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園 第二十九章 胸中風雲

作者 ︰ 洪波

病好了,沒人還要吃藥。‘醫囑’也早忘在腦後。

林東海曾經誓不再看任何文學作品。這個誓言很像殘冬的寒冷,春天一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現在迷上了美國作家赫爾曼.沃克的長篇小說《戰爭風雲》。

這是一部全景式展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真實進程的規模浩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盡很大的努力給一次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描繪一幅真實的、宏偉的圖景」。書中人物眾多,上至各交戰國最高領導人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等,下至軍官將領、一般士兵和普通百姓。所述故事從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為止,涉及大多數主要戰場和重要事件。

最讓林東海著迷的是書中描寫的美國海軍軍官維克多.亨利一家人的命運。他特別喜歡二兒子拜倫.亨利,倒不是只因為他是海軍潛艇軍官。這個具有詩人氣質的小伙子,在硝煙彌漫、險象環生的戰場上,機智英勇、戰功彪炳;在感情世界里,他狂熱地追求幾乎是不可能得到的愛,並對那個猶太姑娘娜塔莉表現出無比的忠貞。

林東海完全陶醉在作品里,他會不由自主把自己就當成是主人公拜倫。

但凡過于迷戀藝術作品的人,都會經常生活在理想、夢幻中。在那里面,他們會感到自己很強大,無所不能。而對于現實的生活,不知不覺會產生不滿、厭倦,或選擇逃避。

其實,林東海完全沒有他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堅強和灑月兌。至少到目前為止,充其量,他還只是個未出茅廬的書生。他還只會在書本里描繪自己,扮演自己。現實生活中,他的潛艇在哪里?他的娜塔莉又在哪里呢?

所以,我們會常常看到這一幕︰放下書的林東海第一個動作就是仰天長嘆。

畢業臨近。畢業分配問題也應時擺在了大家面前。潛艇學院的學員畢業去向當然是非常明確,主要是充實到潛艇部隊中。但這里面也會有一些細小的差別︰優秀的學員會分到海軍、艦隊以及基地機關;普通的學員會全部分到最基層的常規潛艇上。只有政治上可靠的學員才會分到核潛艇部隊。

這些天,教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找畢業班學員個別談話。模清學員的思想動態和對分配去向的想法。當然,個人的意願是僅供領導參考的。

在向系里匯報模底談話的結果時,教導員大致匯總了這樣的兩種基本情況︰一是大部分學員想到機關工作,最好是離家近的機關;二是大部分學員不願意到核潛艇部隊工作,原因嘛,除了是環境條件艱苦以外,還擔心核輻射。

「唯一的特例,林東海主動要求到核潛艇部隊。」

「哦,這很好嘛。」

「可是,他不是黨員。不符合我們內定的到核潛艇部隊工作的條件。」

「那我們的黨員同學呢,就沒人主動要求去的?」

「大家都表示堅決服從組織決定。但要按個人意願,還是傾向去機關。」

「嗯。能夠表示服從分配是好的。你們還要加強思想工作,鼓勵黨員同學帶頭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我想提個建議,以後安排實習,是不是可以不要到核潛艇基地。可能對分配會有些負面影響。」

「負面影響?林東海沒參加實習嗎?對他又產生了什麼影響?」

「這個?這個林東海是個特例。」

「特例?我看是你們的思想教育工作有些偏差。林東海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能入黨?」

「他差得太遠了。根本不是培養考核對象。」

「他很差,可是只有他主動要求去。」

「也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不知道,不了解,就是我們政治工作的失職。」

林東海是怎麼想的?他的想法再清晰不過了。他就是要當一等一的海軍軍人。如果讓他知道,他連分到核潛艇部隊的資格都沒有的話,不知他還會不會一天到晚總把自己想像成是英雄‘拜倫’。

當別的同學都在為畢業去向殫精竭慮的時候,林東海完全把自己沉迷于‘英雄情結’中了。英雄加愛情,年輕人的夢。他能想象出拜倫的娜塔莉有多美、多迷人,他甚至能在腦海里清晰地勾勒出她的樣子︰兩只手插在寬大的裙子口袋里,雙腿斜岔開,臀部偏向一側,不算過于豐滿的胸部,頭稍稍歪向一邊…

想著想著,娜塔莉就變成了俞月。

他不禁感慨︰現實中的俞月比書中的娜塔莉離他還要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苜蓿園最新章節 | 苜蓿園全文閱讀 | 苜蓿園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