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二百一十章準備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4年五月二日,北波斯州黑蘭城,特安達仿佛活像一只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漢軍對北波斯州發動的攻勢已經快兩個月,現在還被突忽控制的地區只有北部的兩個郡而已。

特安達早在去年初就向阿巴亥上表,建議主動放棄北波斯,把部隊都集中到新州的邊境地區。但阿巴亥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他還寄希望于鮮卑能回心轉意。北波斯州是唯一能與鮮卑人取得聯系的地方,如果放棄北波斯灣,那麼想與鮮卑人聯絡,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阿巴亥不僅反對這個建議,還把金卡派到了北波斯。名義上是幫助特安達,但特安達知道汗王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于是,特安達也不再提收縮兵力的事,而是全心全意準備防御。

其實早在攻克北波斯州後,特安達就一直在做防御準備,他知道漢軍會卷土重來。可惜北波斯州有利于突忽的優勢太少,即使特安達意識到漢軍會進攻,也難以找到有效的防御措施,沒有信心長期守住北波斯。

劣勢主要有三點︰其一,特安達手上只有十萬部隊,雖然其中大半是突忽最精銳的部隊,但要防守諾大的一個州,顯然人數遠遠不夠。其二,北波斯人雖然在突忽控制的期間沒有反抗,但明顯也不信任他們。因此,特安達連各府縣基本上沒有人志願參加預備役部隊。其三,一旦漢軍進攻,很有可能是從東、南兩個方向夾攻。倘若返回新羅州的通道被漢軍堵死,在北波斯的十萬人,就真成了甕中之鱉。

金卡不是笨蛋,他來的時候悄悄的帶著家眷。到了北波斯之後就秘密地把一家老小送到鮮卑國。安頓好家人後,他找到特安達,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的意思是,在形勢危急地情況下,部隊可以暫時撤到鮮卑國去。

這個建議讓特安達隱隱心動。沒有退路的防守,最終的結果就是送死。這十萬部隊是他親手組建和訓練出來的,他不願意眼看著這些人白白送死。可是如果帶領部隊撤退,又對不起阿巴亥。

正在猶豫不決之時,阿巴貢來了一封信。特安達從字里行間看出,阿巴貢對汗國的前途憂心忡忡,甚至喪失了信心。為了保全阿巴貢及家人,特安達決心向阿巴貢提出建議,把家眷接到北波斯州,為阿巴貢留一條後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人還活著,以後還有東山再起地機會。他打算在最後時刻,力勸阿巴貢一起去鮮卑。漢軍不可能長期在西部長駐龐大的軍隊。等一、兩年後漢軍主力撤回內地,阿巴貢便可以帶領人馬,返回突忽重振雄風。

特安達給阿巴貢回了一封信,信中暗示了這個意思。阿巴貢看懂其中的意思,很快把家人送到了北波斯。特安達把阿巴貢的家人連同自己的家人一起送去了鮮卑,終于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不料在幾個月前,鮮卑國不知是遭受漢帝國的威脅還是得了恩惠。突然宣布關閉邊境。從此後不再接納任何突忽人進入國境,如果偷渡入境者發現後一律送交漢帝國官府。這意味著之前的打算全部作廢,今後不能再以鮮卑國為反攻基地。

特安達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阿巴貢。讓其有所準備。阿巴貢倒是處之泰然,回信說,鮮卑人只說以後不再接納我們的人,並沒有說要驅除以前進入鮮卑國境的人。因此,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也能竭盡全力的反抗漢軍。

沒有了退路。特安達又開始準備防御。他知道,自己地終結之地就在北波斯州。麾下的十萬大軍也逃不過被消滅的命運。所幸家人都平安無事,他也能從容面對死亡。

不幸地是,命運似乎在與他作對。漢軍開始進攻之後,鮮卑人突然宣布,之前進入的突忽人一律遣返回來。這個時候,特安達明白鮮卑人為什麼要極力的討好漢人了,原因是他們參加了反羅馬聯盟,正準備進攻羅馬人的領土。

特安達得到通知後,立刻派人向鮮卑右賢王求情。希望他看在兩家多年交往的份上,手下留情。他意思很明顯,希望鮮卑人留下主要官員的家眷。而使者回來後轉達的右賢王的話讓他十分寒心。使者說,本來鮮卑王下令要把這些人直接送交漢軍處置,右賢王念及兩家多年來情意,才違背了國王地命令,擅自作主將人遣送回來。

特安達幾乎被氣得吐血,他不敢將這個可怕的事實透露給柳都中的大臣們。他們一旦知道此事,定會心神不寧,絕不會安心作戰。如此一來,豈不是不戰自敗?對阿巴貢也是如此,他不知該如何去告訴他。

當進入鮮卑地人都遣返回來時,特安達正在南方指揮部隊。其中一部分人想返回新羅州,有人勸阻說,有漢騎正在霍拉郡活動,目的就是切斷兩州之間的聯系。要回柳都,路上就有可能要遇到漢軍。但這些人立場堅定,說即使死,也要與親人死在一起,仍堅持上路。

等到南部的戰斗結束,邊境處的幾個城堡相繼被漢軍攻克。特安達無奈,只能率領剩余部隊往北撤退。回到黑蘭城時,才知道阿巴貢地家人也在離開地人群中。他們怎麼可能能躲過漢軍的封堵回到柳都?

