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八十二章撤離上都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7年7月12日,太尉赴險拜見了東王,暫時緩解了雙方的矛盾。正當雙方首腦人物都以為危機已過之時,發生了一件雙方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天,羽林軍的左師的一個姓劉的中校營長過生日,在江海軒包了幾桌酒席,宴請同僚、部屬。酒席過半時,被巡查這一帶的一隊近衛軍擋獲。

巡查隊的近衛軍少尉義正詞嚴地對酒宴上的羽林軍軍官們重申,根據大漢法令,皇帝喪葬期間朝廷官員禁止娛樂!違反者一律重處!言罷便動手緝拿酒席上的一干人等。

劉營長大聲辯解道,皇帝的喪事還未正式舉辦,請客吃飯並不違反禁令!近衛軍的中尉不听申辯,就要動手拿人。

而羽林軍的劉營長也是皇族出身,其祖父是同樂帝的表叔。平時,劉營長在羽林軍中也不是個好惹的主,就連他的頂頭上司對他也禮敬三分。這種驕橫跋扈的人哪里受得了一個小小少尉的氣!?他一把揪住近衛軍少尉就毆打起來,一邊打還一邊叫同僚、手下動手相助。

羽林軍前兩天曾被同城內的近衛軍繳械看押過,這些羽林軍的中級軍官們正對近衛軍心懷不滿呢。見他們今天又來找事兒,更是恨得牙癢癢的。見劉營長都帶頭動了手,都趁著酒勁兒斗膽加入「戰斗」。

這次巡邏地近衛軍有一排人。參加酒宴的羽林軍軍官也有二十余人,雙方人數旗鼓相當。不同的是,羽林軍軍官們因為是來赴宴的,都沒有攜帶武器,而近衛軍將士裝備齊全。但近衛軍並不敢真刀真槍對付「友軍」,因此雙方主要是拳腳相斗。

整個酒樓一片大亂。江海軒的掌櫃想來勸阻。結果在混戰中,也不知被誰一腳踹下樓梯,摔了個半死。無奈之下,只得命伙計速速去報官。

還沒有等官府衙役前來制止,另一隊巡邏的近衛軍路過此地見狀後,二話不說便加入戰局。近衛軍人多勢眾,一致對外,不拿下這些羽林軍軍官絕不罷手。

近衛軍來了「援軍」,羽林軍方面就立刻就落了下風,除了為首地劉營長見勢不妙與幾個同伙從二樓跳窗逃離外。余者皆被近衛軍拿下。

劉營長和同伙狼狽逃回駐地後,越想越氣,頭腦一時發熱。便下令集合部隊,要去找回「場子」。八百全副武裝的羽林軍將士剛沖出營地,便被嚴密監視的監察院暗探發現,然後火速把這個消息傳遞回總部。

虞士基的神經早就繃緊,在得到這個消息後,認定是東王一伙先動手了。一方面立即把這個消息轉告楊素、楊英,另一方面派人入宮將杜衡接出,並護著長沙郡王和杜衡逃出城。

楊素、楊英接到羽林軍出動的消息,第一反應是太尉被東王殺害了。他的想法與虞士基的不謀而合,既然羽林軍都出動了。就證明東王已經殺害了太尉,搶先動手了。在這種情況下再不反擊,只能坐以待斃。于是。兩人按照太尉臨走時指示,向城內的近衛軍下達了出動命令。搶先封鎖了城中的一部分要道,並派出三千余人去進攻東王府。

近衛軍剛剛出動,太子方派出的暗探也把消息報到了東王府。東王劉耀氣得暴跳如雷,跳著腳大罵楊堅無恥。並揚言要將楊堅碎尸萬段、挫骨揚灰。也難怪他生氣。剛才楊堅還在他面前裝作一副和解地樣子,可走了還沒有十分鐘。就派兵來拿他。

劉耀在心里認定,楊堅剛才來見他是緩兵之計,目的就是讓自己放松警惕。暗想,幸虧自同樂駕崩後,就加強了對近衛軍的監視,不然很有可能遭了楊堅老狐狸地暗算。

不一會兒,劉、王宜、薛冑等人都來了。形勢危急也容不得他們再仔細商議,他們一方面加強東王府的戒備,一方面下令城中的羽林軍、御林軍全體出動,務必全殲城內的近衛軍前師和捉拿楊堅、虞士基的同黨。

等楊堅回到府上,得知近衛軍出動去攻打東王府的消息時,驚得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冒險去東王府赴會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不久,楊素、楊英聞訊趕來太尉府。太尉細問之後,才知道他倆是在得知羽林軍出動後,才被迫下令反擊。楊堅雖然心存疑慮,但在這個時候除了兵戎相見也別無他法。

隨後,不利的消息不斷傳來。先是去攻打東王府的近衛軍一部,面對準備充分的東王府護衛,傷亡慘重也沒能沖進府中。而後,又傳來虞士基等人已經逃離城地消息。最後當羽林軍、御林軍全體出動的消息傳來時,所有人都知道上都城守不住了。

