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七十三章借刀殺人

作者 ︰ 風似刀

當夜,張銳將王敬寶安排到客房過夜,獨自一人到後花園靜思。東王的這一招正中王敬寶的要害,正所謂民不與官斗,王敬寶再精明、再有錢,一旦官府作梗,他便束手無策。

東王攻勢凶猛,死守沒有任何出路,唯一的辦法就是反擊。軍事上,他歷來主張是攻敵弱點,打其要害,反擊當然也應找準東王的死穴。

但說者容易做者難。首先,他對東王了解甚少,只有一面之交。通過上次見面,他所知道東王的最大弱點,便是他是個同性戀兼吸毒者。但利用這兩個弱點來打擊東王顯然力度不夠,無法對其施展致命一擊。

其次,東王勢力太過強大,反擊不一定能收到預想的效果。即使掌握了東王的全部弱點,單憑自己目前的能力,也毫無把握戰勝他。而自己出面與之作對,以後自己又會多一個勁敵。

在不知不覺中,張銳已把這場較量當成了一場會戰來思考。通過先期的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後,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己方處于絕對弱勢地位,取勝的幾率很小。但他絕不輕言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即使對手是東王,也要想辦法試試。

通過多年來的征戰,他深知一個道理,即使戰斗的局勢再險惡,也有扭轉戰局地可能性。關鍵是能不能把握住機會。在此事件上,也不會例外。

這個機會到底在哪兒呢?張銳順著花園池塘邊小道,一圈一圈地繞著池塘踱步,腦子里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

今夜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灑下的柔和月光像是一層白紗覆蓋在花園里。花園里的蛙鳴蟲叫此起彼伏,早早地就鳴奏起夏日之歌。池塘里的荷葉上結起的水珠。在微風中時而散時而聚,來回滾動著,似一顆顆皓白地珍珠。

轉了幾圈之後,張銳的頭腦越來越冷靜,思路越來越清晰。

東王此計雖毒,卻是見不得光的,要扭轉形勢還需走正道。只要把東島群島上所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上報內閣和同樂,估計朝廷會下令徹查此事,那麼事情也就有了轉機。但這事不能自己出面去辦,要個替罪羊才行。

這個替罪羊不好找。其一。其身必須具有正義感,在知道東島群島上的事情後,會與東王的禍國殃民之舉斗爭到底。其二。其人必須在朝中具有一定的實力,有能力與東王對抗。其三,自己與這個人沒有深厚的交情,事後東王對他嫉恨或報復,自己也不會有太大的負罪感。

想遍朝中大臣,符合這幾條的屈指可數,漸漸地一個人地身影浮現在張銳的腦海里。張銳興奮地差點大叫起來,如果計劃成功,不僅能渡過這場危機,還能順帶報復此人。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此計可謂是一舉兩得,想著以後,此人與東王時時的爭斗。他心里就奸笑不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次總算逮到報復此人地機會了。

他也等不到天亮,興沖沖地往客房走去,他要找王敬寶具體商議此事。剛走到王敬寶臥房門外。就听一陣陣響亮的鼾聲。張銳差點笑出聲來。王敬寶的呼嚕聲不僅有節奏,而且響聲也比中學時期洪亮了許多。

在安江中學上學的頭一個月里。他就時常在王敬寶夜里的陣陣「高歌」中驚醒,以至于白天精神萎靡,甚至在課堂上沉沉入睡,差點嘗到挨戒尺的滋味。這麼多年過去了,再次听到熟悉的鼾聲,竟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嘿,王敬寶這小子,果真是心寬體胖。剛才對自己訴苦時,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仿佛為此事吃不香睡不著,可一轉眼,他便睡著了。不整整他,也枉費我動了半天腦子。

想到這兒,他一腳踹開臥房的門,跳進屋內大喝一聲︰「打劫!」王敬寶正睡得香甜,被這聲如炸雷般地喝聲驚醒,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打劫,猛地彈坐起來。只見黑暗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房內,嚇得他魂飛魄散,瞌睡早就飛到爪哇國去了。

他哆哆嗦嗦地說道︰「好漢,要什麼東西盡管拿。咱們都是出來跑江湖的,都是為了求財,千萬別傷了和氣……」

他場面話還未說完,張銳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王敬寶這才想起來,自己是住在張銳地府上,誰敢到這里來打劫?!

再定楮一看,原來是張銳在捉弄他。他惱羞成怒跳下床,罵道︰「三郎,你小子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在你家睡個覺都不安穩。早知如此,我堅決不留在你府上過夜。」

張銳正要說話,外面傳來噪雜的腳步聲。心知是剛才的吵鬧聲驚動了府中的護衛,他們過來查看情況。「沒事,大家都散去吧。」他對著屋外吩咐一聲,果然已走到房間外的腳步聲停了下來,然後悄然退去。

