮將之職由張合擔任北鎮將之職由太史慈擔任。

白龍軍團仍維持五營十萬的編制軍團長為趙雲副軍團長為張遼;各營長分別是高翔、張著、張南、馮習、馬忠。

趙雲領張著、高翔這二營鎮守荊南桂陽和零陵二郡;張遼領張南、馮習、陳到來到關中經召募青壯整補後駐守在雍州北面一邊訓練一邊屯田防範鮮卑、羯族的蠢動。

馬忠本從母姓名為「狐篤」此時剛恢復原性改名為馬忠。由於忠懇有見識經張松推薦前來關中效力於是起用在白龍軍團中效力。

順帶值得一提的是︰經由徐庶介紹陳到與黃芸(就是6羽先前在書院結識的)於戰後結為連理一同前來關中。

6羽十分高興帶著喬瑛和秦思雨等一同接待讓新婚夫婦倍感溫馨。

移駐荊北的青龍軍團仍為四營八萬的編制分別是青甲三營、刀校一營。正副軍團長為關羽、魏延四營長為吳懿、雷銅、張翼、士仁。另獨立成立一營「青甲騎兵」由關平任營長。

關羽和關平、雷銅負責鎮守宛城張翼、士仁鎮守新野吳懿守襄陽;魏延則另膺重任負責鎮守潼關。

赤龍軍團移駐益州主要任務是防守本州和支援各州的軍事行動仍編為四營八萬分別是重甲步兵三營、刀弓步兵一營。

正副軍團長為太史慈和嚴顏四營長為吳蘭、卓膺、霍峻、孟達分駐在巴州、成都、劍閣、涪水關也是屯田訓練另獨立成立一營「赤龍鐵騎」由臧霸任營長負責鎮守上庸。

雷龍軍團與涼州軍合並擴編為八營十六萬--之所以這麼大規模不言而喻自然是為了對西北來個正面重擊。

軍團長為馬副軍團長有二人分別是紀靈和馬岱八營有重騎六營營長分為劉闢、邢道榮、龔都、陳應、鮑隆、劉度輕騎一營營長劉賢輔助一營營長為鞏志。

金龍軍團原只有一營二萬以嶺南山越軍為主而在山越族大舉歸附後擴編為四營八萬。

正副軍團長為黃忠和沙摩柯四營長分別為費棧、呂合、秦狼、鄭胃組成份子幾乎都是山越族民主要鎮守於交州之南;平時維持一定兵額在沙摩柯的主導下逐漸向南蠶食;其他大部分散在各地屯田訓練有事方征召出戰另由嚴歷擔任金龍軍團的後備訓練官平時對山越青壯施以嚴格訓練。

海龍軍團則將荊、交、蜀的水軍合並為因應將對戰江東軍以及向南拓展需要也擴編為八營十六萬。軍團長為甘寧副軍團長分由文聘、黃權、龐林擔任。

八營分別為江夏駐二營由甘寧統率廖化和蘇飛鎮守長沙輕甲水戰師二營由龐林和徐盛鎮守海南海戰師三營由黃權、文聘、傅彤統率鎮守。

關於甘寧也有了好消息。

原來他在擔任交州鎮將時6羽將之前救來的葉兒交給他看護二人因而漸萌情愫。

大戰一起甘寧受了重傷葉兒更是日夜不離的服侍。

戰後消息傳到關中6羽只淡淡的說一句︰「應該給人家一個名份才合適。」於是讓張月兒認葉兒為義姊妹將二人的婚事定了下來準備和趙雲、陳邐一同舉行只等劉備到達主持。

至於甘寧交州鎮將的職務改由黃忠擔任。

狂龍兵團仍為二營卻分為龍槍營和龍狼營各擴編為四萬軍團長為龐德領一半龍狼營鎮守在汝南;龍槍營長為張合除了原曹操降軍中仍願投靠者再加上招募而來的蜀中青壯成立由張合負責訓練指揮副營長由李恢調來擔任與另一半龍狼營在營長張任及副營長呂凱的指揮下一起準備好應付接下來可能與南蠻的交戰。

此外還有黑龍兵團駐守三輔地區編為重騎二營四萬軍團長為張飛副軍團長為王平二營長分別由孫觀、吳班擔任。

王平當然也有了好消息在6羽和馬文鴛分別游說下馬雲祿試著和王平「約會」幾次下來感覺還不差尤其是王平的「度量」不錯讓馬雲祿感到有「揮」的地方;終於在劉備巡視地方回來後替他們舉行婚禮。