「全部撤出上都城!」太尉與陸晴、龐毅簡單交換了一下意見後,果斷下達了撤出城的命令。

命令下達後,首先撤出城地不是近衛軍,而是己方首腦人物的家眷。由于時間緊急,需要撤離的各府家眷,根本沒有時間收拾財物細軟,多數是被扈從們架上馬車就逃離了。在這個關鍵時刻,楊英沒有忘了兄弟。他派了十幾個親兵,去張銳府上接人。

現在張銳府的管事是林白泉,他自從羅馬回到上都後,就不理事了,白拿著工錢,整天在上都城閑逛。後來,張府原管事被張銳派去送造船工回開遠了,張銳又要出征平叛,于是把他請來,客氣地請求他在自己不在上都時費心照顧照顧家里。林白泉無奈只能答應。暫時充當起張府地管事。

既然接受了張銳地托付,他就有責任保護府中人員地安全。在關鍵時刻,林白泉義不容辭擔負起責任來。前幾日,上都城緝拿高、賀一黨時,他就考慮帶碧斯、柳欣逃離上都城,只因當天夜里上都城就恢復了平靜。才沒有付諸行動。

而前天又傳來同樂駕崩的消息,為了避免災禍,他又起了離開上都城地念頭。不過,在與柳欣、碧斯商量時,被柳欣和碧斯異口同聲地否決了。理由是六靈還在宮中,她們不能舍棄她逃走,要離開上都必須帶上六靈。

林白泉知道,太子和長沙郡王之間的矛盾遲早有一場總爆發,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不離開上都。難免受到波及。但柳欣、碧斯放不下六靈,堅決不走。他沒有辦法強行帶走她們,只得另想辦法。于是。昨日他派人給宮內地六靈公主傳話,要她今日務必來府上一趟,以便勸說她一起離開上都。

今天,六靈回到了府上。他把想法一說,六靈就否定了他的建議。即使知道上都城遲早會有一場大亂,她還是執意不走。她對林白泉說,爺爺至今還未入棺,我如果這時走了,豈不是成了不孝子孫?即便要走,也要等爺爺靈柩入陵後再走。

林白泉心說。這小丫頭的想法,也太過天真。按照如今的形勢,哪還能等到同樂入葬。可是任憑他怎麼勸。六靈就是不肯答應。

就在他苦口婆心勸說之時,楊英派來的親兵到了。林白泉三言兩語听楊英的親兵說了城內的形勢後,命人架起六靈、柳欣、碧斯就走。任憑六靈如何威脅、喝止,他也不加理會。

幸虧他們走得及時,他們踏出北門之時。城中的近衛軍都已被羽林軍、御林軍打得節節敗退。集中到北城門來了,而上都城的其他城門這時都已被羽林軍、御林軍所控制。如果再晚幾分鐘。他們插翅都難飛出上都城了。

他們一行人被楊英的親兵帶到了北城外地上都制造司,見到了楊英。楊英雖與六靈、林白泉等人不熟,但出于張銳的情面,還是安撫了他們一番。說這里由近衛軍控制,太尉、御史大夫、衛公、鄂公等朝廷大臣和家主也都在此處,安全絕對不成問題,讓他們安心在這里住下。待平息了叛亂,再派護送他們回城。之後,楊英把他們交給上都制造司都衛百里楊,請百里楊為他們安排住處。因同去過羅馬的緣故,林白泉與百里楊早已相識。百里楊知道他是張銳地家臣,他也知道百里楊是張銳的老部下。

在楊英走後,林白泉直言不諱地對百里楊說︰「都衛大人,太子一黨必然會派兵來攻打制造司,此地不宜久留,請大人早作打算以避災禍。」

百里楊沉思一下說︰「我可以派人送先生和殿下的家人離開,不過,你們又要去哪里呢?」

林白泉說道︰「現在到處都很混亂,從陸路走不安全,所以小人想從水路走。沿長江而下,先去南京再做打算。」

百里楊點頭同意,並說︰「制造司在城南碼頭有專用船只,現在那里應該還沒有被東王所部控制,我馬上就命人送你們走。」

「大人請留步。」百里楊說罷正想去安排人手送他們走,卻又被林白泉叫住。

「還什麼事?」百里楊轉身疑惑地問道。

林白泉把她叫到一旁,低聲說道︰「大人,恕小人斗膽建議,請您一起離開此地。這等奪嫡之爭,還是不參與為妙。如果錯一步,悔之晚矣!」

百里楊知道林白泉出于好意才勸她走,但她十分猶豫。她身為制造司都衛,這個時候走就是失職,再萬一制造司的機密被泄露,就帶著張銳也要受牽連。考慮片刻後,她婉言拒絕了林白泉的建議。

林白泉也猜出她的心思,勸道︰「大人,您可以以制造司工匠的安全為由,去請求太尉安排他們離開。小人想,太尉會答應的。」

百里楊低頭不語,在心里反復權衡利弊。林白泉急切地勸道︰「大人。只要制造司地人員不直接參與到內亂之中,無論那方最後取勝,也不會難為他們。但如果此時不走,萬一太子一方獲勝,交戰時的傷亡就不說了,事後也免不了要受追究。大人。您難道想看著您地部下白受無妄之災嗎?」

