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四百一十一章密謀

作者 ︰ 風似刀

第四百一十一章密謀

漢元795年7月15日深夜,右賢王眉頭緊皺來回在房間里踱著步。自從漢軍三月發動進攻始,他就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先是馬水地區被漢軍瘋虎部突破,尉遲易格和路西兩軍吃了敗仗,接著獨孤康城在草嶺與瘋虎發生遭遇戰。草嶺之戰獨孤康城所部損失慘重,好在堵住了瘋虎南下的去路,使普六城保持住暫時的安寧。

正是因為瘋虎沒能到達普六城,剩下的部隊才能拼盡全力將陸柯的陷陣軍團堵截在烏河一線。即便如此,在阻擊陷陣軍團進攻中,他的部隊也損失了十萬人左右,如果不是父王派來的數萬禁衛軍及時趕到,自己很有可能已被漢軍包圍在普六城中。陸柯那邊,可能是陷陣軍團的損失也很大,所以暫緩了進攻。

他這邊倒是暫時穩住了陣腳,可代價是兵力空虛的國都基普城被瘋虎和巴洛夫趁機奪去了。而後,巴洛夫又在基普城喪心病狂地屠殺了十余萬無辜平民,使得右賢王現在想起來都痛心疾首。

國家早晚都是他的,基普城早晚是他的家。巴洛夫毀了基普城,也等于毀了他的家,他怎能不憤恨巴洛夫?怎能不為自己的家被血洗而痛心?

好在尉遲暉後來幫他解了些氣。尉遲暉派了一部騎兵抄了巴洛夫的老巢,雖然沒有將洛夫族趕盡殺絕,卻也逼迫他們往北逃竄。正是因為巴洛夫失去了對莫斯地區的控制,所以後來瘋虎和巴洛夫才分兵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倘若在後方四處阻擊的瘋虎再得到巴洛夫的支持,那麻煩就大了。

巴洛夫回去拯救他的部落去了,剩下的瘋虎還是讓尉遲暉吃盡了苦頭。瘋虎就像鑽進肚子里的一條毒蛇,在鮮卑境內四處游竄、撕咬。尉遲暉被他戲耍得不輕,每次眼看著就要把瘋虎逼到絕路了,可每到最後關頭瘋虎總能溜掉,甚至還讓他又一次丟了基普城,父王再一次被他趕得狼狽出逃。

右賢王可以想象得出,父王對尉遲暉是多麼失望和氣惱,所以他早有了尉遲暉被父王撤換掉的心理準備。更令他傷腦筋的事,對于尉遲暉令父王大為惱火的「戰績」,他不知道該如何表態。

其實,他已感覺尉遲暉有投靠他的傾向,他應該挺身而出力保尉遲暉。可是瞻前想後,右賢王顧慮重重。因為如羅平托來信說,單于對他還存有疑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不上表保尉遲暉還好,否則非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很可能單于連他一起懷疑上。

所以右賢王選擇了沉默。他原以為,父王最多將尉遲暉撤換掉,大不了自己再找個機會把尉遲暉請回普六城。有他在,自己更有把握抵擋漢軍的進攻。可單于最後對尉遲暉的處理結果,大大出乎右賢王的預料。尉遲暉及其家族,就這麼眨眼間被父王一聲令下給滅了。

右賢王听到這個消息無疑晴天霹靂!尉遲暉究竟犯了多大罪過要慘遭凌遲甚至滅門!?憑自己對尉遲暉的了解,他對鮮卑國、對單于一片赤誠之心,謀反之罪純粹栽贓陷害!父王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在國家正與世界上最大、最強的兩個國家同時開戰中,竟然下令屠殺本國最優秀的將領!難道他就不怕鮮卑國滅亡嗎?

