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一十一章矛盾

作者 ︰ 風似刀

騎兵們到達黑蘭城下時,早一步到來的步軍已經設立好營寨。張銳眼尖,老遠就看見尚顯站立在營門處。

張銳馳馬來到近前,跳下馬背對著尚顯行禮問道︰「尚將軍,你在等人嗎?」

尚顯一邊還禮,一邊答道︰「不錯,下官奉主帥之令在這里迎接您。」

張銳微微吃了一驚,連忙謙讓道︰「怎敢勞將軍出迎,真是失禮了。」

尚顯伸手相請,說道︰「您是中將,下官只是少將,自當出來迎接。將軍不必多禮,里面請。」

剛進營寨大門,張銳就看見士卒們紛紛忙碌著,有的在設立營帳,有的在樹立隔斷,有的在搭建哨塔。看得出來,他們也剛剛安置好營寨的外圍,營寨里面還沒有來得及布置。

張銳向尚顯問明分配給騎兵的區域,便讓張通和高朔分別帶著前師和游騎的騎士,去布置自己的營地,自己則跟著尚顯往中軍大帳走去。

路上,張銳向尚顯打听前一段時間的戰況。尚顯說道︰「這部叛軍是突忽的精銳,又在特安達的指揮下,所以前段時間,也給我們造成了一些麻煩。不然的話,我們在一周前,就應該到達這里。」

「戰前情報說,整個北波斯州只有十萬叛軍。是這樣嗎?」

「沒錯。現在叛軍人數已經不足十萬人了,守在邊境處幾個城堡內的叛軍已被我們消滅,估計現在他們只剩下不到七萬人。」

張銳搖著頭笑道︰「明知守不住,還不肯放手。依我看,這個特安達也不過如此。」

尚顯道︰「不是特安達不肯放手,而是阿巴亥舍不得。據最近我們繳獲的一些書信看,特安達早在去年就向阿巴亥建議。把這十萬人撤到新羅州的霍拉郡。」

「哦?」張銳心里吃驚,如果阿巴亥真的照著特安達的建議做,在熟悉的環境里,又有民眾地支持,這十萬人將會激發出更大的戰力。就像突忽人現在還在堅守的崖頂城堡一樣。

張銳率隊出發時,曾經從崖頂城堡路過。當時,第十軍團兩個師正在攻城,听說城堡內只有五千叛軍,負責攻城的將領非常有信心,聲稱只需兩天便可拿下城堡。結果一個月後,張銳派人將昭雪和蘭蘭送回利西人的領地,回來時听說崖頂城堡還沒有攻克。

他先是吃驚,可仔細分析了原因也就釋然了。畢竟攻城地漢軍只有兩萬余人,雖然攻城器械不少。但攻進城堡後,難免會陷入巷戰。一旦開始巷戰,漢軍的重型武器就不可能指望用上。失去優勢。漢軍人數不足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加之守軍也是突忽人的精銳,自然不可能輕易攻克。

送蘭蘭等二人去利西族的騎士回來說,達須已經接到戰區統帥命令,命他動員草原各部去參加攻城。達須正在為這事忙著,人也沒在耷侗城。他們把兩位小姐交給了達須的夫人,就急著趕了回來。

張銳心想,如果沒有利西人,在西部地區想找大批的預備役協助攻城根本不可能。有數萬草原部落聯軍參戰。崖頂城堡也堅持不了多久,說不定現在已被我軍攻克。那只是五千人,如果是特安達的十萬人在霍拉郡。就算草原人也派十萬人助戰,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

由此可見,阿巴亥此人沒有多少謀略,又不肯听人意見,也許這就是突忽失敗的主要原因。按說這些事情。由高照山向阿巴亥建議最好。說來也奇怪。最近沒有一點他的消息,像是人失蹤了似地。可惜啊。十萬突忽人就這樣白白地命喪北波斯。

張銳正在想著心事的時候,尚顯又說道︰「十幾日前,黑蘭城的百姓都逃出城外。據說是叛軍為了他們安全著想,才放他們出城地。」

張銳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問道︰「這麼說,特安達是準備死守黑蘭城?杜將軍有什麼打算?」

「這是叛軍在北波斯的最後據點,拿下之後戰事就結束了。主帥打算部隊都到達後,再進行攻城戰。」

「剩余的部隊還有多少天,可以到達?」

「兩三天吧。趁著這幾日有時間,我們也可以商議一下攻城之策。」

張銳遠遠向黑蘭城方向望去,隱隱能看見高聳的城牆。從城牆的高度看,不比白堡低。不過張銳知道,按照險要程度來說,黑蘭城比白堡要差些。這里不是專門的軍事城堡,只有一道城牆,而且可以四面進攻。看來要拿下這座城池,應該沒有多大問題。只要用重型武器攻破外牆,戰事也就結束了。

進入中軍大帳,張銳看見杜陵正坐在主將位置上。手里拿著一本書,想是看得正入神,沒有發現他們進來。尚顯咳了兩聲,也沒見他有反應,只得高聲回報道︰「將軍,飛騎軍副指揮官張銳將軍到。」

話音過去好一陣,杜陵才說話,問道︰「來了多少人馬?」他說話時,仍低著頭看書。

張銳立正敬禮,高聲地回答道︰「報告將軍,我部包括飛騎軍前師和游騎,到達人員共計一萬三千兩百三十七人,能夠參加作戰的人員共計一萬兩千六百二十五人。請求主帥允許我部將士入營。」