他的這番話打動了百里楊,點了點頭。事不宜遲,百里楊馬上求見了太尉,婉轉地提出撤走制造司內人員的想法。

太尉沉吟了片刻後,點頭答應。城內地近衛軍前師現在基本都撤到制造司來了。他剛才又下了令,駐守上都城外各軍營地己方部隊都集中到制造司來。制造司內地方有限,如果部隊集中來了,也許還安置不下。他正在考慮此事,百里楊就來提出要撤走制造司的人,騰出了地方。也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況且,即使留下制造司的人,也對戰事沒有多大幫助。

太尉點了頭。事情就好辦了。百里楊把制造司的官員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要撤離制造司。本來制造司地大小官員們,正在為即將卷入紛爭而憂心忡忡,一听說可以撤走,高興地差點山呼萬歲,只是礙于近衛軍近在咫尺,于是都滿心歡喜地暗暗贊揚百里楊英明。

至于撤到哪里去,他們又商議了一番。百里楊先提出乘船去南京地建議,遭到了反對。反對者說,制造司的人連同家眷有上萬人。船只不夠搭載這麼多人。

這時,制造司防務官蔡承源提議說︰「我們可以暫時解散制造司地大部分工匠,讓他們自行避禍。等勢態平息下來後再返回。而我們只帶著一所的工匠和家眷走,這樣船只就足夠了。」

蔡承源所說的「一所」,是上都制造司負責提煉火油和制造司火油彈地部門。「一所」的工匠和技術人員也是制造司內重點的保護對象,只要他們不出事,即便制造司毀于這次內亂。他們也不會有罪責。

而且。「一所」地工匠連同他們的家眷都居住在制造司內。平日「一所」的人和其家眷都不許離開制造司,吃住皆由制造司負責承擔。為此。甚至還在制造司內建了一個學校,專門教授「一所」工匠的子女。百里楊大致估算了一下,「一所」的人連同家眷在二千人左右。制造司在城南碼頭的數十艘船,完全可以承載得下,于是立刻同意了蔡承源的建議。

商議之後,制造司的官員們就行動起來。一部分家眷在上都城內的官員,負責去遣散制造司內的大部分工匠,之後他們留在上都附近躲避。而家眷在制造司內地官員和沒有成家的官員,則負責安排「一所」的撤離。

由于時間緊迫,百里楊規定「一所」人員和其家眷不得帶走過多地物品,並安撫他們說,如果留下的財物有損失,今後會視情況給予他們補償。

大家都知道,這里的戰事一觸即發,還是逃命要緊,于是舍棄了家中大部分貴重財物,只帶上隨身細軟,在一營制造司護軍的護衛下離開了家園。隨同他們一起走的還有張銳地家人和一部分制造司官員地家眷。

幸虧制造司內有不少馬車,二千多人在傍晚時到達上都城南碼頭。此時,這里還沒有被東王一黨控制。他們的運氣很好,當數十艘制造司地船只駛離碼頭不久,就有三千羽林軍趕到,把碼頭上所有船只都扣留下來了。

當夜,有數萬羽林軍、御林軍對上都制造司發動了進攻。不過,此時制造司內已聚集了兩萬多近衛軍將士,並利用制造司內的大量投石車和弩炮,打退了這部羽林軍、御林軍的進攻。

之後幾天內,雙方又進行了幾次交戰。忠于太尉一方京畿護軍,除了集中到制造司的三萬余人外,其余各部皆被東王一方的部隊消滅。忠于太尉一方的官員,沒有來得及逃出城的皆被東王一方拿獲。

在肅清了上都城內的隱患和消滅了各軍營支持太尉一方的部隊後,東王等人便把目光都集中到了上都制造司。此刻,東王信心滿滿,認為盤踞在上都制造司內的長沙郡王、楊堅、虞士基等人在劫難逃,攻下上都制造司是志在必得。

正當東王和劉等人商議如何攻打制造司時,突然傳來快報。駐守荊州南部的第十五軍團正在晝夜兼程朝上都開來,距離上都只有一天多的路程。此外,衛公陸晴、鄂公龐毅的家族護軍兩萬余人也在往上都城趕來,估計最多再有兩日也會到達上都城。

東王聞訊又驚又怒。驚的是,眼看勝利唾手可得,又半路生變!對方突然來七萬援軍,再加上在制造司內的三萬多人,對方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而己方除了這幾日傷亡人數,連同各府上的護衛也不足七萬人。形勢立馬急轉直下,變得對己方很不利。

怒的是,這七萬人的援軍,定是楊堅早就安排好要來的,不然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兵臨上都城下了。因此,他不免又把楊堅痛罵了一頓。罵完之後,他也不得不與劉等人認真商議對策。

就在上都城鬧騰得人人自危之時,張銳這時抵達了西平城,開始了平叛行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