作為王牌預備隊的陷陣營擴編為二營四萬由高順擔任軍團長副軍團長則由隨張遼入關的陳到擔任分擔高順的重任可謂適才適所。

劉備的近衛營仍維持一營二萬團長當然還是管亥副團長則是劉備的養子劉封。

其他還有地方衛戍軍如漢中地區有衛戍軍二營四萬分別為精騎營和步軍營軍團長是楊任副軍團長是申耽。

涼州久為百戰之地民風驃悍加上成宜、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馬玩、楊秋等「旗本八將」不想當官因為嫌管理政務民事太麻煩只喜歡領軍所以在6羽的規劃下成立了涼州衛戍軍由他們八人率領與羌族聯手向西南等地展。當然這是後話不提。

軍事主導上︰關中地區由6羽負責;益州地區由諸葛亮兼任而由陳宮坐鎮南中;荊州由徐庶坐鎮宛城與關羽共同負責北部南部由趙雲和龐林江夏則由甘寧全權負責;交州由費褘、黃忠、黃權決定;涼州由龐統負責汝南則除了龐德6羽還指派了伊籍擔任輔佐。

此外6羽特意將「參事」之職獨立出來成立「參軍府」構想來自「前世」的德國「參謀本部」。主要職務︰平時規劃各項戰備訓練糧餉的籌措運補戰略意圖和戰術層面的設計情報的收集分析;戰時則規劃統籌後勤的暢通無虞兵員的調動行進無礙等。參事中郎將之職暫時出缺副中郎將則由隨張飛入蜀為人十分低調卻相當有才能的宗預擔任;其他職務幕僚則由書院及武院的畢業生中數理方面成績優秀者充員。畢竟作戰雖然不拘成法但是細節的規劃還是相當重要。否則生有兵卻無餉缺器分進合擊時無法互為呼應或因地理不熟反而自行絞成一團還想出奇制勝徒然空口白話。現在有了「參軍府」各兵團出征時就能派足夠幕僚隨行提供主帥各項建議協助掌握處理各種情況使主帥只需專心作戰求勝即可。

如此一來劉備軍擴編之後的規模達到百萬之數。

鑒於這是計畫草案必須以逐漸的方式付諸實行這是由於劉備軍轄地的人口不到九百萬卻要養百萬大軍實在是一沉重負擔。

所以6羽還是采用起兵初期的方式一面以屯田的方式開墾良田減輕支出負擔另一面和馬鈞討論研出用諸如風車、腳踏水車、馬耕犁等更為便利而實用的機械。

三年後不但關中成為沃野千里畝收皆達一鐘以上(注︰約等於六斛四斗。古時一畝良田收五斛以上即為良田)即便交州、蜀中也因為天公作美而連年豐收讓劉備軍短期內不致有糧餉短缺之虞。

當然關東和江東也是同樣情形但劉備軍佔了地大和地利的便宜相較之下直接獲致的利益非二家所能比。

正因如此各軍團要到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才達到計畫擴編中的滿員水準。在此之前僅有雷龍軍團、狂龍兵團、金龍兵團在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o時先達到滿員的標準;這一年開始也是劉備軍準備對外拓展的一年故為不得不然的措施。

荊州地區的安撫以及作為戰略位置的調整也是三大軍師討論的重點。漢末由於大亂荊州人口一下由百萬達到二百多萬涌入的人口差不多都來自關中地區。後來曹操征袁術又有百多萬的人口逃來。

這次三家大會戰戰火蹂躪最厲害的地方正是荊州使得此地的民心大都惶惶不安深恐再來一次大戰使家園慘遭劫難。

雖然舍不得祖先故土但沒命哪來保家的本錢?於是除了大部分想要回到關中的人66續續或在誘人條件下或在劉備軍秘密的勸告下也都卷起鋪蓋全家扶老攜幼邁出坎坷的步伐或經6路或由水路紛紛來到關中開墾。到了建安十九年年底公元二一四年荊襄地區人口由三百多萬減至不足九十萬大多是觀望著不肯遷走的百姓以及劉備軍的駐軍還有各城市中經營工商業的人員。

偌大的地方由繁盛而任其衰萎讓許多人感到不解連曹軍和江東的謀臣都不太明白只有郭嘉和周瑜看出其中的原因卻也不能不把這塊肉吞下因為在三家瓜分有限的資源下畢竟誰的人多土眾誰就有希望一統華夏結束分裂。至於劉備軍中只有規劃這個大戰略意圖的三大軍師才能全局綜覽乾綱在胸;即便徐庶雖猜知大概一開始也不太贊同直到6羽前來明白分析才轉而全力配合。

不過為了後續戰局的方便徐庶全力規劃荊州的防守和軍隊的訓練又把空出來的地方闢成馬場培養戰馬及牛、羊等畜產同時秘密收集木料建造各項運輸工具大如船艦小如四輪無蓋車等一度讓江東軍十分緊張後來才曉得徐庶的用意卻為時已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