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履山河悵 正文 第十三章御苑之爭

作者 ︰ 趙敏

「還有大岳的開國皇帝也不是以江南三萬子弟起家,先是克復中原二百州,再是奪回幽燕十六州,進而御清宇內掃平狼煙,開創大岳太平天下嗎?如果南不能勝北,太祖何以勝之?」明宗暗暗激賞穆剪燭,也只有他敢和這些主和派針鋒相對。

「那是因為太祖皇帝受命于天,上天才破此一例。」富仁被他的逼得有些站不住腳,想了個借口試圖搪塞過去。

「太祖受命于天,難道當今聖上不是受命于天?天子者皆是受命于天。」

「這」富仁這次語塞了。

「當今聖上英明神武當然是受命于天。只是太祖異于常人,傳說,太祖降臨天下時,有五色祥雲罩在府上,百余種香氣經月不散,為歷朝歷代所罕見。」高光復為富仁開月兌。

全是瞎扯!穆剪燭暗暗罵道。

「當年太後生皇上時,也是五彩祥雲罩于皇宮,微臣親眼見過。那萬余種花香半月才散,燻得微臣昏昏欲睡。」既然你瞎扯,我也瞎扯。明宗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他生時他好像還沒出生吧。

「穆狀元今年多大了?」高太後猛然問道。

「小佷今年二十二歲。」穆耀庭行禮答道,穆耀庭報的是佷子的歲數。

「穆狀元的記性真好啊,兩歲時的事情記得這麼清楚!」高太後面無表情地說道。吹牛差點吹破牛皮了。事實上那時她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呢。

「傳說天降大祥于天下,會令盲人霎那復明,令嬰兒瞬間成長,微臣正好接受了上天的安排。」

「穆狀元說說我大岳為何由一個萬國上邦淪落到現在屈辱求和的境地?」明宗適時轉移話題,把穆剪燭從不利的漩渦中拉了出來。

穆剪燭接著分析了南方之地之所以不能進取中原的原因,皆因君主不能自強,大臣們因循守舊不知變法圖強。

穆耀庭出列摯誠地勸說道︰「老臣切望陛下以恢復大業為己任,小佷之言,雖有不妥,可也有些道理,請陛下三思。將來大業告成,則漢驅暴秦,唐清異域,都不及陛下德蓋天地,功垂萬代。」父親比自己還會吹,穆剪燭暗笑道。

「陛下,如今湘南、江陰、湖海之地盜賊四起,危及社稷。外憂不過是邊事,皆可預防;唯奸邪之狀,若在內患,深思可懼也。」高光復見情形有點不利于自己,連忙轉移皇上和太後的注意力。對外畏敵如虎,對內凶殘鎮壓,這就是他們這一幫人的真實嘴臉。

「行了,行了!……」高太後拍案大怒。「哀家已听厭了戰與和,和與戰,這沒完沒了的爭論!高丞相,哀家命你去解決此事,哀家不想讓這些胡虜攪了我的清興。」

「是是,微臣一定盡力解決此事,以此來做為太後的壽禮!」高光復滿臉陪笑。

解決此事,他是去給北狄送錢吧!都這個時候了,太後還有心思過壽!穆剪燭血氣一涌,正要說話,卻見父親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了她旁邊,嚴厲地看了她一眼。她只好不再說什麼。

「聖駕回宮——「威嚴的喧呼聲在皇宮深處迢遞去遠。穆剪燭沮喪地跟著文武百官走出殿外。

「父親,高丞相明明媚敵誤國,太後不辯是非,皇上為什麼不阻止?你為什麼不讓我說下去?」她一肚子的不滿一股腦地全泄出來。

「如果我讓你做某件事,你覺得不對那怎麼辦?」父親不答反問。

「我,我會先答應下來,然後再背地里想對策。」穆剪燭聲音低了一些。

「皇上大概也是如此,我朝素以孝治天下,平民百姓中誰若背上不孝之名,則親戚鄰居皆視他為洪水猛獸,人人避之不及,皇上乃萬民表率,又豈能背上不孝之名?再者,他剛登帝位,大權還在太後丞相手里又怎能不小心翼翼?所以變法革新之事必須從長計議,不能貿然行事。」穆耀庭緩緩道來。

「又是孝,要孝也不能愚孝,不能不論對錯都听父母的。」穆剪燭有些煩躁。

「燭兒,你要是再冷靜些再圓熟些我就放心了。」說畢父親又微微嘆息一聲。

「我現在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若是像你們那麼老成,那我到了你們這個年紀豈不是都朽了?人言道,年少不瘋狂,老來悔斷腸。」

「我怎麼沒听過這句話?」穆耀庭知道這肯定又是女兒的原創。

三日後便是高太後的四十大壽,朝中大臣都在挖空心思的準備禮物,個個都想博得太後歡心,穆家自然多少也得有所表示。可是準備什麼呢?珍奇無玩她家也沒有,就算有太後也未必稀罕。

「這些都交給我吧。」她知道父親在憂慮什麼,她的那個寶貝本來是給父親祝壽用的,現在只好提前拿出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劍履山河悵最新章節 | 劍履山河悵全文閱讀 | 劍履山河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