他點燃屋里地油燈,王敬寶怒氣還沒消,正氣鼓鼓地瞪著他。張銳連忙笑道︰「胖子,我剛才在門外叫了你半天,你沒有來開門,所以只好硬闖了。嘿嘿,你別見怪。」

王敬寶半信半疑,他知道自己瞌睡好睡得很死,稍微輕一點地響動很難吵醒他,所以也張銳的話似乎是真話。但他也知道張銳以前愛整人,這回是不是又被他捉弄了,他不敢肯定。

「胖子,我想到辦法了。」張銳見他懷疑地眼神,就知道他還在琢磨,趕緊告訴他喜訊。

張銳這句話。使王敬寶徹底把疑惑和怒意拋到九霄雲外了,忙問道︰「什麼辦法,快說。」

「這個嘛,你要如此這般……」張銳也不再逗他,把剛才想到地辦法有條不紊地緩緩道來。

「能行嗎?」王敬寶皺著眉問,顯然他不相信這個辦法能起作用。

張銳信心十足︰「只要你的證據齊全。就一定能行!」

「證據不成問題,只是他能全心全意去辦這件事嗎?」在來找張銳之前,王敬寶就搜集了很多證據,目的就是為了能打贏官司。可張銳卻把這事推到別人身上,而且本人不會出面,甚至要求自己不要提到他的名字。對此,王敬寶很不解,也深感懷疑。

張銳笑著拍著他的肩膀道︰「他可是朝中出了名的好官,這事要是他不知道則罷,要是知道了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地。你就放心。只要照我說的去辦,這事定會有個滿意的結果。」

王敬寶也沒有別的辦法,既然張銳說這辦法可行。也只好去試試了。當夜,張銳又和他商議了一夜的細節問題。天蒙蒙亮,他便告辭而去。

兩天後的晚上,賀若弼到丞相高穎府探訪。賀若弼和高穎的私交甚好,兼之他倆的政見又基本一致,因此彼此間來往頻繁。隔三差五,相互探訪,彼此皆不用家人稟報,便可在對方府中任意出入。

賀若弼來到高穎的書房時,見他正埋頭看一份文件。便打聲招呼,「昭玄,這麼晚還在處理公務?」

「哦?是輔伯來了?快請坐。」高穎站起身相迎。又吩咐下人上茶。

下人早有準備,賀若弼剛剛坐下,就已經端上茶水。高穎坐到賀若弼旁邊,叫下人退去並關上房門。

「昭玄,士明昨夜又來找我。催我給個準話。你說。該如何答復他?」下人剛退下,賀若弼便把今日的來地目的道出。

賀若弼本人對世平太子和長沙郡王都沒有特別喜惡。在太子的問題上地態度上保持謹慎,所以,他也沒有公開的表明支持的意向。

只是,這陣他被劉給纏怕了。劉兩三天就來找他一次,催促他表態。因此,他想再听听高穎的意見。

問了兩聲,沒見高穎回話,轉頭見高穎正在出神。「昭玄,昭玄!」他又呼喚了兩聲,才將高穎喚醒。

「嗯?什麼?」高穎茫然地問道,可見他正在走神,賀若弼講些什麼他根本沒有听進去。

「昭玄,你有心事?」賀若弼見高穎眉頭緊鎖,面色不佳,遂問道。

「嗯……」高穎沉思了一下,回答道,「是有一件棘手之事,我正準備明日去奏明陛下知曉,然後提到內閣上討論商議此事。」

「何事?」賀若弼好奇地問道。

「你看看這個。」高穎起身從書桌上拿起他剛才看的那份文件,遞給賀若弼。

賀若弼接過來一看,頓時怒容滿面,拍案而起怒喝道︰「竟然有這種事?這不是逼著民眾造反嗎?」

高穎嘆了口氣說道︰「朝廷三令五申各地官員要寬政體民,誰知總會有那麼一些人,陽奉陰違在地方上亂來。看來不嚴肅地處理一兩個,是不會引起各地官員的重視!。」

「這事可調查清楚了?」賀若弼雖氣憤此類的苛政酷吏行為,但也謹慎地問了一句。

「上告之人,把證據都帶來了。」高穎又把桌上的幾張官府告示,遞給賀若弼。

賀若弼接過來一一看過,見告狀上所言和這些官府發出的告示內容一致,便確信這事是真的,言道︰「我同意,這事一定要嚴肅處理,否則帝國一日也消停不了。說不定,我們在鮮卑那邊地軍隊還為撤回南島州又反了。」

「是啊。」高穎長長出了一口氣,說道,「我本有意鮮卑那邊的戰事結束後,再好好整理一番吏政,看來要提前整治了。」

賀若弼點頭而道︰「想當年遼東四郡之亂,便是**。此番教訓,我等要謹記。苛政酷吏行為一定要嚴肅處置。」接著他又問,「上告之人,是誰?」

高穎回答道︰「是一個叫王敬寶的商人。」

「是安濟富商號地老板?」賀若弼也听說過一些傳言,說王敬寶現在已是帝國內財富最多的富商之一。只是沒想到上告之人,竟然是他。

高穎狠言道︰「是的,王敬寶是第一個去東島群島定居的老州人,也在當地發了財。後來,他因國家戰事不斷,朝廷財政緊張還主動要求繳稅,算得上是一個有良知的商人。據說他地財產已不可記數,連他都被逼著來京城告狀,可見當地已經被那幫官員搞成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了。這事要在內閣上盡快拿出處理意見,不然會釀成禍端。」

賀若弼贊同這個提議,言道︰「好,這事算我一份,明日我跟你一同面聖。爭取到陛下地支持,然後盡快在內閣會議上商議出處理辦法。」

兩人又商議了一番,擬定出了一份表章。第二天,二人一起進宮面見同樂。同樂看過他倆的奏章後大怒,當即下令此事要嚴加查辦。高、賀兩人領命,隨後便在內閣中提案討論此事地具體處理辦法。

雖然高穎和賀若弼並不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是東王在指示,而且還是張銳故意安排高穎知曉的,但接手此事後,他們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他們也不知道,他們今日之舉,為自己不久的將來埋下了禍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