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騎軍 第一百九十八章外交

作者 ︰ 風似刀

漢元793年十一月二日的早晨,羅馬城里百姓幾乎傾巢而出向大斗技場涌去。97小說網今天是羅馬皇帝的壽辰,由皇家出資組織了一場盛大的角斗表演。為了觀看激動人心的角斗賽事,誰都想早早地去佔據一個好位置。

吉維爾.盧古魯斯也隨著涌動的人群前行,他不緊不慢踱著步,不像其他人那樣爭先恐後、步履如飛。周圍嘈雜的聲音仿佛離他很遠,眾人興奮渴盼的情緒似乎沒有感染到他。他偶爾被飛奔路人撞到,但仍然保持著他那四平八穩的步伐。

盧古魯斯此行的目的不是去看角斗表演,而是去見羅馬皇帝本人。本來他也打算去觀看角斗士表演,只不過今日天還沒亮,皇帝便傳旨召見他,說有要事相商。他只能忍痛割愛放棄自己的愛好,轉而去見圖拉。

吉維爾.盧古魯斯是羅馬帝國的兩個執政官之一。這時的羅馬執行官與共和時期的執政官,已有根本的區別。因為此時執政官的職能,相當于漢帝國的丞相。按照漢帝國的官職,他們應該是左右丞相。

儀仗隊取消了,法西斯取消了,戰事也不再統兵出征,唯一保留的傳統就是執政官中,有一個必須是從平民中選舉出來的。吉維爾.盧古魯斯身份不是平民,他家族可以追溯到漢元前的年代。

家族中最著名的先祖盧齊烏斯.里齊尼烏斯.盧古魯斯,他是烏拉的黨羽。漢元132年他的先祖出任執政官時期,發動了第二次米特里達梯斯戰爭,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他退休之後,繼任者就是「偉大的人」龐培。

後來,他的先祖們先後還有二十七人曾經當過羅馬地執政官,其中一人當執行官時遭遇到羅馬歷史上最大的奴隸暴動。不過這位先祖沒有辱沒家族的榮耀。在任期內成功平定了暴亂。

但是,吉維爾.盧古魯斯年輕的時候,家里卻很窮。因為家族到了他這一代時,除了祖先留下高貴的姓氏外,別無他物。吉維爾.盧古魯斯自從了解了家族地歷史之後。便發誓要重振家族。為此他發奮讀書,在二十歲時,就成了羅馬城中名聲赫赫的辯論家。

他沒有滿足于現狀,申請到漢帝國留學。以他的學識和身份,順利地被漢帝國中央大學錄取。在漢帝國生活的四年里,他拓展了自己的眼界,開闊了自己的思想。漢帝國的求學經歷對他的人生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回國之後,吉維爾.盧古魯斯便被委任到漢帝國當本國使節的助手。十年之後,又出任羅馬駐漢使節。任期滿回國後,出任西班牙行省地監察官。羅馬帝國的監察官與漢帝國不同。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審查市民地財產,負責制定稅收,同時監視、調查某些市民的隱秘行為。關注他們有無異常舉動。

吉維爾.盧古魯斯的官運較為順利,在兩年前,他被推舉為本屆的執政官之一。雖然他本人來自平民階層,但他家族曾經是羅馬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家族,人們還是把他視為貴族中的一員,他所佔據的執政官名額也是貴族的那份。

也許吉維爾.盧古魯斯運氣用盡,噩運也隨之而來,他剛剛上台沒有多久。便發生了羅馬歷史上有名地戰役——蘇丹之戰。會戰的結果讓全世界人大為驚訝,羅馬人自己也羞憤不已。九萬最精銳的羅馬軍團,被穆萊.哈桑所率領地蘇丹軍全殲。噩耗傳來後。舉國上下一片嘩然。也有罵盧古魯斯是無能之輩,欲轟他下台。

