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第二百五十五章 農工商務

作者 ︰ 葉戀

政務推展上要是以最快度恢復關中的生產力。

由於牛只一向是中原地區農業的原動力漢末時雍州地區有耕牛不足之恐慌初期饑荒之際人且相食牛自不能幸免又戰爭頻繁常需牛只擔任運輸用途於是任重致遠者多曳犁事田者少。

此時6羽建議官市犛牛給願意移來關中的民眾雖耗費巨資6羽不得不套關系從糜家、秦家、甄家和6家支出但僅僅一年後關中地區豐收民眾將牛只的本息償還反使三大家還有得賺讓人不得不佩服6羽的魄力。

除了牛只在6羽的支持下王祥全力策劃水利工程的興修和植樹造林工程所有費用都由中央提撥支出除雇用大量前來關中尋找生路的荊州、漢中、河東地區移民外還有四萬曹軍俘虜以及部分兵員。

至於工程款不足部分6羽和甄宓討論後提出「行公債」這種辦法除了在劉備的轄地在曹操領地和江東地區也募集到了不少資本。

剛開始不斷的支出讓以劉備為的幾名行政官員大感吃不消;不過戶部主事蔣琬倒還鎮定因為他也看得出來關中地區的雄厚潛力。五年後雍州地區不但自給自足將所有「公債」連本帶厚利的還清而且累積的財富已足夠讓劉備軍再度應付一場大戰……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為了維護完成的水利工程劉備軍創設了「渠官」一職。由劉備親自簽署維護如早已存在的都江堰、復原的鄭國渠、新闢的三河渠等的政令刻為石碑立於各渠道要地和流經治所內容的詳細令人嘆為觀止詳細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須掏挖深度又立有用於清淤維護的石尺規嚴格執行。此一措施不僅為當時的帝國更為後世遵守不苟。關中地區直至唐代中葉之亂趨於荒廢;漢中和巴蜀的水利卻皆完善保留供千百年後之人使用無虞。

對西漢初年蕭何在漢中所開創的「山河堰」等水利設施6羽和諸葛亮也都循遺跡復建且因地制宜的增築了一系列適應於淺山丘陵和平川地帶農田灌溉的陂、塘等蓄水設施。又展副業生產促進備業興旺如利用稻田栽種菱角、蓮花等水生植物及養殖鯉魚、鯽魚等四種魚類又鼓勵農家大量養殖雞、鴨、豬、狗、羊等禽畜輔以「勤儉備荒」的教育宣傳使劉備軍轄下各州呈現一片農業繁榮展的盛況為帝國後續的軍事行事提供了強大的後勤資用。

工商方面的展隨著政務的上軌道也以十分的效率飛快成長荊州地區的紡織、采礦、鋼鐵、冶金、玻璃制造等五大行業在6羽的主持以及四大商家的肯下也紛紛在雍州成立;益州和河東的鹽、茶、鐵器南方的木材和北方的毛皮、藥材等西北的畜產、貿易等也都逐漸以三輔地區為集散地連帶刺激了經濟和工業的展。

還有交州的棉花、蔗糖荊州及益州的生絲、綢緞、紙張、瓷器及各種手工藝品經由雍、涼地區運往西北再與中亞地區貿易往來使政府迅獲取巨利能以支持大規模的各項工程建設及軍備生產吸引更多關東及江東的流民移來加入生產從而形成一種對劉備軍而言算是良性的循環。

而在各種手工藝品中三大軍師和徐庶也在轄下各州推出具有特色的產品分別是益州的蜀錦、荊州的瓷器和茶、雍州的玻璃和紙張、涼州的馬車和煤爐、漢中的漁產、交州的棉花;當然其中以蜀錦最受歡迎。

巴蜀的蜀錦是一種高級絲織品采用多色絲線織成彩色花紋十分華麗名貴戰國時期已開始生產至漢時已名聞全國設置錦官管理。古來傳說蜀錦歷久不褪色原因在於養蠶之法與他處不同「當其眠將起時以桑灰喂之。」或以為是錦江的水質特別好用以染絲、濯錦能使色澤分外鮮明。蜀漢時管理織錦的官員就駐在此地。