事已至此,右賢王除了痛惜良將被冤殺,也無可奈何。他沒有辦法、也無力阻止悲劇的發生,不僅是他離得遠,就算他當時在父王的身邊,也無法改變這種結局。看看如羅平托等人勸告父王的下場就知道了,他們試圖勸阻父王不要殺尉遲暉,結果都被盛怒中的父王給解除了職務,如羅平托結局更慘,還被軟禁起來。由此可以推測,即使自己當時勸告父王,也很有可能和如羅平托一樣失去自由。

還有,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尉遲敬格、尉遲易格兩兄弟會投降漢軍。尤其是尉遲敬格從小就被他領養,右賢王自認為還是很了解尉遲敬格的脾性的,他怎麼可能投降漢軍並且幫助漢軍呢?

盡管他不信,可別人卻不這麼看。尉遲兩兄弟確實是被漢軍俘虜了,而且後來還被釋放。瘋虎對敵殘忍是出了名了,如果那兩兄弟沒有幫助他,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被瘋虎釋放?

為此,他每日唉聲嘆氣、心煩不已。今日入夜時分,有人來報說尉遲暉兩兄弟帶著百余人來到普六城城外,口口聲聲說要見自己。右賢王既欣慰又驚訝。欣慰的是他們兩兄弟竟能死里逃生;驚訝的是,尉遲家領地離普六城上千里,兩兄弟卻能避過危險千里迢迢來投靠自己。

右賢王剛想傳令召兩兄弟來見,問個究竟,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妥。父王已經下旨要緝拿他們,自己如果收留他們,很有可能因此獲罪。雖然他手握數十萬大軍,他們要拿自己不容易。但尉遲暉的軍隊現都歸大哥調遣,再加大哥本部人馬,人數已超過自己的兵力。而且這事他們還能借朝廷、父王的名義,自己又要對付漢軍,打起來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最好的辦法是抓住這兩兄弟,然後解送到基普城交給父王處置。這樣一來,父王就不會在懷疑自己了,麻煩也沒有了。可是右賢王感覺這樣做也不行。他們兩兄弟以前終究是自己的人,都知道他把尉遲敬格視為親子相待。

如果在他們最落魄的時候,來投奔自己的時候,自己把他們給出賣了,部下們會怎麼看待自己?他們肯定認為自己是個無情無義之人,恐怕很多人會與自己離心離德。

「這事可真是不好辦啊!」右賢王撓著頭,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穩妥的解決辦法。

「王爺,獨孤康城求見。」正在右賢王煩惱之時,外面有人來報,獨孤康城來了。

「快快有請。」右賢王一邊往門口走,一邊大叫有請。等他打開房門時,看見分別數月的獨孤康城已站在門外。

獨孤康城是右賢王麾下的第一戰將,又是他的第一心月復。前些時候被他派去防御馬水峽谷一帶的防御。早幾日,右賢王見漢軍有大舉進攻的跡象,而援軍又遲遲不到,所以就派人去把他替換回來。有他在身邊,右賢王才能稍感放心。