面對非議,盧古魯斯沒有退縮,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扭轉世人的看法。就如他的祖先曾遭遇斯巴達克斯起義一樣,他也要迎著困難而上。把家族的、自己的聲譽挽回。為此。盧古魯斯近幾個月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日忙著調派物資、調派軍團去埃及。

眼看著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也該喘口氣地時候,皇帝又有要事召見。一邊走,盧古魯斯一邊想,到底是什麼原因皇帝急于在這個時候叫他。應該不是小事兒,估計還是昨晚才發生地。因為昨日皇帝見他的時候,還讓他今日好好放松一天,去觀看角斗賽事。

「大人,您來了。」一名當值地皇宮將領見盧古魯斯緩步行來,上前問候。

「你好,摩羅。」盧古魯斯彬彬有禮地回應。

「大人,陛下才賞賜了您一輛馬車,您怎麼又徒步而來呢?」摩羅每次都看見盧古魯斯步行到皇宮,十分不解。今日實在按捺不住,便問了一句。

盧古魯斯可以算是羅馬貴族中的異類,也是貴族們經常談論的對象。因為雖然他的家已搬到帕拉丁山的富人區,但家中沒有像別的貴族一樣建澡堂。家中沒有澡堂還算什麼貴族?羅馬的貴族們有權申請從引水渠分一條水源到自己的家中,如果家中很富有的話,還可以再接一根熱水管,這樣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在家中洗熱水澡。澡堂可是尊貴身份的象征啊。

而盧古魯斯家中用水都是到山下取水。每天清早,居住在帕拉丁山的貴族一出門,總能看到他家拉水的馬車。正是因為盧古魯斯特立獨行、不合潮流,所以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拉水的盧古魯斯」。

其實,盧古魯斯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加之考慮到家族剛剛有點起色,他不想鋪張浪費,和其他的貴族攀比,也沒有心思去享受這些貴族特權。眼下,他一門心思考慮著如何打敗蘇丹人。

不過這些事情,他也不能直接對摩羅講,只能笑著回答說︰「走路有益健康。一個漢帝國的大夫曾經對我說過,只要每日堅持走路一兩個小時,就能活到一百歲。我想健康長壽,所以堅持步行。」

摩羅半信半疑。他知道盧古魯斯學問高深,他說的話肯定是有道理的。當真每天走路,就能長命百歲?這可從來沒有听說過。直到盧古魯斯進去很久,他還在想,難道如此簡單的辦法就能長壽?不過試試也無妨。我以後也學一學,沒準兒真能活到一百歲呢。

盧古魯斯來到圖拉的寢宮時,見另一位執政官艾米里烏斯.馬林已經在這里。盧古魯斯恭恭敬敬朝躺在床上的皇帝行禮,接著又問候了馬林。寒暄結束,盧古魯斯問皇帝︰「不知陛下找臣來,要商議何事?」

圖拉因為上次羅馬軍團全軍覆滅氣得中了風,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卻落得個癱瘓在床。不能行動,吃得也少,所以此時已瘦得皮包骨頭。面色也是青中透著慘白。他用顫抖地聲音說道︰「昨夜,梅特羅地信使給我送來了一封信。信上說,蘇丹人為了對抗我們。組成了聯盟。」

盧古魯斯和馬林聞言大驚失色,蘇丹人就已經夠讓他們頭疼了,現在又多出一個聯盟出來。馬林更是感覺到形勢危急,既是梅特羅派人送的信,那麼蘇丹人多半與漢帝國聯手了。想到要面對強大的漢帝**隊,馬林就憂心如焚。

他急切地問道︰「是不是蘇丹人與漢人聯合了?」

圖拉還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盧古魯斯搖頭說道︰「漢帝國不會參加這個聯盟的。」

馬林奇怪地問道︰「大人是怎麼知道地?」

盧古魯斯說道︰「我在漢帝國呆過十余年,了解漢帝國。蘇丹人能用什麼引誘他國參加聯盟?還不是靠著許諾把我們的領土分給他們。漢帝國現在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所以不會勞師費力地遠道而來與我們交戰。我想也許是漢帝國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們的。」說罷把眼楮轉向圖拉,像是要證實自己的猜測。