其實張銳說請求入營地話,也就是場面話,是出于對杜陵的尊重。實際上,尚顯早就同意了騎兵入營。不過從杜陵的態度上,張銳知道他是為了韓擒之事,心中還有怨氣,他很可能對太尉深惡痛絕,不幸地是,自己就太尉黨的一員,要想從他這里看到好臉色是不可能的。

杜陵這才放下手中的書,把頭抬了起來。張銳從他嚴肅的表情和凌厲地目光上。可以看出自己地猜想沒有錯,他果然對自己有成見。審視了一番之後,杜陵才下令道︰「準許飛騎軍將士入營。至于你們的營地,由尚將軍安排。」

「末將接令!」張銳又是立正敬禮,高聲地接令。他的表現像是才入伍的新兵對長官一樣。絲毫看不出來他們是同等地軍餃。

張銳不僅沒有介意杜陵對他的態度,反而對他十分尊重。是因為他能理解杜陵的心情,也同情他的遭遇。在他看來杜陵是個正直的人,敢于直抒己見,這樣的人,本來就應該尊重。杜陵對他冷淡是必然的,可他不能與杜陵頂著干。如果兩人矛盾激化,很有可能影響戰事。

張銳打定主意,不與他發生爭執。平時多他尊重些,多忍耐些。他相信杜陵過一段時間,會平息心中的怨氣,不會一直像今日這樣對待他。畢竟他也是一員老將。應該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不會為了個人的恩怨,而耽誤攻城戰。

正是張銳地讓步,讓杜陵的臉色略顯平和。站起身來,走下帥位。對張銳說道︰「你來得正好。恰好有任務,需要你部騎兵去執行。」

「請將軍吩咐,末將自當遵命。」

「很好。」杜陵臉上終于浮現出一絲笑意,看了張銳兩眼後。繼續說道︰「兩天後,你部迅速北進,把里海邊的幾座海港都拿下。」

張銳沒有像剛才一樣毫不猶豫地接令。他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著杜陵,仿佛不敢相信,這個命令是他下達的。

見張銳沒有接令,杜陵臉又沉了下來,嚴厲地問道︰「張將軍。你又不接令嗎?」

這個「又」字。讓張銳心里怒火騰燒起來。他極力忍耐,才沒有發作。「末將遵令!沒有他事。末將就告退了。」說罷,也不等杜陵說話,便轉身走出了大帳。

大帳中除了杜陵和張銳外,就只有尚顯。整個事情,他親眼目睹。他可以理解杜陵對張銳的態度,但不能理解杜陵命令。直到看不見張銳的身影後,尚顯才低聲地問道︰「將軍,您讓張銳離開黑蘭城,是什麼意思?」

杜陵臉上充滿了笑意,對尚顯說道︰「攻城戰中,騎兵沒有作用。與其讓他們閑著,還不如找點事情給他們做。北邊還有幾座海港城市,在叛軍的控制中。反正那幾座城市也沒有城牆,他們也能完成這項任務。等他們完成任務後,我們這邊也結束了。整個北波斯州的戰事也能早點結束,這樣豈不很好?」

尚顯不再說話,因為他知道那幾座城市一共才不到五千叛軍駐守。如果想早日收復,派一部分騎兵去就行,哪用得著萬余騎兵一起去。他暗自猜想,也許是杜陵看見張銳就煩,所以才想出這麼辦法,把他支開。

他知道杜陵的性格剛直,對待不喜歡的人,就會毫不遮掩地顯露出來。可是他也從張銳開始對杜陵的態度中看出,張銳是想極力化解雙方的恩怨。只是杜陵最後地這道命令,把張銳惹怒了。

他心里很是擔心,不是擔心將帥不合耽誤戰事。而是但戰事結束以後,張銳會不會報復杜陵?他知道張銳的關系復雜,也會為人處事。別的不說,單說他在離開戰區總部時,就听說他與新任統帥劉炯的關系也搞的很好。

劉炯以前怎麼看待張銳地,他知道得很清楚。可是在上任後不久,就能改變之前地看法,對張銳異常親熱。雖然他不知道張銳是用什麼辦法,讓劉炯改變對他的態度。但由此可以看出張銳對待上級很有辦法,能輕易地獲得他們的信任和喜愛。

這時,他想起韓擒臨走時對他說的話,叫他與張銳搞好關系,至少不要得罪他。看來殿下是了解張銳的特點,所以才會囑咐他。他雖沒有特意去結交張銳,但也沒有去招惹他。可杜陵不知道這些事情,如果張銳要報復的話,只怕杜陵今後的命運堪憂。

再說張銳出來營帳,回到騎兵的營地。師部營帳已經設好,範明正指揮著騎士,把地圖、資料等文件搬進來。看見張銳返回,範明便上前匯報︰「將軍,再有半個小時營地便設好了。」

張銳用手指著那些搬運的騎士說道︰「叫他們停下,把東西裝回馬車上。」

張通驚訝地問道︰「為什麼要搬回去?」

張銳冷笑道︰「因為我們馬上就要開拔。」

「開拔?」張通和範明同時叫出聲來,部隊剛剛到達城下。又要開拔?難道什麼地方戰事吃緊,需要我們快速馳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