把獨孤康城讓進房間,右賢王便吩咐下人退避,任何人不能再來打擾。他準備好好和獨孤康城好好合計合計眼下局勢。

「沃瑪,出大事了!」待獨孤康城剛剛坐定,右賢王便焦慮不安地對他說道。

獨孤康城將自己的皮盔取下,露出油光水亮的光頭,緩緩地說道︰「主公,在來的路上屬下就听說尉遲暉被殺之事。依屬下之見,這事肯定與那邊有聯系。」

「你懷疑是老大在里面搞鬼?」

獨孤康城氣憤地說道︰「十有**月兌不了干系。說尉遲暉與漢軍勾結想謀反?騙鬼去吧,如果他都是漢軍的內奸,朝中大臣還有幾個是清白的?」

右賢王不解,問道︰「那麼,他圍剿瘋虎期間,瘋虎屢次溜走,尉遲兩兄弟在漢軍中逗留過之事又該如何解釋?對了,還有那封尉遲易格所寫的信是怎麼回事?」

獨孤康城倒了一杯茶,一飲而盡,放下茶杯,抹抹嘴說道︰「肯定有內奸不假,但肯定不是尉遲暉。主公請想,尉遲暉想要謀反,能等到現在嗎?當初單于病重之時,他手握數十萬大軍,就駐扎在基普城外。他要是派兵把基普城包圍了,我們一個也跑不了。再不然,他把那些軍隊帶回他的領地**,我們也沒有精力去討伐他。可他什麼也沒有做,就那麼一直在城外呆著,讓我們和那邊的人都不敢行動。難道當時的時機,不比現在好?我看說尉遲暉謀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獨孤康城的話證實了右賢王之前的猜測,道︰「這麼說尉遲暉是有意投靠我們了,被那邊的人給暗算了?」

獨孤康城點頭道︰「很有可能。他在花岩店斬殺了阿爾泰,然後又將阿爾泰的部隊交給嵇于汗。世人都知道嵇于汗是您的人,左賢王他們一定是為了這事報復我們。」

「唉!是我害死了他。」右賢王長嘆一聲,以掌擊案,「當初我應該拼死保他的。」

獨孤康城也嘆息道︰「主公,現在說什麼已經晚了。尉遲暉的二十多萬人就這樣被那邊給掌握了,那些可都是多年征戰的精銳之旅啊。再加上他本部的人馬,我們現在的力量已經不如他了。」

「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主公,我听說陛下病了,現在是由步六孤峰在代理朝政?」

「是,我們在朝中的人傳來的消息,假不了。」

「仗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就是白白消耗我們的力量,最後讓那邊得了便宜。而且,他們也不會給我們再派來援軍。」

右賢王一邊苦笑,一邊叫著獨孤康城的小名「沃瑪啊,沃瑪。這場仗我本來就不想打,是漢軍逼著我打的。听說漢皇帝下旨,非要抓我才肯罷手,奈何?」

「不能打,咱們就撤。只要漢軍進攻,我們就邊打邊撤。必要的時候把普六城讓出來,撤到伏爾河以西也無妨。」

右賢王吃了一驚,道︰「我們過了河,人馬吃什麼?他們肯定不會給我們糧草。」

獨孤康城表態道︰「八大家族中除開王族和被滅族的尉遲家族,有四個是支持您的。獨孤家族可以出糧草,再加上其他三家多少也會出些,支持我軍一年時間沒有問題。」

「可是……可是普六城是我們的根本啊,怎麼能丟呢?」右賢王還是不舍放棄自己的居城。

獨孤康城耐心勸道︰「主公,我們在這里一天,漢軍就一天不會罷手。他們會一次次地發起進攻,而且那邊的人在我們身後,隨時有可能給我們背後來一刀,我們現在的處境是兩頭挨打。所以,我們還是渡河吧。我們渡過伏爾河之後,即便漢軍還要進攻,也是那邊的人琢磨怎麼迎戰了,他們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漢軍長驅直入,要是他們不迎敵,就會失去人心。」

「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主公,要想徹底解決漢軍的威脅,還是要派人去上都周旋才行。」

「派人去上都?那不是送死嗎?不妥,不妥!漢朝君臣還能听我們解釋嗎?如羅平托曾說過,漢國朝廷上下都在聲討我,不把我抓住誓不罷休!」

「幾乎,那也就是說不是全部的人,還是有人不想開戰。我們派去的人,先可以聯絡這些不想開戰的人,只要我們的條件夠好,想他們應該會答應的。」

右賢王隱隱動心,只要漢朝廷不再提出把他交出的條件,其他的事都好商量。他很想听听獨孤康城的意思,便道︰「我們能出什麼條件,才能使漢國答應撤兵?」

獨孤康城模了模光頭,考慮了一下,道︰「漢皇帝性格剛毅,所以我們必須要服軟,而且要順著他們的意思來說。就說,屠殺漢平民之事,是手底下的人瞞著主公干的,主公您並不知曉。現在已查清真相,我們可以把人交給漢國處理……」