圖拉的臉上終于浮現出笑意。贊道︰「盧古魯斯啊,盧古魯斯。別都說你是天才,以前我還有些懷疑,現在總算相信了。你是怎樣猜測到的?」

「很簡單。蘇丹人肯定去拉攏過漢帝國,而被他們拒絕了。知道這個聯盟的存在後。漢帝國便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我們。」

「可是漢帝國為什麼要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們?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圖拉越發感興趣。連連追問。

「這個,臣也不清楚具體原因。只是猜測。漢帝國很有可能要對付聯盟中的某個國家,所以會借我們的力量,先拖住聯盟,而後在時機成熟地時候,出兵攻打他們。」

「大人不是認為漢帝國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嗎,他們又為什麼要出兵攻打聯盟中的某個國家呢?」馬林疑惑地問道。

「馬林大人,這是因為你對漢人不夠了解。他們信奉地是有仇必報,有一句話不知你听說過沒有?」

「什麼話?」

「敢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盧古魯斯是用漢語說的這句話,馬林雖然懂漢語,但也只是日常用語,像這樣深奧的話,他不能理解,只好又請教道︰「請問大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說,只要讓漢人認為是仇人的,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他們也會把他抓回去殺死。」

「天啊!漢人真是霸道。」

盧古魯斯沒有再解釋,對于馬林來說這些道理深奧了一些。他哪里知道,漢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才會與羅馬人一樣稱霸世界。如果是挨了打還不還手的話,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國家對其下手了。

圖拉也听說過這句話,也理解了其中的意思,比較了一下參與聯盟的國家後,已經知道漢帝國要對付地那個國家了。緊張的情緒也稍微放松了一些,只要不是本國單獨對付聯盟,羅馬帝國便沒有危險。

當下圖拉便把梅特羅信上所說的內容,對他二人講了一遍。盧古魯斯認為鮮卑國就是漢帝國即將打擊地對象,便對圖拉說道︰「我們自從建立羅馬城以來,外交攻勢就是我們賴以立身的本錢。特別是漢尼拔給我們上過一次課後,外交就成為了我國的首要打擊敵國的手段。這次蘇丹人也想利用外交來打擊我們。我們也可以利用外交去打擊他們。」

盧古魯斯說地外交戰例,圖拉了解得很清楚。與漢尼拔進行地那次戰爭,就是被成為「第二次布匿戰爭」。那次,迦太基人在軍事天才漢尼拔地統帥下,冒險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境內。沒有準備的羅馬人被漢尼拔接二連三被打敗。在著名地坎尼戰役里。圍殲了七萬羅馬人。

當時讓羅馬人最懼怕地還不是漢尼拔的大軍,畢竟漢尼拔當時只有兩萬步軍和六千名沒有了馬匹的騎兵,還有一頭大象。他是如論如何也攻不進羅馬城的,即使取得局部的勝利,也不會影響到羅馬的根基。

讓羅馬人感到害怕的是漢尼拔沒有進入羅馬半島,而是轉道去了高盧。他那里贏得了當地人的支持,許多高盧人踴躍加入到漢尼拔的軍隊。補充完兵力之後漢尼拔又開始聯絡敘拉古、加普等國家。而這些國家本是羅馬人的同盟者,這對羅馬人造成了極大地威脅。為防備這些國家,羅馬軍團不能集中,後來讓漢尼拔打到離羅馬城只有十六漢里的地方。

與此同時。漢尼拔又把目光轉向了東方,與馬其頓取得了聯系。如果此時,迦太基與馬其頓聯盟。羅馬人的歷史也許就到此結束了。幸好上天眷顧羅馬,在這個時候迦太基對漢尼拔產生了懷疑,斷絕了給他地援助,也不肯與馬其頓聯合。這才讓羅馬逃過了一劫,也讓羅馬人深刻領悟到了外交的重要性。從此之後,羅馬在對外作戰前,都是外交先行,在確認對方沒有組成強大的聯盟前。是不會輕易發動外戰的。