一旦他們出了事兒,自己如何向阿巴貢交待?特安達後悔不已,暗自責怪自己以前怎麼沒有與部下交待,不能讓他們隨意走。現在急也沒有用,據傳來地消息說,所有主要通道都被漢軍堵死,即使他想派人去尋找,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安達只能暗自祈禱,希望他們不要走大路,如果走一些偏遠的小路。還有希望躲過沿途的漢軍。不久,南部的漢軍繼續北上,而在霍拉郡的漢騎也同時西進,從兩面進攻。以前地設想成了現實,特安達無力兩面迎戰。只能再次收縮防線,讓部隊漸漸的往黑蘭城靠攏。

前面的部隊退到黑蘭城後,就再沒有了退路。北面不遠就是里海,只有黑蘭城還可以防守,這里是北波斯州最堅固的城池。如果再退,無險可守的突忽軍,就有可能直接被趕到里海中去。

特安達把手下地將領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道︰「目前的形勢大家都很清楚,黑蘭城就是我們的最後之地。守住陣地,我們或許還有活的希望。如果被漢軍攻克,會有什麼的下場各位應該都很清楚。」

金卡也陷入了絕望,他瞪著赤紅的眼珠說道︰「反正沒有了活路。我們與漢軍拼了!不到二千的漢軍能在白堡守一個多月,我們還剩六萬余人,守半年到一年沒有問題。」

一名將領遲疑地說道︰「漢軍的攻城武器太厲害,我們防守城牆傷亡會很慘重的。」

特安達問道︰「那麼,你有什麼建議?」

「我們可以學習漢軍在白堡的辦法,與他們展開巷戰。我軍將士都知道已被逼到了絕路,自然會拼死作戰。漢軍地進攻部隊中,步軍只有兩個是正規師。其余的都是的預備役。士卒基本上是南北波斯州地人,他們不會拼命的。」

金卡聞言大喜,贊道︰「元帥。這個辦法不錯!一旦漢軍的正規師失去了戰斗力,他們也沒有能力奪下此城。」

特安達想了下,說道︰「辦法雖好,但我們的存糧不多。如果漢軍采取圍困戰術,我們最多能堅持兩個月。」

金卡道︰「這個問題好解決。我們把城內的波斯平民都趕出城去。把他們的存糧全部沒收。預計能收到三到五個月的糧食,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堅持半年以上。漢軍要圍困我們。也需要大批的糧草。只要他們地供應出現問題,就只能撤退。」

另一名將領說道︰「強行驅除城內的人離開,可能會引起民變。」金卡道︰「我們可以對他們說,出于安全考慮,才讓他們離城。而且規定最後期限,告訴他們只有半天的時間開城,一旦錯過機會,他們就不能再出城。此時,城中地百姓會爭先恐後地離城。走得匆忙,自然不能帶多少東西,家中的糧食也不可能全部帶走。」在座眾將紛紛拍手叫好,盛贊這個主意不錯。

最終特安達接受了這個建議,委任金卡全權負責此事。金卡也些才干,只有了兩天時間準備,計劃也安排得很周密。在各部配合下,城中的十余萬百姓在不到半日功夫,便逃離出城。收集上來的糧食,足夠守軍食用半年,加上之前的存糧,這樣在七、八個月里,守軍不用擔心斷糧。

城內地百姓撤離後,守軍整日整夜開始為巷戰做準備。特安達和金卡等人在白堡之戰後,都專門研究過漢軍地戰法。他們也比照著瘋虎的做法,堵塞了一些街道,又修建了一些簡易堡壘,讓將士們有空就在城里熟悉地形。他們為各部分配了防守區域,也制定夜間反攻計劃,可以說能想到地,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同時,特安達每日都親自到士卒們中去視察,把眼下的形勢講給他們听,讓他們清楚只有堅守,才是唯一的出路。就這樣,在漢軍主力到來之前的十幾天里,城中的數萬突忽軍都統一了認識,做好了準備。

今日,兩路漢軍主力分別到達城下。特安達听人稟報,從東面來的部隊中,有瘋虎的旗號。特安達猛然心驚,瘋虎是白堡之戰的策劃者,對巷戰再熟悉不過。他的到來很有可能破壞之前的計劃,難道他真是我們突忽人的克星嗎?特安達從這時起,焦慮不安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