右賢王搖頭道︰「交人?我那里去找人交給漢人?再說,漢人能相信嗎?」

獨孤康城微微一笑說道︰「有一個人很合適,屬下想漢人會相信是這個人干的。」

「誰?」

獨孤康城恨恨而道︰「路西。這個路西當初跟尉遲易格一起去馬水。路上他們與瘋虎所部遭遇,尉遲易格跟瘋虎的人在前面交戰,他卻帶著人跑了,躲進了奈斯城堡。屬下到了奈斯城堡後,他又編造謊言來欺騙屬下,說他與尉遲易格一起作戰,是突出的漢軍的包圍,想派人通知屬下,又被瘋虎的人所阻擋。屬下當時就有些懷疑,後來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查,才發現他是在說謊。」

「這種人,沒有必要再留著。他曾經吃過漢軍俘虜,是漢人最想抓獲的人,我們只要把他和雲岡族人都交出去,漢人一定會滿意的。而且他與漢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漢人也會相信他是干出此事的。」

右賢王稍稍考慮一下,道︰「既然如此就把他交給漢人吧,只是我還是擔心,漢人不肯罷休。」

「您可以給漢皇帝上一道表章,自稱兒臣……」

獨孤康城的這條建議,讓右賢王大怒,喝道︰「豈有此理。我怎能認漢皇帝為父,他的年齡比我還小!」

獨孤康城並未被他的怒吼給嚇住,還是堅持講明自己的觀點︰「大丈夫能屈能伸。蘇丹幾十年前十分弱小,穆萊.哈桑認羅馬皇帝為父,經過一番勵精圖治,最後還不是全殲了羅馬遠征軍?現在有誰看不起穆萊.哈桑?只要我們渡過了這場危機,再把內患除去,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慢慢與漢人算帳不遲。」

獨孤康城知道右賢王崇拜穆萊.哈桑,用這番話必定能打動他。果然,右賢王咬咬牙,道︰「好,我也學學勾踐,你再接著說。」

獨孤康城滿意地點點頭,他看重的也是右賢王頭腦理智、從善如流的優點,只要屬下提的建議有理,他便能欣然接受。他又接著說道︰「您對漢皇帝說,只要您當上了單于,就向漢帝國稱臣。我想這麼大的誘惑,漢皇帝會答應的,說不定以後在暗中支持我們跟那邊斗。」

右賢王用手指輕敲著桌案,思考了好一會兒才點頭答應。而後右賢王又想起尉遲兩兄弟還在城外等著回話,又問獨孤康城該怎樣處理。獨孤康城也沒有想到這兩兄弟還活著,也覺得此事非常棘手。

尉遲兄弟是單于點名的通緝犯,而且他們還背負著謀反、叛國之罪。如果收留他們,一旦被左賢王知道,肯定會在單于面前進讒言。如果趕走他們,不僅毀了右賢王的聲譽,被單于知道後也要追究罪責。如果抓住他們交給單于,則會寒了支持者們的心。

心想,這兩兄弟干嘛還活著?死了就沒有這些麻煩了。突然,他心里有了想法。問右賢王道︰「他們來這里的事情,還有誰知道?」

右賢王回答,只有幾名自己的親隨知道。獨孤康城狠狠心,道︰「這事不宜聲張,公主把他們交給我處理就行了。」

右賢王一怔,隨後像是明白了獨孤康城的意思,臉上露出不忍之色,道︰「尉遲暉是為我而死,家族也被毀了。現在他們是尉遲家族最後的一點希望,難道不能有別辦法嗎?」

獨孤康城咬著牙說道︰「我知道尉遲敬格是個好小伙,主公您非常喜愛他。可要把他們留下,被那邊知道了,我們大家一起完蛋。主公下決心吧,您要是覺得愧疚,當上單于之後找機會為尉遲暉平反吧。我相信,只要您為尉遲暉平反,他們兩兄弟就是死也無憾。」

右賢王悲傷地點點頭,勉強同意了獨孤康城的提議。就這樣,這晚他倆不僅把路西給賣掉了,也確定了尉遲兩兄弟的命運,同時也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