諸葛亮負責治理蜀地深知蜀錦的經濟價值便大力展獎勵種桑、加強錦官權力、推行先進的紡織技術以提高蜀錦產量擴大銷售市場。甚至作為外交用途如商賈往來西域必以蜀錦代替關稅爭取不少優惠。又因外族特愛此時為防北方諸族進窺往往以之饋贈如鮮卑、羯族等。羌族也相當喜愛車里吉曾對前去致贈的馬文鴛喜道︰「每得此物前後加以比較殊不相似真如神鬼之工!」

日後南征平服南蠻、南越後諸葛亮又把織錦之法傳授當地以為安撫之用後來所織之錦苗族稱其五彩錦稱為「武侯錦」侗族稱其侗錦為「諸葛錦」越族稱其山水錦為「孔明錦」等。

不過對農工商業展最大的助力卻是來自6羽在劉備充分授權下所主持的三方面改革。

第一是由6羽所主導建立的「百業長史府」設有長史三人掾吏十一人從事中郎多名職務是根據6羽的構想針對目前的社會形態研擬、制定各行業的法規且每隔一段時日修訂目的除了獎勵百業卻重在抑富濟貧的縮小民間貧富差距禁絕壟斷保護中下階從業人員的基本權利。成員大都來自書院畢業生背景當然也遍及各階層由三大軍師考核後經過劉備面談授職因此研制出的法案相當具備適用性。

立法固然重要執法更為重要。6羽等人深知「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所以在「百業長史府」下設置有「司業督掾」一職掾曹五人各統領千衛專責執行法規。這是因為這樣的改革勢必削奪世族豪門的既有權益引他們的激烈抗爭。安撫方式就是棒頭和甜頭齊下-嚴厲執法就是棒頭對反抗者不稍寬貸、妥協即使有關系背景者只要證據確鑿一律按律治罪絕不姑息縱容;甜頭就是設置「輔業宗掾」一職掾曹數目按需要設置主要功能為輔導轉業及協助各行業展藉以削弱部分有意願的世族豪門的抗爭力。

此時書院和各州郡縣的教育功能開始揮作用。原來6羽在教育制度中特別著墨於「道德」和「邏輯」無形中使不少年輕學子懷抱大志理想對於社會不公的情形也愈深惡痛絕大多抱以改革的熱忱和向往。雖然其中也有不少是世族大姓的子弟但是6羽規定書院每旬只準假一天半每季只有半月假其他時間須「住宿」藉以對這班貴公子實施長期的「洗腦」。而藉考試成績以定高下之故讓這班貴公子也不敢輕忽以待惟恐成績差便與宦途擦身而過大抵都相當用功。6羽還不時要負責教育的教師舉辦各類針對社會不公的情形及改進之道的辯論以加強力道。

經過數年的耕耘此時證明這一措施成效頗著;許多原來想起而抗爭、甚至不惜要聯合起來流血一戰的世族大姓年輕子弟卻紛紛起來反對和勸說而作為戰斗主力的依附民甚至賣身隸徒因為有希望改變身份加上許多年輕學子被派各地宣傳反而先起來對大地主和大商家作抗爭。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令這些富貴大家意想不到的則是6羽麾下「暗箭」數年來搜集的資料幾乎充斥都是這些世家見不得人的事若是依法都會讓其下場悲慘莫名或者曝光的話足以令其自相攻訐無形中將他們的聯盟各個拆散了。

就這麼多管齊下、借力打力的結果讓之前聲言誓死抗爭到底的世族豪門最後「雷聲大、雨點小」的放棄抗爭讓6羽等人主導的這一波改革得以付出最小的代價便走上坦途。

第二是開通絲路其中更重要的是包括海上絲路。

早在前一年三名阿拉伯商人拉默、吉爾、普約已來到交州雖是海船遇難漂來卻說明了當時的「海上絲路」已具雛型。事後6羽詳問詢問三人得知當時西亞的航海者已經知道利用季風展出一條連接紅海、印度洋、波斯灣的航路可以從羅馬帝國的亞、非各省直通印度夏初出海十二月開始返航。

就在6羽一邊和三人說話一邊將內容譯給劉備和諸葛亮等人听時龐統忽然道︰「我大漢孝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時曾有一人自稱大秦使節還到宮廷晉謁哩。」

6羽聞言一楞立即追問拉默等三人卻不知。6羽眉頭一皺轉頭問龐統道︰「晉謁聖上須獻貢禮來人都獻些什麼你清楚嗎?」

龐統還未回答諸葛亮已道︰「曾听叔父說過似乎是有象牙、犀牛角、龜甲等物……」說著露出一副「你問這麼多干嘛?」的表情。

6羽一拍大腿道︰「這就對了!這些東西的產地是印度……哦我是說身毒。嗯看來拉默等人應該是想到身毒意外遭風浪漂過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一定可以探出一條海上通路由大漢直通大秦……」說著心想︰怎麼可能猜錯?本來就是通的嘛;哎我怎麼到現在才想起來?