「你有什麼意見?」圖拉滿懷希望地問道。

「第一,漢帝國雖然對鮮卑國起了心思,但我們也不要以為就萬事大吉了。還要不斷地誘導漢帝國出兵的決心。為了達成一致,我們可以付出一些代價。」

「需要用什麼代價?」馬林問道。

「漢帝國的財政一直很緊張,對內平叛耗費了十年光景。現在,漢帝國已經到了向平民伸手的地步。我們可以對漢帝國許諾,只要他們出兵。費用由我們承擔。」

「這筆錢的數目可不小。」馬林一邊板著指頭算賬。一邊小聲念叨著。

「無論多少我都給,只要漢帝國出兵就行。」圖拉知道如果不把漢帝國拉下水。損失地就不僅僅是錢了,說不定東方各行省都會丟失。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寧願損失金錢也要力保國家版圖的完整。

盧古魯斯也沒有理會馬林,又接著對圖拉說道︰「第二,聯絡馬里人,而且這事要做得大張旗鼓。」

馬林還沒有算清需要付給漢帝國多少錢,听到盧古魯斯的這條計策,又問道︰「聯絡當然是越隱蔽越好,哪能讓世人皆知?」

盧古魯斯輕描淡寫地說道︰「因為這事不一定成功。」

馬林更加不懂,問道︰「明知成功把握不大,還用去做?」

「雖然顯然蘇丹王地母親是馬里公主,而穆萊.哈桑在世時,又把一些有爭議的領土割讓給了馬里。兩個國家貌似沒有多大的利益沖突,但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誰又能絕對保證一直友好下去。只要蘇丹人知道我們曾經去聯絡過馬里人,他們就不可能不起防備之心。只要蘇丹有了這樣的心思,就不可能專心地來對付我們。」圖拉和馬林听完盧古魯斯地解釋後,連連點頭並稱贊這個離間計用得不錯。曼人,這時不能讓他們在參與進來。雖然日耳曼的幾個王子正在爭奪王位,與蘇丹人聯手地可能性不大。但為了絕對的把穩,還是先把日耳曼人安撫下來才是。臣建議,之前一些有爭議的地區,我們就暫時先讓給日耳曼人,這樣無論是誰在近期得到王位,也不會對我們用兵的。只要日耳曼人重新統一,我們還可以讓他們從單于國的背後出兵。」

最後,盧古魯斯用講演般慷慨激昂的語氣結尾道︰「相信這次的戰爭不是短時時間可以結束的,不要怕戰爭會持續若干年,也不要怕戰爭中我們會遭遇挫折。只要我們把敵人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號召國民一致對外,再聯合一些國家,最終我國必將取得戰爭的勝利!」

圖拉聞言歡喜,高聲贊道︰「盧古魯斯,你必定會成為你家先祖一樣的英雄,你是羅馬人的驕傲!只要你化解了這次危機,我就授予你凱撒稱號。」

能被授予凱撒稱號,與漢帝國進入凌煙閣一樣,是羅馬人能夠得到的最大榮耀。盧古魯斯听到圖拉的許願,也暗自激動不已,他的心願很有可能在幾年後就會實現。

他從內心里,想讓羅馬帝國進行一段時間的戰爭。因為他知道適當的戰爭,會讓羅馬人民更加團結,會讓羅馬軍團恢復往日的威武。看看漢帝國就知道,他們的人民能夠為國捐款,他們的軍隊越打越強。他們經受住了考驗,也在考驗中變得更加強大。現在是輪到羅馬人來經受考驗的時候,他相信羅馬人做得一定不會比漢人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騎軍最新章節 | 大漢騎軍全文閱讀 | 大漢騎軍全集閱讀