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一百十九章 蛇噬鯨吞

作者 ︰ 洪波

可能是檔案里有個救撈工程師的職稱的緣故吧,林東海被分到集團技術處工作。到人事處報到時,就有人講,轉業干部去哪兒不好,偏偏會願意到客運集團來。當時他還听不懂這話的份量。

沒用幾天時間,他就明白了。

城市公共交通事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和教育、醫療、供水供電、家用燃氣和環衛等部門共同構成了一個城市的基本生活保障體系。社會改革,時代變遷,市民的出行需要不會改變,而且還隨著人口的增多,人員流動的加劇,公交的重要性日顯突出。這是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據國家統計部門的資料,1996年,除深圳外,全國的公共交通公司都是處于無盈利狀態,車票收入遠遠低于和實際運營成本。政府又不允許利用‘價格杠桿’來調正控制。每年,政府必須要拿出相當大的一筆財政收入來保持城市公交的正常運轉。用行話說,這叫‘政策性虧損補貼’。

1997年,沈陽市政府給客運集團公司的財政補貼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總共有多萬,可這對于固定資產十幾個億、在職職工五萬多人的客運集團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大批運營車輛老化、年久失修,在職員工多年來一直沒長過工資,拖欠保險公司的社會勞動保障金長大三年,連職工的冬季采暖費都難于支付。同在技術處,和林東海同一年大學畢業的老馬,月工資收入才多元。

多元是什麼概念?鐵西區好多重工業企業破產倒閉時,工人每月還可以領到最低生活費多元。

客運集團的總經理可算是個人物了。大名鼎鼎,叫夏任凡。正是在他的提議下,也是迎合了一些決策者‘大時代、造大船’的心理,沈陽市將原有的長途客運公司、出租汽車公司、公共汽車公司、月票管理處、公交聯營總公司、中巴公司,連同一些附屬企業整合在一起,組建了客運集團。集團組建後,月兌離了市交通局的領導,改為市直屬企業,級別也提升為副局級。

隨便去問問一個普通的沈陽市市民,恐怕沒有不知道夏任凡這個名字的。在集團上上下下,‘老夏’可以在背後叫,卻沒人敢當面喊。8o年代初期,改革大潮風起雲涌,夏任凡充分施展才智,在他所領導的電車公司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單車承包、租賃以及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並收到了良好效果,企業煥了勃勃生機,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1985年,夏任凡作為改革的新星入選「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廠長(經理)」,在北京受到團中央等部門表彰,一躍成為2o世紀8o年代中期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的風雲人物、時代驕子。年輕的夏任凡登上了人生的第一個巔峰。1995年集團公司組建成立時,人到中年的夏任凡再次達到了事業上的第二次巔峰。成為全國最大的客運企業的總經理。

‘老夏’在集團內是絕對說了算的,他大權獨攬,不容旁人染指。黨委班子也只是個擺設,凡是他想辦的事,凡是他說的話,不論對錯,就沒有人能反對;凡是他想辦的事,不論大小,就沒有辦不成的。他為人傲慢,一般人根本不放在眼里,沈陽市局級以下的干部是不能直接到他的辦公室的,來客必須要通過秘書約見。這派頭,哪里是部隊的將軍司令們能比得了的。

林東海在客運集團上班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離開,也只是遠遠地見過一次威風凜凜的夏總的一個背影。

轟動全國的沈陽‘慕馬大案’把夏任凡也牽出來了。中紀委經過多方調查取證,查實夏任凡在任職期間瘋狂斂財,共犯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行賄罪,累計涉案金額高達余萬元。

已經在城里擁有一處二百余平方米的房子,還有一棟建築面積為平方米的五層樓豪宅的夏任凡,竟然別出心裁地在沈陽郊區的金得勝村老家附近選擇了2o78畝田地,要建一處田園牧歌式的‘夏氏莊園’,至案時,莊園里已建有︰環繞莊園的柏油路近七千米、寬5米;集電、變電為一體的395千瓦變電所一處,;打井6眼;安裝鍋爐3台及鍋爐水處理設備一台;綜合樓一棟,建築面積二千多平方米;豪華別墅兩棟,建築面積共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內部全部為現代西式風格的裝修設計,進口歐式家具充斥其間;現代化溫室大棚兩座,分別佔地平方米和平方米,塑料溫室大棚2o座,其中培育41個種類萬株各種花卉苗木;佔地11畝的魚塘,魚兩萬余尾。莊園還有很多設計規劃沒有實施,其中包括停機坪一處。看來他是已打算買一架直升機當坐騎。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3年2月1o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夏任凡死刑。5年初,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判處其死刑。全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時,鑒于罪犯為揪出更大的貪官提供了重要辦案線索,對此案下了改判死緩的終審裁定。

這些都是後話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