6羽倒沒料到他的話才一出口舉座都被驚呆了互相瞪視許久連龐統也忍不住猛灌數口酒才能平復情緒。

最後拉默等三人答應協助探勘這一條航路。於是由徐老怪和6羽聯合設計在6家的全力配合下半年後在朱崖郡造出了數艘高達三十余丈的大海船裝滿蔗糖、絲綢、茶葉、蜀錦和陵錦等貨物乘著強烈的東北季風向西南航去。

按6羽的說法這支船隊如果順利通過麻六甲海峽來到印度洋應該會到達身毒繞過身毒再向西去的話就會到達波斯灣甚至遠達紅海。照拉默的經驗由身毒西岸到紅海的航程約兩個多月;他們還必須停留一個月將貨和食物補充好所以順利的話在第二年的四月間便會啟程回航。

就在6羽估計船隊應該到達目的地還得耐心等待時卻已有好消息傳來︰原來船隊裝備了6羽「明」的羅盤和他所繪制的大致地圖天氣又不差所以僅僅四十天左右就抵達了塞德蘭(錫蘭島)和身毒。他們用一船的貨物換取了整船的琥珀、珍珠、各種香料和作為各種作為食物調味的植物種子如辣椒、胡椒等立即盡返程--由於船只裝備了腳踏式螺旋槳利用齒輪原理省力操作加上利用可起降的巨帆布竟於二月初就已回到朱崖郡。貨物不用說立即銷售一空利潤之高竟以千百倍計船員也受到英雄式的熱烈歡迎。船長等主要人員立即由費褘以最快的方式護送到長安向劉備等人報告經過。

原來是拉默等人到達身毒東岸後竟遇上一向有貿易來往的熟客經過指點知道只要沿岸繞到西邊就是熟悉的航路大得鼓勵之下考慮劉備、6羽等人擔心就先派一艘船回來報訊。

為此劉備軍眾人無不歡喜雀躍。除了西北的6上絲路竟然也開通了西南的海上絲路。雖然航海旅種枯燥辛苦但是船運貨物眾多經過的地方也不同能交易的物品也更珍奇而貴重。此外不僅絲綢包括茶葉、瓷器、特別是蔗糖在這條航路上直到羅馬帝國都是非常熱門的搶手貨。於是風起雲涌吸引許多人前來冒險一博。

帶回來的各種調味料種子由6羽下令費褘在交州地區栽植再推廣到巴、蜀。不出數年已成為十足的經濟作物反而經由西北輸出到中亞地區同時在曹魏、江東大受歡迎使得經濟情勢更傾向有利劉備軍的局面。

在眾人的建議和規劃下劉備下令在交州朱崖郡以西尋找合適港口成立船廠在6家工匠的指導下大規模建造數十丈的船艦。

6羽又差6平再度前往海鹽招攬洪勤等人希望借助他們的經驗建造巨艦展海上絲路貿易。

洪勤只冷冷的不答反問道︰「先前的條件呢?」

6平答以「照舊」二字後洪勤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環視眾手下一眼簡單的道︰「好!」霎時間歡呼聲響徹雲霄。

由於拉默、洪勤等航海經驗都十分豐富對於造船技術又有一定的專門知識。特別是拉默等人在6羽的游說下成功回到阿拉伯後立即招徠數百名中東地區的優秀工匠包括家眷在內在建安十三年八月間萬里漂洋的平安來到朱崖郡投靠在劉備軍麾下協助制造大型水中巨艦。

三年後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o年劉備軍不僅藉絲路之利達致富國裕民的目標也間接訓練出一支優秀的水師建造出成百艘數十丈的巨艦擁有了真正與江東水軍一較高下甚至可能實力更強的海龍軍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